一、作者生平及创作情况(一)生平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翻译家,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从小康之家坠入困顿。1898年往南京求学——逃异地寻求别样的人们。1902年赴日本留学。
1906年弃医从文。1909年回国。1918年,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被称为“民族魂”。
(二)主要作品小说集:《呐喊》(1922)、《彷徨》(1926)、《故事新编》(1936)。散文集:1927年北京北新书局初版散文诗集《野草》;1928年北京未名社初版《朝花夕拾》(《旧事重提》)。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5部杂文集。
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此外,还有大量译作、古体诗、序跋、书信、日记等,鲁迅一生的著作和译作近1000万字。
(一)对传统文化作最深刻、最猛烈的批判:打倒吃人的礼教(《狂人日记》里用“吃人”来概括中国传统)二、主要思想
这是对民族的自省,他总是带着自己深切的生命体验,带有无限的悲悯和无奈,去表现和批判他所置身的那个病态社会。(二)对国民性进行批判劣根性,包括奴性、面子观念、看客心态、马虎作风、麻木、卑怯、自私、狭隘、保守、愚昧等等。鲁迅的目的正是要打破“瞒和骗”,逼迫读者与他小说的人物,连同作家自己,正视人心、人性的卑污,承受精神的苦刑,在灵魂的搅动中发生精神的变化。这样他的小说实质上就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三、鲁迅在文化史上的地位中国现代小说之父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称其为:“空前的民族英雄”。
四、鲁迅的杂文创作及其《灯下漫笔》(一)杂文含义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是随感录、短评、杂说、闲话、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等文体的总称。
(二)杂文的特点第一,战斗性与愉悦性的和谐统一。第二,论辩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结合。第三,幽默、讽刺与文采的巧妙运用。总之:它短小精悍,以幽默、讽刺的文笔,鞭挞丑恶,针砭时弊,求索真理,剖析人生。好的杂文,被誉为“匕首”或“投枪”。
(三)鲁迅的杂文创作鲁迅的杂文创作以1927年为界分成两个时期。1918-1926年杂文:《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其主要内容是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他从进化论出发,以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为武器,对带有落后封建意识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心理进行剖析和批判。
1927—1936年杂文:有杂文集《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界亭杂文》、《集外集》等。主要集中于政治批评、社会批评和思想文化战线上理论斗争性建设。鲁迅的杂文是中国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的艺术记录,是20、30年代中国的百科全书。这里要讲的《灯下漫笔》一文出自杂文集《坟》。
《灯下漫笔》讲解
一、“灯下漫笔”题解“漫笔”“灯下”二、第一部分的论题:思考中国国民的处境、命运,分析导致这种处境的原因及由此形成的国民性格问题“漫笔”:“散”漫无拘、笔随心意、兴之所至写出的文章。不仅仅是点明了写作的时间,也表明了作者的写作习惯女作家萧红有过这样的回忆:“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回忆鲁迅先生》)日本作家增田涉也有这样的观察:有一天夜里两点钟的时候,我走过他所住的大楼的下面,只有他的房间还亮着灯,那是青色的灯光。透过台灯的青色灯罩发出的青色的光,在漆黑的夜里,只有一个窗门照耀着,那不是月光,但我好像感到这时的鲁迅是在月光里……在月光一样明朗,但带着悲凉的光辉里,他注视着民族的将来。(《鲁迅的印象》)鲁迅是爱夜的,“因为白天人人之间各有一道高墙,大家的心无从相印”,而“人的言行,在白天和黑夜,在日下和灯前,常常显得两样,夜是造化所织的幽玄的天衣,普覆一切人使他们温暖,安心,不知不觉的自己渐渐脱去人造的面具和衣裳”。因此,夜是真诚的。当鲁迅在黑夜、灯前,独自面对“赤条条”的“自我”时,他便开始写散文了。因此,这个《灯下漫笔》就是作者更多也更直接地说出鲁迅真正所想,显示只属于鲁迅的思想和人生体验,露出灵魂的“深”与“真”的一篇散文。
三、第一部分文本分析第一层:钞票风波——现实的经历与感受有一时,就是民国二三年时候,北京的几个国家银行的钞票,信用日见其好了,真所谓蒸蒸日上。听说连一向执迷于现银的乡下人,也知道这既便当,又可靠,很乐意收受,行使了。就是袁世凯想做皇帝的那一年,蔡松坡先生溜出北京,到云南去起义。这边所受的影响之一,是中国和交通银行的停止兑现。……那么,换铜元,少换几个罢,又都说没有铜元。……我还记得那时我怀中还有三四十元的中交票,可是忽而变了一个穷人,几乎要绝食,很有些恐慌。……我只得探听,钞票可能折价换到现银呢?说是没有行市。幸而终于,暗暗地有了行市了:六折几。我非常高兴,赶紧去卖了一半。后来又涨到七折了,我更非常高兴,全去换了现银,沉垫垫地坠在怀中,似乎这就是我的性命的斤两。倘在平时,钱铺子如果少给我一个铜元,我是决不答应的。
政治状况经济状况人们的反应政府初建秩序尚好发行钞票信用见好便当可靠乐意收受云南起义天下大乱停止兑现规则破坏恐慌折价兑银更非常高兴非常高兴
这一部分主要展示了普通中国人的心路历程,揭示了中国人的普遍的精神世界。具体说,他们极易满足并接受当政者所制定的规则,因为觉得它便利而又可靠,因此很“乐意收受”了,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这便利,相当然地认为政府是有诚意的、善意的并有能力的。但他们却不知道,也不去思考这其中所潜在的风险,游戏的规则从来不是自己说了算的。
而当一切秩序、规则被撕碎之后,人们又陷入极度的惶恐不安之中,他们被不确定的外力裹挟着,无力操控自己的财产甚至是生命,因此,苟得与苟全成了最大的心理安慰,甚至在苟得与苟全之后,而自鸣得意了,因为他们毕竟相对多得了一些,也相当于多赚了一些,自鸣得意也就成了人之常情了。但他们没有思忖,本应属于自己的财产何以缩水?为什么不像平时那样,“钱铺子如果少给我一个铜元,我是决不答应的”?
这就是国人的心态。这种心态对于我们芸芸众生来说,也许是再正常不过了。但对于深处乱世、怀有某种历史使命并具有深邃眼光的作者来说,这种心态深深地刺痛了他。因为这种心态只能使中国陷入治与乱的不断循环当中,而永远没有进步的那一天。而要想使中国摆脱这种局面,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矫正国人的精神,使自由和民主成为他们自觉的精神追求。因此作者为了刺痛国人之心,使他们真正地反省,便用了一个极为惊警的字眼:奴隶。
但我当一包现银塞在怀中,沉垫垫地觉得安心,喜欢的时候,却突然起了另一思想,就是: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奴隶的特点:会说话的工具,专为战争与服劳役的动物,不思反抗,丝毫没有实现过人的价值。现实中的人:被动地接受,乐意收受,默默忍受。在一切秩序、规则被撕碎之后,人们陷入极度的惶恐不安之中,急切盼望着秩序的重建,回到原先的奴隶状态重新过上有秩序的太平的生活,重新享受那便当,能不欢喜吗?
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待到人们羡慕牛马,发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的时候,然后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的盛世。为什么呢?因为他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这一段是对上段所言所作的假设性论证,即为什么极易变成奴隶,且万分喜欢。(同时也间接点明了根源,即权势的异己性)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这一段的假设性的心理分析与论证:当人突然陷于“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境地时,而又突然得到“等于牛马”的待遇,尽管“不算人”也会“心悦诚服”的——这样的假设心理性分析与前文有关“银元”的得失心理显然具有相似性。
暴力乱离人不算东西不及太平犬不算人但等于牛马叹息心悦诚服恭颂盛世云南起义天下大乱停止兑现规则破坏恐慌非等价兑银但能够兑换更非常高兴非常高兴
鲁迅的联想与推断就是建立在这样的“相似性”的基础上的,在一般人看来似乎毫不相干的人与事之间,他却能别具眼光地揭示出内在的相似与相通,从而给读者以新奇的发现的喜悦。他也正是借助这样的联想,帮助读者从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去理解某些超越经验的社会历史现象与本相:现实中的人一直是处于奴隶的地位,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乐意收受,默默忍受。同时,在这里,鲁迅把这种心理产生的根源指向了“暴力”,即上层的统治者。
接下来,作者把这种认识推扩到整个的中国历史,认为中国“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即中国历史从来就是将人不当人的历史,至多是将人变成奴隶的历史。而对于百姓来说,中国的历史从来就是下于奴隶的历史,至多是做成奴隶的历史。这种认识,使这一论题表现出更为深广的意义,使这论题更具有厚重性。
第二部分(6~11段):中国的历史就是想做奴隶而不得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我们不必恭读《钦定二十四史》,或者入研究室,审察精神文明的高超。只要一翻孩子所读的《鉴略》,——还嫌烦重,则看《历代纪元编》,就知道“三千余年古国古”的中华,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但在新近编纂的所谓“历史教科书”一流东西里,却不大看得明白了,只仿佛说:咱们向来就很好的。(指出中国精神文明的高超,正在于使人们安于奴隶的地位)皇帝亲自裁定的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然后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人们便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的盛世四千余岁古国古,是我完全土。二十世纪谁为主?是我神明胄。君看黄龙万旗舞,鼓鼓鼓!(黄遵宪的《出军歌》)
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那一面,但又属于无论那一面。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假使真有谁能够替他们决定,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可惜的是往往暂时没有谁能定。举其大者,则如五胡十六国的时候,黄巢的时候,五代时候,宋末元末时候,除了老例的服役纳粮以外,都还要受意外的灾殃。张献忠的脾气更古怪了,不服役纳粮的要杀,服役纳粮的也要杀,敌他的要杀,降他的也要杀:将奴隶规则毁得粉碎。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来一个另外的主子,较为顾及他们的奴隶规则的,无论仍旧,或者新颁,总之是有一种规则,使他们可上奴隶的轨道。
实际上大概是群盗如麻,纷乱至极之后,就有一个较强,或较聪明,或较狡滑,或是外族的人物出来,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像现在那样朝三暮四的。于是便“万姓胪欢”了;用成语来说,就叫作“天下太平”。
战时(乱世)杀掠奴隶规则被撕得粉碎盼有个主子厘定规则想做能够吃草的牛马牛马不如下于奴隶天下有了秩序厘定了规则走上了奴隶的轨道万姓胪欢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统治者暴力将人不当人不及牛马厘定规则将人变成奴隶批判同情哀叹百姓乱世治世稳做奴隶求做牛马
第三部分:号召青年创造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现在入了那一时代,我也不了然。但看国学家的崇奉国粹,文学家的赞叹固有文明,道学家的热心复古,可见于现状都已不满了。然而我们究竟正向着那一条路走呢?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的“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总而言之,复古的,避难的,无智愚贤不肖,似乎都已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就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了。
不满现状暂时做稳奴隶乱世迁进租界避入教堂求得新主子想做奴隶而不得
但我们也就都像古人一样,永久满足于“古已有之”的时代么?都像复古家一样,不满于现在,就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么?自然,也不满于现在的,但是,无须反顾,因为前面还有道路在。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创造第三样时代:不再仰赖什么救世主,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是召唤,是展望,也是激励)
第二部分一、主旨:中国的文明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筵宴,所谓中国者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筵宴的厨房中国固有文明的核心是等级制度。“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左传》昭公七年)王舆皂士隶僚仆台大夫公神
他们是秉礼杀人的执行者上层统治阶级:王、公、大夫、士下层百姓民众:皂、舆、隶、僚、仆、台他们或极端残酷、凶狠残忍;或流言毒语,众口铄金,杀人不见血;或“温良敦厚”,貌似公正地给下层民众备下种种罪名:疯子、失节、忤逆、恶人等等,然后堂而皇之刑之戮之杀之。从来如此,天经地义。狡诈、卑劣,愚弄百姓这正如鲁迅在《春末闲谈》中所描述的细腰蜂整治青虫。细腰蜂用毒针麻醉青虫的神经,使其处于不死不活状态,然后把蜂卵产在青虫体内。青虫因为不死不活,所以不动,但也因为不活不死,所以不烂,于是青虫便成为蜂卵孵化的营养基地。鲁迅指出中国的统治者对百姓也有着相似的希望:“要服从作威就须不活,要贡献玉食就须不死;要被治就须不活,要供养治人者又须不死。”这便犀利地揭示出中国封建统治者的凶残狡黠。被压迫受奴役,且甘当奴隶
每一层级都获得了双重身份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一级一级的制驭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了。因为倘一动弹,虽或有利,然而也有弊。贵贱上下大小凌虐制驭事俸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事俸上级,也享受着下级的事俸。这就必然形成“为人主”与“为人奴”的双重性格:得势时便是主子,显“兽”相,视比自己弱的人为奴才,为所欲为;面对比自己强的人或失势时,则又是奴才,显“羊”相,视他人为主子,奴性十足。民族性格的扭曲封建等级制如此连环,各得其所。若有敢非议者,就是“造反”,“造反”就该杀头。于是,几千年来,中国百姓“屏息低头,毫不敢轻举妄动。人们失去了行动、思想的自由,任意表达情感的自由,显得沉默、麻木、愚昧;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隔阂,形成看客心态、畏强凌弱、虚伪虚荣等劣根性,造成了民族性格的扭曲。虽然那是古事,昭公七年离现在也太辽远了,但“复古家”尽可不必悲观的。太平的景象还在:常有兵燹,常有水旱,可有谁听到大叫唤么?打的打,革的革,可有处士来横议么?对国民如何专横,向外人如何柔媚,不犹是差等的遗风么?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其实并未为共和二字所埋没,只有满人已经退席,和先前稍不同。
上述只是客观的分析,但这样的分析还不足以惊醒国人,故鲁迅先生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中国统治阶级中国的文明百姓民众厨房厨师菜谱食材
但中国不仅仅有厨房,也有“茅檐下”、“路傍”、“野上”。因此,厨房里虽煎钞烹炸,样样俱全,但这一盛宴只能是给阔人来享用。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因此我们在目前,还可以亲见各式各样的筵宴,有烧烤,有翅席,有便饭,有西餐。但茅檐下也有淡饭,路傍也有残羹,野上也有饿莩;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
二、层次分析第一层(1—3):引子——支那生活的魅力由生活中鹤见佑辅氏写的《北京的魅力》书中引述的话,指出外国人都在称赞中国的“固有文明”。这里说的“固有文明”指古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者引出外国人赞扬中国“固有文明”这个论题是为了指出这种“固有文明”的背后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人民的被奴役被压迫。但是赞颂中国固有文明的人们多起来了,加之以外国人。我常常想,凡有来到中国的,倘能疾首蹙额而憎恶中国,我敢诚意地捧献我的感谢,因为他一定是不愿意吃中国人的肉的!承上。上文言扫荡旧时代,创造第三样时代,但现实呢启下,联系现实,明列强的入侵憎恶中国的奴性文化,而不知自强自立但现实世界又如何呢?
“在圆的桃花心木的食桌前坐定,川流不息地献着山海的珍味,谈话就从古董,画,政治这些开头。电灯上罩着支那式的灯罩,淡淡的光洋溢于古物罗列的屋子中。什么无产阶级呀,Proletariat呀那些事,就像不过在什么地方刮风。
我一面陶醉在支那生活的空气中,一面深思着对于外人有着‘魅力’的这东西。元人也曾征服支那,而被征服于汉人种的生活美了;满人也征服支那,而被征服于汉人种的生活美了。现在西洋人也一样,嘴里虽然说着Democracy呀,什么什么呀,而却被魅于支那人费六千年而建筑起来的生活的美。一经住过北京,就忘不掉那生活的味道。大风时候的万丈的沙尘,每三月一回的督军们的开战游戏,都不能抹去这支那生活的魅力。”
鹤见祐辅的文章是赞美北京,赞美中国那令人陶醉的生活美。他或许出于真诚而加以赞美,是出于作者自己真实的生活感受。但鲁迅却从反面看到这正是中国遭受异族侵略的原因,因为中国的这种魅力恰恰吸引了他国贪婪的欲望,中国文明正是供外国人享受的宴席,中国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之类恰恰都成了给外国办酒席的材料。
这些话我现在还无力否认他。我们的古圣先贤既给与我们保古守旧的格言,但同时也排好了用子女玉帛所做的奉献于征服者的大宴。中国人的耐劳,中国人的多子,都就是办酒的材料,到现在还为我们的爱国者所自诩的。西洋人初入中国时,被称为蛮夷,自不免个个蹙额,但是,现在则时机已至,到了我们将曾经献于北魏,献于金,献于元,献于清的盛宴,来献给他们的时候了。出则汽车,行则保护:虽遇清道,然而通行自由的;虽或被劫,然而必得赔偿的;孙美瑶掳去他们站在军前,还使官兵不敢开火。何况在华屋中享用盛宴呢?待到享受盛宴的时候,自然也就是赞颂中国固有文明的时候支那生活的魅力中国人一直是保古守旧的,念念不忘的是自己固有的文明,但正如刚才分析,这种文明只能使人变得奴性十足:“为人主”与“为人奴”的双重性格:得势时便是主子,面对比自己强的人或失势时,则又是奴才,显“羊”相,视他人为主子。于是,新一轮的人肉盛宴又开始上演了,只不过这次却是列强的宴会。鲁迅从外国人的口里对中国文明的赞美声中看到强盗对别人财宝的觊觎,虎狼对牛羊的贪婪,列强对老大中国的人肉筵宴的享用。孙美瑶枣庄市人,曾制造“临城劫车案”。鲁迅、冰心等曾赞扬其是英雄豪杰。1923年4月,孙美瑶率“山东建国自治军”在津浦铁路临城站拦劫有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来华人员乘坐的特别快车,对直系军阀进行要挟,打退官兵对他们的围剿。北洋政府屈于外力,积极设法与孙美瑶谈判
第二层(4—6):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分析,所谓中国固有的文明即封建的等级制,是造就中国奴性的根源,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第三层(7—9):现实状况是,对于中国文明,列强赞美,国人陶醉,人肉的筵宴还将排下去。号召青年人扫荡这筵宴。
中国的文明不过是人肉的宴席,这样的文明是不值得赞美的,但偏偏有人乐意享用这种宴席,并陶醉其中。列强的赞美是为了侵略的方便,享受中国的文明。而中国人早已习惯于吃与被吃的狂欢当中,既然如此,清醒的、有志的青年,应当担负起破坏的责任,不能再任由这种宴席、这种文明的存在:这文明,不但使外国人陶醉,也早使中国一切人们无不陶醉而且至于含笑。因为古代传来而至今还在的许多差别,使人们各各分离,遂不能再感到别人的痛苦;并且因为自己各有奴使别人,吃掉别人的希望,便也就忘却自己同有被奴使被吃掉的将来。于是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小儿。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外国人中,不知道而赞颂者,是可恕的;占了高位,养尊处优,因此受了蛊惑,昧却灵性而赞叹者,也还可恕的。可是还有两种,其一是以中国人为劣种,只配悉照原来模样,因而故意称赞中国的旧物。其一是愿世间人各不相同以增自己旅行的兴趣,到中国看辫子,到日本看木屐,到高丽看笠子,倘若服饰一样,便索然无味了,因而来反对亚洲的欧化。这些都可憎恶。至于罗素在西湖见轿夫含笑,便赞美中国人,则也许别有意思罢。但是,轿夫如果能对坐轿的人不含笑,中国也早不是现在似的中国了。
艺术手法比喻形象,见解深刻;披情入理,情理交融鲁迅杂文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议论情感化。就是在议论的过程中,饱含着巨大的激情,渗透着强烈的爱憎感情。“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于是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孩子。”作者指出,中国的历史不过是“吃”与“被吃”的循环,中国人不断在自己制造的等级制度、礼教中被吞噬、被扼杀。文中几处重要的比喻都是对这些话语最形象的阐释。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与历史命运:人们无论怎样挣扎,终不免被这个社会的等级、礼制所吞噬。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我们分明感觉到了作者情感的脉搏在激烈跳动。作者对中国历史的深刻剖析,对国民命运的高度概括,对未来时代的深切期盼,都饱含了作者的强烈感情。闹“小玩艺”“将奴隶规则毁得粉碎”“收拾”“厘定规则”“措辞太绕湾子”等,愤怒抨击封建专制和封建暴君;“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百姓就希望来一个另外的主子”等,深切同情老百姓的悲惨境遇;“万分喜欢”“心悦诚服”“恭颂”“中立”“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等,讽刺批判不留情面;“无须反顾”“前面还有道路在”、创造“第三样时代”等,表达鼓舞,寄予希望。
在这篇杂文中,作者的情感和理性始终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这源于鲁迅对于中国历史的深沉思考和彻底否定,因为他对封建制度和封建暴君产生了强烈的憎恨之情,对中国国民的命运和奴性人格产生巨大的同情和批判之情,他才有认识和把握这一问题的兴趣;反过来,随着这一情感的增强,对中国历史实质和国民性格的理性认识又不断深化,而理性认识越深刻,对它的情感也越真切。这就使本文具有了这样一种特点:理中生情,情中化理。这种情感化的议论,也使读者极易受到感染,使人感奋,催人思索。
运用反语、暗示、讽刺等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批判性。鲁迅作品非常具有个人风格,他的作品不用署名,单看语言,就能辨识。这种个性化表现为,双关、反语等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处处可见幽默、讽刺、嘲笑。反语的句子有:古人的“良德美意”,自然就“皇恩浩荡”,“天下太平”,人们便要心悦诚服等。表达与字面相反的意思和情感,含蓄隐曲。讽刺的句子有:古圣先贤;乐观的爱国者;复古家尽可不必悲观的;太平的景象还在。暗示的句子有:无须反顾,因为前面还有道路在;轿夫如果能对做轿的人不含笑,中国也早就不是现在似的中国了;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其实并未为“共和”二字所埋没。这些修辞方法的运用突出了文章的思想性、批判性,也表现出鲁迅深沉浑厚的感情,同情人民,针砭时弊,文章确实表现出杂文投枪一样的战斗力。
直写事实,由小及大鲁迅在他的《什么是“讽刺”》中说,讽刺“所写的事情是公然的,也是常见的,平时谁都不以为奇的,而且自然是谁都毫不注意的……现在给它特别一提,就动人”。所谓“特别一提”,就是既不虚构,也不夸张,只是“直写事实”,将生活小事、人物精神、特点突出,再引发联想,揭示实质。鲁迅又曾把杂文比作“显微镜”,他在《做“杂文”也不易中说:“比起高大的天文台来,‘杂文’有时确很像一种小小的显微镜的工作。”即本来是一些不被人看见或不被人注意的东西,被它一放大,特点就显示了,便引起人们的注意甚至震惊,便有了艺术的力量。这就是“以小见大”。本文写在北洋政府时代生活中一件大家都曾遇到的小事,并没有半点虚构和夸张。一般人谁会将钞票折价兑成现银之事与中国历史和国民性问题联系起来呢?又怎么联系得起来呢?鲁迅就有这本事。开头谈钞票之事,作者谈得轻松,读者看得轻松,感觉是一位家庭妇女在为菜市又涨价发牢骚。可是当读到“一包现银塞在怀中,沉垫垫地觉得安心,喜欢的时候,却突然起了另一思想,就是: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的时候,我们起初还觉得莫名其妙,之后便恍然大悟,拍案叫绝,从如此平凡的日常生活小事中,翻出一个如此沉重的话题,提炼出如此深刻的思想,非大手笔莫能为也。
思考题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有什么关系?这两部分是一个有机整体。第一部分主要剖析了民族的心理,说明中国人向来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人民总是处于“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奴隶”。第二部分分析了国民的奴隶性格的文化根源,即中国的文明就是使人安于被奴役的文明。只有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掉这厨房,才能完成青年的使命,创造一个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即民主自由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