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目标】1.理解这篇杂文驳论方法,体会立论与驳论文异同之处,学习鲁迅的驳论方法和讽刺艺术,积累本文优美而又准确生动的语言。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读语言及研讨论证方法,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深刻内涵及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信力,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难点】1.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即文章的驳论方式:驳论证(间接反驳)。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积累本文优美而又准确生动的语言。3.领会文章所表现的鲁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有人说,新世纪的第一年——2001年是“中国年”,申奥成功、加人WTO、国足出线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七十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做人、作文的方法。二、解题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二是驳论据,三是驳论证。三、背景简介“九•一八”事变与本文的写作背景: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突然向沈阳进攻,蒋介石下令不许抵抗,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不到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就占领了我东北三省。而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采取不抵抗政策,“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国联”即“国际联盟”的简称,是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和调节相互矛盾,于1920年成立的国际组织。鲁迅指出“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它派出的调查团到我国东北调查后,在发表的《国联调查团报告》中,指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非“合法之自卫手段”,但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国联对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的措施。蒋介石向国联哀求,实际上就是向日本帝国主义哀求,充分地揭露了蒋介石屈膝投降的奴才相。哀求国联无效后,
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因此,在当时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针对上述情况鲁迅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写了这篇文章。四、朗读文章,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疏通字词(幻灯片展示)。脂(zhī)粉玄(xuán)虚省(xǐng)悟渺(miǎo)茫脊(jǐ)梁诓(kuāng)骗怀古伤今:不满现实,追怀古代的事情。为民请命:代老百姓请求保全性命或解除困苦。自欺欺人:欺骗自己和他人。2.朗读文章,整体感知内容。(学生朗读文章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感知文章主要内容。)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学生研讨教师点拨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3.再次朗读课文,加深文章内容理解。五、研读与赏析1.反复阅读一二两段话,其中揭示了对方什么谬论论点?什么论据?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学生研讨教师点拨明确:谬论论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谬论论据是: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不久就不再自夸了;现在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其中“只希望着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等句最富于讽刺意味,揭露了国民党政府面对日本侵略“只会哀求国联”,采取坚决不抵抗政策的卖国投降的本质。2.就3至5节来看,写驳论,要善于寻找批驳的“突破口”,所谓“突破口”,就是对方谬误的薄弱环节,抓住了它,就能击中要害。联系全文,想一想,为什么本文以反驳对方的论证,即指出其论据不能证明论点为“突破口”?学生研讨教师点拨明确:因为谬论论据都是被作者给予肯定的事实,谬论论点表面看上去似乎也正确,那么要想驳斥这一观点,最好的方法自然是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即驳论证了。六、课堂练习请运用驳论围绕“勤能补拙”这一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说话训练)第二课时一、朗读课文,复习旧课学生朗读1~5节课文,归概课文内容。二、研读与赏析1.学生朗读6~8节并思考:文章在批驳对方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教师点拨明确:文章6~8段间接驳斥了对方的论证,即谬论论据上所说的“自夸”、“只希望国联”、“一味
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的是不能代表当时广大人民利益的国民党官僚和所谓的“社会名流”。他们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他们是中国的败类。而真正的中国人在国难当头时,应是“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我国自古以来就不乏这样的人,他们才是“中国的脊梁”,“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正确的观点:“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2.你能举出一些具体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吗?结合当时的史实。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于9月20日和22日连续发表宣言,提出“组织群众的反帝运动,发动群众斗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战斗号召。在党的号召和领导下,全国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日运动,坚决反对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1年9月至12月,曾发生三次规模很大的学生请愿运动。3.哪些人是“中国的脊梁”?为什么称为“中国的脊梁”?(说话训练)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明确:一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昇、李时珍等。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起而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等。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教师总结: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是用比喻形象地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的高度评价。三、揣摩语言,体味深意1.师生互动交流:结合课后练习二,辨析句子中的“中国人”的含义并说说“状元宰相”“地底下”指的是什么?(课本习题展示)学生研讨教师点拨明确:“状元宰相”是指为反动统治阶级服务的御用文人;“地底下”是指来自人民群众的社会变革的积极力量。2.揣摩第一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学生研讨教师点拨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及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它们准确的写出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性。体现了鲁迅先生杂文的讽刺艺术。3.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不过一面总是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学生研讨教师点拨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四、课堂小结这一节课,我们充分感受了鲁迅先生的爱国热情。在“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上下一片悲观,鲁迅先生洞悉先机,发出中国人应该自强自信的呐喊!“中国的脊梁”终于在1949年把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定格在历史的大舞台。2008年又将是中国的自信点!相信自己。——有多少次挥汗如雨,伤痛会填满记忆,只因为始终相信,去拼搏才能胜利。总是在鼓舞自己,要成功就要努力,热血在心中沸腾,巨人在东方升起。相信自己。哦,你将赢得胜利,创造奇迹。相信自己哦,梦想在你手中这是你的天地。相信自己。哦,你将超越极限超越自己。相信自己。哦。当这一切过去,你们将是第一。五、布置作业(幻灯片展示)
课文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在上世纪30年代,“有确信,不自欺”,“在前仆后继的战斗”。在今天,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请以《由脊梁而引起的思索》为题写一篇文章。字数在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