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目标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3、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教学重难点1、反驳论证的方法(间接反驳)2、文章所表现的鲁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的领会。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二、作者简介、背景资料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很多,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诗歌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集》等。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集》。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突然向沈阳进攻,蒋介石下令不许抵抗,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不到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就占领了我东北三省。而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采取不抵抗政策,“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国联”即“国际联盟”的简称,是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和调节相互矛盾,于1920年成立的国际组织。鲁迅指出“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它派出的调查团到我国东北调查后,在发表的《国联调查团报告》中,指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非“合法之自卫手段”,但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国联对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的措施。蒋介石向国联哀求,实际上就是向日本帝国主义哀求,充分地揭露了蒋介石屈膝投降的奴才相。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因此,在当时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针对上述情况鲁迅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为批驳这种错误
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写了这篇文章。一、研习课文(一)整体把握,理清思路1.文中生字趱zǎn虞yú嗔chēn恁nèn朴pō[刀]别拗bièniǔ聒guō喃呐nánnà怄òu省xǐng崎岖qíqū忒tuī唣zào晁cháo1.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2.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二)具体研习,突出重点、难点1.诵读第1~5段,讨论探究:(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的力量(2)第5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检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2.品读第6~9段,讨论探究:(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明确:“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
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对于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明确:“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这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三)欣赏品味1.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2.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四)课堂训练1.作者用什么方法反驳对方的错误论调?明确:用了驳论证的方法,即指出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观点,然后正面立论:“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2.“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明确: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的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一、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驳论文的一种写作方法,理解了鲁迅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阐述,“中国的脊梁”在当时的社会曾大大鼓舞国人的士气,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鲁迅杂文的语言技巧和讽刺手法的运用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二、板书设计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论据不久:只希望“国联”
树靶子现在:一味求神拜佛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失掉的是“他信力”直接驳斥发展着“自欺力”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埋头苦干的人间接驳斥古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论据舍身求法的人有确信今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战斗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六、作业布置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2.预习《智取生辰纲》导学案中的“预习案”。教学反思本文写于1934年9月25日,时值“九一八”事变(三周年)和“七七”事变之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在他53岁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他以鲜明的爱憎,强有力地批判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错误论调,无情地揭露与抨击国民党反动政府卖国投降、自欺欺人的无耻丑行,同时又无限深情地热烈讴歌了人民大众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的战斗精神,给那些往中国人民脸上抹黑的家伙以当头一棒!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篇文章,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一、抓住背景,创设氛围,化难为易。议论文难学、难懂,尤其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语言简洁、思想深邃的文章,且又有很强的时代背景,学习此文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理解上的难度。因此在学生自主学习环节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题目:(一)、结合历史知识回忆并搜集“九.一八事变”材料;(二)、结合阅读课上所读有关鲁迅的作品,谈
谈你对鲁迅的生平业绩和作品风格的认识。课堂上小组交流并展示了所搜集到的材料,并从鲁迅“弃医从文”的经历中谈了对于鲁迅的认识,我也给学生补充了作者写此文时的相关资料,其目的在于给学生创设学习的氛围,拉进课文、作者与学生的距离,把难懂的课文容易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小组合作搜集交流材料的过程,也培养了学生合作、整合信息的能力。二、借助注释,理解关键词语,化繁为简。本文结构严谨、论证缜密,语言尖锐泼辣,极富战斗力,可谓体现了鲁迅先生行文“投枪”、“匕首”之特色,因此许多词语和句子就包含了深刻的含义,因而抓住这些关键语句的学习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抓住“自欺力”、“他信力”、“中国人”、“中国的脊梁”、“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要看看他的肋骨和脊梁”、“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等词句的深入理解,作为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化繁文为简文,从而凸现本文的主旨。对于这些理解的关键词语,引导小组结合课下注释展开讨论探究,使难点突破化难为易。三、突出小组活动,拓展延伸,化静为动。课文在论证过程中,鲁迅从“中国的脊梁”谈到“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此,在合作探究这一环节中,我特别设置了这样一个题目:为鲁迅找事实论据。首先结合历史背景说出当时的“脊梁”,例如有: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升、李时珍等;不怕流血牺牲,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和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谭嗣同、夏明翰、刘胡兰等;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在进行拓展延伸,那么今天的“脊梁”又有哪些人呢?再如:科学家袁隆平、邓稼先;体育健儿刘翔、王楠、杜丽;抗击非典的英雄叶欣;飞天英雄费俊龙、聂海胜等等。这样就把学生的思维打开,小组讨论热烈而富有实效,同时对于学习议论文学会分析材料也进行了训练。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让学生深入把握文章的内容及思想感情,并拓展延伸,跨越时空,展现今天,对鲁迅先生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