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苏教版科学三上《做一名小科学家》教案反思(表格式)做一名小科学家课题做一名小科学家1、能够从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学目标2、学会从身边的事物中提出问题。3、能找出自己的探究与科学家探究活动的相似之处1、感受自己的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研究活动的相似之处教学重难点2、找出降低重心使物体失去平衡的方法教师准备:曲别针、卡纸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剪刀、彩笔、夹子等;课前收集自己最喜欢的科学家的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琴纳和牛痘的故事,有哪位同学能帮我们回忆一下,故事讲的是什么。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他们又是如何工作的呢?(二)、会站立的纸鹦鹉:1、教师出示会站立的纸鹦鹉。2、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纸鹦鹉,它能够站立在老师的手上。好玩吗?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呢?(三)、探究活动:二次备课回答不流畅时给予提示然学生讨论,然后点名回答1/4
活动一、制作纸鹦鹉,探究其中的奥秘。1、教师介绍做纸鹦鹉的材料。2、学生动手做,教师巡视指导。.偷偷把别针拿掉,然后3、尝试:让纸鹦鹉站在自己的手指或是纸环上。(或给学生自己站在手上,成功或失败)这时学生会发现在他的4、引导学生思考:鹦鹉为什么能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手中,鹦鹉站不住了,让来?(怎样才能让鹦鹉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他们自己探索问题所在5、分组试验,商量可行办法。(提示:把想到的办法简单记录在活动记录纸上。)6、分组汇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简便性。.通过刚才的发现,引导7、教师做整个活动的总结。学生发现关键所在将重物加在物体的底部,物体才能保持平衡,而且.让学生从只鹦鹉的平重心越低,物体越平稳。衡的奥秘,联系到更多活动二:想办法让更多的东西“站在”手指尖上。的事物中来1、提问:除了让纸鹦鹉站在你的手指上,你还能让其.他东西(比如:铅笔、尺子等)也站在你的手指尖上学生汇报,教师总结,板吗?书2、学生分组活动。3、谈话:别上回形针试试,换作夹子试试。4、交流发现,寻找相似之处。(1)、提问:刚才大家在研究其他物体是否能站立时有什么发现呢?(2)、学生交流、汇报。(三)、总结拓展。1、讲述:科学研究是个复杂的过程,有些结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出的,有些甚至到现在都没有得到准确的答案。
2/4
2、谈话:运用大家发现的原理,可以让许多物体“站”起来,你能利用这个原理制作一个玩具吗?3、你们准备怎么做?做之前需要准备些什么?学生讲解自己想要制作的玩具及简单的制作方法4、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巩固课中的学习发现。参考资料:纸鹦鹉为什么会“站”起来要一个物体保持平衡,就要提到重心。重心是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也就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任何物体都有一个重心。对于一个物体来说,当共点力的合力为零时,我们就说该物体是处于平衡状态。地面上任何静止的物体,都是处于平衡状态。影响物体稳定平衡的因素有两个:一个因素是支持面(底面)的大小。当支持面大时,平衡的稳定性也增大。比如篮球架、台灯座的底部就非常大,稳定性好;决定物体稳定性的另一个因素是重心相对于支持面(或支持点)的位置:一个物体,它的重心越低,越是接近支持面,则稳定性越好。纸鹦鹉尾部别着的回形针起到了降低重心的作用,所以它就“站”在手指尖上了。当一个物体的重心是在物体支持面(点)的下面,那么,这个物体的稳定性就很强,加上金属丝和夹子的铅笔能够“站”起来就是这个道理。让学生在明白鹦鹉站立的原理的基础上,做出另一种能够站立的物体。作业设计做第8页的小丑,回家利用废旧物品制作3/4
板书设计自然界→提出问题→观察测量查问资料→思考→得出结论这节课上的比较好,在课前我做了很多准备,除了纸鹦鹉,我还做了一些利用重心原理能够站立起来的物体,而且我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制作了一些能够站立的物体,学生的兴趣都被调动起来了。在制作完之后,我及时地提出了“为什么能够站立”的问题,让学课后记生通过自己的双手和眼睛,去发现,去感悟。学生最后填写活动记录表时,都很快,而且很准确,这和他们的积极参与是密不可分的。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