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设计首页授课时间:年月日课题肥沃的土壤课型实验第几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死了的动植物遗体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能够认识到蚯蚓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知道什么是腐殖质。过程与方法能够制作肥料袋,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能够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用图画或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坚持长期观察,有持久性。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方法讲解、讨论、观察、实验、教具学具小铲子、塑料袋、吸管、土壤、果皮、韭菜叶、香蕉皮、透明的玻璃或塑料盒。使用教材构想对植物而言,土壤中的腐殖质是它们的主要营养。对学生而言,腐殖质的形成原因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本课遵照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引导学生认识腐殖质及其产生的原因,可以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土壤。设计意图认识腐殖质是土壤中的主要营养,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师生双边互向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1、谈话:(出示图片):仔细观察这些土壤,你有什么发现?(揭示课题)2、学生分组观察、讨论。汇报交流(引导学生从颜色、湿度等方面进行交流)。3、讲解:不同土层中的土壤颜色是不同的,(结合图片)表层土壤中的养分很丰富,下层土就中的养分就少多了,岩床位于土壤和碎石之下的最低层。二、探究新知1、提问:还记得上节课在校园里观察土壤时看到的情况吗?被落叶覆盖着的土壤有什么特点?(结合图片)没有被落叶覆盖的土壤又是什么样的呢?2、学生讨论汇报。3、谈话: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学生作出假设,推测原因。出示一组落叶在土壤表面腐烂、分解的图片,学生分组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指出:落叶落到土壤表面后,会逐渐腐烂。。动植物的遗体我们称为腐殖质,它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腐殖质越多,腐烂的土壤就越肥沃。4、提问:是不是所有的土壤都是肥沃的?用提问的方式直接引入。结合课文认识腐殖质,了解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5、谈话:不是的,在腐殖质多的土壤中,植物茁壮且呈绿色,而贫瘠的土壤中植物柔软且枯黄。那么对于贫瘠的土壤我们该怎么办呢?6、学生分组讨论汇报。7、讲解:结合课本9页的文字与图片,常用的方法就是种植绿肥和收集落叶和人、畜粪便沤肥。8、提问:你还知道那些增加土壤肥力的例子?9、小组讨论10、激趣:想不想亲自观察一下枯死的植物在土壤中究竟会怎么变化?这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得到结果的,要持续几个星期才行,能坚持下来吗?11、教师结合课本P10插图,讲解做肥料袋的方法。注意提醒学生:Ø选择容易腐烂的植物,如:香蕉皮、韭菜叶等。Ø要记住往塑料袋中放了哪些物品,以便今后查寻、对照。Ø可在袋中放入一两条蚯蚓。Ø每隔几天要进行一次观察、记录:看看放入土壤中的蚯蚓和香蕉皮、菜叶有什么变了解到贫瘠的土壤通过改良可以变成肥沃的土壤的方法。懂得劳动人民的智慧。师生双边互向活动设计意图
化,还要观察土壤的颜色、松软程度等有什么变化。12、学生分组制作肥料袋,填写第一阶段实验报告。汇报。13、出示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的阅读资料。学生阅读14、谈话:经过你这段时间的观察,你认为蚯蚓能担当起这个称号吗?理由是什么?阅读P11资料,了解更多土壤动物对改变土壤肥力的作用。三、拓展活动引导学生思考11页拓展题通过做肥料袋的经历,体会到土壤小动物的重要性。教学设计尾页
板书设计肥沃的土壤不同地点、不同深度的土壤的肥力不同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统称为腐殖质。腐殖质越多,土壤肥力越强。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