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沃的土壤教学内容三(下)土壤与生活单元3.肥沃的土壤执教日期()月()日星期()三维目标能够制作肥料袋,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 能够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用图画或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 知道死了的动植物遗体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 能够认识到蚯蚓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知道什么是腐殖质。 能够坚持长期观察,有持久性。 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教学重点、难点动手实验,研究动植物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铲子 学生准备:塑料袋、吸管、土壤、果皮、韭菜叶、香蕉皮、透明的玻璃或塑料盒。教学设计导航策略调整反思第一课时一、观察样本、提高认识1.学生分组观察土壤样本,讨论有什么发现? 2.汇报交流3.让学生将土壤样本与采集地点进行预测配对,并说说理由。一、观察1.给每组准备三份颜色差异明显的土壤样本2.引导学生从颜色、湿度等方面进行交流。
教师公布答案,请学生将其和预测结果对照。4.学生提出问题。5.学生猜测。二、探究活动1.初步了解枯死的植物对土壤肥力的影响。(1)学生汇报。(2)学生作出假设,推测原因。(3)学生阅读:落叶落到土壤表面后,会逐渐腐烂。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我们称为腐殖质,它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就越肥沃。2.学生结合课本P10插图,了解做肥料袋的方法。学生阅读注意提醒:(1)选择容易腐烂的植物,如:香蕉皮、韭菜叶等。(2)要记住往塑料袋中放了哪些物品,以便今后查寻、对照。(3)可在袋中放入一两条蚯蚓。(4)每隔几天要进行一次观察、记录:看看放入土壤中的蚯蚓和香蕉皮、菜叶有什么变化,还要观察土壤的颜色、松软程度等有什么变化。3.教师指出这是分别在三个不同地点采集的土壤样本:某农田、某小区、某工地等。4.学生不能提问教师可引导学生提问:为什么在不同地点采集的土壤样本会有这么明显的差别呢?你们认为这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二、探究1.提问:还记得上节课在校园里观察土壤时看到的情况吗?被落叶覆盖着的土壤有什么特点?没有被落叶覆盖的土壤又是什么样的呢?2.谈话: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3.出示一组落叶在土壤表面腐烂、分解的图片,学生分组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
3.学生分组制作肥料袋,填写第一阶段实验报告。第二课时一、了解动物的生活对土壤肥力的影响。1.学生阅读: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2.阅读P11资料,了解更多土壤动物对改变土壤肥力的作用。3.学生汇报。4.了解肥沃的表层土的形成过程。 5.给学生观察P9图,说说从图中获取了哪些信息。学生观察、汇报。二、拓展活动 书本P11的计算4.激趣:想不想亲自观察一下枯死的植物在土壤中究竟会怎么变化?这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得到结果的,要持续几个星期才行,能坚持下来吗?1.出示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的阅读资料。谈话:经过你这段时间的观察,你认为蚯蚓能担当起这个称号吗?理由是什么?谈话: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提问: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你是否能肯定植物对土壤的肥力有影响?3.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给予一定的指导,使其知道:图中有两层内容:一、土壤是分层的;二、表层土的形成是各种土壤动物工作的结果。另外,图中甲虫等小生物的图片使用的是逐一放大的效果,本身并没有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