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下《今天天气怎么样》说课稿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下《今天天气怎么样》说课稿

ID:1086235

大小:57.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4-1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下《今天天气怎么样》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今天天气怎么样》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里的首课,本单元是根据小学科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天气变化现象和对天气的观测,以及天气变化对生物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来建构的。本课作为本单元的首课,一方面引导学生去关注天气现象,了解天气变化,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从生活中学习科学。另一方面,以学生关心天气变化的活动为核心,引入天气预报和气象符号,最后阐明天气变化与人们活动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力求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积累,使学生对天气现象以及天气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一个初步的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二、教育理念:   天气与我们生活、工作密切相关,天气符号的设计、引入、天气预报的由来都是以现实生活自然为基础,更好的诠释了“科学来源于生活”这一理念,这些来源于生活中的科学,学生更乐于探究,乐于接受。从学生方面来看,这种设计很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特别是新颖而独特的画面、更能引起学生的兴奋神经,让他们更有积极性的参与到课堂讨论或活动中去。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但是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热情却很高,求知欲强,喜欢动手实践,愿意与人合作,已经具备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以及家长的指点,他们或多或少都对天气有所认识和了解,可是这些认识又是零散的、不全面的。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时候,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创设宽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发展创新个性,发挥学习主动性。  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出示各种天气的配乐图片,在学生欣赏的同时引出研究课题。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天气这个话题。(板书:天气)二、了解预报天气的途径,学习从哪些方面描述天气播放有关天气预报的课件,进一步了解描述天气的方式。设计意图:播放课件,让学生对如何描述天气有一个更形象的认识,为后面几课的教学准备,同时也为学生课后去观察记录天气情况确定方向和内容。三、认识常见天气符号并尝试自己设计游戏:我画你猜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可在必要时通过举例引导学生设计简洁、易懂的符号。之后教师发放表格,各小组分组设计符号。 设计意图:让学生设计天气符号,渗透可以用多种形式进行记录观察到的现象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的设计符号和电视上的作比较,不是让学生将自己设计的符号改成电视上的符号,而是让学生知道天气符号没有规定的样式,只要能让大家通过看符号能知道表示什么天气就行。四、了解获取天气信息的方法1.谈话:当我们在观看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的时候,节目主持人三言两语就把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说出来了,显得很轻松。其实,这里面凝聚着许许多多气象工作者的辛勤劳动,你们知道他们是怎么预测天气的吗?学生观看课件。设计意图:课件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天气信息是怎么获取的。2.学生交流。3.谈话:老师这里有一个卫星云图,大家能预测一下当时的天气吗?学生看卫星云图预测。4.教师将当时正确的天气情况告诉学生,让学生经历预报天气的过程。设计意图: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一个天气预报的过程,学生的收获远远比获得一些天气知识更多、更重要。5.提问:古代没有先进的科学仪器,人们是怎样预测天气的呢?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信息。(教师利用课件资料补充。)五1、同学们,想一想天气的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2、讨论:除了我们还有谁关心天气?(可以给提示,例如:飞机司、登山运动员…)六、巩固总结,课外延伸五、整课的整合与解决方法: 1、声音图画导入,唤起记忆   虽然学生对天气有所了解,但由于天气现象太司空见惯了,以至于他们不会主动去关心天气。作为四单元起始课的导入,利用音乐旋律及图片相结合,一下子唤起孩子埋在心底的记忆,激发了孩子们探究的欲望和兴趣。2、视频演示,加深对课的理解   对于天气的描述及对天气信息的获取途径的认识,学生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如果只是利用知识讲解,显得很苍白。借助很形象的视频就能将课直观展现在孩子们面前,使得重点更突出,难点得到有效的突破。3、课件演示,促进交流   将学生设计的天气符号,小组交流,提高交流的效率。使得学生在相互借鉴和吸收中意识到记录方式多样化,同时运用自己设计的符号去记录,大大提高了学生课后观察天气的积极性。附送: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下《今天天气怎么样》课堂实录 一、导入1、教师:同学们,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怎么样?(板书课题)(学生描述)2、教师:那明天呢?(学生A:明天天气很好或有雨等等。)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A:可能是雨天。学生B:可能是晴天。)3、教师:看来大多数同学都是猜测的。谁有办法知道准确的天气情况?(学生A:可以看天气预报。)教师:你是从哪里知道天气预报的?(学生:看电视)教师:我们还可以从那些途径获得天气预报呢?(学生:看报纸、网上查找、电话咨询等。)4、教师:可以获得天气预报的途径还真多。那么昨天老师已经让大家提前收看了天气预报,并且要求同学们记下了天气预报的内容。那老师想找一名同学来做我们的小主持人,像电视里的叔叔阿姨一样来广播一下今天的天气预报。谁愿意?(学生读天气预报的内容。)她学的像吗?那么就根据她播报的和你自己所记录的天气预报,来讨论一下,天气预报是从哪些方面预报天气的?(汇报。学生A:天气预报首先会预报天气情况,晴、阴、或是有雨等等,然后是风向和风力,最后是温度。)(板书)二、设计符号1、教师:这些是天气预报的天气情况。在日常生活中你都曾经遇到过哪些天气?(学生A:晴天。学生B:阴天、雪天、雨天、雾天、霜冻等等。)教师:除了这些你遇到过的天气外,你还知道哪些天气?(学生A:沙尘暴。学生B:龙卷风、台风、暴风雪等等。)2、教师:这么多种天气,我们要怎么来表示它们呢?同学们你能自己设计一些符号来表示这些天气吗?犹豫时间的关系,我们每个人只画一种天气符号就可以了,而且画的要简单易懂。(投影展示,设计人说出为什么这样设计。)3、教师:看来同学的作品时候,老师觉得大家的作品很有创意,老师也很欣赏同学的想象力。这些是同学们设计的天气符号,那么规范的、科学的天气符号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片)这些符号大家都认识吗?谁能说说这些符号分别代表哪种天气?(学生回答)三、了解现代与古代天气预报的不同1、教师:这些符号通俗易懂。气象工作者就是用这符号来表示各种不同的天气的。那么气象工作者又是怎样知道天气情况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气象工作者具体是怎样工作的。(短片)2、教师:短片看完了,谁能说说气象工作者是怎么知道天气情况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获取信息——分析资料——做出预报)3、教师:气象工作者在做天气预报的过程中,运用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然而古时候,人们有这些技术和设备吗?那么有同学知道古代人是如何预测天气的吗?(学生回答)教师:同学们的知识面看来很广,知道这么多。/教师:看来对这方面不太了解,那么跟着老师一起来看看古时候的人们是怎样预测天气的。(1)课件:从动物、植物的反应来获知天气信息。图片:同学们来看看这两个松果有什么不同?(学生A :第一个松果鳞片是闭合的,第二个松果的鳞片是张开的)是的,空气干燥时,成熟的松果的鳞片就会张开。图片:(蜻蜓低飞)教师:看到蜻蜓低飞可能和下了阵雨有关,雨后空气湿度加大,其它昆虫不能高飞,所以蜻蜓就在低空盘旋觅食。(2)课件:看云(看风、看气象、看物象)识天气。教师:“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说的是天上出现钩钩云,预示着就要下雨了。“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说,早上有朝霞,这一天会下雨天气不好就不要出门,如果有晚霞那么第二天是个大晴天,可以放心大胆地出门!人们通常通过长期对天气的观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通俗易懂的谚语至今广为流传。教师:过去受科学技术的限制,人们对天气的预测主要是依靠对云彩、月亮以及动物行为的观察所得到的,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四、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1、教师:虽然现代与古代预测天气的方法不同,但是人们对天气情况的关心程度是一样的。比如说(图片:种地的农民)农民,他们关心天气吗?(学生A:关心)谁能说说原因?(学生A:庄稼的生长和天气有密切的关系…等等。)(图片:训练、比赛的滑雪运动员)运动员们关心天气吗?为什么?(学生A:如果不下雪,他们就不能训练和比赛了。学生B:如果风很大,会影响他们的比赛成绩。)宇航员关心天气吗?为什么?2、教师:除了老师给你举的这些例子,你还能说说吗?各行各业的人们还有哪些人关心天气呢?五、总结及课外实践教师:看来天气对我们的影响还真不小,是不是?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怎样行描述天气;设计并认识了更多的天气符号;了解了用天气谚语进行天气预报。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多地去了解天气、认识天气、科学预测天气,让科学为我们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5页共5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