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四上《热空气和冷空气》说课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四上《热空气和冷空气》说课设计

ID:1086422

大小:63.5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04-1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四上《热空气和冷空气》说课设计平昌县金宝小学丁婷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的第2课《热空气和冷空气》。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热空气和冷空气》是第一单元的第2课,是在第1课空气具有流动性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了解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流动方向以及风的形成。由于这节课按课时划分是2课时,所以第一课时先来了解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流动方向,为后面的风的形成做铺垫。科学课离不开实验,因此这节课一共设计了四个小实验和一个关于热空气用途的阅读资料。通过一年的学习,小学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学习科学课的基础,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但分析概括能力还不是很高。二、教学目标我结合新课标理念和本节课教材、学生的特点,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流动方向,知道热空气上升是因为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感官进行实验、操作、推理认识自然事物的能力。3、情感目标:从热空气的用途这个环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团结合作精神。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可以确定本课的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难点:通过实验知道热空气上升是因为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三、教学准备 一堂课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此我做了如下的准备工作。演示材料:蜡烛、打火机、纸蛇、两个纸杯、一个细木棍、细绳、实验报告单。分组实验材料:大号透明塑料袋、双面胶、打火机、蜡烛。四、教法和学法正所谓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教学过程必须以引导性和启发性为指导,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通过游戏进入、课堂实验观察、演示引导。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是双边活动。这节课学习方法是我以提一提、猜一猜、做一做、说一说为主。让学生提与课题有关的问题,猜有可能会出现的现象,自主做有关的实验,并大胆地说出自己得出的结论。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动脑、动口、动手、猜测、验证,并获得自己的观察结果。五、教学过程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揭示课题。我先和学生做一个互动游戏。让学生先对着左手掌心轻轻地哈一口气,再让学生对着右手掌离远点使劲吹一口气。然后提问:两只手感觉有什么不同吗?学生自由举手回答出:左手是热热的,右手有点冷。再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热空气和冷空气》。这个小游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也蕴含着科学知识。(二)提出问题,作出猜测。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这节课到底要学习热空气和冷空气的什么知识呢?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空气具有流动性,你能根据空气的这个性质提出一个和热空气、冷空气有关的问题吗?因为有了旧知的铺垫,最后学生提出:热空气、冷空气会往哪儿流动呢?然后让学生大胆猜测。对于学生的猜想我并不急于下结论,让他们说说自己的理由。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作出猜测的能力。(三)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作出猜测之后,再让学生从实验中小心求证。为此设计了3个小实验。实验一:了解热空气在哪里。随机抽几名学生在燃烧的蜡烛周围感受热空气在哪里。当然实验前要特别提醒学生不要离火太近,以免烧到手。学生感受完之后,很容易就可以得出热空气在蜡烛火焰的上方,也让学生大概明白热空气有可能是向上流动的。这也为下面的实验做了一个小小的铺垫。实验二:借助纸蛇的转动了解热空气上升。让一名学生把纸蛇放到蜡烛火焰的上方,注意不要烧到纸蛇,让其余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这时学生肯定会说:“小纸蛇动起来啦!”我再提问:是什么让纸蛇转动的呢?实验又说明了什么呢?由于有了第一个实验的铺垫得出结论也自然水到渠成,然后学生讨论回答得出:是热空气让纸蛇动起来的,说明热空气是向上流动的。我再板书(热空气上升)。再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现象也能说明热空气上升。如:炒菜时的油烟,烧开水时冒出的热气等等。再让学生通过推理得出冷空气下沉。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热空气上升,那你们觉得冷空气又会向哪儿流动呢?为了降低学生的思维难度。我可以先提一个问题:同学们在家里打开冰箱的门后白气会向哪里流动?学生因为很熟悉这个现象,所以可以得出白气是向下流动的。再结合知识迁移学生不难得出:冷空气下沉。我再板书:(冷空气下沉)。再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现象也能说明冷空气下沉。如:空调吹出的冷气。吃冰激凌的时候冒出的冷气等等。由课堂联系到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无处不在。通过两个感官实验也完成了本节课的重点。然后我再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同学们,光知道结果还不行,还要知道为什么,所以我们接下来要研究什么呢?最后学生提出: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冷空气为什么会下沉?实验三:然后我再进行演示实验了解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先让学生认识到左右两边是平衡的。我再按照书上的实验步骤给学生做实验。并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做实验) 实验演示完之后让学生四人一小组进行分组讨论,并填写好我课前准备好的实验报告单。这时我再分别进行指导,特别是要让学生明白两个纸杯大小一样也就是体积相同。再分组展示实验报告单。最后我再进行课堂小结:实验的现象是有热空气杯子的这一头翘起来了。实验说明了热空气上升是因为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也可以说冷空气下沉是因为同体积的冷空气比热空气重。并板书。通过演示实验也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四)课堂延伸,激发感情。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知识。这时出示课件了解中国的孔明灯和法国的热气球,学生了解以后,我再以时间为切入点,进行提问:我们中国的孔明灯比法国的热气球要早七八百年,此时,你想说点什么吗?学生这时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也完成了本课的情感目标。(五)动手实践,做“热气球”虽然全堂课学生都积极参与,但真正动手操作的还很少,所以第四个实验是让学生分组制作“热气球”。看哪两组的热气球最先飘起来。出示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然后分组进行制作,我再分组指导,特别强调分工合作,注意安全。这个实验做出来效果非常明显,我给大家做一做吧。当热气球飘起来后,吹灭蜡烛,再收好实验器材。(六)课堂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大自然中的风是怎么形成的吗?科学无出不在,只要你有一颗好奇心,善于观察,动手动脑你们也能成为科学家。六、板书设计2热空气和冷空气七、教学预测这节课以科学探究过程为主线,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学生在实验中自然而然地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但由于小学四年级学生概括能力还不是很高,所以有可能在得出结论时还不太严谨。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由于经验不足,希望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我一定虚心学习。谢谢!附送: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四上《空气中有什么》WORD教案教学目标:过程与技能1.学习用观察、实验、思考、阅读资料的方法分析空气的成分。2.培养初步的化学实验技能。科学知识1.知道空气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含氧气和氮气等。2.知道氧气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3.了解氧气的用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品质和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描述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描述空气支持燃烧,能通过实验观察、思考与联想来描述氧气的用途教学重点:了解空气的成分。教学难点:能做空气成分的有关实验。教学用具:三只相同的蜡烛、大小不同的两只玻璃杯、火柴、固定在玻璃上的蜡烛、去底塑料瓶、水槽、红色水、细铁丝。教学时间:第一课时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 集中话题导入新课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空气有了一些认识,你知道空气的哪些性质?2、除了我们通过实验了解到的空气的性质外,你还了解哪些有关空气的知识?了解学生有关空气知识的认识初步了解学生对空气组成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话题。 蜡烛熄灭的实验(演示)1、出示书上第九页的实验,请学生预测,哪支蜡烛先熄灭,哪支燃烧的最持久?并说出自己的依据。2、师演示实验。“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3、学生根据观察,结合自己的假设进行解释。4、燃烧是不是用去了杯子里的全部空气呢?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探究欲望。探索调查蜡烛燃烧的实验(实验一)1、学生根据装置思考、回答,蜡烛点燃后,拧上瓶盖,会有什么现象?(对比试验,教师指导方法)2、学生实验、观察记录3、通过实验的现象,你有什么发现?4、独立思考,小组交流。5、根据观察的现象和小组的讨论在班级进行解释汇报。火柴熄灭的实验(实验二)1、通过刚才的实验,你知道了些什么?此时的瓶中你认为还有空气吗?为什么?2、师提供实验装置(也可演示实验),讲明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3、学生实验,观察现象并记录。4、你们有什么发现?说明了什么?你的依据是什么?5、阅读有关空气组成的资料。认识燃烧只用去了一部分空气引导学生发现,瓶内的红色水比水槽内的高,但只高出一点,没有占满瓶内的空间,从而说明,燃烧只是用去一部分空气。认识瓶内剩下的空气不支持燃烧,判定空气至少由两种气体组成。结合实验、阅读资料,认识空气的成分。 强化训练(检测)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占78%的是___气,占21%的是___气,此外还有少量的、、等。因此空气的成分主要以___气和___气为主.回顾总结通过前面的实验,你对空气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依据是什么?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9页共9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