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四上《冷热和温度》活动设计案例反思学科科学研究类型探究性作者李爱华日期xx年9月15日教学设计本课是苏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的第一课《冷热和温度》,主要通过测量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发现规律,领悟身边小事也蕴涵着深刻的科学道理,建立温差和温度的概念。设计如下: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1、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2、感悟到任何科学认识都必须来源于科学实践。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知道在热水变凉时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教学重点:加强测水温的训练,培养记录能力,绘制曲线图分析数据,发现规律。教学难点:绘制曲线图。二、课前准备教师:烧杯、温度计、热水、秒表、实物展示台学生:活动记录本、三、教学过程(含课后活动)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评价导入谈话1、先将你的两手食指分别插入冷水和热水中,5秒后同时插入温水中,两个手指的感觉一样吗?你从中明白了什么?2、那么,把热水放在空气中自然冷却,你预测一下。(P76的选择)3、你为什么这么想?有什么根据?1、交流自己的收获:冷热可以交换,等到温度一样后,就停止了交换。2、自由预测、讨论预测根据。3、交流:怎么想?为什么?回忆可以直奔主题,唤起回忆,特别为预测“两小时后,水温会变成。”打下伏笔。连续测量热水的温度变化1、我们的预测到底谁对呢?你觉得该怎么证明自己的假设?2、我们都说要用温度计,那谁来示范一下怎么使用温度计?3、组织测量、记录。4、仔细观察测量到的数据,汇报。5、指导绘制曲线图。6、分析数据,你们有什么发现?7、小结。1、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2、汇报实验方案。3、示范、评议、讨论:隔2分钟测一次、不离开水、及时记录。4、汇报数据。5、整理数据,绘制曲线图。6、你从中发现了什么?7、比较预测与结论,你有什么启发?10分钟的连续观察测量,要搜集六个数据,既训练了学生观察的技能,又训练了连续观察温度变化的技能,还培养了学生记录的技能,特别是对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巩固应用1、现在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水温下降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呢?2、两小时后,这杯水的温度会是多少呢?你再预测一下吧。3、如果这杯是凉水,给它加热,它的温度变化又有什么规律?1、讨论温度下降的规律及其原因。2、再次预测及预测的理由。3、利用所学的知识自由研究:自主假设、估计、实验、验证、搜集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在假设水温的变化时,每个人都做出了自己的假设,有的班级四个答案都有,有的班级认为不可能没有规律,有的认为只有两种答案:先快后慢、先慢后快。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了预测的根据,如热水一倒出来,热气直冒,后来就看不到热腾腾的热气了,因此是先快后慢;有的说热水倒出来后,隔一会儿很烫,再过一会儿,水就不热了,所以是先慢后快;有的说热水的热量在慢慢的散发到空气中,所以是均匀的;而有的则说同一个水杯里的水温度不一,热的散发得快,冷的地方下降得慢,所以水温下降没有规律……总之,每一个学生都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想象,勇于提出了自己的假设,是一年科学训练的科学素养积累显示了初步的成效,值得欣慰,但仍需继续努力。
课堂教学现象: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业情况、教师如何处理的等等对于学生认为同一个水杯里的水温不一的,我引导他在测量时,把杯中的每一个地方的水都测量一下,用自己发现的事实来证明,没有多余的说明和说教,充分体现尊重学生的原有认识,巧妙地引导他如何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但曲线图错误百出,费时低效,一直困惑着师生。资料分析:教学反思研讨,成功在哪里,或哪些设计需要改进,为什么本课教学中有两点困惑着我,急需改进。1、在曲线图绘制过程中,发现学生有的时间和温度的数轴搞错;隔2分钟测量的数据却画在1、3、5、7、9等时间轴上;有的不画在数轴上,对着格子中间画点;有的不理解曲线的意思,画成上下连线,呈三角形;温度的定位点不够准确,如74℃、76℃的位置差距,甚至颠倒……分析原因是对于曲线图,是数学学科中六年级的教学内容,学生的数学基础有脱节现象,所以无法逾越。学科间的整合又摆在我们的眼前,不能只有学科本位主义。老师只注重实验的假设和方案的设计、完善上,忽略了曲线图的指导,而且测量热水变凉实验的假设、设计、测量、记录、汇报、交流都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对于完全生疏、不理解的曲线图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准确无误地画出,不能形象地感知热水变凉的规律。所以,这一环节应该好好思考如何整改。让学生的成功喜悦感不在最终的失败中消失贻尽,应该体验成功感。2、解释为什么水温下降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和预测两小时后,这杯水的温度会是多少呢?学生仍然解释不清,同时导致后面的猜测仍然差距很大。因为我顾虑说出“温差”这个专业用语,怕过度拔高教学高度,加大教学深度,逾越小学科学教学的范畴,但后果就是解释不清。改进后的教学设计在每次测量了一组数据时,利用2分钟的空隙,依次引导学生观察曲线图,理解两个数轴的意义。知道1、3、5、7、9等时间轴上不应该画点,因为我们是每隔2分钟测量的数据;一格代表10℃,怎样确定8、6、5、3、1等数据的点位,引导学生估算、划分10等份,正确定点;六个点相连后,点点相连成许多线段,最终形成曲线。但如此指导与测量穿插,学生十分忙碌,测量时声音嘈杂,老师指导十分吃力,学生忙中出错也不在少数,效果还不是十分明显。而且本课的重点也不在此,所以在试行了两个班级后,我又经过了改进。我利用电脑里EXCLE的功能,在各组汇报、交流时,及时在课件里记录数据,再自动生成曲线图,快速而简洁地展示热水变凉的规律的形象图,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这样,学生对今天训练的重点和学习的重点就能明显感受,不会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了。每次测量后,我都引导学生算出两个数据的差距,逐步导出“温度差距”的话题,自然引导出“温差”的概念,在解释为什么水温下降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和预测两小时后,这杯水的温度会是多少时,学生快速地说出“温差大,降温快;温差小,降温慢;没温差,不降温。”的科学知识,所以最后一致认为“时间很长后,水温与气温一样,因为已经没有冷和热的区别了。”这样,学习才能到位。通过本案例,你得到什么启示或经验在设计教学时,应该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整合各门学科知识,而对于学生难以逾越的鸿沟,老师应该大胆地大砍阔斧,该删除的就该删除!对于一些专业用语也不能死搬教参上的“禁止”,只要引导得当,学生理解应该也无障碍,这样才能让学生“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附送: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四上《冷空气和热空气》教学设计教育理念指导1、科学课堂回归生活。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同时,新课程标准体现的教育理念之一也指出课程要回归生活。本课的教学设计就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透过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情景,驱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知识,明白科学道理,从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意识到生活中随时随处有科学。2、注重评价,于细节处导行。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靠“说”靠“教”养成的,而是以各种课堂活动作为载体,以学生的试验设计、认真观察、科学记录、条理表达、乐于合作、善于倾听、客观评价等能力的训练作为切入点,于每一个细节之中,逐步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探究习惯而长期形成的。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空气是会流动的吗》教学方法:讨论、教师演示、学生自主动手实验学情分析:学生自三年级学习《科学》以来,初步学习了一些科学常识,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学习方法。但是本册四年级的科学学习将进一步深入,学生的动手能力可能较差。教学目标:1、探究过程和方法:①通过实验学会由看风向来了解冷热空气的对流②会分析风的形成和流动,热空气上升2、知识与技能:①知道空气是会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②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③了解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升空原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有兴趣研究空气的其他性质②乐于亲近自然,有研究自然的欲望教学重难点:空气的冷热空气对流形成了风教学准备:气球、蜡烛、纸蛇、水槽、蚊香,有关孔明灯及热气球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巩固提问:上节课我们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这节课我们研究什么呢?2、进行猜测质疑:提问:看到这个问题,说说你看到这个课题是怎么想的呢?板书课题《空气是流动的吗》3、那你们的想法对不对呢?我们做个小试验吧。
二、自主学习1、风的形成(1)分组试验提出问题:如果请一个同学来吹个气球,并且对着脸放掉气球中的气,会有什么感觉?让学生汇报:归纳总结:空气是会流动的(2)讲解:这样流动的空气就是风,风的形成是空气的流动造成的(3)验证试验结果提出要求:同学们想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空气会流动吗?(4)鼓励学生:祝贺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空气是会流动的,而且流动的空气就是风。那课题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啊。2、空气的流动提出问题:自然界中的空气又是怎么流动的呢?(1)研究热空气的流动,演示P6实验二①空气也是分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我们先来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②我这里有个会“跳舞”的纸蛇,先来看看蛇是怎么“跳舞”的③是什么力量让蛇“跳舞”的呢?④把手放在蜡烛上方和侧面,你感觉到了什么?有能说明什么呢?⑤通过这2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总结归纳:热空气是上升的(2)研究冷空气的流动①质疑:热空气是上升的,你猜想冷空气会是怎样流动的呢?②结合生活实际推论:生活中,你看到过冷空气的流动吗?打开冰箱冷藏室③的吃结论:冷空气是下沉的3、冷热空气的对流(1)质疑并提出问题: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怎么能形成风呢?想个办法,让我们大家能看到空气的对呢?(2)演示P7实验,用蚊香的烟雾流动表示(3)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你能说说冷热空气是怎么对流的?(4)了解冷热空气对流图并归纳总结4、热空气的用途(1)如果在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冷热不同,它们会怎样?风是怎么形成的吗?(2)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有人发明了一些可以飞行的物体,你知道有什么吗?(3)请学生介绍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升空原理三、课外拓展1、动手制作,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合作制作热气球、孔明灯。2、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向爸爸妈妈汇报。设计特色简述:本教学设计根据新课程标准
,结合我校实际,具体分析学情。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师演示实验结合小组合作实验,让学生自主动手,从中得到实验结果,学到科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列举生活实例,从而加深印象,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在合作中、讨论中快乐的学习。板书设计 冷空气和热空气 空气是会流动的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 热气球孔明灯学生实验记录单:1、空气是怎样流动的?手放在点燃的蜡烛上的感觉:纸蛇转动说明:2、热空气上升的原因是什么?加热一只纸杯里的空气,松开扶住木棍的手后发生的现象是:纸蛇转动说明: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