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的传递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中的第2课。教材分析:本课是后面《加热和冷却》、《吸热和散热》的研究基础和铺垫。在前一节课,学生知道一杯水的温度会有规律地降低,通过讨论认识到这是热水向周围散发热量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研究三种形态的物质用什么方式来传热。本课以研究热传递的方式为探究主线。以学生的探索为主,让其亲身感受金属、水热传递的真实过程,从中发现和体会金属的传热规律和水的对流现象,再由探索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引申出空气的热传递方式以及热辐射。在此基础上,将学生的已有认识推而广之,引申到物质的热传递,实现从个别到一般的升华,促成学生的知识建构。设计理念:一、教法上以科学探究为载体,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1、以探究为载体。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2、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在本课实验活动过程中,我给每个小组分配大小一样、数量等同的实验仪器,并且课前自己拿每组的仪器做实验,确保实验的安全和成功率,课堂上给予每个小组同样的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3、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本课当中我设计了三个实验,每个实验之前都有猜测的过程,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二、学法上实行科学探究、实践操作和合作交流相结合。1、科学探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学习,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部联系,找出变化规律的方法,在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学到科学知识。这节课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利用手中的实验仪器设计实验,来探究热在固体、液体中是如何传递的5
2、小组合作: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本课设计充分体现这一点。如小组合作实验、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小组的猜测、小组合作讨论(图片中有哪些热传递方式?)3、实验操作:实验是整个科学课堂的灵魂,学生也是通过自己亲手操作的实验过程来了解科学知识的,本课我设计了三组实验(酒精灯操作,热传导实验,热对流实验),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能更好的体会热到底是如何传递的。【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2、知道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过程与方法:1、设计实验观察热传递的过程和方向。2、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1、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2、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获得成功喜悦。教学重点难点:认识热的三种传递形式,能解释生活中有关热传递现象。突破重难点:通过学生亲身实验探究体会热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递,通过讨论和交流了解生活中热传递现象。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每小组一套实验器材(火柴、酒精灯、蜡烛、烧杯、三脚架、石棉网、金属尺、水、玻璃器皿、木屑、茶叶末、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冬天,我们手冷的时候,爸爸妈妈会用他们温暖的大手握住我们的小手,使我们的小手逐渐温暖起来。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热在固体、液体、气体中是如何传递的。(板书:热的传递)二、学习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酒精灯的使用:(1)在探究热传递之前,我们先来学习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因为在科学试验中,承担加热任务的一般是酒精灯。5
(2)练习使用酒精灯:A、教师演示使用酒精灯。B、学生分组练习使用酒精灯,教师巡视指导。(设计理念:本课中酒精灯的使用是重点,同时学生也是头一回接触它,未免有些陌生,为了消除学生的陌生感,增进他们的兴趣,让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把它点燃,让学生轻松地接收了它,在指导学生分组练习的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避免危险。)三、研究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式—传导1、谈实验设想。在每组桌上有把金属钢皮尺,你能发现这把钢皮尺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上面有三滴蜡油)设计实验方案,学生用提供的材料做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先请大家猜想一下,如果从金属尺的一端或中间加热,热会怎样传递?2、学生实验:用试管夹夹住钢皮尺,用酒精灯在钢皮尺的前端或中端加热,观察不同位置上蜡溶化的情形。A、看到有什么现象发生?B、这种现象说明: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递的?3、汇报交流: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递的?4、想一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是热传导现象?5、小结:我们把像钢皮尺、汤匙等有固定形状的物体称为固体。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即:热在固体中靠“传导”的方式来传热的。(多媒体出示)(板书:传导)(设计理念: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实验方案,体现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而我会适时对实验方案提些建议,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手、脑、眼、耳、口等多种感官直接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化的情景中学会学习,帮助学生增进学习科学知识的信心。)四、研究热在液体和气体中的传递方式—对流1、通过研究,我们知道了热在固体中靠“传导”方式把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那么,热在液体中又是怎样传递的呢?播放课件,这是一个正在加热水的实验,请大家猜想一下,热在液体中会怎样传递?2、学生猜想。3、学生用提供的材料做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5
A、你看到了怎样的现象?B、你认为热在液体中是怎样传递的?4、小结:液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即:热在液体中靠“对流”的方式来传热的。5、因为气体也具有流动性,所以热在气体中也是通过对流的方式传递的。板书:对流6、想一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是热对流现象呢? (设计理念:实验结束后要求各个小组之间互动,交流实验的过程和其中的乐趣,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实验中有的学生把茶叶放到水中,而有的同学是把木屑放入水中,发现有所不同,鼓励学生课后探究,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告诉他们科学探索是永无止境的。)五、了解热辐射。1、通过探究,我们知道了热在固体中靠“传导”方式传递,在液体和气体中靠“对流”方式传递。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一种情况同学们一定遇到过,在烈日下的物体,摸上去很烫,这些热是哪来的?2、介绍辐射:太阳的热传递到地面上来,显然不是我们已经认识的两种热传递方式。其实,太阳及生产环境中的热源(如熔炉、火焰)均能产生大量的热。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样的热传递就叫辐射。(板书:辐射)3、生活、生产中还有哪些东西靠辐射传递热的?举例说一说。4、其实,任何物体,只要不是绝对零度,都能以辐射的方式向外辐射热量,像我、你、燃烧的蜡烛等等。(设计理念:热辐射在小学阶段只需要学生有初步的了解就可以,但学生对这个概念感觉很抽象,不能像传导、对流那样可以通过实验直接感知。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列出大量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只要是物体,不是绝对零度就存在热辐射现象。)六、总结评价,体验成功1、谈谈这节课自己有什么收获?2、在生活中,热往往不只是以单一的方式传递,而是多种方式同时进行,同学们请看图片,谁能说一说这个图片中有哪些热传递现象,属于哪种方式?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对流——壶中的水传导——炉子到水壶5
辐射——炉子中热递到四周(设计理念:我注重对学生的智力开发,设计了开放性较大的题目,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生活当中存在哪些热传递现象,贴近学生生活,开拓思维,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考虑、分析问题,真正做到开发思维,发展智力。)3、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热的三种传递方式,和借助材料来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学有所用,科学无处不在,在于你是否留心,在课即将结束时,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板书设计:热的传递传导对流辐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