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知道水的三态变化条件。2、科学探究:⑴能够通过对蒸发现象的研究,了解空气中水蒸气的来源;⑵能够设计并完成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⑶知道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⑷画出自然界中雨形成的简单图示。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条件。 2.教学难点是设计并完成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空气中水蒸气的来源,知道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知道水的三态变化条件,知道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教学要求: 1.知道水的三态变化条件。 2.能够通过对蒸发现象的研究,了解空气中水蒸气的来源。 3.能够设计并完成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 4.知道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教学过程: 一.探究空气中水的来源,认识水的蒸发现象
1.水在自然界有三种状态:液体(水、雨、露)、固体(冰、霜、雪),气体(水蒸气、云、雾)。云、雾、雨、露、霜、雪、冰就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云、雾、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气中的水凝结成的,那么空气中的水是从哪儿来的呢?空气中的水来自于(海洋、湖泊、植物、土壤中的水。)2.看图片(自然界中蒸发的现象:晾衣服、海水蒸发、晒粮食、晒盐……),讨论: (1)衣服上的水跑到哪里去了? (2)太阳照射水面,水会怎么样?天空中的云是怎么来的? (3)阅读资料,认识蒸发和凝结现象。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的极细小的小水珠,它在高空是云,在低空是雾。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3.小结:空气中的水是从哪儿来的呢? 二.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猜测: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分组实验:①往两只大小不同的盘子里倒同样多的水,放在阳光下晒,观察水有什么变化?哪个盘子里的水最先蒸发完?观察结果:看到大盘子里的水先蒸发完。讨论: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蒸发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小结:蒸发的快慢与蒸发面积大小有关、与周围温度等有关。 ②在黑板上用水涂出两块同样面积的水迹,用扇子扇其中的一块,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观察实验:有什么现象发生?汇报实验结果:发现用扇子扇的水迹先干了。讨论:为什么扇扇子的干得快?这个实验说明蒸发快慢还与什么有关? 小结:这个实验说明蒸发快慢还与空气流通程度(即风的速度)有关。结论:水蒸发的快慢与蒸发面积、空气流通的程度、周围的温度有关系。 3.总结汇报:概括地说,蒸发快慢还什么有关?与蒸发面积大小有关、与周围温度有关、与空气流通程度有关。 三.认识水的三态变化,了解水在大自然中的循环 1、分组探究:水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在什么条件下它们互相转化? 气态 液态固态 水的三态变化的条件:水受热变成水蒸气(蒸发)水遇冷(0℃以下)结成冰。水蒸气遇冷变水(凝结),水蒸气遇冷结成小冰晶(凝华)冰受热融化成水,受热也可直接变成水蒸气。2.为什么年年下雨,雨水却总是降不完?
因为水在自然界是循环的。 3.水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循环的? 在自然界中,海洋或地面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蒸发到天空中变成云或雾,天空中的云遇冷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落向地面变成雨或雪,从而形成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4.小结:自然界中的水呈液态、气态、固态,三种形态的水会发生不断地循环转化现象。 四、总结 1、通过探究,我们知道水的蒸发与哪些因素有关? 2、自然界中的水呈哪三种形态?水是怎样循环转化的? 五、作业设计 1、继续观察自然界中水的蒸发、凝结现象。 2、画出水三种形态循环示意图。 3、晾衣服时,用什么方法可以加快水的蒸发?答:⑴、摊开衣服,增加蒸发的面积;⑵、把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⑶、提高物体周围的温度(将衣服晾在太阳下)。4、写一篇《小水滴历险记》的科普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