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五上《太阳和影子》单元教案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苏教版科学五上《太阳和影子》单元教案设计

ID:1087590

大小:25.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4-2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太阳和影子教学目标1.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2.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3.能说出太阳每天在空中视运动的模式.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猜一猜:这是谁的影子?1、师先出示三个小孩的图片,然后出示一个影子,让生辨别这是谁的影子,为什么这么认为?2、师同样出示三盆花的图片,然后出示一个影子,让生辨别这是谁的影子,并说说理由。(二)自主学习1、游戏游戏一:踩影子。学生五、六人一组,站在阳光下,尽可能的踩到别人的影子,同时,尽可能不让别人踩到自己的影子。游戏二:站在影子上。这是一个全班性的活动,让一个孩子站立不动,其他学生依次站在影子上。再这个游戏之前,可让学生预测,最终大家会站成一个什么图形。游戏三:做手影。让生用手做成各种各样的动物。2、通过游戏可提示学生思考并小组讨论:影子是怎么形成的?3、画一画让学生在《活动记录》中画下小树、电线杆的影子。4、说一说我们周围的物体影子5、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1)每一组选出一位同学,组长画下他的影子。(2)预测师提问:过一会儿时间后,影子还是原来的样子吗?(如果学生说影子会动)应立即追问会怎样动?——向哪个方向动?为什么会向这个方向动?除了方向变化还会有什么变化?(3)做一做师:趁这段时间,我们可以制作一个日影仪。这是一个方便我们今后长期观测记录日影的简单仪器。(a)指导学生制作日影仪;(b)指导学生进行日影仪的操作(穿插指导指南针的使用)。(4)生再去观察原来画下的自己的影子(a)生站回原来的脚印中,看看影子还会落回原来的轮廓吗?(b)师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有趣的现象呢?(指名口答)(c)小组讨论: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小组长做好记录并在组内做好记录。(d)集体交流:各组选派代表做交流及补充。小组长应在自己的观察记录上及时做好补充。作业设计: 1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  )。(1)      西→东;长→短→长(2)      东→西;低→高→低(3)      东→西;长→短→长2判断:(1)      太阳高度越高,影子就越长。( )(2)      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是影子最短的时候。(  用太阳计时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2、“日晷”和“圭表”是根据日影长队制成的计时器。教学活动设计与前一段紧张、忙碌的观测活动相比,本课内容显得格外轻松、有趣,而前面探究中获得的发现,也将使孩子们对太阳钟计时原理的认识水到渠成,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去多看、多做、多思、多议,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一、看太阳辨认时间。1、 前几天我们观察过一天中太阳在天空的变化,观察了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那么一天中太阳是怎样移动的?我们能否利用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来判定当时的时间。2、 让学生描述几个时刻太阳在天空的位置。3、 出示几幅图片让学生判断这是几点钟的太阳。评析:通过从学生身边最熟悉的太阳入手引入时间的概念,可以是学生感到这是很简单的遗体探究活动,是学生并不感到畏惧,同时也揭示了事物之间的联系。4、 告诉学生当时的时间,说说太阳在什么位置?二、介绍古代计时。1、最早的时间单位————天2、古埃及:一天为24小时,白天12个小时,夜晚12个小时,时长在变化。3、中国:一天分12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末申酉戍亥 三、介绍我国古代发明的日晷,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国古代灿烂的科技文明。1、 介绍日晷: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日晷这种古老的计时工具。在唐朝以前,日晷是平放的,唐朝的科学家僧一行对日晷作了改进,使日晷成为斜面对着太阳,这样测量的范围更加大一些。2、 像孩子介绍手掌日晷。孩子们会对手掌日晷发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应向他们详细介绍使用方法,并带他们去户外计时。3、 当学生对太阳钟产生浓厚兴趣时,指导学生设计、制作太阳钟。(先画出设计图样,再依照图样制作。也可以利用学具袋里提供的材料,孩子们组装成一个太阳钟。应鼓励他们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太阳钟,并画在书后的《活动记录》上。)4、 让他们去户外试一式,怎么摆放才能计时准确。四、讨论与思考1、“太阳钟”在运用中会有哪些问题?2、阴天,雨天和晚上的时候看不到太阳,他们又是怎么知道时间的?教学总结   从这节课之后,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人的智慧,认识到没有手表的时候有各式各样的计时工具。制作计时工具 教学目标1.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与评议。2.  愿意合作与交流;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服务于生活;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意识到生活是发明创造的源泉。3.会制作一种简单的计时工具。教学重点学会制作简单的计时工具。教学准备剪刀、胶带、做沙漏、水钟等所用的材料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你知道的计时工具有哪些?学生汇报,可以小组交流。古人很早就知道利用太阳计时,并且发明了多种计时工具,同学们想不想也来做个计时工具呢?学生汇报想法,导入新课。2.设计制作方案小组讨论,设计制作方案,互相启发,开拓思路。教师展示几种典型个例,主要侧重创新性进行评价。学生设计各自的方案,理清制作思路。 交流方案,互相提出建议。对自己的方案进行调整。3. 开展制作活动教师提出制作要求,如安全使用剪刀,互助合作,进行制作提示等。以小组为单位或独立进行制作,教师进行恰当的指导、点拨。做一个游戏,或写10个漂亮的字,或读一篇四句诗等,用自己的作品进行计时,掌握自己的计时工具计时的规律。对作品进行改进,如调整计时时间,使作品更美观等。4.展示与交流将自己的作品摆到展示台上,互相欣赏、评价。挑选出部分作品进行重点评价,可从创意、美观、实用三方面选择典型作品。对作品提出修改建议,提出改进方法。5.拓展延伸建议用自己制作的计时工具记录写家庭作业的时间,鼓励学生发现新问题,并对自己的作品进一步改进或创造发明更好的计时工具。认识水教学目标:1、学会综合运用感官观察水的性质,并用语言或图画等方式描述所观察的水的特征。2、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3、知道水的基本性质及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教学准备:水、杯子、筷子、牛奶、橡皮。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水”字师:对于水你了解多少呢?学生谈自己对水的认识。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对,水是生命之源,人、动物、植物都离不开水,如果没有水,地球上将没有生命。可见水十分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水”(板书)2、自主学习,研究水的特性。活动一:师:出示一杯水、一杯酒、一杯雪碧。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学生猜想,并说明理由。师:回答的很好,板书:水是透明的、没有颜色的。 这个同学充分调动了我们的感官。在这里同学们要认识到我们的观察活动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正确的步骤是一看、二闻、三尝、四摸。师:那有的同学为什么说不一定是水呢?学生说理由。师:很好,这个同学在平时的生活中肯定是个有心人,善于观察,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区分呢?(学生展开讨论)让一学生实验,通过利用我们的感官,闻出其中一杯是酒、尝出其中一杯是雪碧。师:教师应补充一点,在实验的过程中,应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品尝。师:那么,水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让学生展开讨论)师:很好,刚才同学们充分调动了我们的感官解决了这个问题,可见,在我们的科学实验中,实践非常重要,不要毫无根据的乱说。活动二:师:现在老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水有形状吗?(托起一杯水)问:水是什么形状的?(托起一个圆形的杯子)问:水是什么形状的?(托起一个梯形杯子)问:水是什么形状的?如果把这杯水倒在地上,水会变成什么形状的呢?师:那么同学们说水是什么形状的?(再次展开讨论)师:很好。水有形状,只是水的形状不固定,它会随着容器的形状而变化。(板书)活动三:出示实物:橡皮、木头、酱油、牛奶、冰块让同学们比较它们与水的异同点。让同学们充分讨论,并发表自己的意见,说出它们与水的异同点。从而让同学们得出水、酱油、牛奶能流动,橡皮、木头、冰块不能流动。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像水、酱油、牛奶这样能流动的物体叫液体,像木头、橡皮这样不能流动的物体叫固体。(板书)让学生举几个液体、固体的例子。学生举例。师:你懂得可真多,冰块也是水,它只是水的固态形式,其实水还有气态的,比如水蒸气,并且水的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个知识我们先做简单了解,课下同学们有兴趣可以继续研究。师:通过刚才我们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水是液体。那么同学们说说水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总结。师:现在我们对水已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同学们知道在自然界中哪里有水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师:很好。在天上、地下、动植物体内都含有水分。在地球上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5%,故地球又称水球。但是我们能直接饮用的淡水资源却严重匮乏,地球上水的总量约为14亿立方公里,其中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3%,且主要分布在南北两极的冰雪中。目前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只有地下淡水、湖泊淡水和河床水,三者总和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77%,除去不能开采的深层地下水,人类实际能够利用的水只占地球上总水量的0.2%左右。因此我们应该节约用水,并且合理利用水资源。师:好了,本节课我们主要在同学们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了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生谈自己的收获。师:在本节课中同学们表现得都很棒。但是在这里老师还有个问题想让同学们帮忙,在上课的时候,有同学说苹果内含有水分,但是到底一个苹果内含有多少水分呢?应该怎样解决呢?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师:同学们想象力很丰富,那么课下同学们就继续研究,来解决老师的这个问题,老师相信每一个同学都能完成这个任务。有趣的浮沉现象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科学第十五课《有趣的浮沉现象》教学目标:1、能用实验的方法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浮沉;能对物体的浮沉提出猜想和假设;能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2、培养合作、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能体会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3、知道水有浮力,能举例说出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准备:塑料水盒、小木筏、塑料球、圆柱体、浮筒、橡皮泥、泡沫块、测力计、记录纸、笔。教学重点:能用实验的方法认识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知道水有浮力。教学难点:探究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教学活动流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实物,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老师手中有样东西,看看认识吗?师:如果把这块橡皮放进水里,请大家猜想一下,会有何现象?师:怎样才能知道谁猜得对呢?师:做实验验证猜想。(揭示课题并板书)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有趣的浮沉现象 (二)探究活动师:下面请同学们看你们的实验台,在实验台上有一些实验物品,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好吗?师:谁愿意为同学们来介绍一下师:请看大屏幕上的记录单,看物体名称一栏。1、猜想师:下面进入我们的猜猜猜,如果把这些物体分别放进水里,会怎样?请把你的猜想记录在你的记录单上“我的猜想”一栏。师:谁愿意把你的猜想大声说给同学听(或用大屏幕展示)师:谁的猜想和他的不同,请举手。师:怎样知道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呢?2、验证猜想师:下面就请大家动手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并记录。(实验时注意安全,不要把水洒出来,东西轻拿轻放)师:实验结束,请展示实验结果3、思考交流提出新问题师:看大屏幕,思考第一题:物体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师:出示泡沫块,演示用手把其按入水中的过程,并让学生在实验台体验,观察现象,说出感觉,引出“浮力”的概念。(看课本64页)思考第二题:沉下去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吗?师:讨论猜想后验证并记录数据。(课前准备好测力计并会使用,每组备好一个小塑料桶和铁圆柱体)师:分析数据,并填空师:得出结论,交流汇报板书总结:浮在水面上和沉入水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三)拓展师:水的浮力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谁来说说。(四)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有趣的浮沉现象,其实,物体的浮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改变的,怎样改变,下节课来探究。板书:有趣的浮沉现象浮在水上的物体受到浮力沉下去的物体受到浮力物体在水中就会受到水的浮力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