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导体与绝缘体【教学目标】1.对物体的导电性进行预测,并说明依据;能对物体的导电性进行检验,并记录研究情况。2.知道物体有的容易导电,有的不容易导电;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与物体导电性相关的安全用电知识。3.体验探究过程,在研究中尊重事实、实事求是,愿意交流与合作;体验到物体导电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体会到科学学习可以改善生活质量;意识到用电要注意安全。【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教学难点】认识人体和自然界中的水也是导体。【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学生材料:粉笔、塑料尺、硬币、橡皮、铁钉、木条、陶瓷汤勺、玻璃棒、不锈钢镊子、水泥块、回形针、橡胶、铅笔、芯、文件夹子。电线、灯头、插座。【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上节课学习了《简单电路》一课,我想考考大家,这里有两个电路(其中一个电路里接了一根塑料线),让我们来检测一下这两个电路里的灯泡是否会亮?(一个亮一个不亮)。2.哎,为什么这个电路里的灯泡会不亮呢?我诚恳的聘请我们班的“小侦探”为我揭开这个谜底,谁愿意试一试?3.当学生检查发现这个不亮的电路里连接了一个塑料线后,教师问:为什么连接了塑料线就不行,我看看导线不也是一根塑料线啊?(导线里面有铜丝,把导线里的铜丝抽出来看看。而塑料线里没有)说明导线里的铜丝有什么本领?(容易导电,板书)塑料线容易导电吗?(不容易导电,板书)4.那要想知道生活中哪些材料容易导电,哪些材料不容易导电,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5.让学生讨论方案。6.组装检测装置。二、探究不同物体的导电性能1.出示被检测物体,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个装置来检测这些物体的导电性能。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电和磁-3-
2.实验要求①先预测并记录(课件出示记录表)②检验电路是否能正常工作③实际检测。遇到小灯泡不亮,不能马上下结论,应多接触几次,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减少失误。要记录好,具有相同性质的物体可以放在一起。3.学生操作,教师巡视4.学生汇报5.预测和检验结果是否有出入?6.小结:像硬币、铁钉这些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像木头、塑料、橡皮这些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板书并让学生读一下)7.一般情况下,哪类物体都是导体?(金属)文件夹子是金属吧,为什么我看见有的小组把夹子接到电路里,有可能小灯泡会不亮呢?(油漆是绝缘体)。除了金属剩下的物体可以被称为非金属,非金属一般性都是绝缘体吧,刚才的实验材料中,唯独谁是个例外?(铅笔芯)8.那还有没有其他非金属也是导体呢?三、拓展活动:探究水、人体和大地的导电性能1.检验水的导电性能(1)水也是非金属,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它的导电性能,不过我们要换一种更加灵敏的检验装置“验电球”,演示“验电球”使用方法。(2)教师演示实验:出示一杯水,然后把连接验电球的两根导线放入水中,观察验电球是否发亮。(3)这个实验说明水是导体还是绝缘体?(4)有没有不容易导电的水呢?(有的,前提是这种水要不含杂质)(5)在生活中能找到这样的水吗?(找不到,所以我们的水都是容易导电的,都是导体。2.检验人体的导电性能(1)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人体是导体吗?你的根据是什么?(2)一个学生先单独实验,然后请一个小组的学生手挽手实验。四、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1.刚才我们认识了不少导体和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器材,仔细观察,辨别它们哪一部分是导体,哪一部分是绝缘体,分析他们各自起的作用。2.学生研究并汇报3.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电和磁-3-
小结:凡是需要传输电流的部分,都要用导体,导体外部或导体间需要隔离电流的部分一定要用绝缘体,这样我们人类既能方便地利用电力,又能保证自生的安全。五、绝缘转和导体的转换1.有的同学可能会这样想,只要我触摸的部分是绝缘体就很安全,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因为有些绝缘体在特殊条件下会转换成导体)2.教师演示:干燥的水泥块和木条用验电球进行检验,然后把它们浸湿,用验电球再次检验。六、安全用电教育1.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懂得安全用电是多么重要!2.课件出示图片,说说这些做法错误的地方以及这样做的后果?3.小结:珍爱生命,安全用电。七、课外延伸课件出示图片:高压电缆一般都是赤裸的,为什么可以挂在铁架子上?【板书设计】2.导体与绝缘体导体:容易导电…………铜棒、铝棒、铁钉、钢尺、铅笔芯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木棒、塑料棒、玻璃棒、药匙、橡胶管、泡沫条、布条、橡皮、纸条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电和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