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形状》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地球的形状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过程与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提出一些关于地球形状的一些问题;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现象,大胆想象,积极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不迷信权威;认识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难点:比较观察船体在球面和平面上航行的差异。[教学准备]课件、篮球、帆船模型、手电筒、月球照片、铅笔圆球、半球、正方体、橙子、长方形塑料板、圆形铁片、麦哲伦船队航海地图[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激发探究的欲望。1.我们先来看一张图片,一个人正在拍摄视频,你看到什么?2.学生回答(打斗,左边刺向右边。)3.提问:事实的真相是这样的吗?4.谈话:只是这么小的一个事物,因为只看到它的一部分,人们就产生错误的思考。如果对象是我们居住的家园,庞大的地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肉眼只能观察到它极小的一部分,(播放图片),就很有可能造成人们对地球形状错误的认识。5.谈话:如今,人们登上太空,知道了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然而,人类限于科技发展,不能一开始就看到地球的全貌。对地球的形状的认识,人们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今天我们就一起探寻古人的足迹,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板书课题)二、古人猜想1.你们知道古人对地球形状最初的解释是什么吗?请同学分享他课前查阅的资料。2.学生:古代印度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古代印度人认为护持神毗(pi二声)
瑟拿,化身为大海龟,海龟的硬壳背上站着三只大象,大象驮着半圆形的大地,大象动一动便会引起地震。海龟又站在作为水的象征的眼镜蛇的身上。半圆形的大地中央是须弥山,太阳和月亮绕山运行,当太阳绕到山后的时候,就是漆黑的夜晚。3.学生:盖天说在我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周朝,就存在这一种“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意思是说,蓝天就像是一个半球状的锅盖,倒扣在像四方棋盘的大地上,大地周围是大海,蓝天与大海是连在一起的。4.提问:当然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还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同学们可在课后进一步交流。因为条件限制,那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一种没有依据的“猜想”,是对地球不科学的解释。请你对针对刚才两位同学介绍的学说进行评价。5.学生回答(印度人:天上没有蛇、动物有寿命)6.提问:说的真好。动物也是有寿命的。这种解释宗教色彩非常浓。再请一位同学谈谈对盖天说的质疑。7.学生回答(中国人:天与地的交界点、日月星辰的升落)8.讲述:后来人们无法解释盖天说中的一些问题,在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对此进行改进提出浑天说。浑天说认为,天和地的关系就像鸡蛋中蛋白和蛋黄的关系一样,地被天包在当中。浑天说中天的形状是一个南北短、东西长的椭圆球。大地也是一个球。这个学说能解释很多盖天说无法解释的天文现象。但这仍然只是古人只能在肉眼观察的基础上加以丰富的想象,来构想天体的构造。三、近代探索活动一:帆船进港1.过渡: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呢?慢慢的,人们在生活中发现了一些现象。人们发现海平面似乎不是那么直,好像带点弧度,他们还在帆船进港时注意到了一些现象。我们也来观察一下,(播放影片),你看到了什么?2.学生发言。3.你怎么解释这个现象?4.学生发言。5.提问: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要通过什么来验证?(实验)6.谈话:对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模拟帆船进港实验。如果让你来设计实验,你应该怎么做?还有补充吗?一定要是球吗?你设计了弧面来模拟帆船进港,有没有可能其他形状的海面也能模拟出帆船进港?要不要再设计一组?你为什么设计平面,而不是其他形状?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卡纸和帆船模型,利用卡纸怎么制作弧面?平面呢?老师为大家提供便捷,卡纸背面有一个纸条,将纸条牵引至卡纸另一端中间,用双面胶固定住,弧面就制作完成了。7.提问:实验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合作:组内配合、操作上:行驶缓慢)8.朗读:老师这里也整理了一些实验注意事项,我们看一下。注意几个词,缓慢行驶、相平,画下来。实验要求:(a)驾驶小船时,要缓慢行驶。观察时,眼睛要和海面相平。(b)注意船行驶过程中不同的现象,并把它画下来。现在请组长上来领取实验器材。9.学生活动。 实验一:画出模拟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第组进港时由远及近所观察到的现象实验组远中间近在弧面上 在平面上 两组实验中,在面上能模拟出帆船进港的现象;立体图形中,体带有弧面。由此,我们猜想 地球的形状可能是 10.小组汇报:球体、半球体、圆柱体(引导学生质疑:这种现象就能说明了地球是个球形吗?例如:半球体也会出现这种现象)。活动二:地球的影子1.讲述:单凭帆船进港无法解释地球的形状。人们又注意到了另一个现象。
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影子,包括地球。在很早以前,古人就知道月食是地球的影子投在月亮上产生的现象。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月食变化过程中,无论月影部分有多少,它的边界都是什么形状的?(播放月食影片)(弧形)2.讲述: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样物品:圆球、半球、正方体、橙子、长方形塑料板、圆形铁片,利用手电筒将物品投影在月亮纸板上,模拟月食的发生,试试什么样的物体投影会产生这种效果?并填写记录单。实验二:地球的影子第组在模拟月食过程中,我看到物品影子的边缘是弧形的有:由此,我们猜想,地球的形状可能是3.学生回答(圆球、半球、橙子、圆形贴片,由此,我们猜想,地球的形状可能是……)如果让你将这四种物体分成两类,你会如何分?(圆球、橙子一类;半球、圆形贴片分为一类)6.追问: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7.学生回答:(都是球体)无论什么角度,它们所投影出来的影子的边缘都是弧形的。4.事实上,月食也并不总是在地球上一个固定的地方形成的,地球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月食都是弧形的,那么地球的形状还剩下什么可能?8.小结:只有球体或者近似球体才有可能让地球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月食都是弧形的。9.谈话: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就已经分析了月食现象,但在当时没有多少人相信,人们总是反问:如果地球是圆的,那么住在地球另一端的人头总是向下,他们怎么走路呢?不都掉下去了吗?亚里士多德无法回答这些问题。活动三:环球航行1.过渡:当然,在证据面前,也有一些追随者,1519年,一个坚信地球是球形的航海家麦哲伦开始了他的航海之旅。
2.播发影片,(教师展示世界地图,画有麦哲伦的航线)3.谈话: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历时三年之久,经历了种种困难,这种科学的探究精神是十分可贵的。在环球航行中他们并没有从世界地图的“边缘”掉下去,而是又回到了起点。那地图的两端这两点之间应该怎样连接?请同学上来示范,是不是这样的?对了,真聪明。单凭麦哲伦的环球旅行能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不能),但我们应该知道麦哲伦的环球实践是建立前人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帆船进港、月食等现象,种种证据都共同指向了地球是个球体这个可能。人们开始逐渐接受地球是个球体这个观点。四、现代实证1.谈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人们能在太空中观察地球了。我们来看一段影片了解人类步入太空的历程。2.播放视频:进入太空。(解说)3.谈话:除此之外,你还知道航空航天事业上有哪些人和事?4.学生发言。五、总结1.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大体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学生回答。3.提问:有什么感想或者明白了什么道理?4.学生回答。5.总结:今天我们所知道的一切,一直有个力量在推动着,那就是不断质疑。正是有了这种不断质疑的精神,才促使我们不断地去获取证据,使我们更加去接近事实的真相。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板书设计]1.地球的形状古人猜想→近代探索→现代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