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登月之旅》。教学目标:1、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知道环形山的形成及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2、体会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了解宇宙的帮助。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难点:研究环形山的的模拟实验。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盘子、细沙、大小不一的石子、手电筒等。学生:收集有人类探月和中国探月的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1、谈话:同学们,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叫《嫦娥奔月》。像这样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你还知道有哪些?2、揭题:古时候,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只能用肉眼观察月球,这些神话故事都表达了人们对月球的向往。古往今来,人类一直渴望着能插上翅膀,登上月球,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踏上“登月之旅”。(板书课题)二、回顾人类探月历程。1、提问:仅仅通过这样的神话故事,能满足人类对月球的好奇吗?千百年来,人类是怎样一步一步去探索月球的呢?(板书:探月)课前已经让大家了解了相关信息,谁能来介绍一下?(1)、神话时代(2)、望远镜时代师:仅用肉眼看不清楚,人们想到了什么?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这是他绘制的月面图。他看到月球表面有众多的坑、高地和平原。伽利略把这些坑叫做环形山。现在已经用更先进的天文望远镜,将月球看得更清楚。(3)、卫星时代师:如今人们能借助更加先进的航天器近距离拍下了月球表面清晰的照片,从而对月球表面有了更深刻、更真切的认识。(4)、登上月球师:人类的登月梦想终于实现,但这不是终点,而是开始了对月球、对宇宙进一步的研究。三、模拟实验,研究环形山。
过渡:同学们,从古时候起,人们用肉眼观察月球,到用望远镜观察、航天器拍照,最终登上月球,虽然刚才大家的介绍和老师的课件展示只用了短短的时间,但这其中却经历了长久的岁月,由此可见,人类的探月历程真是漫长而曲折啊!提问:从人类借助航天器拍到月球表面清晰的照片,一下子就登上了月球吗?这其中科学家们又经历了什么?(对看到的月球表面进行了研究、分析.)那咱们也一起来研究一下。1、这是卫星拍到的月球表面的照片,仔细观察一下,同学们能发现什么?(板书:环形山)这些环形山还有什么特点?(大小不同、深浅不一)有的环形山直径数百千米,有的深几百米。(板书:大小、深浅)2、看着这些环形山,同学们脑海里一定会和当时的科学家们一样,产生许多疑问。说一说你想到了什么问题?3、师:同学们很爱思考!那要研究环形山,首先要研究它的什么呢?(如何形成的?)有谁已经知道环形山是如何形成的吗?视频:我们一起来看看科学家的研究。比较:这是地球上由流星撞击地球而形成的陨石坑,是不是和环形山很相似?大约50年前,科学家得出了新的结论:环形山是由来自宇宙的流星或陨石撞击而形成的。(课件出示)只有少数的环形山是由月球早期火山爆发后留下的遗迹。4、知道了环形山的成因,我们才能对它作进一步的研究。刚才有同学问为什么环形山会有大有小,有深有浅?你觉得这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板书:陨石大小、高度)师:大家的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可以通过()来验证?月球离我们这么远,不可能到月球上做实验,可以怎么办?现在老师给你们提供一些大小不同的石子,还有一些沙子,你们能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吗?5、小组讨论,师参与其中。6、反馈实验方案:刚才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1)、假设环形山的大小与陨石的大小有关系,实验方案是什么?有补充吗?为什么一定要从相同高度下落呢?(2)、假设环形山的深浅与陨石的高度有关,你们是如何设计实验的?提问:高度不同,那石子的大小应该怎么样?为什么?如何保证是大小相同的石子?如果用同一个石子,实验时要注意什么?(取石子时一定要小心,不要把形成的沙坑给破坏了;取石子时大的可以用手小心地拿出来,小的可以用提供的镊子小心取出。)(3)、同学们考虑的真细致,我们可以通过这两个模拟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老师还要补充几点:(课件出示)
友情提醒:①、不同的高度距离一定要明显。用力要均匀。②、做完第一个实验后,要把沙盘重新抹平后才做第二个实验。最后形成的沙坑不要抹掉。③、实验时认真观察、及时记录。1、小组合作,模拟实验。(1)、师:接下来大家就利用桌上的实验材料,分别完成这两个实验。我们来比一比,哪一组做得既规范,观察最仔细,同时还不忘填好实验记录单。(2)、学生动手实验,师巡视指导。8、交流反馈:哪一小组来交流下你们的实验现象?其他小组呢?小结:刚才我们用石子模拟流星或陨石落在沙面上,会形成大小不同、深浅不一的石子坑。说明环形山确实是由流星或陨石撞击而形成的。通过研究,我们还发现,环形山的大小、深浅与陨石的大小、高度有关系。9、日照实验,了解观察时间。(1)、师:那人类是怎么会看到月球、看到环形山的呢?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模拟的环形山,用什么可以模拟太阳光呢?(2)、出示实验三:用手电筒直射、斜射细沙上的石子坑,观察石子坑影子的变化。看看从什么角度看到的沙坑最明显,同时思考什么时候观察月球上的环形山效果最好。(3)、小组实验。(4)、交流反馈:(手电筒直射时沙坑和它周围的沙子都很亮,坑看上去不太明显,而斜射时,沙坑就会形成影子,明暗非常明显,沙坑也就看得很清楚。由于每月农历十五的时候阳光直射月球,月球上看不出什么影子;农历初七、初八和22、23左右,阳光斜射,在明暗分界处的环形山立体感强,所以这些天观察环形山的效果好。)四、中国探月。1、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三个模拟实验一起研究了月球表面的环形山,验证了自己的猜测。科学家们也是通过对月球表面的研究、分析,终于完成了登月之旅。(板书:登月)2、让我们跟随美国的“阿波罗”号一起登上月球吧!(视频)3、师:现在大家知道这是谁的脚印了吗?同时我们更应该记住阿姆斯特朗说的这句话!谁来读一读?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呢?4、谈话:这是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时刻,人类第一次在地球以外的天体留下了足迹。这其中经历了多少的艰辛与探索啊!
登上月球后,月亮神秘的面纱被撩开,人们对月球又有了更深的认识。(课件出示)5、师:原来月亮并不是那么的美丽。目前只有美国才成功登陆了月球,而登上月球也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你们知道我国探月工程的相关信息吗?小组交流一下。(课件出示)这几年我国分别发射了(),对月球进行探索与研究。让我们再来重温今年10月24日“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发射的那一刻!(视频)师:这是继苏联和美国后,中国成为了成功回收绕月飞行器的第三个国家!2017年,“嫦娥五号”探测器还将实施月面取样并返回!师:听到这样的消息,作为一名中国人真是感到无比的自豪!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登月研究仍有差距,所以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付出不懈的努力!6、设想一下,二十年后,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终于可以乘自己的飞船进行月球旅行了,在出发前,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师:看来大家对月球了解的比较深入,准备充分,相信到时我们的月球之旅一定会很愉快!五、延续探月热情。谈话:同学们,从神话中的嫦娥奔月到如今的登陆月球,人类的梦想终于实现。但随之而来的种种疑惑和不解依然困扰着我们,同时也激励着我们不断探索月球、探索宇宙的奥秘。总有一天,我国的宇航员能登上月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登月之旅》实验记录单第小组实验一:从不同高度往沙盘里丢大小相同的石子。
石子高度高低坑的深浅深()浅()深()浅()结论:环形山的深浅与陨石的高度(有、无)关系。实验二:从相同高度往沙盘里丢大小不同的石子。石子大小大石子小石子坑的大小大()小()大()小()结论:环形山的大小与陨石的大小(有、无)关系。实验三:用手电筒光直射或斜射石子坑,观察所产生的影子的变化,看看在什么角度看到的沙坑最明显。同时思考什么时候观察月球上的环形山效果最好。坑的影子明显(打√)坑的影子不明显(打√)手电筒直射时手电筒斜射时反思:当阳光(直射、斜射)时,观察月球上的环形山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