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品《等待戈多》看荒诞派戏剧的特征
加入VIP免费下载

从作品《等待戈多》看荒诞派戏剧的特征

ID:1090291

大小:33.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4-2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从作品《等待戈多》看荒诞派戏剧的特征学校:沈阳师范大学学院:09级文学院专业:对外汉语5班姓名:谷凤娟学号:090650265 从作品《等待戈多》看荒诞派戏剧的特征摘要:荒诞派戏剧曾在20世纪的西方舞台风行一时,它揭示了世界、人的处境和人自身生存状态的荒诞性,致力于展现人为了明确人生目的,为了找到自己所进行挣扎的理由。在荒诞派戏剧作家中,萨缪尔·贝克特是最独特、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位。他的作品表现了一个由游戏和虚幻所构成的破碎时空的世界里,人生存的尴尬。他要人们正视活生生的现实,使人从不断的幻想和失望中解脱出来。本文通过作品《等待戈多》浅析一下荒诞派戏剧的特征。关键词: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特征20世纪50年代初,西方舞台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戏剧品种,它既没有连贯的情节,有没有明晰的人物形象,甚至人物对话、独白也显得颠三倒四,近乎梦呓。但它却致力于表现人为了明了人生目的,为了找到自我,抑或是仅仅在这荒诞的世界里为了逃避生活的重负所进行的挣扎。传统的戏剧手法在这里被肢解、扭曲甚至变形,传统的戏剧评论方法和准则在他们的作品面前失去了效用。这一新的戏剧品种被称为“荒诞派戏剧”。在所有荒诞派艺术家中,萨缪尔·贝克特是最独特、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在他的作品里,人的灵魂的孤苦、肉体的衰老和精神世界的虚构是永恒的主题。他的成名作《等待戈多》中就说明了这几点,本文便从这部作品出发浅析荒诞派戏剧的特征。一、结构艺术:循环结构一只狗来到厨房,偷走一块面包。厨子举起杓子,把那只狗打死了。于是,所有的狗都跑来了,给那只狗掘了一个坟墓,还在墓碑上刻了墓志铭,让未来的狗可以看到。一只狗来到厨房,偷走一块面包。……这是《等待戈多》中,弗拉基米尔在第二幕出场后高唱的一支歌,这支歌讲述了一个没有结局的,反复循环的故事。初看上去,颇感滑稽荒诞,殊不知这是作者有意而为之。也正是剧作循环结构的暗示。这种独特的循环结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幕与幕之间的重叠反复,如场景、时间、出入人物等前后如出一辙;二、人物语言和动作的重叠反复。先看第一个方面,《等待戈多》的第二幕基本上是第一幕的重复,时间相同,地点一致,而且两幕沿着相同的顺序开展:路旁等戈多——遇见洪卓和幸运儿——5 小男孩捎来戈多的歉意和明天将至的诺言。第二个方面,两个流浪汉,一个不停地把靴子脱下穿上,另一个则是一会摘下帽子一会又戴上;两个人的嘴里东拉西扯,前言不搭后语,满是对现实社会的抱怨,来来回回也就总是那几句话。第一幕是等待,第二幕还是等待,剧情没有发展,结尾是开端的重复。而且“等待”这一戏剧环节重复多次,构成了剧作的主旋律。不仅如此,贝克特的高明之处还在于重复之中有变化。第二幕中,枯树上长出了几片叶子,这仿佛表明世界的荒诞,不可把握。另外,第二幕中,洪卓瞎了,幸运儿成了哑巴。这又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难以捉摸。这种循环的结构,的确把人生苦闷,人生的虚幻与荒诞展现的淋漓尽致。一、主题意义:生存的尴尬英国作家马丁·埃林斯指出,荒诞派戏剧的主题是“人类在荒诞处境中所感到的抽象的心理苦闷”《等待戈多》关注的是人的文化根基被切断、人对未来深感渺茫的困境,也就是人的基本境遇的恶化。①作为艺术上的基本论者,贝克特通过生存在尴尬境遇里,人精神上的挫败感和失落感的表现。否认了数世纪以来支撑西方人精神大厦的宗教理想和改革社会的愿望。贝克特的剧作偏重于表现人们处境的紧迫感和精神危机。剧中主人公首先是流浪汉、乞丐等,他们从自身贫困处境出发,无情地观察自己的命运,对世界抱着悲观的看法。而宗教的呼唤把人的主体世界无限的延伸到一个脱离了世俗、纯精神的乐园。它长期给心灵受挫、不甘忍受世俗生活的人提供着爱的最后避难所。改革社会的愿望则强调人类社会自我改良、自我发展的潜能。这就足够说明宗教与现世生活的背离。为了达到对这两点的根本否定,贝克特使用了许多表现手法,其中最显著的是,戏剧人物的抽象化、宗教性、隐喻、类比、象征和反讽。首先,所有的人物都是“抽象化的人”。通过抽取人物身上现实存在的个性特征,人物成了抽象化的人,或集体性的人。同时,不同人物有象征性的相互对应:动作和思想、理性和非理性、肉体和灵魂。例如《等待戈多》中的4个人物分别暗指俄国、意大利、英国和法国。埃斯特拉贡代表的是人的动作、非理性、肉体。符拉季米尔代表的则是思维、理性及灵魂。所有的人物象征性的代表了整个人类。其次,大量引用宗教性隐喻和类比。贝克特戏剧充满荒诞感,人物是荒诞的写照,舞台背景则是表现荒诞的工具。有人说“戈多”就是上帝,“流浪汉”5 是西方现代人的象征,“等待戈多”则是贝克特对现代人回归上帝的呼吁。②《等待戈多》中,一棵光秃、黝黑的枯树始终占据着观众的主要视野。对西方人来说,这无疑是对圣经事件的双重隐喻并且暗指基督教传统教义上的两点,一方面,它是对《创世纪》中伊甸园事件的隐喻。伊甸园中的禁果之树使人在获得理性和人性尊严的同时,也使被逐出乐园的人从此踏上一条忍受尘世苦难、等待重返天国的无尽旅途。正是在这一点上根植了传统基督教神学呼唤信徒潜心受苦、等待救世主的救赎说教。另一方面,这树又是对救世主的受难和复活事件的隐喻。这又植根了基督教有关显灵、道成肉身的信条。最后大量运用反讽的方法。贝克特作品中的人物犹如在急流中的旋涡里挣扎,宗教的安慰、救赎的希望与他们无缘,展示在他们面前只是一片虚幻的世界。宗教的伪善和无能被艺术性地披露无余。一、艺术形式:游戏、虚幻、时间在《等待戈多》中,埃斯特拉贡和符拉季米尔在百无聊赖的等待中产生了自杀的念头。通过自杀的方式获得自我拯救的意义,这种看似滑稽的行为增加了作品的悲喜剧色彩,使得原本悲壮的自杀行为蜕变成一种滑稽、无用的游戏。虚幻性是贝克特作品中的又一重要特征。《等待戈多》的背景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其背景像是一片荒原。其次时间的割裂也贯穿于这部作品中,《等待戈多》中,人们的记忆变得支离不全,两个主角永远被滞留在希望与失望之间,戈多是一个幻想,在这一意向强烈地衬托出他们“等待”目的的虚幻色彩。像其中的小男孩。这些意象相互交叠,反映了过去与现在的割裂终究是不可逃避的现实。面对无望的、不确定的将来它们的生存意义由对将来的渴望变成了惯性驱动下的机械重复,等待变成了无止境的“等待”。因为戈多不来,等待便会继续,等待便毫无意义,而戈多本省就是一个虚无缥缈的被追求的对象,他究竟是谁,没有人会知道。正如贝克特所说,要是他知道的话,他早就在剧本里说出来了。5 只有与人的生命世界相连,时间才从虚幻的世界里获得意义。在《等待戈多》中时间被视为破坏性的力量,它无情地把人、把整个世界推向宿命的终点。贝克特选择的表现时间的意象主要是实物意象,如树、表、闹钟、铃声等等。《等待戈多》中的那棵树就是时间的意象。短时间的流逝与树叶的变化体现出超越自然的另一种现实,这使得时间赋予了双重意义:转瞬即逝和永恒。一、荒诞实质:现实中的真“荒诞是指缺乏意义和宗教的、形而上学的、先验论的根源隔绝之后,人就不知所措,它的一切行为就变得没有意义,荒诞而无用。”③在一个由游戏和虚幻构成的时空破碎的世界里,人们依然希望,能捕捉到存在的真实或赋予存在的意义,所以他们等待戈多,所以他们沉浸在虚幻的世界里。这正是艺术家想要表现的当代人的生存状态。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现代人与其休戚相关的客观世界相脱节,宇宙的幻觉和光明都变成了过眼云烟,人变成了陌生的人,丧失了自己原有的本质,也就丧失了“自我”。《等待戈多》中的爱斯拉冈甚至这样评说:“人是极蠢的猿。”人与客观世界相分离,他的形象便会发生变化,变得更加不可知。作为一个艺术家,贝克特并不想解释这个虚幻的世界,但他凭着艺术家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刻骨铭心的感受,艺术地表现出这个令人失望的、异化和畸形的世界。荒诞派虽然脱颖于传统,但它所反映的却是当今世界人与人之间的隔绝与分离、人的精神危机、道德危机和物欲注意对人造成的伤害。荒诞派戏剧的确表述了人认识到自己处于无法超越的黑暗中所表露出的焦虑与恐慌。但并不意味着荒诞派戏剧仅仅描述人生的阴暗方面,以贝克特为代表的荒诞派剧作家要做的正是要人们正视活生生的现实,从不断的幻想和失望中解脱出来。表面的物质满足,虚假的现实解释,以及经不起推敲的思想意识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压力,迫使人们承受信仰消失及道德沦丧造成的后果。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荒诞派才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以及它生命力的意义所在。参考文献①张红军.从贝克特作品看荒诞派作品的特征南京:江苏广播大学学报,2003②孙彩霞《等待戈多》中的《圣经》隐喻.唐山学院学报第21卷第一期2008年01月③赵宪章.二十世纪外国美学文艺精义【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④【英】马丁·埃斯林.荒诞派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⑤李伟昉循环:《等待戈多》的结构特征河南大学学报第33卷第二期1993年3月5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