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苏教版语文选修《人之生也直》word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6苏教版语文选修《人之生也直》word教案

ID:1090356

大小:4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2-04-2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三语文教案人的起点(《人之生也直》和《良知》)时间:2010.9.5上课时间:主备人:杨正国审核:备课组教学目标1、通过对孔孟言行的学习,识记相关的名句,了解他们的思想观点,学习他们立身处世的准则,提高自己内心修养的境界。2、通过反复诵读,掌握文言诵读规律,积累古今异义词等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感知孔孟的观点,学习他们的修养境界2.通过对孔孟言行的学习,学习他们立身处世的准则,提高自己内心修养的境界。教学方法朗读、分析、质疑、讨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导语:通过第一专题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孔子和孟子的言行和思想,懂得了要仁爱天下,要勤奋好学,要不取不义之财等。这些美好的品德擦亮了我们的眼睛,陶冶了我们的情操,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孔孟的思想,接受贤人们高尚情操的陶冶。2、板书课题:人的起点——人之生也直二、整体感知1、识记:皋陶()攘()忿戾()  直  知同智   达   枉   证   隐     党  乡同向   肆   矜   廉2、初步感知:直是儒家的道德规范,为人正直,服从“礼”的规定,就能成为真正的君子。三、朗读、质疑、讨论1、学生自渎,找出自己的疑点,以备讨论交流。 2、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难。(1)罔:不正直的人。(2)错:同“措”,安放、安置。(3)乡:同“向”,刚才。(4)党:上古居民以五百家为一党,又称乡党,引申为乡里的意思。(5)直躬:坦率正直。(6)攘:窃、偷。(7)证:告发,检举。(8)隐:掩藏。(9)或是之亡:或许连这也没有了,亡,同“无”。(10)肆:肆意,不拘小节。(11)矜:操守矜持的人。(12)廉:行为方正峭厉。(13)忿戾:易怒好争。3、学生概括各节主要内容,教师点拨明确(1)孔子认为,一个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是他侥幸地避免了灾祸。(2)孔子认为,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就能使邪者归正。(3)孔子认为,一切都要服从“礼”的规定,“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就具有了“直”的品德。(4)孔子认为,没有道德修养的伪君子,就是破坏道德的人。(5)孔子认为,需要用道德的力量加以惩治人们的毛病。四、练习巩固1、结合课文,说说你对孔子所说的“直”的理解。2、完成课后练习二,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教后感悟 高三语文教案人的起点(《人之生也直》和《良知》)时间:2010.9.7上课时间:主备人:杨正国审核:备课组教学目标1、通过对孔孟言行的学习,识记相关的名句,了解他们的思想观点,学习他们立身处世的准则,提高自己内心修养的境界。2、通过反复诵读,掌握文言诵读规律,积累古今异义词等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感知孔孟的观点,学习他们的修养境界2、通过对孔孟言行的学习,学习他们立身处世的准则,提高自己内心修养的境界。教学方法朗读、分析、质疑、讨论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之生也直”这篇文章,请同学说说孔子提出的“直”指的是什么?师明确后学习下一篇课文。2、板书课题:人的起点——良知二、整体感知1、识记:颡()瞽瞍()铄()蓰()2、初步感知:体会孟子性善论的观点。三、朗读、质疑、讨论1、学生自读,找出不懂的地方,以备讨论交流。2、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难。(1)良能:本能。(2)信:诚,确实。(3)颡:额。 (4)势:外在的力量、形式。(5)其性亦犹是也:人性由善变为不善的变化也像这样。(6)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从人的禀赋资质来说,是可以使它善的,这便是我所说的性善。(7)铄:授、给。一说以火销金为铄,意为自外而内。(8)弗思:没有去思考,了解。(9)蓰:五倍。(10)无算:无法计算,无数。(11)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蒸,众多。物,事。则,法则。秉,执持。彝,常。懿德,美德。3、学生概括各节主要内容,教师点拨明确。(1)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2)孟子认为,人有良能和良知是因为仁和义是通行天下的。(3)孟子认为,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的本性是善的。(4)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人本性具有的,探求就能得到它们,放弃就会失掉它们。四、练习巩固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2、总结文中特殊句式。3、说说你对孟子提出的“良知”的理解。4、思考:孔子说的“直”与孟子说的“良知”之间有关联吗?5、讨论:孟子用什么手法驳斥了告子“性无善无不善”的理论?6、完成课后练习三,积累相关的通假字。五、积累与应用1、文言知识积累。2、名句积累。(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2)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3)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4)求则得之,舍则失之。(5)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教后感悟 “人的起点”测试题班级   姓名     成绩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每空2分)罔之生也幸而免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古之矜也廉二、默写名句(每空2分)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不逾矩。”2、子路曰:“,敝之而无憾。”3、不义而富且贵,。4、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5、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6、己欲立而立人,。7、君子喻于义,。8、,来者犹可追。三、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远:遥远)B、乡愿,德之贼也。(贼:泛指盗窃的人,或指强盗)C、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隐:掩藏、隐瞒)D、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疾:疾病)2、下列句子中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宋何罪之有。C、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公为我献之。D、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B、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C、今也或是之亡也。D、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A、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B、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齐国虽小,吾何爱一牛。 C、治则进,乱则退。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D、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曰:是鲁孔丘与?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侧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5、词类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A、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卒廷见相如。B、孔子师郯子。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C、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公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D、项伯杀人,臣活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6、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尽信书,则不如无书。B、为此诗者,其知道乎!北冥有鱼,其名为鲲。C、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人固有一死。D、幽、厉兴,则民好暴。以强陵弱,以众暴寡。7、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侧隐之心,仁也。B、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C、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D、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8、对下面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的本性犹如湍急的河水,在东边挖开就向东流,在西边挖开就向西流。B、人之可使为善,其性亦犹是也。人可以让他做不善的事情,大概他的本性就是这样吧。C、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因此,文王、武王在位,民众就崇尚善;幽王、厉王在位,民众就崇尚暴。D、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人们的性情是能够成为善的,这就是我所说的善。至于成为不善,不是资质的罪过。五、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虞愿字士恭,会稽余姚人也。年数岁,中庭橘树冬熟,子孙竞来取之。愿独不取,家人皆异之。元嘉末,为国子生,再迁湘东王国常侍,转浔阳王府墨曹参军。明帝立,以愿儒吏学涉,兼番国旧恩,意遇甚厚。帝性猜忌,星文灾变,不信太史,不听外奏,敕灵台知星二人给愿,常直内省,有异先启,以相检验。帝以故宅起湘宫寺,费极奢侈。以孝武庄严刹七层,帝欲起十层。不可立,分为两刹,各五层。新安太守巢尚之罢郡还,见帝,曰:“卿至湘宫寺未?我起此寺,是大功德。”愿在侧曰:“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罪高浮图,有何功德?”尚书令袁粲在坐,为之失色。帝乃怒,使人驱下殿。愿徐去无异容。以旧恩,少日中,已复召入。帝好围棋,甚拙,去格七八道,物议共欺为第三品。与第一品王抗围棋,依品赌戏。抗每饶借之,曰:“皇帝飞棋,臣抗不能断。”帝终不觉,以为信然,好之愈笃。愿又曰:“尧以此教丹朱[注],非人主所宜好也。”虽数忤旨,而蒙赏赐,犹异余人。迁兼中书郎。出为晋平太守,在郡不治生产。前政与民交关,质录其儿妇。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在郡立学堂教授。郡旧出蚺蛇,胆可为药。有饷愿蛇者,愿不忍杀,放二十里外山中,一夜蛇还床下。复送四十里外山,经宿,复还故处。愿更令远,乃不复归,论者以为仁心所致也。海边有越王石,常隐云雾,相传云:“清廉太守乃得见。”愿往观视,清澈无隐蔽。后琅琊王秀之为郡,与朝士书曰:“此郡承虞公之后,善政犹存,遗风易遵,差得无事。”以母老解职,除后军将军,褚渊尝诣愿,不在,见其眠床上积尘埃,有书数帙。渊叹曰:“虞君之清,一至于此。”令人扫地拂床而去。(《南齐书·虞愿传》节选)[注]丹朱:尧的儿子。尧认为他不肖,不足以授天下。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物议共欺为第三品物议:众人的评论。B.抗每饶借之饶借:谦让。C.虽数忤旨,而蒙赏赐忤旨:违背皇帝的旨意。D.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将还:将要送还。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而蒙赏赐,犹异余人②不敢言而敢怒B.①袁粲在坐,为之失色②且为之奈何?C.①清廉太守乃得见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D.①前政与民交关,质录其儿妇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虞愿“为人耿介”和“为政清廉”的一组是()A.①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②子孙竞来取之,愿独不取B.①愿徐去无异容②愿更令远,乃不复归C.①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②帝乃怒,使人驱下殿。愿徐去无异容。D.①愿又曰:“尧以此教丹朱,非人主所宜好也。”②见其眠床上积尘埃,有书数帙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明帝为湘东王时,虞愿任湘东王国常侍。明帝即位后,虞愿因与他有旧恩,因而受到重用。尽管皇帝生性猜疑,仍让虞愿负责灾异预报。B.虞愿虽因私人关系而得到皇帝的信用,但却敢于犯颜直谏。皇帝耗巨资建造寺院,他认为劳民伤财,罪孽比佛塔还高;皇帝爱好围棋他也当面指责。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C.虞愿在晋平郡任太守时敢于为民做主,并且仁爱廉洁,深受同僚和百姓的称道;但作者同时也指出他不关心郡内的农业生产。D.虞愿除了勤于吏治外,对儒学也很有研究,并且非常重视学校教育,皇帝也因此很器重他。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以愿儒吏学涉,兼蕃国旧恩,意遇甚厚。(2)常直内省,有异先启,以相检验。(3)此郡承虞公之后,善政犹存,遗风易遵,差得无事。。 附录:近年高考默写题出现的涉及《论语》的语句。(一)工欲善其事,。(《论语·卫灵公》)(05年全国卷)(二)《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论语·为政》)(05年浙江卷)(三)君子坦荡荡,。(《论语·为政》)(05年上海卷)(四)子在川上曰:“!。”(《论语·子罕》)(05年江苏卷)1、C2、D3、A4、D5、A6、C7、D8、B9.D(将还:把她送还)10.B(A项的两个“而”均为转折连词,可是B项第一句的“为”是表原因的介词,因为;第二句的“为”是表对象的介词,对C项的两个“乃”均为副词,才D项的两个“其”均为人称代词,作定语,他的)11.D(A项第二句不属于“为政”B项第二句只能表现虞愿仁慈C项两句都是表现虞愿为人耿介D项第一句是虞愿当面指责皇帝笃好围棋,表现虞愿为人耿介;第二句通过旁人之眼看出虞愿无余财,表明虞愿清廉)12.C(错在“他不关心郡内的农业生产”。原文“在郡不治生产”意为“虞愿在郡内不经营家产”生产,家庭谋生的产业)13.(9分)(1)认为虞愿对儒学和吏治都有研究,再加上在封国时的往日恩情,所以对虞愿待遇十分优厚。(3分)“以”(认为)、“涉”(涉猎,研究,学习)、“意境”(待遇)三处,一处1分。(2)常年在内省当班,有灾异情况就预先禀告,以便检验审查。(3分)“直”(同“值”,当班,值班)、“启”(禀告)、“以”(以便)三处,一处1分。(3)此郡承蒙虞公治理之后,善政仍然存在,遗风易于遵守,我几乎清净无事了。(3分)“承”(承蒙),“犹”(还、仍然),“差得”(大体上能,差不多能,几乎能)三处,一处1分。附录:1、必先利其器2、思无邪3、小人长戚戚4、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文言翻译:虞愿,字士恭,会稽余姚人。虞愿年仅数岁,庭院中的橘树冬天果实成熟了,子孙辈都争着来摘取。他却独独不来摘取,家里人对此都感到奇异。 元嘉末年,虞愿为国子生,后又迁任湘东王的常侍,转任浔阳王府墨曹参军。宋明帝即位后,认为虞对儒学和吏治都有研究,再加上在封国时的往日恩情,所以对虞愿待遇十分优厚。皇帝生性猜疑,星象天文的灾异变化,不相信太史,不听外面大臣奏告,命令灵台把观察星象的两个人交给虞愿,常年在内省当班,有灾异情况就预先禀告,以便检验审查。皇帝用旧宅的地皮建造湘宫寺,费用极其奢侈。由于宋孝武帝的庄严刹有七层,皇帝要建造十层。十层太高难以建立,便分为两刹,各有五层。新安太守巢尚之离任回京都,拜见皇帝,皇帝说:“你去了湘宫寺没有?我建造这座寺院,是一个大功德,”虞愿在一旁说:“陛下建造此寺,用的都是老百姓卖儿卖女典当老婆的钱,佛如果有知,就应当悲哭哀愍,罪孽和佛塔一样高,哪有什么功德?”尚书令袁粲当时也在座,听了这话大惊失色。皇帝于是大怒,叫人把虞愿驱赶下殿。虞愿从容而去,神色不变。因为有旧日的恩情,所以几天后就又被召进去了。皇帝喜欢下围棋,但棋艺很笨拙,去棋格有七八道,人们评议时都虚称他为第三品,他曾与第一品王抗下围棋,按照棋品赌博游戏。王抗经常让他,并说:“皇帝下的飞棋,我无法抵挡。”皇帝始终不醒悟,以为果真如此,喜好越来越深。虞愿又说:“尧曾经用围棋教他的不肖子丹朱,这不是人主所应喜好的东西。”虞愿虽然多次触犯皇帝的意旨,但蒙受的赏赐,还是超过其他人。后迁职兼任中书郎。后出任晋平太守,在郡中不经营家产。前任官吏与一平民有纠葛,将他的儿媳妇抓去做人质。虞愿派人在半路上将她夺下并放回家。在郡中还设立学堂进行教育。郡中以前出产蚺蛇,蛇胆可以做药。有人赠送给虞愿一条蚺蛇,虞愿不忍心杀它,就把他放回二十里外的山中,过了一夜蛇又回到他的床下。又送到四十里外的山中,经过一个晚上,又回到原来的地方。虞愿又下令把它送得更远,这才没有再回来。评论的人都认为这是他的仁爱之心所致。海边有一块越王石,常年隐藏在云雾中,相传说:“清廉的太守来才看得见。”虞愿前往观看,越王石清澈没有隐蔽。后来琅王牙人王秀之继任郡太守,在写给朝中士人的信中说:“此郡承蒙虞公治理之后,善政仍然存在,遗风易于遵守,我几乎清净无事了。”虞愿因母亲年老辞去官职,后来又被任命为后军将军。褚渊曾经去拜访虞愿,虞愿不在,只见他的卧床上积满了尘埃,堆有好几卷书籍。褚渊感叹说:“虞君清廉,到了这种地方。”他叫人为他扫地拂床,然后离去。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