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应掌握的几个实词【本义】一个正在离开的人——离开。 【成语例释】拂袖而去: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形容生了气,一甩袖子就走了。 扬长而去:大模大样地径自走了。 【经典文言】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引申义】 1.离开之后人和原来的地方就有了——距离、距。 【成语例释】相去无几:去:距离;无几:没有多少。指二者距离不远或差别不大。 【经典文言】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2.离开之后就可以把他从原有的人数中去掉——去掉、除去。 【成语例释】陈言务去:陈言:陈旧的言辞;务:务必。陈旧的言词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要排除陈旧的东西,努力创造、革新。 去伪存真:除掉虚假的,留下真实的。 【经典文言】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司马光《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3.人离开后他的经历就成为过去——过去的。 【经典文言】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白居易《琵琶行》)、贼贼 1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会荆轲为贼(刺客) 2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强盗) 3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其门,几落贼手死(敌人) 4二人相憎欲相贼也(杀害) 5董卓狼戾(凶狠)贼忍(残忍)(狠毒) 虚词“焉”用法例析 “焉”在文言中可以作代词、助词,也可以作兼词,用法较为灵活。现从词性和意义的角度分类归纳如下:一、作代词“焉”作代词,一般出现在句末。分为三种情况:
(一)代人,译为“你”“我”“他”等。例如: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译为“他们”)(二)代物,译为“它”“它们”等。例如: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译为“它”,指这篇文章。)(三)作指示代词,译为“那里”“这里”等。例如:1、而人之所罕至焉。(《游褒禅山记》译为“那里”)2、然力足以至焉。(同上,译为“那里”)二、作疑问词“焉”作疑问词,一般出现在句首或句中。例如:1、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译为“怎么”)2、割鸡焉用牛刀。(《论语》译为“哪里”)3、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译为“怎么”)三、作疑问代词“焉”作疑问代词时,常常在疑问句中作为宾语提前。例如:1、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译为“什么”)2、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译为“哪里”)四、作助词“焉”用作助词时,有两种情况。(一)作形容词词尾“焉”作形容词词尾时,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然”,译为“……的样子”。例如:1、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阿房宫赋》)2、于乱石中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二)作语气助词“焉”作语气助词,又有两种情况。(1)出现在句中,表语气的停顿,一般不译。例如:1、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师说》)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3、有鸟焉,其名为鹏。(《逍遥游》)(2)出现在句末,表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例如: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不译)2、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译为“呢”)3、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退秦师》译为“啊”)4、圣心备焉。(《劝学》译为“了”)5、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焉、耳、矣”重叠使用,加强语气。译为“了吧”)五、作兼词“焉”作兼词时,也有两种情况。(一)“介词+指示代词”式,相当于“于是”“于此”等。例如: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译为“从这里”)2、激于义而死焉。(《五人墓碑记》译为“在这件事上)3、置杯焉则胶。(《逍遥游》译为“在这里”)(二)“介词+疑问代词”式,相当于“于何”等,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例如: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译为“从哪里”)
88、恶,读音一:è (1)名词 ①坏事,罪恶 不幸吕帅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指南录〉后序》) --不幸先有吕师孟和元军暗中勾结做坏事,后来又有贾余庆向元军讨好。 ②坏人,恶人 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谏太宗十思疏》) --害怕谗佞奸邪就要考虑使自身端正来斥退恶人。 (2)形容词 ①丑陋,样子难看 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采草药》) --开过花后再采,根的颜色就暗淡难看了。 ②坏,不好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被子用了这么多年,像铁一样又冷又硬,我的爱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破了。 ③险恶、凶狠 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指南录〉后序》) --但是危险凶恶的境况层出不穷,不是在人世间所能忍受的。 读音二:wù (1)动词 ①
憎恨,厌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鱼我所欲也》) --憎恶的事情有比死亡更厉害的,所以有些灾祸就不去躲避了。 ②嫉妒 表恶其能而不能用。(《赤壁之战》) --刘表嫉妒他的才能而不能任用他。 读音三:wū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齐桓晋文之事》) --用小的牲畜换掉大的,他们怎么懂得您的心意呢?),虚词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