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父亲让4岁幼子美国暴雪零下13摄氏度裸跑
“鹰式教育”:当幼鹰长到足够大的时候,鹰妈妈就会狠心地把幼鹰赶下山崖,当幼鹰开始往谷底坠下时,它们就会拼命地拍打翅膀来阻止自己继续下落,同时也学会了飞翔。“鹰爸”认为儿子从一个体弱多病的早产儿长成如今健康活泼的4岁娃,已经体现出他的教育方法是有效的。“鹰爸”也强调说,他并不是要每一个家长都学他的做法,只是希望利用鹰式教育给更多家长以启迪。
诲人不倦论·语·选·读——儒家的教育观
辩读字音1、知2、闵子骞3、冉伯牛4、仲弓5、陈亢6、悱7、隅8、谄9、切磋10、倩11、绚zhìmǐnqiānrǎnzhònggāngfěiyúchǎncuōqiànxuànqiē
1.女与回也孰愈。2.《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3.素以为绚兮。4.绘事后素。翻译下列句子:
梳理课文教育的作用:1,2教育的对象:3教育的内容:4,5,6,7教学的方法和原则:8,9,10,11,12教师的素养:——13,14,15
人的天性是相近的,通过教育使人的品行智力千差万别,即教育可以改变人。对于天才或蠢才,教育是改变不了他们的。教育的作用17·2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7·3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实行“有教有类”,即教育仅限于贵族阶层,由贵族垄断。孔子却向这种贵族垄断教育发起挑战,提出了“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即“教无类”,即主张人人有受教育权,不分贵贱、贤愚、贫富、地域、善恶,都可以入学。教育的对象15.39子曰:“有教无类。”
7·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苦思冥想而不明白的样子。悱:想说而说不出来的样子。复:再次教育。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刺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由此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启发式教学法
孔子提出的启发诱导包括两层意思:实行启发式必须抓住教育的时机,把握好施教的火候,实行启发式必须有明确的要求,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因势利导,在恰当的时候启发、指点、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激励式教学法5.9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一是子贡真的非常佩服颜回,二是孔子和子贡之间的关系可以无话不说,关系非常好。孔子非常了解子贡的性格,才可以这样说。
答疑式教学法“贫而无诌,富而无骄”只是限于对贫富本身的计较“贫而乐,富而好礼”上升到对礼乐之道的追求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比喻人有了好的本质,还要致力于学问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3.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讨论式教学法教学相长
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孔子之所以能做到因材施教,是因为他经常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都心里有数。11.22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之’,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总结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