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诲人不倦》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诲人不倦》

ID:1090759

大小:2.19 MB

页数:93页

时间:2022-04-2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背诵7.8、11.22章。2.掌握“习”、“趋”、“愤”,“与”、“素”、“诸”在文中的含义。3.理懈并积累成语: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切磋琢磨;述而不作。4.理解“其斯之谓与”、“绘事后素”的句式特点。5.理解本章节的内容:孔子的教育观。领会孔子“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敬”等教育原则和方法。简要分析、评价孔子“述而不作”的主张。十一诲人不倦 孔子教育名言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解读:我每天多次检查自己:替人谋划事情,有不尽心尽力的地方吗?同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地方吗?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还有不温习的吗?引申为:一个人上进与否在于他会不会自我反省。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述而》)解读:要选择好的并向其学习,若是不好的就要反省并改掉它。引申为:生活中人要学会知过改过,以后也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解读:对一件事确实是知道的,就说是知道;确实不知道的,就说明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道。引申为:虚心是知识的向导。4.不学礼,无以立。(《季氏》)解读: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引申为:教导人们行动要以礼为标准。………… 诲人不倦 2005年9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从2006年起由山东省和济宁市政府每年出资15万美元(首期为5年),以中国政府的名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孔子教育奖”。这是该组织最高级别的奖项,也是在世界范围里第一次以中国人的名义设立的教育奖项。中国的教育家有千千万万,为何独以“孔子”为名设立教育奖?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不断学习,不感到厌烦;教育学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 诵读感知1、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3、女与回也孰愈4、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知二5、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6、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 1、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3、女与回也/孰愈4、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知二5、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6、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 你认为孔子教育思想的特色有哪些,请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来概括。初读感知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三隅反、闻一知十、切磋琢磨、告诸往而知来、绘事后素、述而不作。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本课所选录的15章中包含了孔子教育思想的哪几个方面?或者说它们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作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学原则与方法关于教者的素养 教育作用(第1、2章)(17.2、17.3)教育对象(第3章)(15.39)教育内容(第4、7章)(7.25、16.13)教学方法与原则(第5、8、9、11、12章)(11.3、16.13、7.8、5.9、3.8、11.22、17.19)教师素养(第6、10、13、14、15章)(7.34、1.15、17.19、7.1、9.15) 教育作用(第1、2章)(17.2、17.3) 子曰:“性[指人的性情、本性]相近也,习[习染]相远也[“……也,……也。”表示判断]。”子曰:“唯[只有]上知[知:同“智”;上知:上等的智者]与下愚[下等的愚人]不移[改变]。”第一章(17.2)第二章(17.3)教育作用所有的中人天赋都差不多,只是因为后天的教养习染不同而相差很远了。这就肯定了人的教养的可塑性,基于这一点,孔子特别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上智”是指高贵而有智慧的人;“下愚”指卑贱而又愚蠢的人,这两类人是先天所决定的,是不能通过教育改变的。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16.9)【译文】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才学习的又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仍然不学习的人是最下等。 习: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2.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3.莫如修仁义而习文。(《韩非子?五蠹》)4.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论衡?本性》)5.通书,习戎事。(《新唐书?张仲武传》)6.鹰乃学习。(《礼记?月令》)(习染、习惯)(反复练习)(学习)(习惯于)(熟悉)(飞翔)一词多义 “性相近,习相远”,所强调的是后天因素(教养)的作用,“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强调先天因素的作用。这里是说这两类人是先天所决定的,是不能改变的。因此,这两种说法是矛盾的。从孔子的整个言行看,他实际更倾向“性相近,习相远”这种观点。因为作为仁者,作为教育家,孔子更看重的是后天教养的一面,所以他苦口婆心地叮咛我们“学而时习之”,并现身说法。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重视教育,主张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则和方法,这些都说明孔子是肯定教育的育人功能的。这两种说法之间有什么矛盾?从孔子的整个言行看,他实际更倾向于哪种观点?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yue)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学记》)【译文】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尚书.说命》中说:“自始自终想着学习。”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玉石是天生生成的,但要成为有用的东西,还得要经过打磨加工。用这个道理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儒家的学者一方面承认了人所拥有的天赋和才能,另一方面则强调了开掘和发展天赋、才能,必须通过学习的过程,使他们得到充分的展现。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根本的要靠教育,联系《论语》中的其他篇章,我们还能够找到孔子的以下“片言只语”,对此你作何理解?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礼记?礼运》)2.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3.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论语?子路》)4.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论语?子路》) 以德来引导,以礼来规范,百姓会因知廉耻而遵守法规。在孔子看来,用礼乐文化来教育人的行为规范和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比单纯用禁止、惩治来解决社会问题要好得多。孔子的这一教育观恰恰符合儒家“以德治民”的主张。先富后教。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孔子重视人民,主张富民,但他又认为民富了,更要注意使人民受教育以提高素质。但他并不认为只有富裕以后才能进行教育,而是始终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放在治国的首位。孔子把“民食、民兵、民信”作为立国的三项基本条件,并把通过教育取得民心的作用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教育对象(第3章)(15.39) 子曰:“有教无类。”“类”的含义:一是指“族类”,即指民族的类别,有破除民族界限的意思。二是指“等类”,即奴隶主贵族森严的等级。第三章(15.39)教育对象 据考,古今学问大家对“有教无类”大致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你赞同何种观点?并详述理由。第一种解释:人无论出身贵贱,都可以接受教育。何晏认为,“有教无类”“言人所在见教,无有贵贱种类也”。(何晏《论语集解》)第二种解释:人无论品行善恶,都能够进行教育。这一解释以朱熹为代表。他在《论语集注》中将“有教无类”注为“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第三种解释:是当代著名学者赵纪彬先生的一种特殊观点。他从训字入手,认为“有教无类”中的“有”应释为“域”,即分划居住区域的意思;“教”应释为“军事训练和政治教化”;“类”则是“族类”的意义,是贵族实行世袭统治的社会基础。他得出的结论:凡是贵族,不分族类,都必须接受强制的政治、军事训练。(赵纪彬《赵纪彬文集第二卷》) 第一种解释:人无论出身贵贱,都可以接受教育。孔子招收学生是不论出身贵贱和等级的。他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身份也五花八门,只有少数是贵族子弟(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和商人子弟(如子贡),大多数是平民(如颜回、曾参、子路等),还有家无立锥之地的“贱人”仲弓;出狱的犯人公冶长,做过盗贼的颜涿zhuō聚。孔子是鲁国人,从地域看他的学生也不限于鲁国,还有齐、宋、晋、楚、秦等国。从民族看大多数是华夏族的,也有少数民族的。诚如斯言:“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说只要给我一些薄礼,我从来没有不教的,来者不拒。 第二种解释:人无论品行善恶,都能够进行教育。孔子招收学生是不分智愚的,所教学生的知识、智能、学习态度都各不相同。如颜回、子贡的接受能力较强,像高柴、曾参的智力却较差。但经孔子的教育,最终成为高才生。在学习态度上,颜回好学,宰予懒惰,但孔子都招为学生。他们的年龄也不受限制,有的比孔子小几岁,也有比孔子年长几十岁的。孔子并未因品行上的缺陷而歧视他们,照样收为弟子,他们后来都成为孔子最好的学生。这些事实说明,朱熹将“有教无类”解释为人不分善恶,都可以进行教育,这也是符合孔子的教育实际的。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雍也》);冉雍“父,贱人”(司马迁《史记》),家“无置锥之地”(梁启雄《荀子简释》)。曾参“缊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庄子·让王》)子思家贫,其居处“蓬户不完”,“上漏下湿”(王先谦《庄子集解》)。孔子曾评价宰予“予之不仁也”(《阳货》);子路“性鄙,好勇力”,在成为孔子学生之前曾经“陵暴孔子”(司马迁《史记》);子张秉性邪辟,公冶长坐过牢(《公冶长》)。 第二种解释:人无论品行善恶,都能够进行教育。当然,必须指出的是孔子虽然主张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但他所说的“人”不包括占人类一半的妇女。“唯小人与女子不可教也”,孔子的三千弟子中没有一个是女性。我们不能要求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具有男女平等的现代意识,但孔子把妇女排斥在教育对象之外,则是他“有教无类”原则的一个极大的缺陷。 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你是做君子式的儒者,还是做小人式的儒者。 孔子的“有教无类”的终极目标,就是希望平常人都能成为君子,整个社会当然就祥和、稳定。他希望学者不仅成为儒者,更要成为君子;这种具有君子品德的学者,叫做“君子儒”。子夏在文学方面很有天赋,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孔子希望他能德才双馨,曾告诫他:“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君子儒与小人儒的区别,不在才艺高下,而在道德品性的有无。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在教育对象方面,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它是孔子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总纲。有人认为,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光辉)的思想,就是“有教无类”。对此,你作何评价?可见孔子的这一朴素的教育普及的思想,与今天所说的“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并在全国范围推行普遍的义务教育是相通的;孔子关于“人无论品行善恶、不管聪明愚笨,都可以接受教育”的思想,与我们今天强调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也是相通的;孔子关于“人不论年龄大小,不管是否有了职业都可以接受教育”的思想,与我们今天主张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还是相通的。 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有何现实意义?孔子的这一朴素的教育普及的思想,与今天所说的“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并在全国范围推行普遍的义务教育是相通的;孔子关于“人无论品行善恶、不管聪明愚笨,都可以接受教育”的思想,与我们今天强调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也是相通的;孔子关于“人不论年龄大小,不管是否有了职业都可以接受教育”的思想,与我们今天主张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还是相通的。 因为它是以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需要为基础的,即人人都有接受教育、不断完善自我的需要。孔子时代的人们有这种需要,孔子于是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原则,并大办私学,广招学生,满足了人们这种基本需要;今天我们的政府提出对所有学龄儿童和少年实行义务教育,对全体国民实行广泛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包括那些在智力或品行方面有缺陷的学生,同样是满足了人们接受教育,完善自我的基本需要。 教育内容(第4、7章)(7.25、16.13) 子以[用,介词]四教[省略“之”,代“学生”:文[指文献、古籍等]、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忠[尽己之谓忠,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信[以实之谓信,与人交往讲诚信的意思]。第四章(7.25)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概括起来讲,就是书本知识,社会实践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德文诗礼) 陈亢问于[向,介词]伯鱼曰:“子亦有异闻[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表修饰关系,可译为“地”]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学诗]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表承接关系,可不译]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学礼]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听说]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疏远,这里指不亲近、不偏爱]其子也。”第七章(16.13)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与原则教育内容:学《诗》、学礼。 闻:①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故先乎吾。③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④博闻强志听到、听说名声、声望知道、懂得见闻、知识 结合《论语》中孔子其他关于“教学内容”的“言论”,说说孔子对教学内容的评价。1.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新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2.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4.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 2、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孔子说:“同学们怎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孔子所倡导的教育在内容上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他认为首先应教育学生在家孝顺父母,外出敬爱兄长,不多说话,说则诚实可靠,博爱大众,亲近有道德的人,在有余力的时候,就去学习文献。他还认为要从学习礼开始,不学习礼,就没有道德标准,就失去了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他尤为重视学诗,更可贵的是不讲鬼神迷信。孔子在那个宗教迷信思想很流行的时代,能做到这样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当然孔子的教育内容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很少讲到自然科学知识,而且他尽管自己博学多识,但不重视科学知识,甚至鄙视生产劳动知识,这是孔子教育内容的消极方面。 教育原则与方法(第5、8、9、11、12章)(11.3、16.13、7.8、5.9、3.8、11.22、17.19) 第五章(11.3)教学方法和原则德行[指能实行孝悌、忠恕等道德]: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指善于辞令,能办理外交]:宰我、子贡。政事[指能从事政治事务]:冉有、季路。文学[指通晓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子游、子夏。1、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因是依据、根据的意思;材是人的意思,这里指学生;施是实施、实行的意思;教是教育、教诲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相应的教育。孔子在教育实践中能够分析出每个学生的特点,并且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施行不同的教育,使学生各得其所,迅速发展。正因如此,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1、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子路问:“闻斯[就]行诸[“之乎”的合音]?”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怎么]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疑惑],敢问。”子曰:“求也退[退缩],故[所以]进[使动用法“使……进”,指鼓励他大胆干]之;由也兼人[好勇过人],故退[使动用法“使……退”,指给他一些约束]之。”第十二章(11.22)教学方法和原则子路:轻率鲁莽冉有:优柔寡断 在个人发展方向上的因材施教第五章(11.3)因材施教第十二章(11.22)因材施教在个人品性修养方面的因材施教 1、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陈亢问于[向,介词]伯鱼曰:“子亦有异闻[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表修饰关系,可译为“地”]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学诗]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表承接关系,可不译]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学礼]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听说]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疏远,这里指不亲近、不偏爱]其子也。”第七章(16.13)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与原则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①,不迁怒②,不贰过③。不幸短命死矣④。今也则亡⑤;未闻好学者也。”【注释】①颜回:亦称颜渊,字子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小孔子29岁。②迁:转移。③不贰过:相同的错误不犯第二次。贰:重复。④短命:颜回死时仅三十一岁。⑤亡:通“无”,没有。 第八章(7.8)教学方法和原则子曰:“不愤[苦思冥想又仍领会不了的样子]不启[启发],不悱[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不发[启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同“返”],则不复[再]也。”2、启发式教学法举一反三的教学法。这是典型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诱导,启发。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刺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由此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孔子提出的启发诱导包括两层意思:1、实行启发式必须抓住教育的时机,把握好施教的火候(愤则启,悱则发);“愤”和“悱”,都是形容学生追求知识的一种急切的心理状态。2、实行启发式必须有明确的要求,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老爹在饭桌上就幼儿识字。拿了一根筷子放桌子上,说这是“一”字,记住了。儿子说,哦。这是“一”字。记得了!第二天老爹拿了一个扁担,往地上一放,问这是啥字?儿子呆了,不知道啊?老爹呵斥,就是昨天教的“一”嘛,一天就忘。儿子却哭着说,这个“一”字才一天就会长这么大了,我怎么能认得呢?一个陌生人和一个本地人在同一个城市找一个地址一样。本地人肯定比陌生人要快的多。因为他对道路更熟悉。 2、启发式教学法陈亢问于[向,介词]伯鱼曰:“子亦有异闻[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表修饰关系,可译为“地”]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学诗]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表承接关系,可不译]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学礼]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听说]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疏远,这里指不亲近、不偏爱]其子也。”第七章(16.13)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与原则 第九章(5.9)教学方法和原则子谓子贡曰:“女[同“汝”,你]与回也孰[谁]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同“方”,比较]回?回也闻一以[表承接关系,相当于“而”,可不译]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同意,赞同]女弗如[省略了代词“之”,代“颜回”]也。”3、激励式教学法颜回:闻一知十端木赐:闻一知二 第十一章(3.8)教学方法和原则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语气助词,相当于“啊”],素以为绚[即“以素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省略了介词“于”]素。”曰:“礼后乎[省略了“义”]?”子曰:“起予[我,孔子自称]者商[子夏姓卜,名商]也,始可与[省略了代词“汝”]言[讨论、讨论]诗已矣。”4、讨论式教学法子夏有举一反三的学习意识 孔子说“绘事后素”,这里用了怎样的说理方法,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学思想?类比的说理方法,用“绘事”类比礼仪,用“素”类比仁义。孔子认为仁义先于礼仪,教人学习礼仪首先要教人具备仁义,这体现孔子重视人的道德修养的教学思想。 与:①玉斗一双,欲与亚父。②失其所与,不知。③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④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天下者……⑤无乃尔是过与?给与、授予结交帮助和、同同“欤”,句末语气词 陈亢问于[向,介词]伯鱼曰:“子亦有异闻[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表修饰关系,可译为“地”]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学诗]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表承接关系,可不译]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学礼]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听说]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疏远,这里指不亲近、不偏爱]其子也。”第七章(16.13)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与原则5、循序渐进原则 孔子的教育方法与原则有哪些?1。因材施教原则2。启式发教学法3。激励式教学法4。讨论式教学法5。循序渐进原则 教育者的素养(第6、10、13、14、15章)(7.34、1.15、17.19、7.1、9.15) 第六章(7.34)教育态度(教师素养)子曰:“若[如果]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不过、只是]为[做]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如此、这样]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教育者的素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好学、耐心——敬业)孔子认为自己不是超凡入圣的人,也不是仁人君子,但只是学而不厌,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罢了。学而不厌,为之不厌,是智者的表现,诲人不倦是仁者的风范。—顾鸿安《论语解读》 对于孔子的诲人不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书、传授知识与技艺。孔子的诲人不倦,更多的是育人,是不厌其烦地、具体地教导弟子们如何做人。他把许多精力、时间用在了研究如何引导他的学生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这个问题了。为了编写教材,孔子整理过不少古代文献,编著成教学用书。这也是他诲人不倦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想上课很精彩,必须下课不精彩”。他对学生的爱也是他在教育事业上能做出如此巨大贡献的情感基础。 子贡曰:“贫而无谄[chǎn,巴结、奉承],富而无骄,何如[即“如何”,《论语》中的“何如”都可译为“怎么样”]?”子曰:“可也。未若[不如]贫而乐[又作“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好像]切[用刀切断]如磋[用锉锉平]!如琢[用刀雕刻]如磨[用物磨光]’,其[表示揣测的语气副词]斯之谓[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宾语前置形式,其中“之”是提宾的标志]与[同“欤”]?”子曰:“赐也!始可与[省略“之”]言《诗》已矣,告诸[之,代“子贡”]往[动词活用为名词,过去的事]而知来[动词活用为名词,未知的事]者。”第十章(1.15)教育态度(教师素养) 第十章(1.15)教育态度(教师素养)为人、处世、做学问跟打磨玉器一样,需要逐步去完善,不是某一个方面做好了就算完美——逐步完善自我。教育者的素养:贫而乐道,富而好礼。逐步完善,德高为师。 据说,子贡早期很贫穷,后来做生意发了财。“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正是子贡当下的境界,他也自以为做的很好,故求老师印证肯定。孔子深知子贡的心思,首先也肯定他,说“可也”,接着再婉转地对他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还称赞子贡的悟性很好,无疑子贡的信心倍增。“贫而乐”比“贫而无谄”的境界高出一层,“富而好礼”亦比富而无骄更进一步。贫而无谄,只表明个人的一种骨气,但未如安贫乐道更有价值。富而无骄,只表明能够抑制自己内心的骄慢,但不如“好礼”有更积极的意义。故孔子就子贡所问,因势利导,鼓励子贡不能止于现有的境界,而要追求更大的进步。 第十三章(17.19)教育态度(教师素养)、教学方法和原则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弟子的自称]何述[传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四季]行[运行]焉[句末语气词,可不译],百物生[生长]焉,天何言[属宾语前置句,即“言何”的倒置;其特征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哉?”教育者的素养:身教重于言教,多做少说。身正为范。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正义》曰:此章戒人慎言也。子曰:予欲无言”者,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以言之为益少,故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者,子贡闻孔子不欲言,故告曰:“夫子若不言,则弟子等何所传述?”“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者,此孔子举天亦不言而令行以为譬也。天何尝有言语哉?而四时之令递行焉,百物皆依时而生焉,天何尝有言语教命哉?以喻人若无言,但有其行,不亦可乎! 为什么孔子不欲言,因为相对于孔子来说,孔子更注重行,所以他才在前面屡次提到“行重于言”的话,比如“巧言令色,鲜于仁”“刚毅木讷近仁”“昔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是故恶夫佞者”“辞达而已矣”,无不可以看出,孔子对行的重视程度,由此,孔子的“予欲无言”,便可以理解了。 第十四章(7.1)教育态度(教师素养)子曰:“述而[却,表转折的连词]不作[创造],信[相信]而好古[指古代文化],窃[私自、私下]比于我[介宾短语后置]老彭。”教育者的素养:重古代文化。 对孔子的“述而不作”,你怎么看?观点一:反映了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面。完全遵从“述而不作”的原则,对古代的东西只能陈陈相因,就不再会有思想的创新和发展。观点二:阐述了自己性格中好古的一面,谦逊地指出自己对古代文化的贡献是“述而不作”。正因为孔子的“述”,使他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人物。“自孔子以来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柳诒徵《中国文化史》) 所谓“述而不作”,是指只综合、阐述和宣传古代前贤的理论、学说、主张,而不创新立异、自立新说。孔子的政治倾向比较保守,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述而不作的主张与这种政治态度恰恰相应。所谓述,就是对古代礼乐以及反映这些礼乐的典籍进行整理、阐释和传授,而这些都是恢复周礼的需要。评价:1、述应该是对原有文化进行新的整理,应该渗透个人的观点和倾向。2、另一方面,述是作的前提,离开了对前人成果的吸收和学习,一切都是空谈。3、述而不作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孔子采取述而不作的态度,跟他的政治倾向有什么关系?你如何评价这种主张? 子曰:“吾自卫反[同“返”]鲁,然后乐正[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得到整理],《雅》《颂》[原是《诗经》中两类不同诗的名称;因《诗经》中的诗为了演唱都配有乐曲,故这里的《雅》《颂》便指乐曲中分类的类名]各得其所。”第十五章(9.15)教育态度(教师素养)本章孔子自叙对诗乐的重视和高深造诣。孔子认为乐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顾鸿安《论语解读》教育者的素养:重礼乐,造诣高深。 在孔子之前,中国早已有《诗》,是古代奏乐时相配的歌词,乐与诗是密不可分的。本来只称《诗》。汉代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的创作,距今二千五百多年。相传周王室有专人收集民间诗歌的制度,称为“采诗”。主管音乐的太师必须经常地征集、编写和整理一些歌辞。好的歌辞被充实保存下来,不好的被淘汰、删削;这样,久而成册,就是《诗》。 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室哀微,礼坏乐崩,诗或有句而不能成章,或有章句而不能成篇,而且与音乐脱节,无法歌唱。另外当时各国口语不同,在转相传授、抄录中,错讹在所难免,有些传本零落不全。不同版本中相重复的诗篇加在一起达三千余篇。这不利于孔子的教学工作。因此,孔子整理古代文献先从删定《诗》的篇章着手。孔子参照各个抄本,进行校勘核对,辛勤地做了一番整理工作。首先删去了重复的篇章,经过删削后仅存三百零五篇,进而将这些篇章归类,分《风》《雅》《颂》三类。其次,是把整理过的诗篇都配上乐谱,能够弹琴歌唱。全部《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完成了这项工作,孔子得意地说:“我从卫国回到鲁国以后,诗歌的乐谱才入了正轨,错乱的歌词才有了头绪。”这一工作规模宏大,几乎涉及到当时全部流行的歌词和乐谱,其艰辛可想而知。 说说你心目中的“教育家——孔子”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早在16世纪,基督教传教士就将孔子的学说包括教育思想传入欧洲,引起巨大震动。欧洲启蒙思想家、“百科全书派”领袖伏尔泰称赞孔子为“真理的解释者”和道德的化身。 孔子死后,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弟子们以对父亲之礼仪对待孔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在孔子的坟前盖了一间小屋,为孔子守坟6年。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先行者,第一位职业教师,得到了弟子们的衷心尊敬。 知识点归纳 通假字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唯通“惟”,只有;知通“智”,读zhì。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反通“返”,还复。(吾自卫反鲁)女与回也孰谁愈?:女通“汝”,你。其斯之谓与同“欤”,句末语气词 特殊句式宾语前置素以为绚兮:以素为绚兮其斯之谓与:其斯谓之与天何言哉:天言何哉状语后置绘事后素:省略了介词“于”,绘事(于)素后窃比于我老彭:介宾短语后置省略句①礼后乎:省略了“义”②始可与言:省略了代词“汝”③吾与女弗如也:省略了代词“之”,代“颜回”④始可与言《诗》已矣:省略“之” 成语1、有教无类:对任何人都给予教诲,没有种类的区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2、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3、诲人不倦:教育别人不懈怠,比喻教育人极有耐心,不知疲倦。4、不愤不启: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5、不悱不发: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6、举一反三: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反:类推。7、闻一知十: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8、切磋琢磨:加工骨角玉器的各种方法,比喻人有了好的本质,还要致力于学问,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9、告往知来:告诉了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另一点。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异的关系,据此知彼。10、绘事后素:①指先有白色的底子,才能进行彩绘。②比喻礼乐产生于仁义之后;比喻做事先从简单做起,然后逐步深入。11、述而不作: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不加自己的创见。作:创作。12、信而好古:信奉并爱好古代文化。13、各得其所:原指每个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舒适的位置或安排。 重点字词:性相近也:指人的性情、本性“唯上知与下愚不移:上等的智者/下等的愚人,形容词作名词有教无类:类别尝独立:曾经/独自站立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疏远,这里指不亲近、不偏爱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方位女与回也孰愈:较好,胜过赐也何敢望回:比较吾与女:同意,赞同贫而无谄[chǎn]:巴结、奉承富而无骄:骄横 未若贫而乐:不如如切[用刀切断]如磋[用锉锉平]!如琢[用刀雕刻]如磨[用物磨光]其斯之谓与:表示揣测的语气副词告诸往而知来者动词活用为名词,过去的事/未知的事起予者商也:启发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使动用法“使……进”/“使……退”。兼人:好勇过人述而不作:创造信而好古:相信窃比于我老彭:私自、私下然后乐正: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得到整理] 重点字词:有教无类:尝独立: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赐也何敢望回:吾与女:起予者商也: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曾经/独自站立类别疏远,这里指不亲近、不偏爱(形作动)方位比较同意,赞同启发使动用法“使……进”/“使……退”。 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特点并翻译1、素以为绚兮2、起予者商也宾语前置判断句 宾语前置在古汉语里,宾语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是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1、在疑问句中,宾语是疑问代词(安、何、谁等),一般提到动词(或介词)前。2、在否定句里,代词作宾语,宾语也都要提到动词之前。3、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竺词帮助,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前面。这是“之”“是”便成为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其它意义。4、介词宾语的前置。5、“相”有时表示动作行为趋向于一方,有指代作用,作宾语,放在前面。6、“见”在动词前,表示受事者自己,有指代作用,指“我”,充当句子宾语。 一沛公安在?子何恃而往?公何之?二莫我肯顾。彼不我恩也。未之有也。三唯弈秋之为听。惟命是从。孔子云:“何陋之有?”四一言以蔽之。不然,籍何以至此。不识吾子奚以知之?五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六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沛公在安?子恃何而往?公之何?莫肯顾我。彼不恩我也。未有之也。唯听弈秋。唯从命。有何陋?以一言蔽之。籍以何至此。不识吾子以奚知之?及时遣相归。慈父背见。 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用作名词A2、形容词用作动词B3、形容词使动用法C4、形容词意动用法D渔人甚异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孔子登东山而小鲁。欲居之以利,而高其直。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D认为……怪A绿叶、红花C使……愚笨B赞美A远近的人D认为……小C使……高B升高 而鲤趋而过庭:鲤退而学诗:述而不作: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今之从政者殆而:表修饰关系,可译为“地”表承接关系,可不译却,表转折的连词表并列关系,可译为“并且”通“尔”,你句末语气词 本章是论述教育作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学原则与方法、关于教者的素养。孔子重视学习内容的选择,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提倡启发式、因人而异的教育教学方法等,都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至今仍有现实意义。思想内容总结 (一)教育作用(17.2、17.3)分别强调了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教育)对人的影响。孔子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提升素质,肯定教育的育人功能。(二)教育对象(15.39)有教无类,一视同仁。(1)无论出身的贵贱,都能接受教育。(2)无论品行的善恶,都能进行教育。 (三)教育内容(7.25、16.13)德文诗礼——书本知识,社会实践和道德修养。(7.25)重诗教与礼教。(16.13)(孔子认为要闻《诗》、闻礼,让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即立言、立身。)孔子所倡导的教育在内容上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 (四)教学方法和原则(11.3、16.13、7.8、5.9、3.8、11.22、17.19)1、因材施教原则(11.3、16.13、11.22)2、启发式教学法(7.8、16.13)(启发诱导、举一反三)3、激励式教学法(5.9)4、讨论式教学法(3.8)5、循序渐进原则(16.13)6、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17.19) (五)教育态度(教师素养)(7.34、1.15、17.19、7.1、9.15)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敬业:好学、耐心。(7.34)2、贫而乐道,富而好礼。完善自我,德高为师。(1.15)3、重视身教,多做少说。以身作则,身正为范。(17.19)4、重古代文化。(7.1)(认真继承、传授、创新传统文化。)5、重礼乐,造诣高深。(9.15)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