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姓氏名字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姓氏,但在最初,“姓”和“氏”的来历、作用其实是不同的。在原始社会后期的母系氏族阶段,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每个以母系血统为纽带的族群都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族群的称呼,这就是“姓”。所以甲骨文中的“姓”字从“女”、从“生”,就是表示“女所生”。同一个老祖母所生的后代,便是同姓。m随着社会的发展,同姓的族群出现新的区分,尤其在母系氏族阶段向父系氏族阶段转变的过程中,这种区分日趋明显。这种区分不仅取决于血缘的亲疏,还缘于地位的高低与财产的多寡。于是,在同姓的人当中,又有了不同的“氏”。最初的“氏”,大体上就是各个父系氏族的称呼或标识,也可以是该氏族的男性首领的称呼。后来,地名、官职名、祖先名等都可以作氏。南宋史学家郑樵《通志·氏族略序》中说:“三代(指夏、商、周)之前,姓氏一分为二,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可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这里说明了姓和氏之间的关系,又表明了两者后来的演变和作用。到了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姓和氏便没有什么区别了。孔子是宋国贵族之后,宋国是殷遗民所建,所以孔子本应姓“子”。他的先祖本以“公孙”为氏,到孔父嘉时,“五世亲尽,别为公祖,故后以孔为氏焉”。由此可知,孔子之“孔”,只是他的氏,而非他的姓。知道这一点,对于孔子之父孔纥(hé),为什么又叫叔梁纥,就不难理解了。今天的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符号——名字。但在中国古代,“名”和“字”并不是一回事。古人一般在出生三个月后,便要取名。《仪礼·丧服传》:“子生三月,则父名之。”之所以要在三个月后取名,是因为“人生三月,目煦亦能咳笑,与人相更答,故因其始有知而名之”。也就是说,三个月大的婴儿,已略知世事,懂得与人交流,给小孩取名是交流的需要。
古人的名是小时候被长辈呼叫的,成年之后,平辈尤其是晚辈仍直呼其名,便显得不敬,故“冠而字之,敬其名也”(《仪礼·士冠礼》)。所以自周代开始,一般的人不仅有“名”,而且还有“字”。如孔子名丘,字仲尼。《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就是说,当男子二十加冠时,表示其已成人,将要正式参加社交活动,或女子十五及笄当嫁时,就要在有了名之后,再加“字”。如何呼名称字,古人有一定的规矩,特别是战国以后,成了一种严格的礼制。概言之就是:敬称、尊称、下对上称字;自称、谦称、上对下称名。平辈之间一般称字,只有很熟悉的朋友才互相称名。不按此道,便被视为无礼。这种礼仪至今仍然保留,尤其在文化人当中。1.字音字形(1)不悱不发(fěi) (2)贫而无谄(chǎn)(3)如切如磋(cuō)(4)闵子骞(mǐn)(5)举一隅(yú)(6)巧笑倩兮(qiàn)2.重要词语(1)有教无类:种类,类别(2)尝独立,鲤趋而过庭:独立,一个人站在那里;趋,小步快走(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想求明白而不得;悱,想说而说不出来的样子(4)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隅,方位,一般有四方;反,还复,这里指回过头来加以验证(5)女与回也孰愈:较好,胜过(6)吾与女,弗如也:赞同(7)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谄媚(8)素以为绚兮:素,白色的底子;绚,色彩繁盛的样子3.通假字(1)唯上知与下愚不移:通“智”,聪明(2)吾自卫反鲁:通“返”,返回4.虚词用法(1)赐也何敢望回:疑问副词,怎么(2)天何言哉:疑问代词,什么
(3)告诸往而知来者:之,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子贡(4)闻斯行诸:兼词,“之”“乎”的合音。之,指代听到的内容;乎,疑问语气词5.词类活用(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使动,使……相差很远(2)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形容词用作动词,离开,保持距离(3)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使动,促使……上前;使动,使……退缩6.特殊句式(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宾语前置(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宾语前置(3)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宾语前置(4)天何言哉:宾语前置7.成语积累(1)有教无类:对任何人都给予教诲,没有种类的区别。(2)诲人不倦:教育人极有耐心,不知疲倦。(3)举一反三:从一件事类推而知道许多事。(4)切磋:切,切削,加工玉器的方法。磋,磨,加工象牙的方法。比喻相互商量研究,学习长处,纠正缺点。(5)琢磨:雕刻和打磨玉石。比喻相互商量研究,学习长处,纠正缺点。(6)述而不作:指只阐述他人学说而不创作。(7)信而好古:相信并喜爱古代文化。(8)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本课指《雅》《颂》各归适当的位置。8.名句积累(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2)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语段赏析1.子曰:“有教无类。”赏析 孔子说:“对任何人都给予教诲,没有种类的区别。”一视同仁没有区别是指教育对象,而不是指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因材施教,有所区别的。在《述而》篇里,孔子曾经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说,凡是只要注意修饰外表,并亲自愿意送些薄礼前来求教的,我从来没有不愿意对其进行耐心教育的。从孔子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富有如冉有、子贡,贫穷如颜渊;贵族子弟如孟懿子,卑贱出身如仲弓;勤奋刻苦的如颜渊,懒惰贪睡的如宰予,这些人都成了孔门的弟子,并无贵贱亲疏的区别,这种追求教育公平的思想堪为当世之鲜,孔子应为后世楷模。2.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赏析 孔子说:“不到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出来而不能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一方给他看而他不能联想到其他三方,就不再教他了。”“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地给予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2·1·c·n·j·y在这里孔子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由此可以看出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等做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指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仍可加以借鉴。3.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赏析 孔子说:“传述而不创作,相信并喜爱古代文化,姑且私下把自己比为老彭。”“述而不作”,反映了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面。如果完全遵从“述而不作”的原则,那么对古代的东西我们只能陈陈相因,就不再会有思想的创新和发展。这种思想在汉代以后开始形成古文经学派,“述而不作”的治学方式,对于中国人的思想有一定程度的局限作用。重点研读1.孔子一方面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方面又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这两种说法之间有什么矛盾?从孔子的整个言行看,他实际更倾向于哪种观点?答案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强调后天因素的作用,是反映论、实践论的观点;“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强调先天因素的作用,是先验论、天才论的观点。孔子重视教育,主张因材施教,认为“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以与人为善的态度鼓励“难与言”的乡人进步,这些都说明孔子在实践中基本是坚持反映论的。2.说说你对孔子因材施教的体会。答案 首先是孔子对学生的特点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论语》中表现这方面内容的材料很多,如第一课14.5章,第六课6.11章,第七课5.8章、6.12章,第十二课11.13章、7.11章、5.7章,等等。再是孔子能够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品德和学业方面的教育培养。如本课11.22章,是讲在个人品性修养方面的因材施教;第11.3章,是讲在个人发展方向上的因材施教。再如孔子把重视道德修养视为好学,而子夏却把钻研具体知识视为好学,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孔子针对子夏这种偏向提醒他:“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这些都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表现。3.孔子采取述而不作的态度,跟他的政治倾向有什么关系?你如何评价这种主张?答案 孔子的政治倾向比较保守,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述而不作的主张与这种政治态度恰恰相应。所谓述,就是对古代礼乐以及反映这些礼乐的典籍进行整理、阐释和传授,而这正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恢复周礼的需要。对述而不作的主张可以从下面几点分析:(1)在述与作的关系上,作是第一位的。只有在各领域内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社会生产生活不断进步。因此,从总体来说,述而不作的主张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2)但另一方面,述又是作的基础。创新的前提是对前人成果的学习和吸收,离开这一点,就会成为不切实际的想入非非,不可能获得成功。(3)述不是对前人成果奉若神明、原封不动,而是根据时代要求和后来的认识对原有文化进行新的整理,在对资料的选择处理中渗透着整理者的观点和倾向。从这个意义上说,述也是一种形式的作。4.称谓是社交礼节的一个组成部分,古人对此尤其重视,什么时候称名,什么时候称字,什么时候称官职、地位,都有基本规则。主要决定因素是交际双方的尊卑,以及第三方相对于对方的尊卑。试对《论语》称谓情况作简单的归纳说明。答案 《论语》中的称谓规则:(1)孔子对弟子称名(第一课16.1章)。(2)孔子在弟子面前自称称名(第一课16.1章)。(3)弟子对孔子多称“夫子”(不论面称还是背称),少数时候称字(第十二课19.24章)。(4)弟子在孔子面前自称称名(第十一课11.22章)。(5)弟子在孔子面前称呼其他弟子时称名(第十一课11.22章,第十一课5.9章,第十三课11.26章)。www-2-1-cnjy-com(6)弟子相互之间称字,自称称名(第十五课12.5章)。(7)《论语》的记述编纂者(孔子弟子或再传弟子)对孔子弟子通常称字,个别称子(
第二课1.2章,第六课8.7章)。后一种情况为特例,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论语》的最后编纂者为有若和曾参的学生。合作探究孔子长期从事教育活动,并且在教育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点,将贵族享受的教育专利扩大到平民;他提出了一系列的论述,丰富了教育理论;他弟子三千,七十二贤……请以“走近孔子——感知伟人的教育思想”为主题,进行一次探究活动。提示 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中国的教育史有着杰出的贡献,他虽然没有在《论语》中提出系统完备的教育理论,但《论语》中所展示的教育学说和教育方法,在人类教育理论中,仍是最光彩的一页。【探究 第一步,摘录《论语》中孔子教育弟子的片段描写以及孔子有关教育的阐述,搜集关于孔子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研究资料;购买或者借阅现代教育学的著作。第二步,研读《论语》中的相关描写以及阐述,将其按照教育内容、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以及学习方法等进行内容分类,做好阅读笔记卡片。第三步,研读现代教育学著作,了解现代教育所提倡的态度、方法以及教育要遵循的原则。第四步,将卡片中归纳的内容与现代教育理论进行比较,初步感知孔子教育理论的进步意义;然后研读有关的研究资料,进一步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伟大。第五步,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论文,总结自己的探究所得。考点一 宾语前置【命题规律】宾语前置是一种常见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文句式。从近几年命题情况来看,这一知识点一般不单独命题,而是作为一个因素隐含在诸如释词、翻译等题目中。【例题解析】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试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向”译为“从前”;“为”译为“因为”;“不之杀”,宾语前置句,译为“不杀之”。答案 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它(的原因),是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点拨 如按原文语序翻译不通时,就应该想到文言
文的特殊句式。当出现否定句或者疑问句时,就应该考虑是否是宾语前置,本题中的“不之杀”,按原语序翻译不通,但它却符合“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条件,因而断定它是宾语前置句。【考点总结】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规律1.在否定句中作代词的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2.借助“是”或“之”前置,如:①孔子云:何陋之有?②唯命是听。3.在疑问句中作宾语的代词一般也前置。如:沛公安在?考点二 “何”字的用法【命题规律】(1)虚词“何”用法简单,高考中很少涉及。(2)“何”一般用作疑问代词和副词,如果要考的话,作副词的用法要注意。【例题解析】下列句子中“何”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B.夫晋,何厌之有C.大王来何操D.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试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D项为副词,其余为疑问代词。答案 D点拨 用在句首或动词、形容词之前,常为副词,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何”在动词“辞”前,为疑问副词,表示反问。注意:如果是一般疑问句,“何”也在动词前,如B、C两项中的“何”,但它属于前置的宾语,是疑问代词。【考点总结】“何”字用法归类1.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例: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2)作宾语,常放在谓语动词前,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例:①豫州今欲何至?②大王来何操(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例:①然则何时而乐耶?②其间旦暮闻何物。2.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例: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②徐公何能及君也?2-1-c-n-j-y(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例: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出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例: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例:①荣禄遇足下甚厚,足下何以待之?②何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