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古敏求》导学案教学目标:1、诵读文本,整理有关文言知识。2、了解孔孟对古代传统文化的态度重难点:1、理解并翻译本板块中的著名章节2、理解好古与信古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板块1:子贡曰:“贫而无谄(音chǎn,巴结、奉承),富而无骄,何如(怎么样)?”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一本作“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见《诗经·卫风·淇澳》。有两种解释:一说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象牙、玉、石四种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则不能成器;一说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其(表揣测)斯(此,这)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译文】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评析】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子张问:“十世(1)可知也?”子曰:殷因(2)于夏礼,所损益(3)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注释】(1)世:古时称30年为一世。也有的把“世”解释为朝代。(2)因:因袭:沿用、继承。(3)损益:减少和增加,即优化、变动之义。【译文】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世(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回答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有继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评析】本章中孔子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损益。它的含义是增减、兴革。即对前代典章制度、礼仪规范等有继承、没袭,也有改革、变通。这表明,孔子本人并不是顽固保守派,并不一定要回到周公时代,他也不反对所有的改革。当然,他的损益程度是受限制的,是以不改变周礼的基本性质为前提的。子曰:“述而不作(1),信而好古,窃(2)比于我老彭(3)。”【注释】(1)述而不作:述,传述。作,创造。(2)窃:私,私自,私下。(3)老彭:人名,但究竟指谁,学术界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殷商时代一位“好述古事”的“贤大夫”;有的说是老子和彭祖两个人,有的说是殷商时代的彭祖。 【译文】孔子说:“只阐述而不创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评析】在这一章里,孔子提出了“述而不作”的原则,这反映了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面。完全遵从“述而不作”的原则,那么对古代的东西只能陈陈相因,就不再会有思想的创新和发展。这种思想在汉代以后开始形成古文经学派,“述而不作”的治学方式,对于中国人的思想有一定程度的局限作用。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评析】在孔子的观念当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
,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他这么说,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愤努力,成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子曰:“加(1)我数年,五十以学易(2),可以无大过矣。”【注释】(1)加:这里通“假”字,给予的意思。(2)易:指《周易》,古代占卜用的一部书。【译文】孔子说:“再给我几年时间,到五十岁学习《易》,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译文】再给我数年时光,五十岁学好易经,也许可以没有大错误了。(李译)【评析】孔子自己说,“五十而知天命”,可见他把学《易》和“知天命”联系在一起。他主张认真研究《易》,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天命”。《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读《易》,韦编三绝”。他非常喜欢读《周易》,曾把穿竹简的皮条翻断了很多次。这表明孔子活到老、学到老的刻苦钻研精神,值得后人学习。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译文:孟子说:“先王的恩德不存在,《诗经》中的《雅》也就没有继续增多,没有新的《雅》诗,《春秋》才创作出来。晋国的《乘》,楚国的《梼杌》,鲁国的《春秋》,本质是一样的,都是记载历史的。它们所记的事是齐桓公、晋文公等人称霸的事,体裁则属于历史。孔子说:‘对历史事件评论的标准就由我个人决定了。”板块2、颂其诗,读其书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孟子·万章上》)【译文】咸丘蒙说:“舜没有以尧为臣,我已知道了。《诗经》上说:‘整个天下都是君王的领土,从内陆到海边,所有人民都是君主的臣下。’舜已经做了天子,请问瞽瞍怎能不做他的臣呢?”孟子说:“这首诗不是这个意思。是说为王事辛苦而不能供养自己的父母,是说:‘都是君王的臣,只有我有才能却更辛苦。’”
所以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诗人的本意。要通过自己读作品的感受去推测诗人的本意,这样才能真正读懂诗。如果拘于词句,那《云汉》这首诗说;“周朝剩余的百姓,没有一个留存。”相信这句话,那就会认为周朝真是一个人也没有了。【读解】孟子是在和学生咸丘蒙讨论有关大舜的事迹时顺便说到读诗的方法问题的。但他的这段话,尤其是关于“以意逆志”的命题,却为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名言,直到今天,仍然受到现代文学批评专家、学者们的重视。所谓“诗言志”,语言只是载体、媒介。因此,读诗贵在与诗人交流思想感情。刘勰《文心雕龙·知音》)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情动而辞发”是“诗言志”;“披文以入情”是“以意逆志”。为勰发挥的,正是孟子的读诗法。至于现代批评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强调鉴赏者的再创造,那就和孟子“以意运志”的读诗法相去较远了。另一种解读者则“胶柱鼓瑟”,演奏瑟乐器时,胶住架弦调音的柱,就无法调节音的高低,变换音调。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例句:你曹叔喜欢古诗古词,有点艺术家的作派,但未免胶柱鼓瑟,给女儿取名字过于生僻拗口了。(刘心武《曹叔》)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红楼梦》120回)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优秀的)士斯(连词,就、则)友(与……交朋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认为)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同“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讲求,讨论)其世也。是尚友(追溯历史和古人交朋友)也。”(《孟子·万章下》)【译文】孟子对万章说:“一个乡的优秀人物就和一个乡的优秀人物交朋友,一个国家的优秀人物就和一个国家的优秀人物交朋友,天下的优秀人物就和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如果认为和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还不够,便又上溯古代的优秀人物。吟咏他们的诗,读他们的书,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人,可以吗?所以要研究他们所处的社会时代。这就是上溯历史与古人交朋友。”【读解】孟了的本意是论述交朋友的范围问题。乡里人和乡里人交朋友,国中人和国中人交朋友,更广泛的范围,则和天下的人交朋友,也就是朋友遍天下了吧。如果朋友遍天下还嫌不足,那就有上溯历史,与古人交朋友了。当然,也只有神交而已。这种神交,就是诵他们的诗,读他们的书。而为了要正确理解他们的诗和他们的书,就应当要了解写诗著书的人,要了解写诗著书的人,又离不开研究他们所处的社会时代。这就是所谓“知人论世”
的问题了。《新华成语词典》解:只有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才能理解作者。后用此成语指了解人物,评论世事。例句:他深感世界上的事物之间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只盯住一个“网结”是不足以知人论世的。(刘心武《钟鼓楼》第5章)实际上,孟子这段话对后世真正发生影响的,正是“知人论世”的主张。它与“以意邀志”一样,成为传统文学批评的重要方法,也奠定了孟子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地位。事实上,直到今天,无论现代主义以来的新兴文学批评方式方法已走得有多远,多新奇,但在我们的中小学课堂上,大学讲台上,以及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批评实践中,依然在主要使用着的,还是“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方式方法。所谓“时代背景分析”、“作者介绍”、“中心思想”、“主题”等等,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概念,无一不是“知人论世”或“以意逆志”的产物。由此足以见出孟子对于中国文学批评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之一,正是由本章的文字所发生的。学者严迪昌从心态与生态两方面读诗歌,便用知人论世之法。孟子曰:“尽(完全)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书写的竹简)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任凭)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木槌)也?”(《孟子·尽心下》)【译文】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武成》这一篇书,就只相信其中的二三页罢了。仁人在天下没有敌手,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不仁道的人,怎么会使鲜血流成河甚至可以漂起大木棒呢?”【读解】“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是精辟透脱的读书法,要求读者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古往今来,人们关于书已不知有过多少礼赞。的确,书是我们人类拥有专利的恩物,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他们崇拜的神圣对象。但是,如果我们完全信书,唯书本是从,轻则使个人成为书呆子,重则形成所谓“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和“唯书”的作风,误人子弟,贻害无穷。今天,我们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说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似乎也已经是浅显而容易明白的道理了。可是在孟子的时代,这恐怕还是空谷足音吧。其实还用不着推得那么远,只需要想想那些“唯书”、“唯上”的时代,孟子这话也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引用的。终于有人说了:“不唯书,不唯上。”于是我们也都可以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孟子谈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时,所举的例子是《尚书》中《武成》篇的内容,而我们知道,《尚书》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在孔。孟的时代也是有着极其权威性地位的。因此,孟子这种对于权威著作,对经典保持独立思考,勇于怀疑的精神,尤其难能可贵,体现出圣贤人物的治学风范。即便是对于两千多年后的我们来说,也是值得学习的。
《新华成语词典》解:完全相信《尚书》,还不如没有《尚书》。后用来规劝、告诫人们不要盲目相信或拘泥于书本。读书,是求真的,培养思辨的品质,不能越学越糊涂。顾颉刚《怀疑与学问》: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是盲从,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另一篇《怀疑与学问》的短文如是说“疑”:为什么(1234)+怎么办(5)读书贵有疑。宋人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明人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疑能打破迷信。盲目地迷信书本,这是读书一忌。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因此,要打破对书本的迷信,避免陷入盲目性,就要在读书时大胆见疑。书本上的东西,不一定都是无可非议的。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在读《禹贡》一书时,对书中“岷山导江”的说法提出了疑问。后来,他通过实地考察,终于作出了金沙江是长江上源的新结论,比史书上的传统说法进了一步。疑能增进兴趣。读书如能以疑见读,其味无穷。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一生对读书始终兴趣十足,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总是带着疑问读书。疑,常常是获得真知的先导,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著名科学家李四光有句名言:“不怀疑不能见真理”。这句话颇为深刻。一般说来,大胆见疑与科学释疑往往是连在一起的,问题是在怀疑中提出的,又必然会在深入研究中解决,而问题的解决,便是获得真知灼见的开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之所以能在数学领域里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优异成果,正是由于他对书本上现成的公式、定理和结论,能够大胆见疑、科学释疑。他攀登数学高峰的第一步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读书贵有疑,可贵之处,就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敢于大胆地探索和追求。但是,提倡读书有疑,并非是不从客观实际出发,违背科学原理的胡猜乱疑。要疑得正确,疑得有长进,还要善于疑。否则,当疑时不疑,不当疑时又乱疑,那就非但得不到任何知识和长进,还会把思想引上邪路,这决不是我们应取的治学态度。板块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并列)信,泛(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就)以学文(8)。”
【注释】(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5)泛:广泛的意思。(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评析】本章谈孝悌的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子曰:“诗三百(1),一言以蔽(2)之,曰:“思无邪(3)。”【注释】(1)诗三百:诗,指《诗经》一书,此书实有305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2)蔽:概括的意思。(3)思无邪:此为《诗经·鲁颂》上的一句,此处的“思”作思想解,意思是内心无邪念。无邪,一解为“纯正”,一解为“直”,后者较妥。【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评析】孔子时代,可供学生阅读的书还不很多,《诗经》经过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后,被用作教材。孔子对《诗经》有深入研究,所以他用“思无邪”来概括它。《论语》中解释《诗经》的话,都是按照“思无邪”这个原则而提出的。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1)也,宁戚(2)。”【注释】(1)易:同“益”,太过,过分。这里指有关丧葬的礼节仪式办理得很周到。一说谦和、平易。(2戚:心中悲哀的意思。【译文】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说:“
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就礼节仪式的一般情况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评析】本章记载了鲁人林放向孔子问礼的对话。他问的是:礼的根本究竟是什么。孔子在这里似乎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但仔细琢磨,孔子还是明确解答了礼之根本的问题。这就是,礼节仪式只是表达礼的一种形式,但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内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仪式上,更重要的是要从内心和感情上体悟礼的根本,符合礼的要求。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1)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2)。”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3),始可与言诗已矣。”【注释】(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前两句见《诗经·卫风·硕人》篇。倩,笑得好看。兮,语助词,相当于“啊”。盼:眼睛黑白分明。绚,有文采。(2)绘事后素:绘,画。素,白底。(3)起予者商也:起,启发。予,我,孔子自指。商,子夏名商。【译文】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评析】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就伦理学说,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礼节仪式;素指行礼的内心情操。礼后于什么情操?孔子没有直说,但一般认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子曰:“《关睢》(1),乐而不淫(过分,放荡),哀而不伤(损伤)。”【注释】(1)《关睢》:《诗经》的第一篇,写一君子“追求”淑女,思念时辗转反侧,寤寐思之的忧思,以及结婚时钟鼓乐之琴瑟友之的欢乐。【译文】孔子说:“《关睢》这篇诗,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哀伤。”【评析】孔子对《关睢》一诗的这个评价,体现了他的“思无邪”的艺术观。《关睢》是写男女爱情、祝贺婚礼的诗,与“思无邪”本不相干,但孔子却从中认识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思想,认为无论哀与乐都不可过分,有其可贵的价值。子谓韶(相传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一种乐舞):“尽美(指乐曲的音调、舞蹈的形式而言)矣,又尽善(指乐舞的思想内容而言的)也;”谓武(相传是歌颂周武王的一种乐舞):“尽美矣,未尽善也。”【译文】孔子讲到“韶”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很好。”谈到“武”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很美,但内容却差一些。”
【评析】孔子在这里谈到对艺术的评价问题。他很重视艺术的形式美,更注意艺术内容的善。这是有明显政治标准的,不单是娱乐问题。子曰:“质(朴实、自然,无修饰的)胜文(文采,经过修饰的)则野(此处指粗鲁、鄙野,缺乏文彩),文胜质则史(史:言词华丽,这里有虚伪、浮夸的意思)。文质彬彬(指文与质的配合很恰当),然后君子。”(03全国卷18题默写1)【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评析】这段话言简意赅,确切地说明了文与质的正确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高度概括了孔子的文质思想。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质朴与文采是同样重要的。孔子的文质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一种释为约束;一种释为简要)之以礼,亦可以弗畔(同“叛”)矣夫(语气词,表示较强烈的感叹)。”【译文】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评析】本章清楚地说明了孔子的教育目的。他当然不主张离经叛道,那么怎么做呢?他认为应当广泛学习古代典籍,而且要用“礼”来约束自己。说到底,他是要培养懂得“礼”的君子。子在齐闻《韶》(舜时古乐曲名),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主谓之间)至于斯也。”【译文】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评析】《韶》乐是当时流行于贵族当中的古乐。孔子对音乐很有研究,音乐鉴赏能力也很强,他听了《韶》乐以后,在很长时间内品尝不出肉的滋味,这当然是一种形容的说法,但他欣赏古乐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也说明了他在音乐方面的高深造诣。这也正是他“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思想的体现。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译文】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评析】本章里孔子提出了他从事教育的三方面内容:诗、礼、乐,而且指出了这三者的不同作用。它要求学生不仅要讲个人的修养,而且要有全面、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朱光潜先生说:“要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必须从读诗开始。”棘子成(卫国大夫。古代大夫都可以被尊称为夫子,所以子贡这样称呼他)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指话一说出口,就收不回来了。驷,拉一辆车的四匹马。)。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音kuò,去掉毛的皮,即革)犹犬羊之鞟。”【注释】(1)棘子成:。(2)驷不及舌:(3)鞟:。【译文】棘子成说:“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质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仪式干什么呢?”子贡说:“真遗憾,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质,都是同等重要的。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样。”【评析】这里是讲表里一致的问题。棘子成认为作为君子只要有好的品质就可以了,不须外表的文采。但子贡反对这种说法。他的意思是,良好的本质应当有适当的表现形式,否则,本质再好,也无法显现出来。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译文】曾子说:“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评析】曾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以文章学问作为结交朋友的手段,以互相帮助培养仁德作为结交朋友的目的。这是君子之所为。以上这两章谈的都是交友的问题,事实上在五伦当中,儒家对于朋友这一伦还是比较重视的。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这里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不亲近,不偏爱)其子也。”【译文】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子曰:“
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兴:激发感情的意思。一说是诗的比兴),可以观(观察了解天地万物与人间万象),可以群(合群),可以怨(讽谏上级,怨而不怒)。迩(音ěr,近)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译文】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学《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近可以用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子谓伯鱼曰:“女为(学习)《周南》、《召南》(1)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2)也与?”【注释】(1)《周南》、《召南》:《诗经·国风》中的第一、二两部分篇名。周南和召南都是地名。这是当地的民歌。(2)正墙面而立:面向墙壁站立着。意思是说不能前行一步。【译文】孔子对伯鱼说:“你学习《周南》、《召南》了吗?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周南》、《召南》,就好像面对墙壁站着一样呀!”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译文】孔子说:“礼呀礼呀,就是供玉献帛吗?乐呀乐呀,就是敲钟打鼓吗?”(李译)【译文2】孔子说:“礼呀礼呀,只是说的玉帛之类的礼器吗?乐呀乐呀,只是说的钟鼓之类的乐器吗?”【评析】本章指出“礼乐”不在外表,非外在仪文、容色、声音,而在整套制度,特别是内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