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德者必有言》教案教学目标:1、体会孔子的言语观与孟了能近取譬的语言艺术。2、积累文言知识、语言材料。教学方法与教具选择诵读研讨//多媒体教学过程一、三分钟练字:劝学二、诗文品读:仰望星空三、新授课04、孔子说:“有道德的人,-定有名言,有名言的人不一定有道徳。仁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都不一定有仁徳。”举例:慷慨歌燕市,引刀成一快,从容作楚囚。不负少年头。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青磷光不灭,筱枚照燕台。这两首诗壮怀激烈、气贯长虹、曾激励国人志士的悲壮诗,让后人无论如何也无法和中国人人所不齿的卖国贼,大汉汗——汪精卫联系起来。谁能够知道,这样的大汉奸,却能够写出这样的爱国诗?历史就是和我们开了这样一个人大的玩笑,也佐证“有德者不必有言”的正确性,质疑了“文如其人”的正确性。09、孔了说:“我想不说话了。”了贡说:“你如果不说话,那么我们这些学生还传述什么呢?”(子Eh“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说:“天何尝说话呢?四季照常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话呢?”03、孔子说:“郑国发表的公文,都是由裨i甚起草的,世叔提出意见,外交官了羽加以修改,由了产作最后修改润色。”06、孔子说:“言辞,(辞:言词,语句)只要能表达意思就行To”01、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02、孔子说:“刚强、果敢、朴实、言语不轻易出口(谨慎),有这四种品德的人接近于仁德。”10、孺悲想见孔子,孔子以有病为市推辞不见(辞:推辞;拒绝)。传话的人刚岀门,(孔子)便取来瑟边弹边唱,(有意)让孺悲听到。05、孔子说:“花言巧语足以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人事情。”07、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和气善良的脸色,(巧言令色:〈形〉形容词。美,善,好。如: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称呼别人亲属时,前面加“令”,表示尊敬。如令郎//〈连〉假如,假设。如: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人皆得以隶使Z)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08、孔子说:“我厌恶用紫色取代红色,厌恶用郑国的声乐扰乱雅乐,厌恶用伶牙利齿而颠覆国家这样的事情。”问题探究:《论语》中简约精醇的语句似冰山-•角,承载它的是极为厚重的内涵。本板块体现了孔了怎样的言语观?
孔子认为,支配人的语言的应该是深厚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境界,内在的道德修养和外在的语言艺术应是和谐统一的(04章);对于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真正有徳的人不仅通过言谈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其德行(09章);言辞落实到文字上便是“文辞”,需要反复斟酌、推敲,语言的修饰极为重要(03章);达意是言语的主要目的(06章)。他倡导发自内心的真诚朴质之语,即使“讷”也“近仁”(01章,在提升道德修养的过程中,言语表达-•定要谨慎;02章,甚至认为言语不轻易出口堪与刚强、果决、朴质并列为近于“仁”的美德;10章,不该说则不说,用行动实践着自己的语言观);他反对花言巧语,认为那往往是不仁之心的外露。(05、07、08章,总结出“巧言乱德”“巧言令色,鲜矣仁”)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指导学生结合学习与生活实际,很好地反思自己的言与行一一“道德”与“言论”的关系;“仁爱”与“勇敢”的关系;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以德报德”而不是“以德报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