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志于道【原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评析】这一段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孔子所说的道究竟指什么,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我们的认识是,孔子这里所讲的“道”,系指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这主要是从伦理学意义上说的。 【原文】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评析】本章和前一章讨论的都是道的问题。本章所讲“道”的含义与前章大致相同。这里,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原文】 子曰:“道不行,乘桴(1)浮于海,从(2)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注释】 (1)桴:音fū,用来过河的木筏子。 (2)从:跟随、随从。 【译文】 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孔子说:“仲由啊,好勇超过了我,其他没有什么可取的才能。” 【评析】 孔子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极力推行他的礼制、德政主张。但他也担心自己的主张行不通,打算适当的时候乘筏到海外去。他认为子路有勇,可以跟随他一同前去,但同时又指出子路的不足乃在于仅有勇而已。 【原文】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1),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2)与天道(3),不可得而闻也。” 【注释】 (1)文章:这里指孔子传授的诗书礼乐等。 (2)性:人性。《阳货篇》第十七中谈到性。 (3)天道:天命。《论语》书中孔子多处讲到天和命,但不见有孔子关于天道的言论。 【译文】 子贡说:“老师讲授的礼、乐、诗、书的知识,依靠耳闻是能够学到的;老师讲授的人性和天道的理论,依靠耳闻是不能够学到的。” 【评析】 在子贡看来,孔子所讲的礼乐诗书等具体知识是有形的,只靠耳闻就可以学到了,但关于人性与天道的理论,深奥神秘,不是通过耳闻就可以学到的,必须从事内心的体验,才有可能把握得住。 【原文】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1),依于仁,游于艺(2)。” 【注释】 (1)德:旧注云:德者,得也。能把道贯彻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 (2)艺:艺指孔子教授学生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都是日常所用。 【译文】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 【评析】 《礼记•学记》曾说:“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及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这个解释阐明了这里所谓的“游于艺”的意思。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原文】 子不语怪、力、乱、神。 【译文】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评析】孔子大力提倡“仁德”、“礼治”等道德观念,从《论语》书中,很少见到孔子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如他“敬鬼神而远之”等。但也不是绝对的。他偶尔谈及这些问题时,都是有条件的,有特定环境的。 【原文】 子疾病(1),子路请祷(2)。子曰:“有诸(3)?”子路对曰:“有之。《诔》(4)曰:‘祷尔于上下神祗(5)。’”子曰:“丘之祷久矣。” 【注释】 (1)疾病:疾指有病,病指病情严重。 (2)请祷:向鬼神请求和祷告,即祈祷。 (3)有诸:诸,“之于”的合音。意为:有这样的事吗。 (4)《诔》:音lěi,祈祷文。 (5)神祗:祗:音qí,古代称天神为神,地神为祗。 【译文】 孔子病情严重,子路向鬼神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子路说:“有的。《诔》文上说:‘为你向天地神灵祈祷。’”孔子说:“我很久以来就在祈祷了。” 【评析】 孔子患了重病,子路为他祈祷,孔子对此举并不加以反对,而且说自己已经祈祷很久了。对于这段文字怎么理解?有人认为,孔子本人也向鬼神祈祷,说明他是一个非常迷信天地神灵的人;也有人说,他已经向鬼神祈祷很久了,但病情却未见好转,表明他对鬼神抱有怀疑态度,说孔子认为自己平素言行并无过错,所以祈祷对他无所谓。这两种观点,请读者自己去仔细品评。 【原文】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1),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注释】 (1)弘毅:弘,广大。毅,强毅。 【译文】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评析】读书人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意谓抱负远大,坚强刚毅。武汉大学30年代校训\'明诚弘毅\'也含此一词。【原文】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译文】 季路问怎样去事奉鬼神。孔子说:“没能事奉好人,怎么能事奉鬼呢?”季路说:“请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回答)说:“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 【评析】 孔子这里讲的“事人”,指事奉君父。在君父活着的时候,如果不能尽忠尽孝,君父死后也就谈不上孝敬鬼神,他希望人们能够忠君孝父。本章表明了孔子在鬼神、生死问题上的基本态度,他不信鬼神,也不把注意力放在来世,或死后的情形上,在君父生前要尽忠尽孝,至于对待鬼神就不必多提了。这一章为他所说的“敬鬼神而远之”做了注脚。 【原文】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译文】 孔子说:“人能够使道发扬光大,不是道使人的才能扩大。” 【评析】 人必须首先修养自身、扩充自己、提高自己,才可以把道发扬光大,反过来,以道弘人,用来装点门面,哗众取宠,那就不是真正的君子之所为。这两者的关系是不可以颠倒的。 【原文】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1)在其中矣;学也,禄(2)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注释】 (1)馁:音něi,饥饿。 (2)禄:做官的俸禄。 【译文】 孔子说:“君子只谋求道行道,不谋求衣食。耕田,也常要饿肚子;学习,可以得到俸禄。君子只担心道不能行,不担心贫穷。” 【读解】不谋衣食并不是真的不要衣食,而是通过谋道而水到渠成地获得衣食。在《子路》篇里,我们已看到学生樊fán迟去向孔子学耕田种地而被孔子骂了个狗血淋头。这里又从正面来阐述了“君子谋道不找食”的道理。其实,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看,孔子的话的确是有一定道理的。以我们今天的情形而论,很多读书人,包括大学教授和搞文化工作的专家、高级知识分子,就是不如一个拉人力车的或种蔬茉的菜农收入高,更不用说和做生意的个体户相比了。但我们的大学教授和专家学者是不是要为了“谋食”而放弃教学和科研去拉人力车,去种蔬菜,或去做生意呢?这时,我们就用得着“君 子谋进不谋食”这句话了。毕竟有社会分工的不同,有所从事的职业的性质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还包含着一种敬业精神在内。虽然我们的物质生活待遇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但我们毕竟是君子,所从事的,毕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尚事业啊。不合理现象需要得到解决,得到改变,但“君子 忧道不忧贫”,自己的追求还是不能放弃。这是不是也可以算作对“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的一种理解呢?原文就是孔子说的。说一个真正有学问,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君子,只忧道之不行,不考虑生活的问题;比如耕种田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忧虑自己的为人,并不担心是否贫穷【解读】本章内容不能机械的理解为孔子重道轻食,重学轻耕。子贡问政,孔子答以“足食,足兵,民信之”,孔子问志,冉有答曰“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足民,丰衣足食,孔子默许冉有之志。孔子一向“重民食、丧、祭”,何以轻食轻耕。孔子在本章中强调的只是社会分工。“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君子当以学道为主,百姓当以农耕为主,正如樊迟学稼学圃,孔子斥为“小人哉!樊须也”。斥其为“小人”,并不能说明孔子轻视劳动人民,轻视稼穑耕种,强调分工,不能理解为轻耕轻食。孔子一方面强调社会分工,一方面劝君子勉力为学,学礼,学义,学义,学信,一言以蔽之,学道。“君子学道则爱人。”“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子路篇》)上爱人,好礼,讲义,守信,“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禄在其中,所以“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学之不讲,德之不修,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吾忧”四事,即“忧道”,“学、德、义、善”以及“礼”、“义”、“信”均为“道”之内涵,当是君子所谋所忧之道,谋道,不须谋食,食自至。忧道无须忧贫,贫自去。《大学》亦说:“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乃)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有德乃有财,德者财之本也。德者,道也,谋道,道在其中,禄在其中,食亦在其中。谋道、食、贫,自在不谋不忧之中。谋食与谋道,从“耕”“学”角度看,共有四种情况:其中为学有两种情况。第一种,从正面说,禄在其中,谋道亦谋食,君子之有位者。道在其中,禄在其中,食在其中。第二种,从反面说,为学,未必得禄,谋道却不能谋食,君子之无位者。进一步说:为学未必一定得禄。但不学则一定不能得禄,孔子所以劝学也。为耕有两种情况。第一种,馁在其中,谋食不谋道,小人之劳力者。第二种,谋食亦谋道,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贤人之隐居者。为耕者,不论是单一谋食,抑或是谋食兼而谋道,“馁在其中”,势所难免。为耕,未必不能为道,但一定不能得禄,所以饥馁也在不免之中。孔子耕馁以劝学。“耕”“学”相较,合而观之,学,禄在其中,正面引导以学。耕,馁在其中,反面对比以劝学。总之,本章意在劝学,谋道忧道,其意也在劝学。【原文】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 孔子说:“主张不同,不互相商议。” 【读解】所谓“人各有志,不能强勉。”又所谓“鹤鹊安知鸿鹅之志!” 。其实都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意思。 当然,“道”在这里的外延较广,既指人生志向,也指思想观 念、学术主张等。 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司马迁感叹说:“道 不同,不相为谋。真是各人追随各人的志向啊!”(《史记•伯夷长齐列传》) 这是政治态度不同不相为谋的典型。 司马迁又说:“世上学老子的人不屑于儒学,学儒学的人也不 屑于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是不是说的这种情况呢?”(《史 记•老庄申韩列传》) 这是思想观念、学术主张不同不相为谋的典型。 贾谊的《鹏鸟赋》写得好: “贪夫殉财兮,烈士殉名; “夸者死权兮,众庶凭生。” 孔子自己也曾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 “从吾所好”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卡尔•马克思引用过诗人但丁的一句名言,叫做——“走自己的路,让人们说去吧!” 不也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吗? 信仰是最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也是最不能讨论的问题。 “道不同”,是根本原则不同,如政治立场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学术见解不同。这里面,宗教禁忌最多,排他性最强。宗教信徒,信仰不同,根本说不到一块儿去,只好“不相为谋”。但我们不要忘记,虽然信教的是一类,不信教的是一类,信教的却最容不得其他信仰,不信教的反而是他们争取的对象。 以前,在美国,有些传教的,好像上门推销。碰到这类人,出于客气,我总是说,对不起,我不信教。美国朋友告诉我,错,大错,如果你想彻底摆脱他们的骚扰,最好的答复是,你已加入另一宗教。(道不同,不相为谋)【原文】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译文】 孔子说:“我想不说话了。”子贡说:“你如果不说话,那么我们这些学生还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何尝说话呢?四季照常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话呢?” 【读解】意思是,天虽然不言不语,无声无息,却主宰着人间的生死福祸,操纵着自然界四时的变化和万物的生灭。可见孔子心目中天是有意志的天。殷周时代奴隶主贵族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把“天”人格化,把它打扮成一个操纵人间万物命运的主宰,而统治者自己则扮演成受命于天,从天命而行的角色,是天在人间的代理人。春秋时期,在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冲击下,天这个人格神已无法维系人心,这一时期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主要焦点之一就是宣扬有意志的天还是否定有意志的天。孔子作为奴隶主贵族代表,努力维护奴隶主的思想意识形态,把恢复周礼作为终生志愿,把有意志的天作为他思想体系的最后根据。由于过去那种形式的武器失灵了。必然要采取一种新形式宣扬旧内容。所以,孔子一方面丢掉了天的人格神的外貌,保留着其具有最高意志的权威,另一方面又把天更神秘化,采取更隐蔽的方式宣扬天命,郑重宣扬命运之天决定人间的贵贱,这就是孔子的“天命论”
。在孔子那里,贫富,贵贱由天决定,死生,祸福由命决定,这样既否定了事物具有本身在内的规律,又以神秘的天命否定了人主观努力作用。孔子取消人格神的外貌,保留天具有意志的权威,特别是提倡天命论,企图麻痹劳动人民的斗志,从根本讲,是要树立一种更巧妙的宗教神。孔子有一天感叹的说:“我想永远不说话了。”这句话看来好像很平常,年轻朋友们看了这句话,不会有什么感触,年纪大的人就会有所感触了,尤其到了某种社会环境的时候,真是不想讲话了,因为无话可说。 所以孔子到了晚年,也有这个感叹。那么子贡就说,老师你都不肯说话,不教我们,我们将来就不懂,也没有办法阐述你的思想了。 孔子就说,人何以一定须要讲话?真正的学问,并不一定是读死书的,观察天地就知道,上天曾经说过话吗?天从来没有说过话,可是春夏秋冬四时,运行分列得如此清楚,这样有规律;万物在天地之中,也照常生长。天地何曾说过什么话!这是文字的解释。孔子意思是说,我说的这些道理,也就是天地本身给我们每天在演示的道理,所以我不用说的,其实大家要真有心探索这个世界和自己,就会从观察事物和宇宙中得到相同的结论,就象佛教说的辟支佛一样,能够自参自悟的。而如果大家没有心去探索,哪我说了又有什么用呢?是这个意思呢。【原文】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信,无以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他。” 【评析】 这一章,孔子再次向君子提出三点要求,即“知命”、“知礼”、“知言”,这是君子立身处世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论语》一书最后一章谈君子人格的内容,表明此书之侧重点,就在于塑造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培养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志士仁人。 【原文】 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1)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译文】孟子说:“道在近旁却到远处去寻求,事属容易却住难处去下手。人人都亲近自己的父母、敬重自己的长辈,天下就安定了。”【段意】此章是说,要学习圣贤、要施行仁道,不必远求,可以从身旁的日常小事做起,由浅入深;从另一方面来说,人人都能敝好自己近身的小事,天下也几乎就太平了。【原文】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1)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2)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3)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注释】(1)深造:朱熹《集注》云:“深造之者,进而不已之意。”(2)资:朱熹《集注》云:“犹藉也。”(3)原:同“源”。【译文】孟子说:“君子用大道来加深造诣,是希望自己自然把握大道。自然把握了大道才能处之安然,处之安然才能深入地借助它,深入地借助它才能取用起来左右逢源,所以君子希望自己自然把握大道。”【段意】此章是说,君子在学问、修养上,要育一定的方法去深入把握最基本的东西,这样才能有独特的心得。【原文】王子垫问曰:“士何事?”(1)孟子曰;‘尚志。”曰:“何谓尚志?”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注释】(1)王子垫:赵注云,“齐王子,名垫也。”【译文】王子垫问道:“士人从事什么?”孟子说:“使心志高尚。”王子垫说:“
什么叫使心志高尚呢?”孟子说,“不过是仁义罢了。杀死一个无罪的人,不合乎仁:不是自己所有而去攫取,不合乎义。居处在哪里?就在于仁;路途在哪里”就在于义。居于仁而遵循义,君子的事务就齐备了。”【段意】盂子认为,士人的“专业”就是施行仁义,失去了这一条,士人也就不成其为士人了。【读解】所谓大人的事齐备了实际上是指大人的修养就够了。这里的 “大人”指一般意义上的君子,也就是士人。 “士尚志”,士人的修养就在于使自己的志行高尚。而高尚的 标准就是“居仁由义”。这一段其实并没有什么新的东西,还是孔、孟所一贯呼吁的“仁义”二字,还是强调士人作为一个特殊阶层 的修身精神。 不过,“士尚志”言简意赅地概括了对士人的要求,给人的感 觉,好像士人的“专业”就是“尚志”而施行仁义,失去了这一 点,士人也就不成其为士人了一样。由此影响到后世的读书人一直把“尚志”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把“仁”、“义”作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而“尚志”一词,也成为儒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成为人们所熟知的一个词语,甚至为很多人的名字所采用。【原文】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1)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2)【注释】(1)以道殉身:此处的“殉”是相始终之意。(2)殉平人:言迁就他人,未熹《集注》云:“以道从人,妾妇之道。”【译文】孟子说:“天下清明,以道与自身相始终:天下黑暗,以自身与道相始终,从未听说过以道来迁就世人的。”孟子说:“天下政治清明的时份,用道义随身行事;天下政治 黑暗的时候,用生命捍卫道义。没有听说过牺牲道义而屈从于他人的。”【段意】此章是说,君子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放弃准则,与大道相始终,而决不能放弃准则来迁就世人。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 以道殉乎人者也。” 【读解】“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就是“天下有道则见”(《论语?泰 伯》),就是“邦有道则仕”(《论语?卫灵公》),也就是,“达则兼 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但“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却似乎比“无道则隐”,“邦无道 则可卷而怀之”和“穷则独善其身”来得要壮烈一些,而大有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的意思了。 杀身成仁便是以身殉道。 只有叛徒才以道殉人。 当然,从更深层次的意思来理解,“无道则隐”,“邦无道则可 卷而怀之”和“穷则独善其身”也可以说得上是“以身殉道”的表现,因为这样做是为了“道”而舍弃了自身的所谓“前程”,只 不过没有舍弃生命罢了。 只要不屈志变节,也就不是以道殉人。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 这虽然也没有“杀身”,而只是“独善其身”,但却是不愿以 道殉人的典型。 虽无壮烈,却也大义凛然。【原文】孟子谓宋勾践①曰:“子好游②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3); 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土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①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 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注释】 ①宋勾践:人名,姓宋,名勾践,生平不详。②游;指游说。 嚣嚣:安详自得的样子。④得己:即自得。 【译文】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各国的君主吗?我告诉你游说 的态度:别人理解也安详自得;别人不理解也安详自得。” 宋勾践问:“怎样才能做到安详自得呢?” 孟子说:“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就可以安详自得了。所以士 人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所以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所以老百姓不失望。古代的人, 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穷困时独善其身,显达时兼善天下。” 【读解】穷达都是身外事,只有道义都是根本。 所以能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至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则与孔子所说“用之 则行,舍之则藏”一样,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座右铭,成为最强有力的心理武器,既对他人,也对这个世界,更对自身。 当你穷困不得志时,它以“独善其身”的清高抚慰着你那一颗失落的心; 当你飞黄腾达有时机时,它又以“兼善天下”的豪情为你心安理得地做官提供着坚实的心理基础。 因此,无论你穷与达,它都是一剂绝对见效的心理良药,是知识分子战无不胜的思想武器与法宝。 【段意】当时通过游说来牟取职位的士人很多,纵横策士就属于此类人。。孟子自己也是这类土人之一,他认为,游说也要遵循道德准则,以行道为目的。能行道以天下为己任,不能行道就加强自身的修养。这样,才不致于为了得到显官富贵而违背自己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