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一以贯之》同步练习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文王谟 B.邪说暴行有作C.予不得已也D.师死而遂倍之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咸以正无缺咸:都B.踵门而告文公曰踵:至C.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行:实行D.愿受一廛而为之氓氓:流氓3.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B.许子冠乎C.劳之来之D.踵门而告文公曰★4.(对应本课“局部探究”题)下列句子句式特点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 )A.劳力者治于人B.奚冠C.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D.戎狄是膺,荆舒是惩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虽然,未闻道也B.织席以为食C.有大人之事D.独居三年,然后归6.名句填空。(1)知我者其惟《春秋》乎!________________!(2)作于其心,__________;作于其事,__________。(3)劳心者治人,______________;治于人者食人,______________,天下之通义也。二、阅读理解阅读《孟子》中的一段文字,完成7~10题。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①而救之,可也;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②。”(《孟子·离娄下》)【注】 ①被发缨冠:披散头发,帽带来不及系好地戴上冠帽。朱熹《孟子集注》:“不暇束发而结缨往救,言急也。”②赵岐《孟子注》:“乡邻,同乡也。同室相救,是其理也,喻禹、稷。走赴乡邻,非其事,颜子所以阖户而高枕也。”7.下面各项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禹、稷处于治平之世,身膺治理洪水、教导耕稼的重责,抱着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态度,刻不容缓地去拯救天下百姓。B.颜回处于乱世,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箪食瓢饮,安贫乐道而自得旷达。C.禹、稷与颜回的人生经历、行为特质无疑是两种不相同的形态,但却得到孔子至高的赞美。D.孟子认为禹、稷与颜回执守着各自的原则,在这一点上他们都合乎事理的,即使将他们的时空地位互换,他们也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行为。8.为什么孟子说“禹、稷、颜回同道”,请结合原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孟子认为,“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本章所举的禹、稷与颜回的生活环境、地位背景差别很大,但孔孟对他们都一致推崇,这给我们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虽闭户可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表达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①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论语·宪问》)②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第二章》)③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④儒道两家的观点存在明显差异,但这种差异并非截然对立,只是它们关注的问题及角度不同,提出的解决方案不同而已。这种差异的存在也使得它们有可能、也有必要各取所长、融会贯通。(1)孔子所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本身即为“儒道互补”的明证,结合文段,请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就“儒道互补”的理念对当今竞争社会的积极意义加以探究。(12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颁奖,而由中国民间发起成立的一个以“中华文字始祖”仓颉命名的“仓颉文学奖”近日揭晓了32位获得提名人选,李敖、苏童、金庸、余华、刘震云、琼瑶、张贤亮、马原、韩寒、铁凝、舒婷、张炜等作家上榜,而中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初选即被淘汰也引发不少争议。据“仓颉文学奖”评选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张一一透露,“仓颉文学奖”是为了淡化和侵消诺贝尔文学奖的影响力、提升中国文学的国际话语权而专门设立的,奖金额将会是高于诺奖的1000万元人民币,李嘉诚、李彦宏、马化腾、丁磊、宗庆后、王健林、梁稳根、刘永行、杨惠妍、许家印、马云、史玉柱、吴亚军、陈光标等数十位极具文学理想和社会良心的杰出民营企业家均表示出了冠名或赞助意向,首届“仓颉文学奖”将在今年除夕揭晓首位获奖人选。(1)请为上述消息拟一个标题并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上述消息,自选角度,写一段新闻评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老计一个人在大山深处工作,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地敬礼。而此时火车也会鸣响汽笛,汽笛在深山中久久回响……
请你根据上面的文字,通过自己的想象,写一段话,表现老计在火车通过时的情景。要求突出老计的心理和表情,并使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方法。(20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解析】 A项,“谟”同“谋”;B项,“有”同“又”;D项,“倍”同“背”。【答案】 C2.【解析】 D项,氓:自外地迁来的民众。【答案】 D3.【解析】 C项,来: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A、B、D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答案】 C4.【解析】 A项为被动句;B、C、D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答案】 A5.【解析】 A项,虽然:古义,是两个词,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B项,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C项,大人:与“君子”相似,有时指有德者,句中指在位者;今义,指成年人或长辈。D项,然后:古今意义相同,均为连词,表示连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答案】 D6、【答案】 (1)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2)害于其事 害于其政 (3)劳力者治于人 治人者食于人7.【解析】 孟子认为禹、稷、颜回执守相同的仁义,即使将他们的时空地位互换,他们也会因应身处之位,而表现出合乎那时所应有的行为。【答案】 D8.【答案】 一个人立身处世,须信守原则。有时看似行为不同,但因各人所处的环境不同,而同样是正确的,虽然彼此的行为看似相反。三人的行为都是合乎中道的,都是体道之人。所以孟子认为如果他们能时空地位互换,他们也会做出合乎其道的应有的行为。9.【答案】 示例(1):人若能秉持良知善性,则不论身处何地,处境如何,得志与否,都可以体现大道,成就贤德。示例(2):人若能体道而行,则不论他做什么事情,是“泽加于民”,抑或“独善其身”,都将有益于世道,有利于社会群众。10.【答案】 (1)禹、稷处于政治清明的时代,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不进去,孔子认为他们贤能。(2)纵使把门关上都可以了。
【参考译文】禹、稷处于政治清明的时代,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不进去,孔子认为他们贤能。颜子处于政治昏乱的时代,住在狭窄的巷子里,一筐饭,一瓢水,别人都受不了那种苦生活,他却自得其乐,孔子也称赞他。孟子说:“禹、稷和颜回(处世的态度虽有所不同),道理却一样。禹以为天下的人有遭淹没的,好像自己使他受淹了一样;稷以为天下的人有挨饿的,好像自己使他挨饿一样,所以他们拯救百姓才这样急迫。禹、稷和颜子如果互相交换地位,颜子也会三过家门不进去,禹、稷也会自得其乐。假定有同屋的人互相斗殴,我去救他,纵是披着头发顶着帽子,连帽带子也不结去救他都可以。(禹、稷的行为正好比这样)如果本地方的邻人在斗殴,也披着头发不结好帽带子去救,那就是糊涂了,纵使把门关上都可以了。(颜回的行为正好比这样)”11.【解析】 (1)回答理解、分析文化经典的问题,要注重两个方面:①理解文化经典语句的意思;②分析语句说明的道理、哲理、思想等。这道题要求从“儒道互补”的角度分析孔子的“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意思。回答问题时,可以先解释孔子这句话的意思、隐含的思想,然后结合题干中的相关语句分析这样做与“儒道互补”有何关系即可。(2)回答问题时,要注重分析“儒道互补”的意义,然后分析“竞争”与“儒道互补”之间的关系。比如可以思考“竞争”中利用儒家能够做哪些、利用道家可以做哪些,然后再分析如果不用“儒道互补”结果会怎样等即可。【答案】 (1)“天下有道则见”,主张国家“有道”则出仕,体现了儒家“有为”的思想;“无道则隐”,国家“无道”则安于贫贱,决不阿世求荣,这与道家“无为”的思想一致。两者合而为之,其本身就是“儒道互补”的体现。(2)在充满竞争的当今社会,重“儒道互补”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面对竞争,我们既要用儒家积极有为的态度去对待自己所做的每件事情,执着前行,锐意进取,不轻言放弃。同时,又要用道家超逸无为的思想调节紧张的心态,做到淡泊名利,洁身自好,遭遇失败更要超然通达。12.【解析】 (1)为新闻拟写标题要注重标题体现的主要内容:人物、地点、中心事件。比如这个新闻,中心人物是莫言,地点在这则新闻中没有重要意义,中心事件是莫言在首届“仓颉文学奖”初评中被淘汰,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答案。对为何使用这样的标题的理由进行阐释,可以从新闻标题的特点的角度进行,比如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在导语中出现、题目要简洁等。
(2)评论新闻要注重分析新闻的意义,即新闻对当下的影响等。我们可以讨论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而在首届“仓颉文学奖”初选中被淘汰折射了什么,比如“仓颉文学奖”的标准是什么?与诺贝尔文学奖是否一样?不同在哪里?【答案】 (1)首届“仓颉文学奖”莫言初选出局A理由提示:标题应概括主要内容,而新闻的主要内容一般在导语中出现;标题应具有概括、简洁、生动等特点。(2)①莫言该不该获“仓颉文学奖”;②设立“仓颉文学奖”的意义;③“仓颉文学奖”的获奖标准应该怎样。(可以围绕一个角度或某一点深入评论,也可以从多个角度评论。注意要在概括新闻事实的基础上进行评论)13.【解析】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题目中的要求如“火车通过时的情景”、“心理和表情”、“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及字数的限制等。【答案】 每当听到不远处火车的轰隆声,在路边巡逻的老计就会暂时停下匆忙的脚步,如同一位慈母关切孩子一样注视着火车的到来。风驰电掣的火车带起的旋风让路边的老计的衣服飘了起来,此时的老计看上去更像是风中的一棵挺立的白杨,他的双脚不曾移动半分,他举起右手庄严地向火车敬礼,眼睛中充满了坚毅和自豪。老计在想:“我一定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火车安全行万里。”火车也如同明白了老计的心声,欢快地吹起了汽笛,汽笛声里充满了对老计的感激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