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
以意逆志《孟子· 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王国维说:“是故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
以意逆志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陶渊明)
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知人论世
天宝十四载安禄山造反。是年冬,永王(肃宗弟)以抗敌平乱为名,由江陵率师东下,请白参加幕府,不料暗中与亨(肃宗)争夺帝位,兵败被诛,白也因获罪,因郭子仪疏救,免死,长流夜郎。758年,李白到白帝城,遇赦,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运用夸张手法,描写了顺流之下、船行如飞的境况。既反映了长江三峡的奇险、湍急,又表现了诗人乘风破浪的豪迈胸襟。全诗写景抒情,融洽自然,字里行间充分表现了祖国河山的壮美和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知人论世诗人于宪宗元和十年(815)被朝廷“以恩召还”京师,回到长安。漫长的远放生涯并未改变诗人的初衷。是年春天,他借去京郊玄都观赏桃花一事,写下了《元和十年自郎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或《玄都观桃花》: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唐文宗太和元年,刘禹锡再次以主客朗中之职被朝廷召回长安。这时距“桃花诗案”发再贬连州又过了长长的十二年。次年三月,诗人再游长安近郊之玄都观。这时,观中桃花已尽,“种桃之蹊,半是苍苔而菜花满径矣”;“种桃道士”——“比先年宰相已去”(王湘注《千家诗》),其徒党亦如鸟兽散。诗人旧地重游,不禁无限感慨,随即复又吟出七绝一首,即《再游玄都观》。诗云: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刘禹锡感慨之至地叙述道:“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寻贬为郎州司马,居十年,召还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观,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时太和二年三月。”(《刘禹锡集·再游玄都观·序文》)。
知人论世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刘长卿(唐)《听弹琴》曾携五老峰前过,几向双松石上弹。此境此身谁更爱,掀天羯鼓满长安。——齐己(唐)《赠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