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我的母亲》教学目标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胡适《我的母亲》教学目标设计

ID:1091580

大小:38.42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4-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胡适《我的母亲》教学目标设计前言:教学目标的意义目标问题是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问题之一。教育目标是受教育者完成一定的教育计划后身心发展各个方面需要达到的具体规格要求及其结构体系,它规定了学习者按照既定方向发展所应达到的水平指标。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目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缺乏课程与教学目标,教育目的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课程目标是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语文作为一门必修学科,其课程目标关乎这一学科的全局,它制约着语文课程的内容、结构、实施和评价,同时也为语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依据。课程目标的制定需要考虑学科特点,又要考虑学生的特点和社会的需求。教学目标是通过某一具体的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某一具体的、可见的行为结果。王嘉毅.课程与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96.是在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后,学生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与标准。教学目标的系统和层次(一)以内容为标准以教学目标的内容为标准,可以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认知目标是学生有关知识的再现与认知、智力、认知技能的形成。情感目标是学生兴趣、态度和价值等方面的变化和令人满意的态度的形成。动作技能目标是学生对材料的操作、肌肉的协调活动和运动技能的形成。课程与教学目标又是课程内容选择和确定的依据,缺乏课程与教学目标,教师就无法了解学生学习后应当达到的行为状态,无法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和评估。教学目标是指在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后,学生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与标准。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决定着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以及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教学效果的达成与否。因此,在教学中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课标理念下,语文教学目标要求教学应注重学生三维目标的实现,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效达成。然而,在当下语文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重新整理】教学目标的功能(一)指导教学教师依据教学目标来指导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以及应用媒体和技术。研究表明,如果教学目标侧重知识或结果,则宜选择接受学习,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讲授法;如果教学目标侧重过程或探索知识的经验,则宜选择发现学习,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发现法。皮连生.教学设计[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1.同时,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师确定学习类型,并根据学习阶段来选择教学方法或运用技术、媒体。(二)指导学习教学目标的意义不应仅仅是指导教师的教学,也要指导学生的学习。教师应在上课一开始就清晰地告诉学生本堂课的目标。目标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要掌握的目标上,从而把握住本课的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课程或单元结 束后一定要进行测评,即时查缺补漏,目标导向的教学测量和评价也将提高学生的目标意识,逐渐养成学习的自觉性。(三)指导测评评价教学的标准有很多,比如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情况,教师的思维是否清晰以及学生的参与程度,等等。但唯一可靠和最客观的标准是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皮连生.教学设计[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2.例如有些教学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热情高涨,小组讨论热烈,可是讨论的焦点和本课的教学目标并没有多大关联,学生并未收获到积极在一节课或者一个教学课题结束后,教师应针对教学目标自编测验题,否则测验就会缺乏效度。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语文基本能力。阅读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取语文信息,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的运用能力,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性情,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智慧启迪。而阅读教学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在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目标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充分的激励作用,以及有效的评价作用。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为教师指明方向,提高教学效率;良好的教学目标能够激起师生良好的情绪体验,激励师生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教学目标还是教学评价的依据,能否完成既定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尺度。语文教师只有学会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才能以此作为依据来指导语文的教学活动。然而,在现今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进行目标设计时仍存在较多问题,如果能够认清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设计的现状并进行优化,将会对语文阅读教学产生极大的影响:首先,对于教师而言,能够解剖当前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并钻研出合理的改进方案,将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师对阅读知识的取舍和整合能力,使得语文教师加深了对语文知识的敏感度,更加突显出语文的“语”的特色;其次,合理而具可行性的教学目标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对文本的阅读能力;最后,目标的优化设计能够保证语文课堂的高效率和高质量,减轻教学和学习负担,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胡适的《我的母亲》是初中语文的经典散文篇目之一,历来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这篇文章上寻找突破口,有助于更好地发挥这篇散文的价值,也将会对整个语文阅读教学产生良好的示范作用。(一)《我的母亲》教学目标设计现状教师设计教学目标,需要满足以下的标准:宏观:1.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与内容”和“学段目标与内容”;2.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3.符合教材的编写目的。微观:1.必须明确、具体只有这样的教学目标,才能引导师生围绕目标的实现而有效展开教学活动,恰当地组织教学过程,并对教学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2.必须具有全面性教学目标要反映教育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该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它既包括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又包括学生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更要具有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只有这样,整 个教学目标才会内容完整、结构合理。1.必须难度适中语文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必须实事求是。无论是制定针对所有学生的教学目标,还是针对部分学生的教学目标,都要做到目标难度适中,切不可好高骛远。因为目标太容易,学生不需要努力就可以达到,这显然不会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如果教学目标太高,学生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达到,久而久之便会丧失信心和勇气,这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贡如云.语文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59-61.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也多种多样:一、ABCD表述法由美国学者马杰在《程序教学目标的编写》中提出,他认为可以从“教学对象(audience)”、“行为(behavior)”、“条件(condition)”、“标准(degree)”四个要素来说明教学目标:A——对象,指需要完成行为的学生、学习者或教育对象B——行为,指学生通过学习所能够完成的判定且可观察的行为C——条件,指学生表现规定行为时所处的环境因素D——标准,指用来评鉴学生行为的标准二、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表述方法教育的真正目的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还要重视学生内在的能力和情感的变化。贡如云.语文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61-6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指出“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三维目标”的内涵“三维目标”是基础学力的一种具体表述。第一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意指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的“过程”意指应答性学习环境与交往体验,“方法”指基本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指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人生态度以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钟启泉.“三维目标”论[J].教育研究,2011(09).,找出存在的问题;(二)分析《孔乙己》教学目标设计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三)阐述《孔乙己》教学目标的优化设计的原则,并提出改进措施。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是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成分,然而很多教师都没有认识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意义,对于目标的设计不够重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下面列举一些常见问题存在问题: 一、主体错乱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例如某一老师设定的教学目标:“1.积累重点字词;2.学习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的写法,把握人物性格特征,体会人物形象的深刻内涵。3.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及当时世态的炎凉。这是作品的主旨所在。4.引导学生深入解读人物的生命状态,倾听作者对生命的呐喊,联系现实,关照自己以期提升学生的生命品质。”刘冬凉.《孔乙己》教学设计[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9).从教学目标设计的主体这一角度来看,前3点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但目标4就明显站错了主体,它是“教师教”的目标,而非“学生学”的目标,像“引导学生”、“以期提升学生的……”之类的字眼都应避免出现。二、宽泛笼统明确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可是很多老师对自己的目标模糊不清,设计的教学目标宽泛而笼统,例如:“1.指导目标:认识中国封建社会及其科举制度的罪恶和腐朽。2.德育目标:教育学生体贴善待别人。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小说的能力。”孙钟昌.《孔乙己》教学设计[J].黑龙江教育(中学版),2006(03).作者设计的目标看起来非常简单明了,可每一点的表述都空洞模糊,尤其是第2、3两条,在很多文章中都可以用得到,没有体现出《孔乙己》在小说群体中的独特价值。这样的教学目标没有指导作用,形同虚设。三、繁多冗杂有的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力求面面俱到,然而教学效果却是事倍功半。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过多的教学目标往往很难全部实现,而为了完成这一系列的教学目标,教师就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致使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缩短甚至省掉,其成效也就可想而知了。一位教师这样设计他的教学重点如下:“1.把握小说的主题,了解作者如何对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冷酷的社会进行揭露和批判。2.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3.学习在典型的环境中刻画人物典型性格的手法,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4.运用换位法,探讨孔乙己在咸亨酒店来寻找些什么。5.学习本文布局精巧和选材精当的写作特色。”杨秀云,雷永光.《孔乙己》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思考,2004(Z1).教师的目标包括把握主题、分析形象、学习写作手法、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探讨主人公的行为目的、学习文章布局以及写作特色。诚然,鲁迅的这篇小说有很多教学价值可以挖掘,但是如此多的教学目标如何在2个课时之内完成?纵使勉强完成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又参与了多少?所以,教学目标要适量,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下,确定3个左右最有意义的目标即可。一、形式主义由于对中学语文课程“三维目标”以及新课程理念解读和理解得不够深入乃至发生偏差,还有对“三维目标”的设计和操作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在实施层面上便出现了三维教学目标概念化和相互割裂的现象。在积极响应“三维目标”整合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三维目标”`没有得到应有的整合而影响了“三维目标”的达成。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整合“三维目标”并不是要求在每一堂课的每一个教学目标上都必须体现三个维度来,而是要求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尽量去挖掘并进行整合,要求我们在实施语文教学的整体过程中要随时考虑到“三维目标”的整合。 教学目标分析。通过对模块、单元、课文的文本内容的把握,提取可以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学习情感发展的教学目标,以确定当前教学的“问题”。1.分析模本单元选文的特点2.研究分析学生学习本单元的问题与需要3.精心策划课文的教学设计从“一元解读”到“多元解读”传统的阅读教学,多是从某一特定角度解读文本,并把这一角度视为唯一正确和合理的角度。这种“一元”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一是“作者中心论”,把作者的写作意图视为“定解”;二是把专家的解读作为文本解读的唯一合理解读;三是把教参的解读作为模板,视教参为上。造成教师“一元解读”的原因也很多,主要包括教师自身与考试制度两方面。一方面,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有些教师的教学理念过于传统,倾向于“灌输式”的授受方式,不喜欢学生反驳自己的观点;有些年轻教师对于教材的研究不够深入,对教学目标模糊不清,因而对教材的把握上没有自信,于是只好求助于教参,至少照搬教参不会出错。另一方面,书面考试往往迫使教师给出“定解”,学生只要接受这一“定解”,就不会出错,在当下的考试制度下,“一元解读”可谓是通过考核的一条捷径。实践证明,教师按“一元”的“套路”教书,结果只会把学生“套”在小小的方圆里,大大限制了学生思想火花的迸发与个性的发展,因而,越来越多人推崇“多元解读”,倡导多角度解读文本。由于读者的思维方式、知识水平、生活经验、情感体验以及审美角度等方面的差异,势必导致文本解读的多元化,不同的人对同一文本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多元解读”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鼓励多元解读,可以给文本带来丰富的视野,但同时也可能导致阐释的混乱。针对这一问题,钱梦龙指出:“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是不同读者从不同角度解读哈姆雷特的结果,但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不会是李尔王或奥赛罗。可惜我们在强调学生作为阅读主体时,往往忽略了文本给予读者的暗示或提示对解读自由度的限制。找到文本对解读的限制和解读自由度之间的契合点,恰恰是阅读教学最能显示其魅力之处。”钱梦龙.一个哈姆雷特还是一千个哈姆雷特[J].中学语文教学,2004(10).原因分析教师在教学之前,并未从单元的角度来分析本篇文章的学习价值,而是割裂开来,使得篇目与篇目之间失去了联系,这也可以说是教师未能体会教材编者的意图。教师没有目标意识。面对一篇课文,很多教师的第一反应就是思考教什么,怎么教,他们的备课重点也是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的设定常常被轻视和忽略,还有一些教师在设计好教学过程之后再去补上教学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目标就成了摆设,并无价值可言。教师没有考虑学情。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不同学段的学生其心智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同一学段的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也有高低之分,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水平,制定的目标不可过高,也不可太低,过高的目标难以实现,过低的目标只会使学生的水平停滞不前。怎样将目标定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让学生“跳一跳,摘个桃”,是广大教师应用心思考的问题。事例一“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主干深入理解文章主旨,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引导学生从作者质 朴的文字中品读出母亲对作者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对母亲深沉的感激之情。通过此文的学习,培养学生体味母亲、学会理解、懂得感恩的情感态度。”教学目标制定的对象是学生,检验目标是否达成的依据也是学生的表现,而这以上目标却是以教师为主体,表述的是教师的教学行为,而非学生学习结果的期待,可见该教师没有正确理解教学目标的含义。“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字眼应当去掉。同理,在本人搜集的教学设计中,有一教师的情感目标的表述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事例二“让学生感受亲情,激起心灵的共鸣,然后引导他们关心家庭,关心父母。从而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他们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感,帮助他们形成尊重别人、关心别人、珍惜生命、珍惜幸福的人生态度。”该师错误地将授课的教师当作教学目标的主体,但这只是其中一个错误,此目标还存在大而空的弊病。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来感受亲情,并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更多关心父母,这样的情感目标还是合理的,可是“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这一目标和本文并没有什么关联,这是一篇有关母亲的人物传记,本文的情感目标应围绕母子亲情给予我们的触动与启示,关注社会生活这样的目标实在与本文不符。除此之外,该师的教学目标还包括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帮助他们形成尊重关心别人、珍惜生命和珍惜生命的人生态度,这一目标同样是不合理的:它无法测量,更无法在一堂课中实现,责任感与人生态度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是一两节课就能够培养的,所以不能作为课时目标。事例三一、知识与技能1.熟读全文,理解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2.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能整体把握作品。2.能从自主学习中获得发现美、表达美的感受。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通过对作者母亲形象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该教学目标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笼统模糊,目标不明确,三个维度皆是如此。“知识与技能”维度中目标2中“理解文意”的要求太过模糊,像《我的母亲》这样一篇人物传记,“文意”是指作者的思想感情,还是文字的内涵,令人费解。“过程与方法”维度中“把握作品”这一目标亦是如此,教师要学生把握的是作品的语体特点,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还是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作品”包含了太多内容,教师的要求不够清晰。另外,“获得发现美、感受美的感受”的目标更是虚无空洞,“美”本身就是一种不可名状的存在,每个人对美的理解都是不同的,“获得……感受”同样是抽象而难以言说的,所以这样的目标设定形同虚设,没有操作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的问题和第一维度如出一辙,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有童年的遗憾夹杂着对母亲的些许怨言,有对母亲的敬畏,更多的是对母亲的感激,而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应该是学生应当把握的思想感情,这是教师应当具体说明的。事例四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能整体把握作品。2.能从自主学习中获得发现美、表达美的感受。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反思自己对母亲的感情。该教学目标与事例三大同小异,除了知识与技能目标不同,其余两维目标几乎一致。这就意味着该目标同样存在笼统模糊的弊病,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教案设计千篇一律的现象。在本人所搜集到的教案设计中,【待补充】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教学现象,是因为很多教师不能沉下心钻研教材的教学价值,只知模仿他人,人云亦云,照搬教参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学设计难出创新。更重要的是教师们的目标意识不强,面对一篇课文,很多教师的第一反应就是思考教什么,怎么教,他们的备课重点也是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的设定常常被轻视和忽略,还有一些教师在设计好教学过程之后再去补上教学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目标就成了摆设,并无价值可言。例如这样的目标设计:“1.感知母亲形象;2.学习写人手法。教学重点:感知母亲形象。教学难点:学习写人技巧。”该目标表述地太过简单,显然教师只是“为了目标而目标”,未经熟悉内容就随手拈来,制定出的目标放之四海而皆准,端正教学态度是该师亟需加强的任务。“1.准确掌握课下及课后生字词的音、形、意,了解关于胡适的文学常识。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理清思路,理解母亲形象。3.体会母亲对胡适的影响,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教学目标是指在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后,学生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与标准。这里的“了解关于胡适的文学常识”以及“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应为学生课前就已做好的工作,而不是在课堂上花费时间去实现的目标。教学目标太过简单,没有从学情出发。课程标准对八年级学生的要求是:【待补充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