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胡适张长林
比天空更广阔的是母亲的胸怀,比海水更难量的是母亲的深爱。——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谢景远
母亲名言世界上只有一个最好的女人,便是我的母亲。(成吉思汗)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是出现在我们回忆母亲的时候。(莫泊桑)
有这样一位母亲,23岁就守了寡。她没有读过书,却千方百计地送儿子读书。儿子留学美国,她独立撑持门户,一切亲戚庆吊往来,人情南北,负担委实不轻,乃至靠抵当首饰过年。恰巧这时,族中有个人因家庭败落,愿将《图书集成》一部大书减价出售。母亲知道儿子想得到这部书,便借钱买下了。这位宁肯自己遭受困窘,却处处为儿子设想的母亲是谁呢?她就是现代诗人、著名学者胡适的母亲。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胡适的人生经历,去感受母爱的力量。
我的母亲胡适
教学目标:1、了解胡适其人其事2、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3、把握自传的语体特点4、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感悟课文的人文内涵教学重点:目标2、4教学难点:目标4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掌握生字词2、了解作者其人3、理清文章结构4、概括文章事件并从中概括母亲品性
胡适(1891~1962)现代诗人、学者。原名嗣穈,学名洪骍(xīnɡ),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1917年完成博士论文(1927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他一生获得36个博士学位。胡适
其父胡传是清末贡生,母亲冯顺弟比其父小32岁,是一个乡村女子。胡适三岁时,父亲就病故了。23岁的寡母做了乡村大家庭的主母,对唯一的儿子悉心教育,遵夫遗嘱,“令他读书”,终于把胡适培养成才。胡适三岁随母在上庄接受教育,13岁离开母亲赴上海求学,9年的乡村生活,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深刻的无以替代的影响。
读准字音,理解词义文绉绉( ) 庶( )祖母翳( ) 绰( )号佃( )户 恭( )筹( )备 摹( )画zhōushùyìchuòdiàngōngchóumó
翳(yì):眼睛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责罚:处罚。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广漠:广大空旷。宽恕:宽容饶恕。质问:责问。文绉绉(zhōu):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初读课文,掌握下列词语: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此文是作者中年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回顾,回忆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
文章思路我的母亲{童年生活深远影响记叙母亲(1-4)(5-12)(13)对“我”对家庭对自己(5-7)(8-11)(12)
写母亲对我的直接教育和对我在做人方面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文中写了母亲哪些方面的事(概括至具体)?探究讨论:
讨论交流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概括):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5-7)(8-11)(12)
一、是对“我”的管教。(对我)学习上的督促做人上的训导(5)(6-7)具体:
②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①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对家庭)(8)(9-11)
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对自己)写母亲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12)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慈祥严格宽容善良容忍温和正直刚烈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C.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D.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E.听了五叔的牢骚话,当面质问,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这些事件体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格?
1、请说说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母亲慈祥、教子严而有方;气量大,性情好,待人仁慈、和善、容忍;对大事又不失刚气;是我的恩师、慈母、严父。说一说2、作者对母亲怀有怎样的感情?怀念、感激、敬爱之情
请用“母亲是一个___的人。因为文中写道___”的形式组织语言,精当评价母亲的形象。例如:母亲是一个温和仁慈的人。因为文中写道“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评一评:
九年的读书生活母亲是母亲对“我”做人的教育一、对“我”的管教:谆谆教诲,严格督学。严厉责罚,正确教导。二、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宽厚容忍,从不给人脸色看。正直刚烈,从不受一点侮辱。慈母给“我”的极大影响学得了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学习勤奋、守时。我的母亲三、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慈母严师恩师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2、感悟课文的人文内涵3、把握自传的语体特点[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
思考研讨:1、文章的主题部分是第二部分,题目是《我的母亲》,那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写自己童年的一些事情呢(第一部分)?内容似乎与“母亲”无关,为什么?提示:先看看作者的童年生活是什么样的?1.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2.装“先生样子”。3.喜欢看书,不曾享受过儿童游戏的生活。4.失掉了学习音乐的唯一机会,失掉了学做画家的机会。
参考:因为作者的童年生活是单调、贫乏、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是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练”,这显得弥足珍贵的,让我永铭于心,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前三段不仅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另一个原因,这篇文章选自《四十自述》,是一部自传。写母亲的同时,也是写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段经历,把母亲作为人生道路上的一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开头写了较多自己童年的经历。
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景?---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其实往往主要不是指母亲如何训导我们,批评我们,更多的是指母亲的人生态度、性格特点、待人接物等方面对我们有巨大的影响。本文中也是如此。胡适写他的母亲如何与家人相处,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以身示范,对胡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研读与赏析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会为母亲美好的性格品质所感染,而且也被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所感染。但文中却极少抒情的句子,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的呢?请你认真读课文,找出这些饱蘸感情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
1、“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作者是用童年的视角回忆往事,如实道来,暗含对母亲的敬仰与感激。2、“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母亲爱子之深,平实的语言中含着我对母亲的感激。
“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的,真诚倾吐,如实道来,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小结:文章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和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品味本文极有分寸的语言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用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之大。
品味语言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如果”只是一种假设的词语,而不是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非常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
课后作业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影响呢?回忆一下,并与同学交流,然后写一个片段。★学得了好脾气★学得了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容人、体谅人★在学习上勤奋、守时★做人上能反省“吾身”(让作者养成了宽容、善待、体谅的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