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我的母亲》
加入VIP免费下载

胡适《我的母亲》

ID:1091627

大小:2.03 MB

页数:52页

时间:2022-04-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我的母亲胡适 我的母亲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 教材《我的母亲》是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原文选自《胡适自传》,标题是编者加的。它的体裁是传记,堪称文学的传记,传记的文学,既可供胡适研究者参考,具有史料价值,也可供文学爱好者欣赏、阅读,具有文学价值。文章内容翔实,饱含感情,既写出了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在大家庭环境中作为后母维持家庭关系的不容易,表达了爱子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 教材作者把自己的成长与母亲的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着重写出母亲对自己的“做人的训练”,对自己少年时代乃至一生的重大影响,由此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从胡适一生的奋斗与追求,从他在学术史上的地位与成就来看,母亲对他的影响是功不可没的。因此,教学本文应该从宏观上确立把握好重点,解决好难点,同时还要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感悟胡适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内涵。 学情初二的学生逆反心理很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行为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而且学生与父母之间有代沟,有很多学生不理解母亲对他们的关爱。所以。教师让学生感受亲情,激起心灵的共鸣,然后引导他们关心家庭,关心父母。从而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他们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感,帮助他们形成尊重别人、关心别人、珍惜生命、珍惜幸福的人生态度。 知识与能力目标①积累好词佳句,感受文章情感;②理清文章内容,体悟文章主题;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借助多媒体,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②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强化学习的自主(合作)意识;③通过比较阅读,升华文章主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体验母爱的伟大无私,热爱母亲;②提升自我情感,尝试报答母亲。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复习围绕我的母亲的发生的几件事和母亲的品性,培养他们家庭责任感。教学难点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关心他人,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替他人着想。 《我的母亲》说课稿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整体感知法比较阅读法预习自主阅读合作讨论阅读模式整体感知-研读赏析-拓展延伸-体验反思教学方式的选择 我的母亲课程导入作者介绍感知课文研讨课文拓展延伸课后作业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骍(xīnɡ),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诗人、学者。 胡适(1891~1962),现代诗人、学者。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安徽绩溪人。胡适故居 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4年在康奈尔大学获文学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读哲学,师从杜威,深受影响。1917年完成博士论文(1927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引起很大反响。胡适 1920年出版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他第一个用白话写作独幕剧《终身大事》,确立了现代话剧的新形式,产生了广泛而强烈的反响。胡适 在学术上,他曾致力于白话文学史的研究和章回小说的考证工作,其中所著的《红楼梦考证》,否定了索隐派的旧红学,开创了《红楼梦》研究的新红学派。胡适 在治学方法上,他提出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在学术界深有影响。所有这些,使胡适成为“五四”文学革命和初期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胡适 晚年主要致力于《水经注》的研究,后病逝于台湾。胡适 感知课文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再读课文,注重自己的独特体验朗读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①抓住关键句、段。②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③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④理清文章结构: 文绉绉(zhōuzhōu):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佃(diàn)户:佃,租种土地。轻薄:言语举动带有轻佻和玩弄意味。仁慈:慈爱慈善。质问:依据事实问明是非;责问。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广漠:广大空旷。宽恕:宽容饶恕。字词疏通 请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九年的读书生活母亲是母亲对“我”做人的教育一、对“我”的管教:谆谆教诲,严格督学。严厉责罚,正确教导。二、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宽厚容忍,从不给人脸色看。正直刚烈,从不受一点侮辱。慈母给“我”的极大影响学得了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学习勤奋、守时。我的母亲三、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慈母严师恩师文章结构 再读课文,注重独特体验1.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值得思考的问题,集中起来加以讨论。2.教师提出问题,共同探讨。①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②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③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我的母亲》写作前后老舍的这篇散文发表在1943年4月《半月文萃》第九、十期合刊上。老舍自幼丧父,由母亲独自带大,和母亲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老母病逝于1942年夏季,在北平。当时老舍孤身一人在大后方从事抗战文艺创作和组织工作。最初家人没敢把母亲病亡的消息立即告诉他,害怕加重他的孤独痛苦。拖了半年,才在家信里透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老舍每次接到家信都不敢立即打开,怕有不幸的消息。老舍已然为一种不祥之兆所笼罩,因为有一年的时间,家信中再也没有提及母亲的起居情况。 《我的母亲》写作前后老舍忆及当时的心情时说:“我疑虑,我害怕。我想像得到,没有不幸,或家中念我流亡孤苦,不忍相告。”12月26日收到家信,老舍仍不敢拆读,临睡之前,才打开,这时,母亲去世已一年了。老舍回忆说:“我廿三岁,母亲要我结婚,我不要……廿七岁,我上了英国。为了自己,我给六十多岁的老母第二次打击。”母亲七十大寿那天,老舍还在异域。这一年,老舍在母亲寿日前写信回去,却得到母亲去世一年的消息……于是,他饱含血泪,第一次详尽地回忆了母亲的身世,自己艰难的降生,父亲的死亡,家庭在八国联军烧杀北京时所遭遇的不幸,母亲撑持家境的坚强与酸辛,终生的刚强与贫苦。《我的母亲》是为纪念母亲而写的, 是老舍先生最为优秀的一篇散文作品。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谆谆教导,严格督学B.母亲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教子有方C.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责罚严厉,教我做人D.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能忍能让,宽以待人,品性善良1、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些事?这些事分别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 E.受了两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宽厚、和善、容忍,从来没有一句伤感情的话。F.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正直、认真、刚烈,毫不马虎,从不受一点侮辱母亲的性格: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品味语言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用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之大。 品味语言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如果”只是一种假设的词语,而不是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非常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 研读与赏析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会为母亲美好的性格品质所感染,而且也被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所感染。但文中却极少抒情的句子,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的呢?请你认真读课文,找出这些饱蘸感情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 1、“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作者是用童年的视角回忆往事,如实道来,暗含对母亲的敬仰与感激。2、“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母亲爱子之深,平实的语言中含着我对母亲的感激。 “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的,真诚倾吐,如实道来,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小结:文章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和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拓展延伸请同学们听歌曲《儿行千里》,结合歌曲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母亲给予了我们怎样的爱。请同学们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欣赏公益广告“关爱老人,从心开始”,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应该怎样关爱母亲。 母亲 作业1.搜集有关母爱的故事、诗歌、名言、歌曲或小品。2.在实际生活中,观察母亲,发现母亲对我们浓浓的爱。 结束语母亲永远停不下手里的活,心里有了儿女,生活便没了艰辛;母亲永远停不下嘴里的唠叨,心里有了牵挂,挂念的是儿女一生的平安。多想想母亲,苦难的母亲,艰辛的母亲,勤劳的母亲,伟大的母亲,天下所有的母亲,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家。 谢谢指导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