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习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回忆我的母亲习题

ID:1091852

大小:74.11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2-04-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回忆我的母亲习题(一)阅读《回忆我的母亲》(节选),回答19〜23题:(10分)①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②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一一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③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12.第①段中点明全文叙事线索的句子:(2分)13.第③段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是(2分)() A.具体生动的记叙B.富有感情的描C.深沉的抒情D.充满感情色彩的议论14.文章的两个“尽忠”的内容是作者感情的升华,由爱母亲升华到爱,爱,决心献身革命事业。(2分)15.文中谈到“无法补救的”和“能做到的”各指什么?(2分)答:16.划线句子“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中“创造了”和“创造着”能否对换,为什么?(2分)答:答案: 12、她勤劳一生。13、C.14、民族、人民。15、指在母亲去世前未能见母亲一面;指“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一一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16、“创造了”是已经创造,“创造着”是正在创造。两者位置不能调换,否则就不符逻辑。回忆我的母亲【疑难解析】1.快速阅读全文,认真想一想:这篇课文记叙了母亲的哪些事件?•记叙了母亲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纱、挑水、和气待人、周济穷人等小事。•记叙了母亲同情革命、支持儿子的事情。2.这些事件分别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性格特征?甲生:表现了母亲的勤劳俭朴。乙生:表现了母亲的宽厚仁慈。丙生:表现了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丁生:表现了母亲深明大义、识大体、耐大劳的特点。 2.母亲一生值得回忆的事件很多,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些事件来写呢?这些事件又是如何串连起来的?思路:此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剪裁技巧、揣摩文章写作思路的能力。作者精选的这些事件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的本质特征: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坚强不屈的性格。但在文章中这些事件又不是零碎的、孤立的,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母亲的优秀品质为纬线,把这些典型事件巧妙地编织起来,首尾呼应,结构严谨。3.这篇课文是回忆录,主要是记叙母亲的生平事迹,但有的地方有议论。看一看哪些地方有议论?这些议论有什么作用?议论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课文第14至17段大都是议论。这些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把事件蕴含的意义揭示得更透彻,把作者悼念、赞颂母亲的感情抒发得更加深切。这些议论的语言以记叙为基础,饱含感情。【重点品析】1.“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有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这一段奠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这一段首先交代写作缘由和自己的心情,然后用“我爱我母亲”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表达对母亲真挚的敬爱之情,最后用“勤劳一生”点明全文叙事线索。1.“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句中“竟”字能否去掉?为什么?不能。这个“竟”字蕴含着无尽的遗憾,语不惊人情动人。去掉后就没有这种效果。2.“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句中“创造了”和“创造着"能否互换,为什么?不能。因为“创造了”是说明过去的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创造着”是表明现在的历史仍由人民创造。3.“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这两句话能不能并作一句“这是我一定能做到的”?不能。这两句话用“能”“一定能”表达自己无比坚定的信心,收束有力。如果并成一句,“-定”不够突出,不足以表达自己的信心。《回忆我的母亲》 第一部分:1.本文作者。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i?()和"l迁徒()祖籍()她婢()()劳3.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选填恰当的词语填空:⑴聊叙()a、姑且b、聊天c、依赖⑵任劳任怨()a、相信b、承受、担当c、任命⑶虽然自己不富裕,还还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a、救济b、接济c、周济⑷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远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是无法补救的。()a、惨痛b、哀痛c、沉痛4.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不同含义:⑴母亲是个好劳动。⑵她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5.用你自己的话,概括地说说作者的母亲有哪 些高尚的品质。1.摘出课文中作者概述母亲对自己影响的句子(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8题。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强壮、健康)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勉励、鼓励、激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珍贵、贵重、宝贵)的财产。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个(普通、平凡、平常)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 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一一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5.简要概括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提示:从选文的前两段中来概括,其中“教给……”提示了作答信息。答案:(1)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2)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3)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6.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提示:注意辨析近义词之间微小的差别,结合语言使用习惯作答。答案:强健鼓励宝贵平凡7.“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提示:整体感悟,结合全文的主旨作答。答题的关键点是抓住作者把母亲融入到千百万普通劳动人民当中并对他们进行赞美的目的。参考答案:抒发了对母亲的悼念之情,表达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由爱母亲推广到爱劳动人民,由赞美母亲到赞颂劳动人民,感情升华了,主题深化了。6.上题中“创造了”和“创造着”能不能互换?为什么?提示:把握“了”和“着”所表示的时间意义。参考答案:不能。前者表示已过去,后者表示现在和未来,不能互换。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过上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1.以上三段话出自同志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2分)2.选文前两段话中,可以看出母亲从三个方面给了作者深远的影响,这三个方面是:(6分)第一 ,第二,第二1.对上面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正区正确的一项是(3分)(C)A.记叙、议论B.记叙、抒情C.议论、抒情D.抒情、描写4、对文中划线一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C)A.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的一员。B.母亲是一个伟大的人,他虽然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却和他们共同创造饿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C.母亲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中国劳动人民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而她就是其中的一员。D.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5、对选文第3段中“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一句在文中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B)A.它从上句对母亲的高度评价过渡到下旬对母亲的报答.B,用设问形式表示强调:我要报答母亲.C.它与下句构成一个设问句,表达了“我”报答母亲深恩的方式和决心。D.它用问句引起作者感情的升华:从报答母亲到尽忠于党和人民.答案:1、朱德散文2、第一方面: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第二方面: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第三方面: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第二部分(①每天天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 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②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③她的性格()(a、和睦b、和蔼c、和气),没有打骂过我们,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④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她婢相处很()(a、和睦b、和蔼c、和气),母亲同情贫苦的人一—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⑤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⑥她自己是很节俭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a、管教b、管理c、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⑦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7.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前边的横线上。依次是:8.“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9.这段文字记叙的重点是()a、母亲勤俭持家的习惯及任劳任怨的态度。b、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及宽厚仁慈的态度。 7.这段文字正确的层次划分是()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I⑥⑦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I⑦8.对这段文字的内容归纳正确的一项是()a、写家人及母亲的勤劳、俭朴和仁慈。b、写母亲勤劳、俭朴的品德和对我的影响。c、写母亲勤劳、俭朴和仁慈的品德及其对我的熏陶。d、写我对母亲教育培养之恩的感激之情。9.这段文字运用的主要手法是什么?请作简要回答。答案:10依次是:bac8.排比9.c10.d11.c12.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7.“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抒发了对母亲的悼念之情,表达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由爱母亲推广到爱劳动人民,由赞美母亲到赞颂劳动人民,感情升华了,主题深化了。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