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之花——康乃馨
我的母亲胡适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1873—1918)农村出身,不会识文断字,是绩溪县中屯人。19岁时成了比她大三十岁的胡适父亲胡传的续弦。胡适的父亲胡传是清末贡生,曾在东三省、广东及台湾省任官职,然而天不假年,50出头便撒手人寰(huán),抛下了孤儿寡母。成了寡妇的冯顺弟无奈中不得不带着胡适回到老家寻找生路,让孩子接受教育。23岁的冯顺弟成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对胡适的教育一、言传身教培养胡适的好脾气和自尊心。二、胡适早期的“代理启蒙教师”和“助教”,培养了胡适爱读书的好习惯。三、重教尊师,一切以教育孩子为重。四、育子有方,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教育效果佳。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他一生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香港大学法学名誉博士学位、哈佛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美国南加州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等三十六个博士学位;他是中国白话文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尝试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诗集。胡适他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大使;联合国文教组织曾聘其为“世界人类科学文化编辑委员会”委员;
绰号文绉绉眼翳抽屉管束轻薄庶祖母吹笙摹画舔去妯娌chuòzhōuyìtìshùbóshùshēngmótiǎn检测字词Zhóulǐ
学习目标: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2,了解母亲为人处事对作者的影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学会理解父母,感恩父母。
自读课文,思考问题:1、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些事?这些事分别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
(1)课文写母亲的件事及体现的品格:1、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早学;(5)2、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6)3、我说了轻薄的话,她重重责罚我;(7)4、他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5、对待除夕夜被债主追债的败家子大哥: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8)6、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受了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9-11)不露怒色、气量大、性子好容忍仁慈、温和7、对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要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12)有刚气不受人格侮辱一、如何对“我”进行管教;(5-7)二、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8-11)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12)
他一生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香港大学法学名誉博士学位、哈佛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美国南加州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等三十六个博士学位;他是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不小的建树。他是中国白话文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尝试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诗集。胡适他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大使;联合国文教组织曾聘其为“世界人类科学文化编辑委员会”委员;
作者对母亲怀有怎样的感情?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1、“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作者是用童年的视角回忆往事,如实道来,暗含对母亲的敬仰与感激。2、“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母亲爱子之深,平实的语言中含着我对母亲的感激。
3、“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4、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的,真诚倾吐,如实道来,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混”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之大。三个“如果”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非常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同时流露出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作者对母亲怀有怎样的感情?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怀念、感激、敬爱之情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文章思路我的母亲{童年生活深远影响记叙母亲(1-4)(5-12)(13)对“我”对家庭对自己(5-7)(8-11)(12)怀念、感激、敬爱之情
(1)课文前四语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而其他内容似与作为课文内容鲜明精练概括的文题无关,作者这样安排行文结构的用意是什么?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呼应。合作探究(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母亲对我的训导是”言传”,而与家人的相处是”身教”。”言传”与”身教”正是恩师的具体体现。
拓展延伸1、是对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面做一点评论。2、结合实际,说说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自己母亲的影响有哪些?畅所欲言。
欣赏懂你——满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