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教案【教学背景】1,面向学生:□高中2,学科:语文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二、自读课文,思考自主学习内容的问题。三、让学生提前用互联网搜索关于胡适的内容和知识。【教材分析】《现代散文选读》为选修课本,在高二下学期学习,随着学生的逐渐成熟,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逐渐确立,中华传统中的感恩教育为学生教育的重要方面,而且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西方的母亲节,于是我们选择了胡适自传中节选的《我的母亲》一文来学习,以便让学生体会母爱的隐忍博大,培养宽以待人的品质,学会感恩、学会宽容。文章属于自传的节选,独立成篇有一些难理解。另外,学生对胡适比较陌生,对胡适的生平不太了解,间接造成学生阅读兴趣的降低。因此我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关于胡适和胡适母亲的材料,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其貌不扬的母亲和伟大儿子的反差对比,让学生理解伟大的真正含义不在外表而在坚毅的内心。课文比较长,学生需要阅读时间较长,为完成授课任务,需要用多媒体投影仪把学生的作业即时投影,让学生讨论、点评。【学习目标】1.扎实掌握“角”、“模”等多音字和“气量、气度”等近义词,提升鉴赏人物形象能力。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掌握通过细节描写、衬托手法刻画人物的写法。3.激情投入,全力以赴,体会母爱的隐忍博大,培养宽以待人的品质。【教学重点】:诵读、概括。提炼母亲的形象,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情。【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深厚内涵和写作特点。【教学方法】:诵读法和合作探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课后通过网络搜索了一些关于胡适的一些材料,谁能起来说一下?生答……胡适能取得这样的成就离不开他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但胡适曾说过“要怎么收获就要怎么载”。很显然他从自己的经历中体会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胡适早年丧父,他的教育完全由他母亲一个人完成,那他到底有一个怎样的母亲?他的母亲为他的成长做了什么?我们一起走近胡适的《我的母亲》。【走近作者·把握背景】(百度图片)胡适的照片http://image.baidu.com/(百度搜索)胡适:http://baike.baidu.com/view/2010.htm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中国现代著名的学者、作家。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首倡“新文化运动”,1916年写成《文学改良当议》,1917年发表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这是最早全面系统地提倡白话文的论文,在新文化运动初期产生重大影响。他是中国第一个用白话写诗的诗人,1920年出版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胡适学识渊博,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不小的建树,传奇般地获得过35个博士学位。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1962年2月24日在台北病逝。本文是胡适所写自传的一部分,回忆的是他的母亲。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旧社会传统的“母亲形象”。她16岁嫁给当时已48岁的胡适的父亲胡传做填房,3年后胡适出生。6年后,也就是在胡适母亲23岁时,胡适的父亲不幸去世,年纪轻轻就丧了夫,做了寡妇,这是一个中国妇女的最大的不幸!而当时胡传前妻曹氏所养的儿女都比胡适的母亲大,她守寡23年,“以少年作后母,周旋诸子诸妇之间”。所以胡适的母亲是一个特殊家庭特殊时期的特别的母亲,要抚养自己的儿子,又要支撑整个家庭,需要承受怎样的苦痛和压力?需要具备怎样的智慧和品德?在阅读本文时,我们必须要注意这个要素来把握文章。【自主学习·整体感知】用7分钟速读全文,注意用红笔勾画体现母亲性格特点的词语或细节,思考下列问题:1.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2.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文章写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抒情的语句,找出你认为最感人的语句或段落。有感情朗读并深入体会。【自主学习检测】通过幻灯片打出答案,学生一边说一边展示答案,让学生对正确答案有清晰的认识。1.在下列括号中标出加点字的注音。(1)角:①( )号角、直角、皂角②( )角斗、角逐、角力、角色、主角、配角、文角儿
(2)模:①( )模式、模型、模仿②( )模板、模具、模样、一模一样、大模大样2.近义词辨析(1)大嫂是个最无能而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嫂是个能干而很窄小的人。(气量/气度)(2)三十年来,我不曾拿过乐器,也全不懂音乐; 我有没有一点学音乐的天资,我至今不知道。(毕竟/究竟)【课内探究案】【合作探究·研读剖析】通过投影机直接展示学生的答案,让学生讨论、点评。最后展示老师的答案让学生对比,重新整理。1.找出文本中关于“母亲”三次哭泣的描写。请分析:“母亲”三次哭泣的描写有何不同?分别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特点?2.文本中所写的“大哥”、“大嫂”、“二嫂”、“五叔”对刻画母亲形象起了什么作用?★3.课文的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本前3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写一些似与“母亲”无关的童年往事呢?【能力提升】让学生有感情的诵读自己的作品,争取发掘出真感情。(百度视频)胡适母亲http://video.baidu.com胡适的母亲是隐忍伟大的,想必自己的母亲也有“宽以待人”或“严格教子”的一面,在母亲节来临之际请围绕一个主题选取1-2个细节写一下自己的母亲,字数在100字左右。
【知识链接】用幻灯片展示胡适母亲的形象和文章中没有的其他有关信息。让学生更清晰的感知伟大母亲的形象。(百度视频)品读《我的母亲》http://v.hihour.com/hishow/Z77MHJWP.shtml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旧社会传统的“母亲形象”,她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之后于46岁死去。为了她唯一的儿子胡适,她含辛茹苦,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宁可自己遭受困窘,也要供胡适读书,她处处为儿子设想,是一位注重智力投资的开明的母亲。胡适3岁前,母亲即让他认方块字,学了约有一千字。回到安徽家乡时,母亲望其读书心切,就让他在其四叔开的私塾里念书。因为个子太小,还要把他从念书的高凳上抱上抱下。胡适从小就对读书有兴趣,母亲对他也格外照顾。别的小孩学费只有二元,而胡适的母亲渴望他读书,故学费特别优厚,第一年就送六元,以后每年递增,最后一年加到十二元。母亲嘱托先生要为他“讲书”,每读一字,须讲一字的意思,每读一句,须讲一句的意思,这使胡适在学习上比一般的孩子更扎实。9岁时他就能看《水浒传》了。他不但把大量的小说“看”进去,还能把小说“讲”出来,向周围的本家姐妹们说书。【教学反思】该堂课,学生兴趣浓厚,反应迅速,对问题的分析深刻到位,特别是能力提升部分联系母亲节让学生感慨万千,感恩教育收到绝妙的效果。特别是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到的胡适和胡适母亲的有关知识,不仅引起了学生对这堂课内容的兴趣,更让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知识得到丰富。在课堂中使用幻灯片和投影仪让课堂容量大增,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课堂显得有生气,高校有趣。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应根据不同课型尽量多的采用互联网技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