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忘怀的故事』每天,太阳都要升起又落下;每天,一件又一件的事情从我们身边滑过。但是,只有具有“意义”色彩的事情,才会在我们的脑海中刻下印记;只有触动了心灵之弦的事情,才会让我们难以忘怀。
村学校的音乐课唱歌的时候,要全身心地投入,尽量张大小嘴,以便表现自己走调或不走调的歌声;尽量竖起耳朵,以便听见老师的胡琴伴奏和同伴们走调或不走调的合唱。眼睛在音乐的世界里是多余的,所以便省略了。
瞻瞻底车(二)脚踏车这是丰子恺最广为流传的一张画,主人公是他的长子丰华瞻。幼年的瞻瞻就表现出惊人的想象力,无怪长大成为著名的教授。当成名后的丰华瞻到外国的大学演讲时,礼堂上就悬挂着这张画片。
阿宝赤膊阿宝就是丰陈宝,她是丰子恺第一个女儿,大概也是第一个带给他快乐和灵感的孩子。阿宝的赤膊,露出的是她的童稚和她父亲的怜爱。
花生米不满足花生米的分配低于自己的期望值,便皱着眉眼表示抗议。儿童就有这样赤裸裸的真率,哭与笑,满足与不满足就是这样的简单,毫不矫作,难怪丰子恺一生都对儿童的世界羡慕不已。
要!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对于天上的月亮,"要"字后面还要跟上一个坚定的惊叹号。那样明亮有趣的月亮,没有理由不拿在手中把玩把玩,至于上天捉月是坐火箭还是架梯子,这却不在他们思考的范围里。
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投我以桃李,报之以琼浆,小姊弟之间的绝不是交易。不给她打扇,姊姊削好瓜也会分给弟弟,还很可能是大的一半;没有瓜吃,弟弟也会这样认真地用两只手给姊姊打扇,不会有半分勉强。
馄饨担馄饨担大得连挑担人的脑袋也遮没了,担子里装的不仅仅是馄饨,还有老母亲的叮咛,妻子的期盼,儿女们的笑颜……担子里是家,家就是担子,无怪挑得这样沉重,这样甘愿。
野外理发处设施虽然简陋了一点,但一样可以把头发打理得井井有条!在这样宽敞的空间里,客人和理发师都应该心情舒畅,而不会有交易上的纠纷了吧。
疲用这样几根线条,要表现出准确的形态已经不容易了,要传达出神态当然更加难。看这人的全身都透出"疲"态,连翘起的脚丫子也像是在告诉读者要舒缓一下赶路的酸涨。
欣赏过丰子恺的漫画后,你觉得他的画在笔法上、取材上、主旨上有什么特点?“简笔而注重意义—便是漫画”,抓住本质特征并加以放大,常用寥寥数笔勾勒,却有饱的画面和丰富的内容。丰子恺的漫画善于抓住神韵,捕捉人与事物的精神气度。为文作画常讲究留白,漫画喜用空白背景,留给人丰富的想象余地。
丰子恺先生天性率真,有一双发现快乐的眼睛,常怀赤子之心,温情细致地捕捉世间万物的瞬间情态,鸡毛蒜皮,斗鸡遛狗,甚至路人的闲言碎语都能成为他的创作灵感;尤其对孩子情有独钟。他的许多漫画作品就直接以他的子女为描绘对象,聊聊数笔,神态立现。
丰子恺把心血融入到漫画里,有他独特的艺术魅力,可以说透过简单的漫画看到的是人生百态。说是儿童漫画却是画中有话,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是不论老少的虽多为平凡小事,但由于真实和生动,所以充满童真童趣、意味深长。
人们常把他的漫画和随笔比作一堆孪生姐妹。作者自己说:“我作漫画,感觉同写随笔一样,不过或用线条,或用文字,表现工具不同而已。”巴金说,虽然没有见过丰子恺,但“我的脑里有一个‘丰先生’的形象:一个与人无争、无所不爱的人,一颗纯洁无垢的孩子的心”。这样的结论是从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和散文中得出的。
-:送考丰子恺
阅读课文,思考:1、课文围绕“送考”一共写了几个场景?(简要概括场景内容)2、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场景中的学生的?3、在这些场景中,作者对这种考试的态度又是如何的呢?(找出依据)4、请以《送考》为例,分析丰子恺的散文选材、主题、语言等方面的特色。
整体感知课文围绕“送考”一共写了几个场景?送考途中考试前后发榜前后急切归乡
文章的几个场景是如何描写学生的?动作、神态、心理描写
送考途中不闻不见,埋头书中依旧埋头在书中,提出种种问题来考我:‘穿山甲喜欢吃什么东西?’……”他们都笑起来,伸出一根手指头点着我,说“你考不出!”
考试前后镜头一:早上“五点钟就被他们吵醒”——“带了一肚皮‘穿山甲喜欢吃蚂蚁’之类的知识”——“愁容满面地上车,好像被押赴刑场似的”——激动紧张踌躇满志焦急忧虑
镜头二:傍晚“活泼地回来”“凑作一堆讲话”、“议论纷纷,沸反盈天”“有的脸上表示满足,有的脸上表示失望”男孩高声叫:“我横竖不取的!”女孩恨恨说:“我取了要死!”这些动作、语言、神情反映他们怎样的心理?轻松愉快、激动难耐、忐忑不安、几家欢喜几家愁
如何表现发榜前孩子们复杂动荡的内心世界?找出相关内容。“空气非常沉闷”“寝食不安,茶饭无心”“胡思梦想”发榜前后
看榜时学生心情如何,作者采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的?紧张无比A、眼巴巴地望他回来B、伸长了脖子张望C、跨出门槛去等他D、十目所视E、触目惊心,几乎可使他们立起身来F、咒骂H、全体肃静,许多眼睛集中在他的嘴唇上,听候发落。I、脸色惨白、脸色通红、茫然若失、手足无措、哭、没有笑的人
在这些场景中,作者的态度如何?我老羞并不成怒,笑着看了真有些可怜省立学校的‘省’字仿佛对他们发散着无限的香气。大家讲起了不胜欣羡的。“我”几乎想包耳朵,我抽了一口大气,想法子来安慰哭的人我在心中暗笑,孩子们的心,原来是这么脆弱的啊!教他们吃这种霹雳,真是残酷!”不久,所有的学生都捞得了一个学校。似乎能够考得进去,便有无穷的后望,可以一辈子荣华富贵,吃用不尽似的。”无奈关爱同情不满
探究问题:作者叙写乡间旱象和农夫抗旱是不是多余的题外之笔?1送考途中所见所闻2表现作者关注民生、社会,底层人的生活3旱情情况严重,但学生对这些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漠不关心,所学知识与生活毫无关联。
探究问题:最后再写旱情有何作用?1呼应开头,揭示民生的凋敝,表达对现实的关注。2旱情带来的交通不便,并没有挡住孩子们求学的脚步,揭示了当时人们读书以求荣华的普遍心态,流露了对考试制度弊端的憎恶。
主题:纯情率真、童心洋溢选材:琐屑平凡、以小见大语言:自然随意,朴实无华。散文特色:
小结这篇叙事散文,对学生在考试前后的不同神态和心态都做了分析性的叙述,细致而形象的刻画,表现了少男少女的天真、活泼和机灵,又表现了他们在考试的重压下的焦虑和期盼,表达了作者对孩子的同情,揭示了这种考试的弊端。
作者是虔诚的佛教徒,他以悲天悯人的眼睛和心灵见证了“考试”对孩子幼小纯真的心灵所造成的深深创伤。天真烂漫、质朴无华的童心是丰子恺追求的“自然境界”,深厚微妙的佛理则是他景仰的“天地境界”,他一生的精神追求游移于这两种境界之间。童年生活作为人生理想的感性体验,张扬的真挚、朴素与成人社会的矫饰、伪善是水火不容的。
他的漫画和散文里满是大写的儿童和大写的儿童世界:他们是“真正的人”,“最为天真,最保全人的本性”世间多有爱孩子的父母,但真正会爱孩子的父母不多,因为爱与期望有时正好作了扼杀了他们天性的堂皇借口。丰子恺始终以孩子的天性张扬为第一要义。在价值观上坚持以“真”为标准,肯定儿童人格构成的天然复杂性,从不刈除儿童天性中夹杂的恶的野草。
明确提出“护心”的主张,可谓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人。他对儿童高度关注、高度理解,形成了比较明确、比较完整的保护童心、回归童心的思想,对整个人类的人性构建提出了颇有深度的建设性思考。
朱自清的《儿女》片段于是这个说,“我坐这儿!”那个说,“大哥不让我!”大哥却说,“小妹打我!”我给他们调解,说好话。但是他们有时候很固执,我有时候也不耐烦,这便用着叱责了;叱责还不行,不由自主地,我的沉重的手掌便到他们身上了。于是哭的哭,坐的坐,局面才算定了。接着可又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要茶要汤,要鱼要肉,要豆腐,要萝卜;你说他菜多,他说你菜好。妻是照例安慰着他们,但这显然是太迂缓了。我是个暴躁的人,怎么等得及?不用说,用老法子将他们立刻征服了,虽然有哭的,不久也就抹着泪捧起碗来了。
丰子恺的《儿女》片段然而孩子们一爬到我的案上,就捣乱我的秩序,破坏我的桌上的构图,毁损我的器物。他们拿起自来水笔来一挥,洒了一桌子又一衣襟的墨水点;又把笔尖蘸在浆糊瓶里。他们用劲拔开毛笔的铜笔套,手背撞翻茶壶,壶盖打碎在地板上……这在当时实在使我不耐烦,我不免哼喝他们,夺脱他们手里的东西,甚至批他们的小颊。然而我立刻后悔:哼喝之后立刻继之以笑,夺了之后立刻加倍奉还,批颊的手在中途软却,终于变批为抚。
丰子恺号子恺浙江桐乡人文学家画家音乐家翻译家
1918年,李叔同出家为僧,丰子恺自此与佛教结缘。1919年学校毕业,组织发起“中华美育会”。创《美育》杂志。创办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包括图画、音乐、手工艺各科的艺术师范学校--上海专科师范学校。1926年,丰子恺参与发起和创办开明书店。1927年11月,从弘一法师皈依佛门,法名婴行。1933年,故乡新居“缘缘堂”落成,自此专心译著。文革中遭迫害,1975年逝世。
拓展延伸(阅读文中被删去的部分,感悟作者对所经历的考试的态度。)(文前)今年的早秋,我不待手植的牵牛花开花,就舍弃了它们,送一群孩子到杭州来投考。种牵牛花,扶助它们攀缘,看它们开花,结子;是我过去的秋日的乐事。今秋我虽然依旧手植它们,但对它们的感情不及以前好。因为我看出了它们一种弱点:一味想向上爬,盲目地好高。我在墙上加了一排竹钉,在竹钉上绊了一条绳,让它们爬;过了一二晚,它们早就爬出这排竹钉之上,须得再加竹钉了。后来我搬了梯子加竹钉,加到我离去它们的时候,墙上已有了七八排竹钉,牵牛花的卷蔓比芭蕉更高,与柳梢相齐,离墙顶不过三四尺了。看它们的意思还想爬上去,好像要爬到青云之上方始满足似的。为此我讨嫌它们,不待它们开花结子就离弃它们,伴送一群小学毕业生到杭州来投考。
1914年,丰子恺考上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丰子恺结识了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老师——李叔同和夏丏miǎn尊。前者不仅给予他音乐和美术上的启蒙,也在为人处世上为他作了榜样;而后者所提倡使用生动活泼的白话文、如实地表现自己真实的感受的主张,则始终被他奉为圭皋,成为他以后散文创作中的最可亲可爱的特点。在这两位与他情谊深厚的老师那里,丰子恺找到了伴随他一生的三样东西--文学、绘画和音乐。
(文后)我吃不下跑路,被旱灾阻留在杭了。我教我的儿女们也不须回家,托人带信去教家里人把行李送来。行李送来时,带到了关于牵牛花的消息:据说我所手植的牵牛花到今尚未开花,因为天时奇旱的缘故。我姊给我的信上说:“你去后我们又加了几排竹钉。现在爬是爬得很高,几乎爬上墙顶了。但是旱得厉害,枝叶都憔悴,爬得高也没有用,看来今年不会开花结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