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吹彻》刘亮程
著名作家周国平在《直面苦难》中说:“人天生是软弱的,惟其软弱而犹能承担起苦难,才显出人的尊严。……只有以软弱的天性勇敢地承受着寻常苦难的人们,才是我的兄弟姐妹。”
作者介绍刘亮程(1963—至今)当代散文家,1963出生于新疆沙湾县一个叫黄沙梁的小村庄,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这个小村庄里,度过童年和少年时期。上过1年小学,3年初中。长大后种过地、放过羊,当过十几年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大多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在这个人畜共居的村庄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和牲畜晒老,所有事物都按自然的意志伸叶展枝。
1.作者回忆了哪些人与事?
2、寒风冻死人,来自什么?路人与姑妈的死有何异同?我们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价值,我们过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里的参与。于是,孤独不再美好,失去了他人,我们惶惑不安。——三毛《简单》
3、寒冷带给我的这种痛来自什么?4、母亲承受了何种寒冷?生命的冬天,内心的孤独。
“寒冷”1.自然的寒冷。2.社会生存环境的寒冷。3.心理、精神、灵魂意义上的寒冷。
5、这股寒风吹啸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彻”深度上:寒风彻骨彻髓,在摧毁程度上逼向生命极致(或终点)即死亡,且时间上延伸颇长。对于“我”来说,从十四岁到三十岁,甚至是今后的“我其余的岁月”广度上:寒风几乎吹彻所有的处境穷窘的人——我、路人、姑妈、爷爷奶奶、母亲。“彻”既指肉体上的,更指精神上的。
6、为什么会有这种彻苦的寒冷?
7、作者在文中分别写了“我”、“路人”、“姑妈”、“母亲”分别被寒风吹彻,让人感受了作者独特体验的生命悲歌,你觉得作者是在强调生命的脆弱和人生的悲观吗?文中写到:“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我们帮不了谁。”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看法?
我只想讨回我一年的工钱
为了给儿子省下一点钱给孙子读书老人靠捡破烂为家里挣钱当我们在风花雪月里无病呻吟的时候有多少人想起她们!
我实在很饿
河南一17岁的矿工,他一次背100多斤的煤走1000多米,一次一块钱。
面对无所不在的“寒风”,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能做些什么?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