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学案]……一、文本探究(一)整体感知1.文中广义上的绝地即“黄土林”有哪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写这些内容有何作用?【提示】自然景观有绝地上沟壑纵横,如同迷宫,又有晚秋朔风。人文景观有悬长城,一系列秦汉边卒的遗迹。作用有四:渲染环境,突出“绝地”中的“绝”;突出时空的亘远,引发人们思远追古的情怀;突出行走绝地的梦幻感觉与艰难;为下文写不期而遇绝地之音作充分的铺垫。2.真正的狭义上“绝地”出现在第5节,请同学们朗读该段并思考:为什么叫“绝地”,为什么对绝地歌声称为“绝唱”?【提示】之所以叫“绝地”,是因为它处于黄地林的沟中,“三面是百米高有陡崖,一面如一根细绳拴在山体之上”,是实实在在的险绝之地。“绝唱”中的“绝”既取“无,没有”之义,又取“独一无二,没人能赶得上”之义,从形式上讲,它无词无调,够“绝”的;从内涵上说,它“饱含万有,调兼古今”,太“绝”了。(二)细节探究1.“我”为什么要寻绝地之音?【提示】文化意义的追问;文化遗脉的归属;文化寻根的自觉2.阅读第1段,思考:为什么作者“每一次的讲述,所用的语调、词汇、情绪,甚至描述的事实本身,一次和一次都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提示】作者要强调的是主观感受力的震撼,和他对这次经历的独特感受,而不是注重具体形态的描绘。因此即便是不同的描绘“也常使对方泪眼盈盈”。3.作者为什么花了很大的篇幅来写这个平地,这又是一块怎样的平地?【提示】在“一眼望不见边沿的沟坡”中,“只有一块平地”。而这块平地是由三把“水刀”切割而成,“岌岌悬于三面陡崖之上,余下的一面如一根细绳拴在山体之上”,确实是一种奇观。以至于“人或骡只要走歪一步”就可能坠落。作者的心因此也跟着“跳起来”。这块平地,可以称之为是绝地中的绝地。4.为什么一次次地讲述反而生疑,到了绝地可以自己歌唱?【提示】绝地与绝调,相依相存。绝地与绝调是孤独的生命对苍天的示威,是在恶劣的大自然面前,人类亘古不息的生命存在。它让“我”透视到人类的生存伟力。5.绝地之音让作者“震撼心灵”,“刻骨铭心”,他苦苦探究所见所闻的内含,他似乎找到了,但又说得不那么直白,“绝地之音”这一画面本身告诉我们什么?在那种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也就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河流域黄土高原,这里的这户人家长期生活着,而且是那么乐观自信地生活着,散文的以小见大特点,告诉我们什么?、【提示】(1)在这片热土上,中华民族子孙生生不息,顽强自信,创造着并传承着文明。(2)绝地歌声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有过分裂纷争,但最终必然走向统一,各族文化必然走向融合形成中华文明。在这片热土上人有极强的生命张力,这种歌声是其张力的外在表现也是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三)思维碰撞1.作者为什么说“长城不光是一道军事防御线,更是一道文化分界线,心理分界线,这条线已超越了历史,超越了民族,它是一种习惯,一种地域自觉”?【提示】这句话分两部分来理解。前半部分是“长城不光是一道军事防御线,更是一道文化分界线,心理分界线”-2-用心爱心专心
,这指的是过去。历史上,长城有着军事防御的功能,更是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界限。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阻隔了长城内外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交流。而后半部分“这条线已超越了历史,超越了民族,它是一种习惯,一种地域自觉”,指的就是现在的长城。现在的长城,再也不是文化民族交流的阻碍了,所以说“它超越了历史,超越了民族”。人们只是习惯性地把它看成是防御工事,看成一个地域的分界点。这是作者在长城面对历史,面对文化的理性思考和认识。2.捕获了绝地之音后,作者获得了怎样的感悟?结合“那是一首真正的绝唱,无词,而饱含万有,无调,却调兼古今”,谈谈你对此的理解。【提示】绝地,才能进发出绝唱,绝唱,永远是绝地的宿命。绝地之音,不仅仅传达悲壮哀婉,它是生命本身,每一个音符里都透射着生命的全部内涵。它不是用具体的词、调所能表达清楚的,身处无语无理性之境地,废词失调才是真实生命的展示。 (1)绝地和绝唱之间的关系:绝地——人的绝唱——人和地的宿命。 (2)绝地,指人类生活的绝境。无论是作者在七年前所看到的那块奇绝的平地,还是几年后所闯入的“与生命无缘的荒漠”,对于人类来说,都是生活的绝境。 (3)绝唱,是绝地生命力的张扬。或者可以这样说,声音只是作者赋予生命力的某种具体的形态,是生命力的有形形式。 (4)人类在绝境唱出了一首生命之歌。这首歌就是生命本身。因此它无词,就如作者说的那样“每一个音符里都透射着生命的全部内涵”,所以它虽然无词,而“饱含万有”。它无调,却从古至今展示着生命一代一代的延续,所以又说它“调兼古今”。 (5)这样的歌声发于有着悠久厚重历史的黄土文化下的绝地,它是生命的豪迈表达和野性张扬,代表了生命的原生态,天然地具有真实、质朴、醇厚的品质。(四)文本脉络第一部分(第1段):追忆(魂牵)绝地之音。第二部分(第2~5段):邂逅绝地之音。第三部分(第6~8段):探询绝地之音。第四部分(第9~10段):捕捉绝地之音。二、文本亮点本文在写作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⑴选材出奇,感悟独特“绝地之音”非常人常闻之乐,是特定时间、特定地点下特定人物所发之音,考察之行中的巧遇(包括那人和“我”的“咧”)使作者拥有了题材优势,正所谓“人无我有”。本文作者不仅没有浪费绝佳的题材,而且最大限度地提升它的价值,写出了“独此一家”的感悟。⑵文笔大气,感染力强。本文可以说是一篇有个性的文化散文,既体验精致,又视野开阔,笔力雄健。作者总是用一种文化追踪的目光审视对象,赋予其一定的历史厚度。例如:“整日里见不着生存在现时现地的人,……注入我们的身心。”读文至此,油然而生一种“天风海雨扑地来”的感觉。⑶结构严谨,行文婉曲。文章采用的是倒叙结构,先概写“七年间”“我向朋友讲述“那天的经历和感受”以及疑信参半的困惑,自然地过渡到“那年秋天”的考察历程。在遭遇绝地之音前,由大的绝域,写到小的绝地,步步逼近,而又故意悬着,不忙揭出谜底,吊足读者胃口。待到亲聆绝地之音后,又宕开一笔,写对绝地之音的追踪,久追而不得,萌疑生惑,又是一跌。“过了几年”,终于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捕捉到了那份感觉,跌后再扬,最后抒写感悟,呼应首段,释疑解惑。-2-用心爱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