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初冬》教学设计(一)设计人:朱光明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识记重点字词,学习第一、二两部分。2、朗读课文,体会散文在写景上的表现力,感受情景交融的意境。学习过程:【课前预习 】 一、作者介绍 德富芦花(1868-1927),日本近代著名社会派小说家。1889年来到东京,在这段时间里,他读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并受到托尔斯泰的和平思想和歌德的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1898年3月,发表了第一部文学作品集《青山白云》。1898年发表了他的成名作—长篇小说《不如归》,之后陆续发表长篇小说《回忆》、《黑潮》,针砭时弊,宣扬人道主义思想和批判封建道德。1906年造访了仰慕已久的托尔斯泰,在他逝世的前一年写下自转体小说《富士》四卷,总结了自己的一生。二、作品简介《晚秋初冬》作者用细腻的笔法真实地展现了一幅凄美的晚秋初冬图景。作者通过自己细致的观察和独特的视角,用时间的转换来反映同一环境中景物的变化,逼真地描绘出晚秋初冬的自然景象。三、生字词乍起点缀骨瘦形销静谧湛然廊椽伫立摩戛【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完成1、2部分的问题。
(一)整体感知课文被自然地分为四个部分,请用四个词语说明各部分所写对象。(二) 第一部分1、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写落叶的? 2、 本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好处?(三)第二部分:1、这一部分是写晚秋初冬的静谧,作者是通过什么来写这静谧的呢? 2、在这里作者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请在文中找出相关依据。 【课后作业】阅读课文后面两部分的内容,思考问题。
《晚秋初冬》教学设计(二)设计人:朱光明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体会作者是怎样以一种静观自然的态度来写作的,感悟作者对自然深切的热爱。2、关注身边的日常风景,运用写景的方法把自己的审美体验表达出来。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完成3、4部分的问题一、第三部分:1、这一段同样写景,与上一段相比有何不同?2、写景至此,由物及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二、第四部分1、本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夜景的? 2、理解“夜里,人生顿绝,仿佛可以听到一种至高无上的音响。”这句话的含义。[合作探究]1、本文中贯穿始终的意象是什么?贯穿始终的意境是什么?贯穿始终的作者的感情是什么?
2、《晚秋初冬》采用了片断式的文体,结合课文,说说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并谈谈它的表达效果。 【课文小结】 《晚秋初冬》整篇充满了诗情画意,作者捕捉生活中每一值得感叹的瞬间,笔触随着周边事物的变化而静静地游移,显现出一种宁静状态下平和的心态和哲人般的沉思。从中我们能体会到作者孤寂、感伤而又从容豁达的心境,更能体会到他对自然的热爱。【作业】 关注身边的景物,用抒情的文字写下几个你深有感触的画面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