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06想念地坛教师用书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8版高中语文06想念地坛教师用书

ID:1095579

大小:531.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4-2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想念地坛本课话题 ——善待生命朗读——课文中的名段零度,这个词真用得好,我愿意它不期然地还有着如下两种意思:一是说生命本无意义,零嘛,本来什么都没有;二是说,可平白无故地生命他来了,是何用意?虚位以待,来向你要求意义。一个生命的诞生,便是一次对意义的要求。荒诞感,正就是这样的要求。所以要看重荒诞,要善待它。不信等着瞧,无论何时何地,必都是荒诞领你回到最初的眺望,逼迫你去看那生命固有的疑难。点评:境界,让人生充满韵味;自然,使生命归于纯净。当生命被生活推向极致,往往展现出一份从容之美。处放舟而不躁,喜迎阴晴圆缺,笑傲风霜雨雪,生命才会焕发别样光彩。链接——生活中的素材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应该笑着去面对人生,不管一切如何。——伏契克2.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裴多菲3.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巴金4.当你做成功一件事,千万不要等待着享受荣誉,应该再做那些需要的事。——巴斯德5.世间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劳动而能够得到的。——爱迪生[知识·梳理]7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颓檐(tuí) 滂沱(pānɡ) 愤懑(mèn)惶茫(huánɡ) 盎然(ànɡ) 葳蕤(wēi)(ruí)二、多音字累倒乘擂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1)醒悟·省悟两者均为动词,都有“觉悟过来”之意。“醒悟”比“省悟”带有较明显的形象色彩,多指外界促使觉悟过来。“省悟”着重指内省、自省,自己觉悟过来,有时也指外界促使觉悟过来。请将使用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山西人不只会做‘煤老大’”的新闻报道,让人眼前一亮,我们总算看到了已经醒悟(醒悟/省悟)起来的煤企老板们摒弃了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宗旨的管理理念。(2)乞求·祈求二者都是动词,都有“请求”的意思。“乞求”侧重表现“请求给予”这种行为,“乞求”的内容或大或小但较具体。“祈求”指恳切地希望得到,重在表现态度诚恳,其内容不具体,只是表达这种强烈的愿望。请将使用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2月23日,云南省澄江县阳宗镇小屯村村民唱起关索戏,祈求(祈求/乞求)村子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1)最近到沿海地区,虽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但那里的变化,却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请说明理由:“浮光掠影”是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2)他办事总是拖拖拉拉,没有时间观念,这不,这次开会又没按时来,我们大家只好虚位以待,没有他,这会还真没法开。(×)7 请说明理由:“虚位以待”,指留着位置等待,表示期待贤才。语境中指座位空着,望文生义。[常识·速览][识作者]生命的强者——史铁生史铁生(1951—2010),中国新时期文学的重要作家。他于1969年到延安插队,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北京,但他没有消沉,而是坦然地面对命运并选择了文学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作品多是以残疾为主题来表达他对生命、命运等许多问题的深刻思考,如《我们的角落》、《命若琴弦》、《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探背景]《想念地坛》是史铁生一篇非常深刻的散文。发表于2002年,这离他有关地坛的另一篇著名散文《我与地坛》,发表的时间整整有10年之久。10年的跨度在一般人的生命感受中可能只是瞬间之事,但在史铁生的生命历程中,这10年绝非一种简单意义上的10年,而是与生命中的疾病、痛苦不间断搏斗的10年,也是他对于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不间断叩问与思索的10年。10年的搏斗、叩问与思考,使他对于疾病与痛苦的态度已完全转变,变得完全超越了一般生存的生命层面,已经超越到一种漠视与超然的境界。对于生命的苦难,他的痛苦处境和他对于痛苦处境的态度,已经不仅是遭受、承受和忍受,而且已经成为接受,甚至是一种心甘情愿的接受。[整体·感知]作者以自己对地坛的印象、感受和写作生活为起点,论述了安静、零度、柔弱对人生、对生命的重要性,批评了当今社会许多急功近利的浮躁,主张人要不断地回到生命的原点,排除干扰去追寻生命的意义与有价值的生活。[文脉·梳理]7 【答案】 ①探寻生命的意义 ②想念地坛[文本·层析]一、阅读文章第11~16段,回答问题。1.作者说“写作的零度”,“这题目先就吸引了我,这五个字,已经契合了我的心意”,说说“写作的零度”这五个字与作者的哪些“心意”契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写作的零度即生命的起点,我们的写作正是在向生命的最深处也就是在向原初的生命作形而上的询问。(2)生命本无意义。(3)一个生命的诞生,便是一次对意义的要求。2.这段文字作者紧扣住罗兰·巴特的《写作的零度》行文,并且还说“这题目先就吸引了我”,这表明作者对罗兰的这部著作甚为熟悉并很喜爱。你以为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这个说法不对。作者自己在文中已经明确说他并没有完全读懂这部书,原因是中译本翻译得太不够水平,而自己又不懂法文读不了原著,所以根本就谈不上对《写作的零度》这部书“甚为熟悉并很喜爱”。3.从这几段文字里,你看到了作者具有什么样的写作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写作不可能超出或避开纷繁的实际生活,无视变迁的历史,但必须透过纷纭复杂的现象去追寻生命的根本的意义,去追问心魂一向的困惑。不可以把写作当作猎取功名利禄的手段,否则,写作就将成为一种喧嚣,一种霸权,一种自欺欺人的勾当。4.“一个生命的诞生,便是一次对意义的要求。荒诞感,正就是这样的要求。所以要看重荒诞,要善待它。”对这句话我们该怎样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7  荒诞本来是指极不真实或极不近情理的事或想法,在这里实际上是指一种超越功利、超越现实的愿望或追求。这句话的大意是,从自然的角度去审视,生命只是一种自然的代谢,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但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每一个生命都应该是有意义的,只有当你真正地超越了“缤纷错乱的现实之网”,你才可能真切地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当你何时丢失了“荒诞”感,而掉进太过现实的泥淖里时,你就将失去了眺望“人之初”的愿望,就将失去思考“那生命固有的疑难”的动力和勇气。二、通读全文,回答问题。5.地坛的“安静”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为什么想念地坛的安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特点:①远离喧嚣;②不与世隔离(“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亦可);③恒久而辽阔;④放弃荣华,漠视恭维与强权。(2)原因:作者在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失魂落魄,他觉得地坛和自己有着一种天定的缘分,这是一种宿命的安排,安静的地坛正是自己疗伤的最佳场所。正因为心灵的契合,作者才长久地待在地坛,在痛苦地思考,拷问灵魂。6.本文表达的是地坛与自己内心的安静,为了表达这种思想内容,作者的语言表达也和作者的宁静与安详达成一种和谐,选用了一种不受束缚的潇洒的表述方式,请据文本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为了最恰当地表述这种情态,作者选用了一种不受束缚的自由潇洒的表述方式,他的语言是开放式的,如自然界的行云流水。读史铁生的散文是很难让人轻易就把握到他的思路的,你无法猜到他下一步要写什么,要表达什么,他却用他的“散”诱惑着你、引领着你往前走。你不知道他的彼岸是在哪里,但你会有一种直觉,不管彼岸在哪里,等待你的都将是新鲜、丰富、善良、宽厚和美好,而不陈旧、单薄、丑陋、狭隘与恶意。在他笔下,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相融的,善与恶、美与丑、希望与失望、痛苦与欢乐,相反相依,相悖相承,因为他是站在了生命的至高点上,那种居高临下的俯瞰,那种宽广与博大,几乎可以将生命中的一切囊括与覆盖。(教师用书独具)[话题·互动]话题:如何看待文中所提到的“比赛、擂台和排名榜”?有人认为生活处处是比赛、是擂台、是排名,也有人认为比赛、排名是人为地制造,不应为之所累,你认为呢?学生甲:生活中处处是比赛、是擂台、是排名,不能过于计较,也不能过于看淡。有时正是这些“比较”的存在,才有了我们向前努力的动力。7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生活中人之所以不能求得内心真正的安静,就是因那些“排名”的存在,社会的喧嚣也源于此。逃离这喧嚣的唯一方法是回归“生命的零度”。[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铺排手法彰显情感本文成功地运用了铺排手法,如第二节文字中“近旁只有荒藤老树,只有栖居了鸟儿的废殿颓檐、长满了野草的残墙断壁,暮鸦吵闹着归来,雨燕盘桓吟唱,风过檐铃,雨落空林,蜂飞蝶舞,草动虫鸣……”,类似的语言增强了文章的语言表现力,强化了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打动了无数的读者。2.写法指导妙用铺排,“重”中有“变”定义:铺排,是铺陈、排比的简称。它常常将一连串内容相关的景、事、人等,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几段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作用:铺排在重复中有变化,变化中有重复,可使文章产生一种整体的节奏感;并在回旋反复中,使文章感情得到强化,主题更加突出。写法指点:(1)选择精美生动的材料,提炼出与主题有关的形象。(2)组织语言时使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3.迁移应用一位学生在《人约黄昏后》一文中写道:“一位文学家恋爱了。生活如同尼亚加拉瀑布冲开的一杯香茗,洋溢着郁郁醉人的清香。在这份淡淡的、缥缈的芬芳之中,好多好多细节都可以让人怦然心动——”请你用铺排的方法续写一段展示细节的文字。20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参考示例】 譬如看到狂风暴雨之后,柔弱的柳儿依然完好无损。譬如看到高山清泉间,晶莹水珠摔碎前的最后一次闪耀。譬如看到白练横空的峡谷飞流直下,最终化作团团远去的涟漪。譬如看到如洗的天边突然架起一道虹桥,虽短暂却绚丽。譬如一阵晨风拂过,枝枝娇小的野花撑起一片五色斑斓的清纯。譬如雨夜独自在家,倾听那屋檐下点点滴滴的缠绵悱恻。譬如走在无人的小径,一双粉色蝴蝶倏然消失在绿葱葱的田野。[素材·应用]课内素材写作与生命融于一体的史铁生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的《病隙碎笔》作为2002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做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应用角度】 “生命”、“价值”、“生与死”、“青春”、“理想”、“责任”等。7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