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
作业反馈:文句翻译1.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误译:我之所以苟且偷生,囚禁在粪土中却不自杀,是痛惜我的私心尚未完成,平平庸庸的死了,我的文章就不能显扬于后世了。正译:我之所以忍辱偷生,被囚禁于粪土一般的牢狱,是痛惜我的志愿尚未完成,如果平平庸庸地了结一生,我的文章就不能在后世显扬。
点拨:注意特殊句式,尤其是倒装句,翻译时候要把正确的现代汉语的语序调整过来。注意有修辞的句子的翻译,比如,这里对“粪土”翻译。作业反馈:文句翻译
作业反馈:文句翻译2.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误译:我确实希望著成此书,把它珍藏在名山之中,传给可以传的人,四通八达的大城市,这样就补偿了我以前下狱受刑的耻辱,即使被一万人杀戮,难道还有悔恨吗!正译:我确实希望著成此书,把它珍藏在名山之中,传给志同道合的人,以至广泛流传到四通八达的大城市,这样就补偿了我以前下狱受刑的侮辱,即使一万次遭到杀戮,难道还有悔恨吗!
点拨:添加适当成分,使语句通顺。注意结合语境来翻译。作业反馈:文句翻译
翻译时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小结:文言文翻译文言文无非就是直译和意译两种,一般而言,做题时我们首先考虑直译,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考虑意译。注意古今异义、色彩的变化注意词类活用现象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的翻译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的翻译注意古汉语特殊的句式注意固定句式
第一部分(1)说明任安来信内容。回顾文章结构第二部分(2)说明自己忍辱不死的原因。第三部分(3)列举古代非常之人的事迹。第四部分(4)介绍《史记》的体例内容,说明著书的宗旨。第五部分(5)倾诉愤懑并答复任安的问题。
细研课文一、研读第2段,文章中哪些句子谈到“死节”?他受刑后“隐忍苟活”未能引决的原因又是什么?用文中的原话来回答。作者对死节是什么样的认识?“死节”:“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直接表明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不为父母、妻子,不是缺少勇气,而是……
为名节而死1.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于鸿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2.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3.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司马迁的名节观勇士不一定死于名节,他不赞成无意义地为名节而死。所以他不“死节”,他“择生”,因为“择生”才能“践志”,才能完成他未竟的伟业。比起为名节而死,可以说,司马迁的名节观是更高境界更高层次的,他已完全不是站在个人或者某时的角度,而是着眼于整个人类社会和他整个人生的角度。
(读后感作业节选)黄劼晟:摆在司马迁面前的有两条路,是遵循“士可杀不可辱”的古训,舍生取义,宁死不屈,还是“弃小人,雪大耻”,以实现“名垂于后世”而“隐忍苟活”?死,并不可怕,有时反而是一种解脱。司马迁遭受了如此侮辱,本该一死了之,可他并没有,不是因为他贪生怕死,而是为了他心中的理想执着奋斗。他选择了如蝼蚁般的活下来,他忍辱负重,他默默努力,他的这种死节观需要何等气魄,又是何等悲壮?!
细研课文二、研读第3段,讨论作者列举古代一些“倜傥非常之人”的事例,同他表达的生死观、价值观是一种怎样的联系。司马迁的遭遇同先贤们有相似之处,要以他们为榜样,顽强地活,发愤著书,完成《史记》——不死节,选择生,是为了完成未竞的事业。换言之,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选择了生。司马迁的遭遇同先贤们有相似之处,要以他们为榜样,顽强地活,发愤著书,完成《史记》——不死节,择生,是为了完成未竟的事业。换言之,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选择了生。
三、研读第4段:(1)找出表明司马迁价值观的句子;(2)体会最后两句话传达给我们的信息。“草创未就……岂有悔哉?”他选择腐刑,隐忍而活的目的就是要完成《史记》,为此他“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最后两句话传达出的信息:为了“名垂于后世”而隐忍苟活,为了能够完成自己未竞的理想,他死中求生,他宁可选择卑微的活着,他的这种忍辱负重的精神岂是我们常人所能接受的?他的这种生命观包含了人生中最大的苦难与悲怆!司马迁的选择对于自己是痛苦的,因为这种选择实在是一种令世俗瞠目的叛逆,为世俗所误解,所鄙视,即便是智者,也难理解。他要顶着世俗的巨大的压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他的择生比择死更需要勇气,更是刚毅坚强的表现。读出了这些内容,我们就更能理解第5段他表达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与内心所受到的折磨。
后人有送给司马迁的对联:1.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2.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课外阅读:周国平《苦难的精神价值》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1.站在今天的角度,重新审视司马迁的生死观、价值观,对司马迁在为名节自杀而死和为事业隐忍苟活之间的“择生”选择,你怎么看待?2.读后感。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