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内容感知《报任安书》是司马迁任中书令时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信。任安,字少卿,西汉荥阳人。因获罪要被腰斩。任安生前曾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直到任安临刑前,司马迁才写了这封著名的回信。这封信是一篇研究《史记》和司马迁的生活、思想的重要文章。司马迁在信中坦陈了自己因为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诉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信中还委婉地述说了他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是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信中司马迁的崇高人生信念和为《史记》献身的精神,对我们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和教育价值。司马迁与许多高尚士人一样,能正确对待受辱这件事,他能站在人生价值的高度,正视现实,以非凡的忍耐精神,忍受住眼前的屈辱,并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史记》,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理想,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作者也控诉了那时社会的不公和皇权的黑暗。基础梳理一、字音枪地(qiāng)伏法受诛(zhū)暴肌肤(pù)鞭棰(chuí)圜墙(yuán)占(bǔ)槛阱(jiàn)缧绁(léi)囹圄(yǔ)二、古今异义三、通假字被箠楚受辱。(“箠”通“捶”)其次诎体受辱。(“诎”通“屈”)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剔”通“剃”)见狱吏则头枪地。(“枪”通“抢”)及以至是。(“以”通“已”)及罪至罔加。(“罔”通“网”)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底”通“抵”)放失旧闻。(“失”通“佚”)则仆偿前辱之责。(“责”通“债”)四、一词多义
五、词类活用太上不辱先。(使动用法,使……受辱)倡优畜之。(名词作状语,当作倡优)声闻邻国。(使动用法,使……听到)衣赭衣,关三木。(名词作动词,穿)六、特殊句式李斯,相也。(判断句)季布为朱家钳奴。(判断句)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介宾短语后置句)教以慎于接物。(介宾短语后置句)灌夫受辱于居室。(介宾短语后置句)安在其不辱也?(介宾短语后置句)七、文学常识1.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夏阳龙门(今陕西韩城)人,先世为周代史官,父司马谈汉武帝时任太史令。司马迁十岁时随父移居茂陵(今陕西兴平县),开始诵读经书,曾从当时的经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学习。二十岁时开始漫游生活,足迹几乎遍布祖国大地。武帝元封三年(前108)继父职为太史令,遂饱览皇家藏书和中央政府档案,并在此基础上于太初元年(前104)开始从事《史记》的编写。天汉二年(前99),因替孤军奋战而不得已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处宫刑。在狱中,司马迁忍辱负重,仍然笔耕不辍。出狱后任中书令,更加发奋著述,终于在征和初年(前92)左右完成这部巨著。不久即去世,年约六十余岁。2.《史记》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帝时前后三千余年的历史,凡五十二万余言,一百三十篇。其中“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它不但是一部历史杰作,为我国史学纪传体奠定了基础,而且是一部传记文学名著。《史记》中的许多篇章都极具文学价值。鲁迅赞誉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八、名篇名句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2.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3.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句段剖析一、疑难妙句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剖析: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固然都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所追求的不一样。司马迁认为生命的价值是轻是重,要靠自己来选择。人在生死关头要慎于选择,要死得重于泰山,万不可死得轻如鸿毛。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因此在生死关头必须慎于选择,既不能无原则地苟且求生,也不能糊涂一时地随便轻生。司马迁这种生死观、价值观是贯穿《史记》全书的。这句话是作者全文议论的核心,作者叙述的事例和自己的情感观点都是围绕这句话展开的。2.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剖析:作者用八个迭句的对比,列举了古代被人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这些句子两两各自对偶,事实相因,不仅没有使文章显得冗长,而且使读者欲悲欲叹,不禁为之扼腕切齿。这种富于变化的语言形式,有力地加强了文章感情的抒发和气势的表达,令人感情激荡不已。作者长久郁积在心中的悲愤,借此手法喷薄而出,有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其气势之壮阔,令人惊叹!司马迁热情歌颂了这些古代圣贤,他们虽然身处逆境,备受迫害,但并不因此而消沉,而是努力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作者以此作为对自己的激励,表现了司马迁那种坚强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精神。3.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剖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因此,(痛苦之情)一日中要在肠子中倒腾无数遍,坐在家里恍恍惚惚,好像丢了什么,出门则不知道自己要到何处去。每当想起这件耻辱的事,未尝不汗流浃背沾湿衣服。司马迁再一次回想自己受辱的痛苦,他神情恍惚,使我们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绝、如泣如诉的表情。4.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剖析:司马迁用一连串排比的语句叙述了宫刑之极辱。从“太上不辱先”而下,竟连用了八个“其次”,使用了“阶进法”的修辞方法,极力铺陈“不辱”“受辱”的情状,最后逼出“最下腐刑极矣”。这样的铺陈真是前无古人!一气贯下表达自己那种含冤莫白,怨气久居,一旦“舒愤懑”,便如火山爆发,一冲而出,滚滚怒涛不可抑止,那绞肠滴血般的痛苦,那从心灵发出的喊叫,给人以悲凉之感。这些语句势如排山倒海,酣畅淋漓,加强了文章的气势。5.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剖析: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之所以忍辱苟活,被幽禁在污秽的监狱中而不肯死的原因,是遗憾我心中想做的事尚未完成,如果平平庸庸死了,我的文章便不能留传给后代。这句话说明自己受辱不死的原因是为了使“文采表于后世”。司马迁进一步申明,他并不顾念家庭,也不缺少“臧获婢妾,犹能引决”
那样的勇气,但轻轻一死,也就同时断送了为之献身效命的事业。对生命和事业,司马迁坦然自信地表白了自己的心意,他“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他的这种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中来衡量的宏阔眼光,终于使他超脱了庸常的“死节”观念的束缚,而选择了一条更为考验人的精神与意志的道路。二、重点语段1.“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至“殆为此也”。剖析:这一段司马迁重点写了自己受刑后对生死的看法。作者先叙述自己卑微的身份。先人只是掌管一些文史星历记载的小官,“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本来就被人看不起。现在子承父业,更是微不足道。接着写卑微的地位带来的结果:假如我伏法被诛的话,就好像九牛身上掉下的一根毫毛;好像一只蝼蚁一样渺小,我的死是无足重轻的。命如蝼蚁草芥,生命有什么价值可言?作者接着引出第二个问题,人的生命价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注意,这是作者议论的核心。生命的价值是轻是重,要靠自己来选择。然后,摆出士人对待羞辱与生死的态度:士人,一方面洁身自好,不使自己受到羞辱;一方面当羞辱加于己身的时候,决计自杀,以死保持自己纯洁的名声。但是作者笔锋一转,却列举了古代周文王、李斯、韩信、彭越、张敖、周勃、窦婴、季布、灌夫等一大批王侯将相受辱的事例,说明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微不足道的草民,都可能受屈辱,“受辱”是人生之常事,不足为奇。那么,对待羞辱就一定要死节,才算保持了高尚纯洁的名声吗?否!作者从这个角度继续深入地论述下去。作者提出这样的认识:人在受辱时,不一定非要为高尚纯洁名声的这种所谓“节义”而死;为了崇高的事业,他可以去死,但是也可以忍辱负重。最后表明自己的态度:“我”深知节义的含义,也敢于为节义去死,但是我现在所以忍辱屈生,是为了完成我未竟的事业,实现我最大的理想,这才是生命的真正价值。2.“古者富贵而名摩灭”至“思垂空文以自见”。剖析:这段进一步说明了自己受腐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史记》。作者为什么列举古代被人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呢?司马迁对生命与事业的崇高信念,是基于他对历史上杰出人物历经磨难而奋发有为的事迹的观察和认识;是基于他对古代学者历经苦难、献身著述的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他发现,往昔“富贵而名摩灭”的人,“不可胜记”,只有“倜傥非常之人”,即对历史和文化作出贡献的人,才能不朽。他认为,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人的著述,以及《诗经》,都是古代“圣贤发愤之所为作”;都是作者“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述往事,思来者”,把苦苦思索得到的知识,著述成文,留给来者去思辨验察。这些古代“圣贤”历尽磨难,志强不屈,“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为人类作出了贡献。司马迁正是从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艰难历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榜样和前驱者,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矢志进取的道路。结构图解
主旨探讨《报任安书》一文中,司马迁引古论今、抒发愤懑,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及自身的遭遇。信中主要从两方面阐述了主旨:第一,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无耻和封建刑狱制度的黑暗残酷。司马迁因为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而触怒武帝。李陵之败,主要因为武帝宠妃李夫人之兄李广利所误,司马迁的辩护令武帝不能容忍,动则以刑,反映了汉武帝的处事不公、威福无常,以及朝官权贵的势力和无耻。同时,汉初有纳钱谷可以赎罪之举,司马迁受刑,因“家贫不足以自赎”,加之“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因此不能赎罪而入狱,以致遭受酷刑。入狱后在“积威约之渐”下,便“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同时用文王、李斯等人的例子,进一步揭露了封建刑狱制度的残酷和黑暗。第二,阐述了自己的生死观,反映了其性格的刚烈。司马迁认为“腐刑”之辱不可忍,而自己却又“就极刑而无愠色”,为什么呢?信中他写道史官并不为封建帝王所重视,而成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的职务。但作者并没有因这种不公的待遇而消沉,他意识到史官责任的重大,立志要写出一部规模宏伟、全面而系统的通史,因此他忍辱苟活,用血泪、生命写出了《史记》这部伟大巨著,并且成为我国历史上一部空前的、具有丰富史料价值和极高的文学价值的伟大著作。由此看出,司马迁认为死要“重于泰山”。他的高度的价值观和历史责任感使他付出巨大代价,咬牙忍受下来,从文王、孔子等圣贤的事例中,提出发愤著书的主张,并身体力行。这不正显示出他性格的刚烈吗!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美鉴赏大量铺排文情并茂作者善于运用排比、对偶等手法。信中有许多排比句,或两句、三句为一套,或五句、六句为一套,甚至竟有一连用十句的。从“太上不辱先”而下,竟连用了八个“其次”,极力铺陈“不辱”“受辱”的情状,最后逼出“最下腐刑极矣”。这样的铺陈真是前无古人!表达思想一气贯下,势如排山倒海,酣畅淋漓,加强了文章的气势。再如“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以下,实际上是八个迭句的对比,两两各自对偶,事实相因,不仅没有使文章显得冗长,而且使读者欲悲欲叹,不禁为之扼腕切齿,这种富于变化的语言形式,有力地加强了文章感情的抒发和气势的表达,令人感情激荡不已。作者长久郁积在心中的悲愤,借此手法喷薄而出,有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其气势之壮阔,令人惊叹!另外,本文熔议论、抒情、叙事于一炉,达到了文情并茂的至境,把一腔悲愤表现得淋漓尽致。其议论、叙述都带有浓烈的抒情意味,直抒胸臆,悲愤满腔,表现出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独立个性的知识者在强大的专制制度迫害下巨大的痛苦,是汉代散文中难得的抒发情感之作。全文情感真切,有时奔放激荡,豪情满怀;有时又回肠荡气,如泣如诉。写自己受辱的痛苦时,说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这抒发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之情;写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这里表现了他受辱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则又表现他豪迈激荡的情感。“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绝,如泣如诉的表情。问题探究读完这封信,你一定对伟大的史学名著《史记》产生了强烈的阅读兴趣吧。你能借着这一篇对封建专制淫威的控诉状,一篇饱含愤怒感情的自叙文,去研究司马迁的有关内容吗!信中涉及的他的生平、经历和思想,是重要的史学资料,也是重要的文学典范。
导思:《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留给后世的唯一书信,是他将俊洁的人品、伟大的精神自现于后世的力作。司马迁在信中结尾处断言:“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他的期望没有落空:如果说五十六万余字的辉煌巨著《史记》,是他留下的一座耸入云霄的巍峨大厦的话,那么,《报任安书》则为他在这座大厦前,留下了一座崇高的汉白玉雕像,在它的底座上铭刻着六个大字:“述往事,思来者”。高高屹立的他,则正以身处黑暗时代的悲愤、正直而又“桀骜不驯”的深沉目光,注视着千秋万代。探究:第一,诵读、品读《史记》。它是一部史书,而且是史部第一,它视野开阔,胸襟博大,早于它的事,它作了总结;晚于它的事,它开了头。它是一部上起轩辕,下迄孝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大历史”。特别是他叙事生动,笔端熔铸感情,让人读着不枯燥,而且越想越有意思。你是否这样认为?第二,司马迁作《史记》,利用材料很多。它们不仅有“石室金匮”收藏的图书档案,也有他调查采访的古老传闻,包含社会调查和口头史学的成分。司马迁“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是我们从汉代思想进窥先秦历史的重要门径。不仅如此,它还涉及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包含后世集部和子部中属于专门之学的许多重要内容,同时又是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总汇。这是读古书的一把钥匙。你从此书中读出了什么?第三,司马迁作《史记》,其特点是不仅宏通博大,具有高度概括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还能以“互文相足之法”,节省笔墨,存真阙疑,尽量保存史料的“鲜活”。我们的写作中能否做到这一点?第四,《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的“心灵史”。因为这是一篇“欲死不能”之人同“行将就死”之人的心灵对话,每句话都掏心窝子,里面浸透着生之热恋和死之痛苦。其辗转于生死之际的羞辱、恐惧和悲愤,五内俱焚、汗发沾背的心理创伤,非身临其境者,绝难体会。你能体会到作者的这种情感吗?第五,借助资料,发挥联想和想象,探究司马迁这种伟大人格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请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阐述自己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