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报任安书学案5(鲁人版必修4)相关知识精讲1.写作背景《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司马迁三十八岁做太史令。四十二岁那年,汉武帝下令实行太初历,即改秦历为夏历。司马迁认为这应该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便在这年着手写《史记》。正当司马迁专心著述的时候,于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发生了李陵出击匈奴、被俘投降的事件。司马迁根据平时对李陵的了解,认为李陵并非真心投降,而是想找机会报答汉朝。武帝认为他是在有意为李陵辩护,因此,把他下狱治罪。他因“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壹言”,(《报任安书》)到天汉三年,遭到残酷的“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2.任安简介任安,字少卿,西汉荥阳人。年轻时比较贫困,后来做了大将军卫青的舍人,由于卫青的荐举,当了郎中,后迁为益州刺史。征和二年(前91)朝中发生巫蛊案,江充乘机诬陷戾太子(刘据),戾太子发兵诛杀江充等,与丞相(刘屈髦)军大战长安。当时任安担任北军使者护军(监理京城禁卫军北军的官),乱中接受戾太子要他发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动。戾太子事件平定后,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腰斩。任安生前曾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土之义”。直到任安临刑前,司马迁才写了这封著名的回信。3.作者简介司马迁,我国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其父司马谈汉武帝时任太史令,“掌管秘籍,职司记载”。司马迁十岁时随父到长安,这使他有机会阅读到大量的历史文献。二十岁后,他开始漫游大江南北。南到江淮一带和会稽、长沙等地,北到齐、鲁,西到大梁、登封,最后回到长安。回长安不久,做了郎中,曾随汉武帝到过西北的扶风,又奉使到过四川、云南。后来又随汉武帝到过东海和长城。他的足迹几乎遍及全国,所到之处他都注意探访古迹,采集传说,考察风土人情,积累了丰富的史料,为后来著述《史记》准备了条件。公元前108年继父任太史令。自公元前104年起,他开始写《史记》,实践他父亲的遗志。公元前99年李陵战败投降匈奴,司马迁为李陵辩解,触怒汉武帝,入狱受了腐刑。他本想自杀,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写成,于是“就极刑而无愠色”。公元前%年出狱,做了中书令。从此他更发愤著书,终于在公元前91年写成《史记》。鲁迅先生曾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这句话精辟地指出了《史记》在爱憎分明和寄寓作者人生感慨等方面和《离骚》有相同之处。指出了《史记》和《离骚》同样熔铸着作者司马迁深沉而强烈的主观感情。这一点司马迁在他的《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里都有极剀切沉痛的自述。4.《报任安书》主要思想评介《报任安书》原文较长,选作课文时作了删节。原文开头叙述对方来信之意和回信迟的原因,为保持课文,的相对完整性,仅删去说明回信迟的一部分以下。班固对这封信的评价是“幽而发愤,书亦信矣。”颜师古注:“言其《报任安书》自陈己志,信不谬。”课文节选信的下半部分,就是为了突出“幽而发愤”“自陈己志”这个主题。这封书信是司马迁的苦心孤诣之作。文中“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支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是每况愈下,循次九而至底,‘不辱’四、‘受辱’五,事归一致而词判正反,变化以避呆板。”即以整封书信的构思而论,从任安的来信及自己迟迟没有回信谈起,然后说到不能将任安来信中“推贤进士”的劝告付诸实施的理由,再说到自己因李陵事件而获罪的经过,从而归结到自己之所以受辱而不“引决自裁”是为了“发愤著书”,结尾处再次说到自己不能将任安来信中“推贤进士”的劝告付诸实施。以与书信的开头相呼应,无不经过精心的安排,充分表达了作者郁结在胸中的“愤懑”不平之气。文中,有这样一段话集中表现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思想:“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作者也将这一段话写了进去(只在字句上稍有不同),可见司马迁对这一段话的重视正是在这种“述往事、思来者”的思想指导下,司马迁广采历史旧闻,考其成败兴废之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终于完成了《史记》这一伟大著作。两千多年来,司马迁所提出的这个“发愤著书”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杜甫诗云:“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天末怀李白》)“发愤著书”应该说是一条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许多生平坎坷的作家所无法逃避的残酷的规律。《报任安书》见识深远,辞气沉雄,情怀慷慨,言论剀切,是“激切感人的至情之作”。其中叙事、议论、抒情,志气盘桓,交融一体。信中司马迁的崇高的人生信念和为《史记》献身的精神,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和教育价值。《报任安书》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篇足以使司马迁“复生”的奇文,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它是如此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司马迁的那种激扬喷薄的思想感情,是“为情而造文”,而不是“为文而造情”。本文是了解司马迁生平和思想的重要文献,作者借给任安回信的机会,阐明自己受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了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感情复杂,悲痛、沉郁与慷慨激烈交织。
5.写作特点(1)文章重铺排,重夸张,以酣畅淋漓取胜,引证了大量史料,使用了许多比喻手法,构成一种不可折服的气势。为了加强文章的逻辑性,突出文章的气势感,作者有时甚至不惜故意使用某些违背事实的夸张。如“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里对吕不韦、韩非以及关于《诗经》的说法,虽然都与事实有出入。这是司马迁为了行文的需要而故意这么说的,遭磨难可以变成好事。历史上有许多事实可以作为证明。(2)语言富有抒情性。文章充满了由于受宫刑而导致的强烈的怨愤之气,带有“复仇”因素的忍辱发愤、死里求生、不达目的死不瞑目的艰苦奋斗之志,对即将完成的自己的事业的欣喜与自豪均通过富有抒情性的语言表达出来。基础演练与综合应用1.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不是谦称的一项是A.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B.仆非敢如此也,请略陈固陋C.贱息舒棋最少D.有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对下列各句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A.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再拜:再一次下拜B.推贤进士为务务:事务、工作C.若望仆不相师师;效仿D.刑不上大夫刑:刑罚3.下列句中的“过”与“幸勿为过”中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凡四方之士无不过而拜且泣者B.无乃尔是过与?C.过犹不及D.虎兕出于柙,谁之过与?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词义基本一致的一项是()A.固主上所戏弄B.素所自树立使然也C.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D.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反映封建刑狱制度的黑暗、残酷的一组是()①仆之先,……固主上所戏弄②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③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篓,幽于圜墙之中④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⑤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⑥至于鞭篓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A.①②④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④⑥6.给下面两段文字加上标点。(在原文上加)①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②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则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死罪矣。(《墨子》)7.结合课文,说说作者之所以“隐忍苟活”的原因是什么?8.将作者用来勉励自己的古人忍辱负重的事例默写出来。阅读下列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9~13题。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以推贤进土,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谨再拜。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下流多谤议下流:指负罪受辱的处境B.垢弥甚耳弥:通过C.以通其狂惑通:通过D.然后是非乃定是:正确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A.且负下未易居故且从俗浮沉B.仆以口语遇遭此祸曼辞以自饰C.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无益于俗D.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身直为闺阁之臣11.本段作者的思路是如何展开的?12.理解填空。“且负下未易居”说的是;“是以肠一日而九回”至“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写;“姑且从俗浮沉”至“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写,也是写的。13.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译文:(2)今少卿乃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译文:拓展迁移与发散思维阅读下文,完成14~16题。悲士不遇赋司马迁悲夫!士生之不辰①⑥⑦⑧,愧顾影而独存;恒克己而复礼,惧志行而无闻。谅才韪而世戾,将逮死而长勤。虽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陈。何穷达之易惑,信美恶之难分。时悠悠而荡荡,将遂屈而不伸。使公于少者,彼我同兮;私于私者,自相悲兮②。天道微哉,吁嗟阔兮③;人理显然,相倾夺兮。好生恶死,才之鄙也;好贵夷贱,哲之乱也。昭昭洞达,胸中豁也;昏昏罔觉,内生毒也。我之心矣,哲已能忖;我之言矣,哲已能选。没世无闻,古人唯耻;朝闻夕死,孰云其否”!逆顺还周,乍没乍起④。理不可据,智不可恃。无造福先,无触祸始⑤。委之自然,终归一矣!注:①生之不辰:生不逢时。②使公……悲兮:大意是说,那些秉公处理公务的人,与我志同道合;那些以私情对待私党的人,我以为可悲。③天道微哉,吁嗟阔兮:指天道幽深难知,旷远难见。吁嗟,感叹词。④逆顺还周,乍没乍起:背逆和顺遂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忽起忽落。⑤无造福先,无触祸始:不要跑到福的前面,也不要接近祸的开端。这篇赋是司马迁因李陵事件罹祸后写的,作者为自己的遭遇感到不平,对当政者的专断横暴、“昏昏罔觉”表示极大的愤慨,控诉他们善恶不分,公私不明,揭露统治集团的互相倾夺、贪生恶死、好贵夷贱。1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谅才韪而世戾,将逮死而长勤韪:美善。逮:到达。B.何穷达之易惑穷达:困窘和显达C.昏昏罔觉罔:不、没有。D.悲士不遇不遇:没有遇到15.画线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恒克己而复礼,惧志行而无闻——经常约束自己以回复和符合利的要求,惟恐自己的志向和行为默默无闻。B.虽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陈——即使有形体而不得显扬名声,徒然有才能却无法表达。C.好贵夷贱,哲之乱也——爱慕富贵,鄙夷贫贱,是理智的惑乱。D.昏昏罔觉,内生毒也:昏情迷乱而不觉醒,是因内心受了毒害。16.如何理解篇末“无造福先,无触祸始”和“委之自然,终归一矣”
等语表达的感情?这与《报任安书》中哪个句子意思相近?17.试比较本文与《报任安书》所表达感情的异同。参考答案1.A(“足下”是敬称)2.C(学习,效法)3.B(责备。A路过,C过头,D过错)4.A(树立,指立身处世;下流,指处于卑贱地位;夫,是发语词,“人情”是一个词)5.B(①先人地位低微,④威势的作用,⑥受刑以后的举动)6.①见课文第二段②……义,……矣。……说,……人,……矣;……人,……义,……矣。(断句的方法先要通读全文,然后通过对词义的理解和词与词之间的组合关系的分析,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7.“很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或:遗憾自己个人心愿尚未实现,《史记》还未写完)8.“盖文王拘而演《周易》……思垂空文以自见。”9.C10.D11.本段是书信的结尾。作者痛定思痛,先抒发了难以忍受的痛苦心情,说明忍辱负重,苟且屈生,要比一死了之更痛苦。最后再一次陈述自己不能遵照对方劝告行事的理由12.环境的恶劣当时的心情当时的思想矛盾心情13.(1)因此,愁肠每天都反复回转,在家里就恍恍惚惚若有所失,外出就不知道要到哪里去。(2)如今少卿却教诲我要推荐贤士,岂不是和我内心的苦衷相违背吗?14.D(不遇,没有机遇,指没有机会施展才能和抱负)15.B(应为“虽有形体而不得显扬名声,徒然有才能而不得施展”)16.篇末“无造福先,无触祸始”和“委之自然,终归一矣”等语,表露了司马迁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可与《报任安书》中的“从俗浮沉,与时俯仰”相对照。17.相同之处:两文中作者都为自己的遭遇感到不平,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残酷。不同之处:《悲士不遇赋》主要是不平和控诉;《报任安书》中除此之外,还表现了司马迁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