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报任安书学案7(鲁人版必修4)内容感知这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被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曾复信。后任安因罪下狱,被判死刑,司马迁才给他写了这封回信。本文通篇是在抒愤懑、鸣冤屈、辩事理、表心志,是一篇泣泪含血、深沉激愤的明志之作。在这篇文章里,司马迁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的著名人生格言。这种观点,充分显示了他对生命权利的尊重,体现了他对实现生命价值的不懈追求。而他本人也正是实践了自己的人生格言,在面临生死抉择的关头,他毅然忍辱求生,“就极刑而无愠色”,为了继承父亲未竟的事业,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信念,顽强地活了下来,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著,为后人留下了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彪炳千秋的文学历史巨著。基础梳理一、字音字形1.字音识记曩者(náng)阙然(quē)伏法受诛(zhū)诎体(qū)被箠楚(chuí)槛阱(jiàn)定计于鲜(xiān)暴肌肤(pù)圜墙(yuán)头枪地(qiānɡ)强颜(qiǎng)赭衣(zhě)贪生恶死(wù)缧绁(léixiè)羑里(yǒu)系狱(xì)占卜(bǔ)囹圄(língyǔ)放失旧闻(yì)前辱之责(zhài)闺阁(gé)剌谬(là)愠色(yùn)倜傥(tìtǎnɡ)2.通假字其次诎体受辱(“诎”通“屈”,屈曲)其次剔毛发(“剔”通“剃”,剃光)被箠楚受辱(“箠”通“棰”,木杖)见狱吏则头枪地(“枪”通“抢”,碰撞)及以至是,言不辱者(“以”通“已”,已经)及罪至罔加(“罔”通“网”,法网)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摩”通“磨”,消磨,磨掉)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底”通“抵”,大概,大都)思垂空文以自见(“见”通“现”,表现,显露)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失”通“佚”,散失)则仆偿前辱之责(“责”通“债”,债务,指下狱受宫刑)
二、重要词语1.一词多义2.词类活用倡优畜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乐师优伶一样)流俗之所轻也(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轻视)曷足贵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尊重)3.文言虚词(1)于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介词,表对象,相当于“对”)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介词,表时间,相当于“在”)(2)者且勇者不必死节(代词,指人,相当于“……的人”)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代词,指原因,相当于“……的原因”)4.古今异义5.相关成语
画地为牢:在地上画一小范围,作为监禁犯人的监牢,使犯罪的人站在里面。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之内活动。三、特殊句式1.判断句李斯,相也季布为朱家钳奴2.倒装句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介宾短语后置句)教以慎于接物(介宾短语后置句)灌夫受辱于居室(介宾短语后置句)四、文学常识1.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龙门(今陕西韩城)人,先世为周代史官,父司马谈汉武帝时任太史令。司马迁十岁时随父移居茂陵(今陕西兴平县),开始诵读经书,曾从当时的经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学习。二十岁时开始漫游生活,足迹几乎遍布祖国大地。武帝元封三年(前108)继父职为太史令,遂饱览皇家藏书和中央政府档案,并在此基础上于太初元年(前104)开始从事《史记》的编写。天汉二年(前99),因替孤军奋战而不得已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处宫刑。在狱中,司马迁忍辱负重,仍然写作不辍。出狱后任中书令,更加发奋著述,终于在征和初年(前92)左右完成这部巨著。不久即去世,年约六十余岁。2.《史记》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帝时前后三千余年的历史,凡五十二万余言,一百三十篇。其中“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二篇。它不但是一部历史杰作,为我国史学纪传体奠定了基础;而且是一部传记文学名著。《史记》中的许多篇章都极具文学价值。鲁迅赞誉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五、名篇名句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2.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3.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句段分析一、疑难妙句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剖析:人固然都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因为他们所追求的不一样。
司马迁认为生命的价值是轻是重,要靠自己来选择!人在生死关头要慎于选择,要死得重于泰山,万不可死得轻如鸿毛。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因此在生死关头必须慎于选择,既不能无原则地苟且求生,也不能糊涂一时地随便轻生。司马迁这种生死观、价值观是贯穿《史记》全书的。这句话是作者全文议论的核心,作者叙述的事例和自己的情感观点都是围绕这句话展开的。2.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剖析:作者用八个叠句的对比,列举了古代被人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这些句子两两各自对偶,事实相因,不仅不使文章显得冗长,而且使读者欲悲欲叹,不禁为之扼腕切齿,这种富于变化的语言形式,有力地加强了文章感情的抒发和气势的表达,令人感情激荡不已。作者长久郁积在心中的悲愤,借此手法喷薄而出,有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其气势之壮阔,令人惊叹!司马迁热情歌颂了这些古代圣贤,他们虽然身处逆境,备受迫害,但并不因此而消沉,而是努力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作者以此作为对自己的激励,表现了司马迁那种坚强的意志、顽强奋斗的精神。3.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剖析:因此,(痛苦之情)一日中要在肠子中倒腾无数遍,坐在家里恍恍惚惚,好像丢了什么,出门则不知道自己要到何处去。每当想起这件耻辱的事,未尝不汗流浃背沾湿衣服。这里,司马迁再一次回想自己受辱的痛苦,他神情恍惚,使我们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绝、如泣如诉的痛苦表情。4.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剖析:司马迁用一连串排比的语句叙述了宫刑之极辱。从“太上不辱先”而下,竟连用了八个“其次”,使用了“阶进法”的修辞方法,极力铺陈“不辱”“受辱”的情状,最后逼出“最下腐刑极矣”这样的铺陈,真是前无古人。一气贯下表达自己那种含冤莫白,怨气久居,一旦“舒愤懑”,便如火山爆发,一冲而出,滚滚怒涛不可抑止,那绞肠滴血般的痛苦,那从心灵发出的喊叫,给人以悲慨淋漓的悲涼之感。这些语句势如排山倒海,酣畅淋漓,加强了文章的气势。5.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剖析:我之所以忍辱苟活,被幽禁在污秽的监狱中而不肯死的原因,是遗憾我心中想做的事尚未完成,如果平平庸庸死了,我的文章便不能留传给后代。
这句话说明自己受辱不死的原因,是为了使“文采表于后世”。司马迁进一步申明,他并不顾念家庭,也不缺少“臧获婢妾,犹能引决”那样的勇气,但轻轻一死,也就同时断送了为之献身效命的事业。对生命和事业,司马迁坦然自信地表白了自己的心意,他“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他的这种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中来衡量的宏阔眼光,终于使他超脱了庸常的“死节”观念的束缚,而选择了一条更为考验人的精神与意志的荆棘路。二、重点语段1.“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至“殆为此也”。剖析:这一段司马迁重点写了自己受刑后对生死的观点、看法。作者先叙述自己卑微的身份。先人只是掌管一些文史星历的记载的小官,“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本来就被人看不起。现在子承父业,更是微不足道。接着写卑微的地位带来的结果:假如我伏法被诛的话,就好像九牛身上掉下的一根毫毛;好像一只蝼蚁一样渺小,我的死是无足轻重的,命如蝼蚁草芥,生命有什么价值可言?作者接着引出第二个问题,人的生命价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是作者议论的核心。生命的价值是轻是重,要靠自己来选择!然后,摆出士人对待羞辱与生死的态度:士人,一方面洁身自好,不使自己受到羞辱;一方面当羞辱加于己身的时候,决计自杀,以死保持自己纯洁的名声。但是作者笔锋一转,却列举了古代周文王、李斯、韩信、彭越、张敖、周勃、窦婴、季布、灌夫等一大批王侯将相受辱的事例,说明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微不足道的草民,都可能受屈辱,“受辱”是人生之常事,不足为奇。那么,对待羞辱就一定要死节,才算保持了高尚纯洁的名声吗?否,作者从这个角度继续深入地论述下去。作者提出这样的认识:人在受辱时,不一定非要为高尚纯洁名声的这种所谓“节义”而死;为了崇高的事业,他可以去死,但是也可以忍辱负重。最后表明自己的态度:“我”深知节义的含义,也敢于为节义去死,但是我现在所以忍辱屈生,是为了完成我未竟的事业,实现我最大的理想。这才是生命的真正价值。2.“古者富贵而名摩灭”至“思垂空文以自见”。剖析:这段作者进一步说明自己受腐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史记》这一心愿。作者为什么列举古代被人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呢?司马迁对生命与事业的崇高信念,是基于他对历史上杰出人物历经磨难而奋发有为的事迹的观察和认识;是基于他对古代学者历经苦难、献身著述的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他发现,往昔“富贵而名摩灭”的人,“不可胜记”,只有“倜傥非常之人”,即对历史和文化作出贡献的人,才能不朽。他认为,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人的著述以及《诗经》,都是古代“圣贤发愤之所为作”;都是作者“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述往事,思来者”,把苦苦思索得到的知识,著述成文,留给来者去思辨验察。这些古代“贤圣”
历尽磨难,强志不屈,“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为人类作出了贡献。司马迁正是从这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艰难历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榜样和前驱者,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矢志进取的道路。结构图解审美鉴赏用血泪写成的至情之文中国古代散文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宝库,其精神营养价值之大,令其他文体望尘莫及。在这些散文之中,以情感人,催人泪下,具有强大感染力的首推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这是一篇用血泪写成的至情之文,一字一滴泪,一句一滴血,句句慷慨激越,段段欷歔欲绝,它是被侮辱被损害者的血泪控诉,是不屈不挠者对黑暗社会声讨的檄文,是伟大的民族精英在身残处秽中关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宣言。本文为什么具有如此大的艺术感染力呢?当然与司马迁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关,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一个“情”字。这个情超越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是人类最神圣最具有代表性的生命之情。这篇文章是司马迁在自己生命遭受极端摧残之后写的。那是一个把人当作畜生的时代。司马迁为李陵说了几句话,便横遭暴行,惨受宫刑。昨天还是国家大臣,今天便被阉割,毫无尊严可讲。宫刑之后的司马迁,精神上的打击异常沉重,忍辱负重,苟且偷生,饱尝了死亡一样的人生况味。当一个有尊严的人不再在乎尊严的时候,当一个有着精神追求的人过着一种耻辱生活的时候,他还要为人类著书立说,还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多么凄惨又多么悲壮的行为啊!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圣人”,也就是今天所谓的知识分子。中国杰出的文人,像屈原、苏轼、李贽、谭嗣同、鲁迅等等都是这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两千年前,司马迁就认识到生与死的价值,并作出了毫不含糊的解释。作者对统治者有清醒的认识,他看透了这个社会。本文把叙事和抒情融合在一起,当情浓事切之时,读者无法分出哪是叙述,哪是抒情。“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这既是叙述又是抒情,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读者至此,能不欷歔?合作探究【问题】对于司马迁,我们并不陌生,我们可能知道他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可能知道他的《史记》被鲁迅称作“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还可能知道他曾经受过宫刑。今天,就让我们借着这一篇对封建专制淫威的控诉状,一篇饱含愤怒感情的自叙文,去研究司马迁的更多内容吧!导思:《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留给后世的唯一书信。正是他峻洁的人品、伟大的精神自现于后世的力作。司马迁在信中结尾处断言:“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他的期望没有落空:如果说五十六万余字的辉煌巨著《史记》,是他留下的一座耸入云霄的巍峨大厦的话,那么,《报任安书》则为他在这座大厦前,留下了一座崇高的汉白玉雕像,在它的底座上铭刻着六个大字:“述往事,思来者”——而高高屹立的他,则正以身处黑暗时代的悲愤、正直,而又“桀骜不驯”的深沉目光,注视着千秋万代。探究:第一步,品读课文及《史记》的有关内容,体会作者的观点。第二步,搜集作者的相关信息并整合,对有不同意见的地方或有新见解之处大胆质疑。第三步,与同学们交流所收集到的材料和自己的心得体会。第四步,在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整理,争取多角度地认识其作品及人格。第五步,(拓展探究)借助资料,发挥联想和想象,探究司马迁的伟大人格给我们的启示。请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阐述自己对司马迁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