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渠书》同步练习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九川既疏,九泽既洒B.并北山东往注洛三百余里C.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D.乃厮二渠以引其河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天子以为然,发卒数万人作渠田 作:造B.而道河北行二渠,复禹旧迹道:同“导”,疏导C.水颓以绝商颜绝:穿过D.岁因以数不登登:登上,攀上3.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B.C.D.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而漕水道九百余里,时有难处B.山东从沔无限C.便于砥柱之漕D.通,以漕,大便利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而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B.以富魏之河内C.悲《瓠子》之诗而作《河渠书》D.而益肥关中之地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其后人有上书欲通褒斜道及漕事,下御史大夫张汤。汤问其事,因言:“抵蜀从故道,故道多阪,回远。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漕从南阳上沔入褒,褒之绝水至斜,间百余里,以车转,从斜下下渭。如此,汉中之谷可致,山东从沔无限,便于砥柱之漕。且褒斜材木竹箭之饶,拟于巴蜀。”天子以为然,拜汤子卬为汉中守,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道果便近,而水湍石,不可漕。其后庄熊罴言:“临晋民愿穿洛以溉重泉以东万余顷故卤地。诚得水,可令亩十石。”于是为发卒万余人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颜山下。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余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颓以绝商颜,东至山岭十余里间。井渠之生自此始。穿渠得龙骨,故名曰龙首渠。作之十余岁,渠颇通,犹未得其饶。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道多阪,回远回:曲折B.褒之绝水至斜,间百余里间:间隔,距离C.诚得水,可令亩十石诚:如果,果真D.岸善崩,乃凿井善:擅长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B.C.D.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山东从沔无限,便于砥柱之漕B.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C.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D.而漕水道九百余里,时有难处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如此,汉中之谷可致,山东从沔无限,便于砥柱之漕。(2)诚得水,可令亩十石。(3)水颓以绝商颜,东至山岭十余里间。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凡音由于人心,天之与人有以相通,如景之象形,响之应声。故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恶者天与之以殃,其自然者也。故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舜之道何弘也?纣之道何隘也?夫《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欢心,故天下治也。夫《朝歌》者不时也,北者败也,鄙者陋也,纣乐好之,与万国殊心,诸侯不附,百姓不亲,天下畔之,故身死国亡。而卫灵公之时,将之晋,至于濮水之上舍。夜半时闻鼓琴声,问左右,皆对曰“不闻”。乃召师涓曰:“吾闻鼓琴音,问左右,皆不闻。其状似鬼神,为我听而写之。”师涓曰:“诺。”因端坐援琴,听而写之。明日,曰:“臣得之矣,然未习也,请宿习之。”灵公曰:“可。”因复宿。明日,报曰:“习矣。”即去之晋,见晋平公。平公置酒于施惠之台。酒酣,灵公曰:“今者来,闻新声,请奏之。”平公曰:“可。”即令师涓坐师旷旁,援琴鼓之。未终,师旷抚而止之曰:“此亡国之声也,不可遂。”平公曰:“何道出?”师旷曰:“师延所作也。与纣为靡靡之乐,武王伐纣,师延东走,自投濮水之中,故闻此声必于濮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国削。”平公曰:“寡人所好者音也,愿遂闻之。”一奏之,有白云从西北起;再奏之,大风至而雨随之,飞廊瓦,左右皆奔走。平公恐惧,伏于廊屋之间。晋国大旱,赤地三年。太史公曰: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故乐音者,君子之所养义也。夫古者,天子诸侯听钟磬未尝离于庭,卿大夫听琴瑟之音未尝离于前,所以养行义而防淫佚也。夫淫佚生于无礼,故圣王使人耳闻雅颂之音,目视威仪之礼,足行恭敬之容,口言仁义之道。(《史记·乐书》,有删改)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景之象形,响之应声 响:回声、回音B.百姓不亲,天下畔之畔:同“叛”,背叛C.舜之道何弘也弘:弘扬D.即去之晋去:离开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B.C.
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音乐是源于人心的,晋平公爱好濮水之上的靡靡之音,司马迁认为他不是个有德之君。B.师旷认为师涓所奏之乐为亡国之音,劝晋平公不要欣赏,可是晋平公没有采纳他的意见。C.师涓、师旷同为乐师,但师旷能发现师涓琴声中的问题,可见师旷在琴艺上比师涓高一筹。D.司马迁把国家兴亡和音乐联系起来,表面上谈的是音乐,其实谈的是仁、礼之类的治国之道。1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凡音由于人心,天之与人有以相通,如景之象形。(2)臣得之矣,然未习也,请宿习之。(3)武王伐纣,师延东走,自投濮水之中,故闻此声必于濮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国削。参考答案:1.答案 C解析 A项“洒”同“酾”,分流,疏导。B项“并”同“傍”,依靠,沿着。D项“厮”同“斯”,分开。2.答案 D解析 D项中的“登”是丰收的意思,今天的成语“五谷丰登”仍保留此意。3.答案 C解析 C项两个“既”均解释为“已经”。A项前一个“而”表转折关系,后一个“而”表承接关系。B项前一个“以”表目的,来;后一个“以”意为“因此”。D项前一个“于”,“在”;后一个“于”,“比”。4.答案 D
解析 A项中“难处”的意思是“难行的地方”,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困难”。B项中“无限”的意思是“没有阻隔”,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没有穷尽,没有限量”。C项中“便于”的意思是“比……更方便”,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比较容易做某事”。D项中“便利”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一致,即“使用或行动起来不感觉困难”。5.答案 C解析 A、B、D三项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而C项是形容词的为动用法。6.答案 D解析 D项“善”应解释为“容易”。7.答案 D解析 A项交给下属/向下流入。B项因而/因为。C项用/因此。D项都是“比”。8.答案 C解析 A项古义:没有险阻。今义:没有限制。B项古义:到处。今义:常常。D项古义:难行的地方。今义:困难。9.(1)译文:这样,汉中的粮食可以运来,山东的粮食从沔水而上没有险阻,比经砥柱漕运方便。(2)译文:倘若果真能得到灌溉用水,可使每亩产量达到十石。(3)译文:水从地下穿过商颜山,东到山岭十多里远。10.答案 C解析 弘:宽宏。11.答案 D解析 D项固定结构,表手段、方法、工具等,均译为“用来……的”。A项介词,用/连词,表目的。B项连词,于是/副词,竟然。C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递进。12.答案 C解析 “师旷在琴艺上比师涓高一筹”无中生有,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13.(1)译文:所有的音乐都是从人的心性上产生的,上天和人(的心性)有相通的地方,如同影子像(原来的)形体一样。(2)译文:我记下了这支曲子,但是(还)没有熟习,请允许我多留一晚练习这支曲子。(3)译文:武王伐纣的时候,师延朝东逃跑,自投濮水而死,所以,你这支曲子一定是在濮水之上听到的,先听到这支曲子的,国家就要被削弱。【参考译文】
所有的音乐都是从人的心性上产生的,上天和人(的心性)有相通的地方,如同影子像(原来的)形体一样,回声和原来的声音相应和一样。所以,行善的人,上天自然会给予福祥的报偿;作恶的人,上天会给予灾祸的惩罚,这是自然的事。所以舜弹奏五弦之琴,唱《南风》之诗,而天下升平;纣王制作《朝歌》北方鄙野的歌曲,结果是身死国亡。舜治理国家的方法为什么那样的宽宏?纣治理国家的方法为什么却又那样的狭隘呢?大概就是因为《南风》之诗的主题是属于生长蕃息之音,舜非常爱好这种音乐,爱好与天地自然的心意相同,能得到天下万民的欢心拥戴,所以天下大治。至于《朝歌》,时间上就很不适合,而且“北”有败北的意思,“鄙”是粗鄙的意思,但是纣却非常喜欢这种音乐,与万国人民的心意不同,于是诸侯不愿附从,百姓不愿亲近,天下所有的人都背叛他,所以结果必然是身死国亡。在卫灵公的时候,他要去晋国,到了濮水的上游住宿。半夜时听到弹琴的声音,询问身旁的侍从,都回答说“没有听到”。于是就找来师涓说:“我听到弹琴的声音,询问侍从,都说没有听到。这种情形好像鬼神(在弹奏),替我仔细听并记下来。”师涓说:“遵命。”于是就端正地坐好,手抚在琴上,一面仔细听,一面写下来。第二天,回报卫灵公说:“我记下了这支曲子,但是(还)没有熟习,请允许我多留一晚练习这支曲子。”卫灵公说:“行。”又住了一晚。第二天,师涓报告说:“我弹熟了。”这才离开濮水去晋国,朝见晋平公。晋平公在施惠台摆酒为卫灵公接风。酒喝到痛快的时候,卫灵公说:“我来的路上,听到一支新曲子,请让我的乐工为您演奏它。”晋平公说:“行。”(于是)就叫师涓坐在师旷的旁边,拿来琴演奏起来。还没弹完,师旷就按住琴弦阻止他说:“这是亡国之声,不能再演奏了。”晋平公说:“有什么道理吗?”师旷说:“这是师延谱写的曲子。是为昏庸霸道的纣王谱写的靡靡之音,武王伐纣的时候,师延朝东逃跑,自投濮水而死,所以,你这支曲子一定是在濮水之上听到的,先听到这支曲子的,国家就要被削弱。”晋平公说:“我平生所好就是一个音乐,希望让我遂愿听完吧。”演奏第一乐章,就有白云从西北方向升起来;演奏第二乐章时,大风就来到了,大雨随后也到了,掀翻了门廊,揭开了房子上的瓦片,身旁随从都四散逃开了。晋平公害怕了,趴在门廊和堂屋之间。晋国大旱,土地荒芜三年。太史公说:音乐,是可以用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且调和人心的东西。所以爱好音乐,这是君子用来培养仁义的方法。古代的天子诸侯必须要听钟磬之声,所以钟磬从来没有离开过庭院;卿大夫必须要听琴瑟之声,所以琴瑟从未离开过自己的眼前,这是用来培养仁义防止淫靡荒唐的方法。淫靡荒唐的事,往往出现在没有礼节的地方,所以圣明的君主要让人听到高雅、催人上进的音乐,眼睛看到严正威仪的礼事,脚下的行动必须保持恭敬的容态,口中讲论的是仁义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