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苏教史记选读《六国年表》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5-2016年苏教史记选读《六国年表》教案

ID:1097108

大小:73.5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4-2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六国年表》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基本的文言知识,能通过看注释疏通文言文,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现象。2•能从年表中看出六国的发展轨迹,了解司马迁的历史观。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司马迁的历史观。教学方法:自读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自主阅读导引“表”是《史记》屮重要的体例,此类文章列记事件,使Z纲举而目张,以简御繁,一目了然,便于观览、检索。《史记》中共有表10篇。《六国年表》上起周元王元年(前476),下至秦二世卒年(前207),首尾270年。太史公“因《秦记》,踵《春秋》”“表六国时事”,欲观秦并吞天下之迹。读《六国年表》应以秦为主,周之后汉之先,唯秦为尊,所以表列秦于六国之上。此时周王室虽已衰微,但尚未灭亡,故仍列秦于表首。以力而起的秦国,最后统一了六国。司马迁说,不要因为秦国后来的短祚就否定了它的一切,必须看到它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就是“世异变,成功大”。由此,司马迁提出“法后王”,就是要效法秦的顺应变化以促使国家统一而获得历史前进的政策主张。在汉朝把秦一概骂倒的否定声中,司马迁的识见,犹如一阵惊雷,具有醒人耳目的作用。二、学生自学阶段1.学生自读,疏通文意。2•分组讨论,解决疑难,用红颜色的笔圈画出不懂的字词及句子。3•共同归纳文言知识,以便上黑板展示。用:介词,来。作:建造三、知识预设1•文言实词⑴一词多义:秦襄公始封为诸侯,作西畤用事上帝■作西畤用事上帝■ 今秦杂戎崔之俗■及文公逾陇,攘夷狄■尊陈宝,营岐雍Z闲。■则与齐桓、晋文中国侯伯侔矣■乂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学者牵于所闻■⑵古今异义则与齐桓、晋文中国侯伯侔矣。••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着诸所闻兴坏之端。杂:夹杂、糅杂。逾:越过;攘:驱逐营:开发侔:势均力敌、地位相等不具:不完整。权变:指变通的办法,应急的对策。颇:大量牵:局限中国,指中原地区;得意:指统一天下。着:突出显不⑶通假字而穆公修政,东竟至河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之■西方,物之成孰■2.文言虚词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盖若天所助焉••秦之帝用雍州兴■余于是因《秦记》,“竟”通“境”,即国境。“从”通“纵”“衡”通“横”“宾”通“按”,排斥。“孰”通“熟”虽:即使盖若:表示推测,好像……似的。用,由于。因:根据,凭借3.词类活用先暴戾,后仁义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先,把……放在首位至犬戎败幽王,周东徙洛邑■东:名词作状语往东秦襄公始封为诸侯,作西畤用事上帝,僭端见矣“见”通“现”,显现出来是后陪臣执政,大夫世禄••矫称蜂出,盟誓不信■至献公Z后,常雄诸侯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世禄:名词作动词,世代保持政治地位和政治特权蜂:名词作状语,象蜜蜂一样雄:名词作动词,称雄王:名词作动词,建立王朝之义秦之帝用雍州兴■帝:名词作动词,完成帝业之义 传曰:“法后王。”■法:名词作动词效法此与以耳食无异,悲夫!■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耳:名词作状语,用耳朵表:名词作动词,列表编排的意思。4•重要文言句式: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状语后置,应理解为:于毫起)征伐会盟,威重于诸侯5.难句翻译现场(状语后置,比诸侯重)(1)今秦杂戎翟之俗,先暴戾,后仁义,位在藩臣而胪于郊祀,君子惧焉。参考译文:当时秦国夹杂着西戎北狄的民风习俗,把凶暴乖戾摆在前面,将仁徳道义放在后头,地位处在捍卫王室的臣屈行列,却在祭祀规格上同天子平起平坐,君子对此感到后怕。翻译指点:本句的翻译要注意以下几点:“杂”的落实;“先”“后”的意动用法;“胪于郊祀”的理解(在祭祀规格上同天子平起平坐)。(2)征伐会盟,威重于诸侯。参考译文:无论征伐还是会盟,威势都在诸侯之上。翻译指点:本句的翻译要把握两点:一是“征伐会盟”是紧缩复句,二是“威重于诸侯”是状语后置。另外,“于”是“比”,“重”是重要。(3)诸俟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参考译文:诸侯却无动于衷不予讨伐,这标志着海内已经围绕怎样保持本国的军事实力来争斗了。翻译指点:本句主要解释“晏然(无动于衷)”“战功(指增强白己的军事实力)”。(4)务在强兵并敌,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参考译文:首要之务在于壮大军事力量,兼并对方,(因而)权谋诈术得到普遍应用,合纵连横的学说也相继兴起。翻译指点:本句的要点很多:“并敌(兼并对方)”,“从横(合纵,连横)”“兴(兴起)”“谋诈(权谋诈术)”“说(学说)”。(5)矫称蜂出,盟誓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参考译文:各种谎言骗局蜂涌而出,誓词盟约毫无诚意,即使互派人质,剖符为凭,还不能相互约束。翻译指点:本句的翻译要点是:“矫称(各种谎言骗局)”“誓盟(誓辞盟约)”“置质 (派人质)”“剖符(剖符为凭)(6)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参考译文:据此看来,开创事业的人必定岀现在东南,获取胜利果实的人常常诞生在西北。翻译指点:本句要抓住“作事者”“收功实者”。(7)何也?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参考译文: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后王距离自己近,当代民俗的变化也和后王那个时期差不多,道理讲起来浅显明白,容易推行。翻译指点:本句的翻译要点:“以(因为)”“类(相似)”“卑(浅易)”。同时注意,前后句是先果后因关系。四、课堂探究1.《六国年表》的编著特点是什么?明确:从结构上看,它由两部分组成:一、序文;二、表文。序文和表文相辅相成。序文是表文的高度概括,表文是序文的具体展开,序文对表文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表文对序文有烘云托月的功能。从表格上看,它以吋间为经,蝉联而下,形成一条历史发展的纵线。以国别为纬,依次排列,形成一条社会空间的横线。纵横交织,旁行斜上,组成了一个综述战国史实的完整而又简明的表格网络。从标题上看,名曰六国,实记七雄。这样处理的原因在于,年表是依据《秦记》编成的,就以秦国为主,所以只在序文屮强调秦国,而拟定篇题时不把秦国计算在内。至于以周为首,是奉周为正统的一种安排。这种安排使各国纪年归于一个共同的旗号之下,年代顺序更显明晰。从记事上看,春秋诸侯进入战国犹存者,分别归入七雄中最后灭掉该国的年表栏内,亦即,卫附魏表,郑附韩表,鲁蔡附楚表,宋附齐表。2.如何阅读《六国年表》这类年表?明确:①由右往左选择看。例如秦献公十七年至二十三年。这样阅读可以了解和掌握一国在特定阶段内发牛的大小事件。 ②由上往下节取看。例如周显王四十三年至四十八年。这样阅读可以了解和掌握各国在同一时期内发生的大小事件。③单线看,也就是从头至尾专读一表,如秦表或齐表。这样可以梳理出该国从建立到灭亡的环节和链条。④综合看,就是由始至终,由序文到表文通盘阅读。这样可以从宏观上鸟瞰全局,从微观上把握事态,揽战国总体形势于掌上,收七雄风云际会于眼底。在《六国年表序》中,司马迁简明扼要地勾划出了秦国历史的发展线索,又提纲挈领地揭示了春秋到战国的演变过程和阶段性特点。⑤对照看,就是与木纪、世家、列传、书兼观并读,参稽互察。这样会发现司马迁在编写中产生的矛盾现象和史实错误。例如,秦魏彫阴之战是一场大战,秦斩魏军四万五千,《年表》说这次战役发生在魏襄王二年,而《魏世家》记为魏襄王五年,前后相差三年。五、课堂小练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是(后:然后尊:敬祀传:传世的典籍端:头绪A.今秦杂戎翟之俗,先暴戾,后仁义■B.及文公踰陇,攘夷狄,尊陈宝■C.传曰:“法后王。”■D.凡二百七十年,着诸所闻兴坏Z端【解析】A项“后”是意动用法,把……放在后。【答案】选A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没有活用的一组是()A.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B.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C.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D.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解析】D项中举是全,都,没活用,其他几句都是活用。【答案】选D六、布置作业 翻译木节课所学的特殊句式。.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