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选读•高祖本纪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的修史理想
纪传体:指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始创于司马迁的《史记》。《史记》由“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组成,其中“本纪”、“世家”、“列传”都是人物传记。后来班固《汉书》去掉“世家”并入“传”,这样就只有“纪”、“传”两种了。后世由此称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为纪传体。
本纪:纪传体史书中帝王的传记。裴松之《史目》:“天子称本纪,诸侯曰世家”。
鸿门宴:这场刀光剑影的鸿门宴体现出丰富的历史内涵。因为它标志着两种转折:刘项命运的转折中国历史的转折
节选文段中重要实虚词的用法说①或说沛公曰:②《捕蛇者说》:③是说也,人常疑之:④秦王必说见臣:游说,劝说古代的一种文体说法高兴
益v①澭水暴益:v②稍征关中兵以自益:v③有所广益:v④故圣益圣,愚益愚:水漫出来增加好处更加
v方①今齐地方千里:②今操方连船舰:③方飨士,旦日合战:④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⑤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方圆、周围并排正在方位、方向方形,与“圆”相对
会v①欲与怀王会:v②与秦王会渑池:v③会天大雨,道不通:v④会项伯欲活张良:相会,会见盟会,宴会正好,恰巧正好,恰巧
v故v①故垒西边:v②君安与项伯有故:v③沛公以樊哙、张良故:v④广故数言欲亡:与“新”相对交情,老友缘故故意
谢①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道歉②乃谢客就车:辞别③阿母谢媒人:拒绝④多谢后世人:告诉⑤花之既谢:凋落
乃1.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2.臣乃敢上壁:3.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4.家祭无忘告乃翁:5.嬴乃夷门抱关者也:才才竟你的是
以1.稍征关中兵以自益:2.欲以求封:3.籍何以生此:4.沛公以樊哙、张良故:5.余以乾隆三十九年……至于泰安:6.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来用凭因为在相当于“而”,表修饰
然1.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那么2.不然,籍何以至此:这样3.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的样子4.沛公然其计:认为……对5.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然而,但是
则1.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如果2.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于是,就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就4.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却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是,就是
文段内的通假字与词类活用通假:1.无内诸侯军:“内”同“纳”2.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距”同“拒”词类活用1.王关中: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2.率诸侯兵西:西,方位名词作动词,向西进军。3.会项伯欲活张良:活,使动,使……活。4.沛公从百余骑:从,使动,使……跟从。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互见法;是《史记》选择、安排材料以反映历史、表现人物的一种方法。可分为有无互见和详略互见。对某些人物的某些材料,在本传中未写,在他传中写了,这是有无互见。对某些史实和某些人物的事迹,在一篇传中详写,在其它传中略写,这是详略互见。采用互见法,有时是为了避免行文的重复,有时则是为了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多面性。
在《高祖本纪》的“鸿门宴”事件描述中,鸿门宴前后的诸多细节都被略掉了,为什么独保留了“归,立诛曹无伤”这件事?
司马迁修史的基本态度不虚美 不隐恶《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