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本纪》导学案(教师版)【学习目标】1.了解司马迁笔下刘邦这一人物形象,因文悟言,积累常见文言现象,。2.认识体会《史记》中“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传统。3.感悟文本,领略《史记》文史结合的特点。4.了解司马迁首创的互见法。【课时安排】四课时【知识链接】: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该书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太初四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被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他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刻苦,遇到疑难问题,总是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20岁那年,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后来回到长安,做了郎中。他几次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35岁那年,汉武帝派他出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他了解到那里的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他父亲司马谈死后,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司马迁接替做了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与天文学家唐都等人共订“太初历”。同年,开始动手编《史记》。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获罪被捕,受了“腐刑”。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获赦出狱,做了中书令,掌握皇帝的文书机要。于是他发愤著书,全力写作《史记》,大约在他55岁那年终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成就了《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52万余字,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因此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司马相如合称“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外,《汉书·艺文志》还著录赋八篇,均已散失,唯《艺文类聚》卷30引征《悲士不遇赋》的片段和有名的《报任安书》(即《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表白了他为了完成自己的著述而决心忍辱含垢的痛苦心情,是研究司马迁生平思想的重要资料,也是一篇饱含感情的杰出散文。《悲士不遇赋》也是晚年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受腐刑后和不甘于“没世无闻”的愤激情绪。【学法指导】:圈点标注法、归纳法、诵读法7
【前置作业】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刘媪(ǎo)须髯( rán )贳酒(shì)大泽之陂(bēi)每酤留饮(gū)酒雠数倍(chóu)乃绐为谒(dài)(yè)酒阑(lán)箕帚(jī)轘辕(huán)(yuán)玉卮(zhī) 乃以秦王属吏(zhǔ)日夜跂而望归(qǐ)击筑(zhú)献飨军士(xiǎng)黥布(qíng)荥阳(xíng) 郦食其(yì)(jī)颍阳(yǐng)氾水(fàn)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大腿)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轻视)昌邑未拔(攻下)摄衣谢之,延上坐(提,道歉,请)二世使使者斩以徇(示众)乃以秦王属吏(交付、委托)非有功伐(功劳)还军霸上(驻扎)去辄烧绝栈道(断)汉王复入壁(营垒)与齐王等期会而击楚军(约定日期)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共同)乃即皇帝位泛水之阳(水的北面)父兄不能给(供给,使足)可四千余人(大约)意豁如也(……的样子)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1)此两家常折券弃责“责”通“债”(2)高祖常繇咸阳“常”通“尝”“繇”通“徭”(3)遂坐上坐,无所诎“坐”通“座”“诎”通“屈”(4)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卤”通“掳”“憙”通“喜”“解”通“懈”(5)诸吏人皆案堵如故“案”通“安”(6)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内”通“纳”“距”通“拒”(7)乃详尊怀王为义帝“详”通“佯”(8)兵罢戏下“戏”通“麾”(9)不如决策东乡“乡”通“向”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1)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大度:古义“远大的抱负”今义“气量宽宏能容人”家人:古义“平民百姓”今义“一家人”作业:古义“劳苦的工作”今义“学习完成的功课”(2)诽谤者族诽谤:古义“非议国政”今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3)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约束:古义“规约,规章”今义“限制使不出范围”(4)稍征关中兵以自益渐:古义“渐渐”今义“稍微”(5)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山东:古义“崤山、函谷关以东”今义“山东省,省份名”(6)始大人常以臣无赖无赖:古义“没有赖以谋生的手段,没有出息”今义“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7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课前预习检查与反馈三、熟读全文四、用简练短语概括文章情节:教师明确:刘邦出生:蛟龙俯身而出世,写出了刘邦的不凡。平民刘邦:好酒及色、不事生产、壮志初现、诈称“贺千万”的无赖之举。将帅刘邦:入关灭秦、楚汉相争、大败项羽。帝王刘邦:氾水称帝、举杯噱父、高祖还乡、高祖之死。五、人物形象探讨刘邦是司马迁笔下最生动、最丰满、最有个性的人物形象之一。本文中作者是通过哪些艺术手法加以塑造的?1.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如在“将帅刘邦”中,项羽、刘邦分兵入关攻秦各自采取的措施,突出刘邦的宽厚仁慈,从而赢得民心,奠定以后胜利的基础。2.用讽刺的手法臧否历史人物。如高祖置酒未央宫一节,对刘邦自矜声色的心态的描摹。3.用典型细节刻画人物。如赊酒、诈言“贺千万”、观始皇而叹等细节,展示刘邦的性格的各个侧面。【作业布置】:归纳整理文中的实词,并解释其义。【课后反思】第二课时一、检查文言常识1.大泽之陂(水边、堤岸)2.已而有身(不久)3.高祖每酤留饮(买酒)4.怪之(以……为怪,意动用法)5.及见怪(奇怪的现象,形作动)6.此两家常折券弃责(同“债”债务)7.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平民百姓,古今异义)8.高祖常繇咸阳(同“徭”,服役)9.大丈夫当如此也(像这样,古今异义)10.因家沛焉(安家,名作动)11.坐之堂下(使……坐。使动用法)12.无所诎(同“屈”,理亏)13.公始常欲奇此女(使与一般人不同)(明确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1.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判断句2.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省略句3.高祖常繇咸阳省略句4.迎之门省略句5.引入坐省略句6.吕公女乃吕后也判断句二、整体感知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始到“生孝惠帝、鲁元公主”),介绍刘邦的姓氏、籍贯、出生、家庭,以及做泗水亭长的种种行事。第二部分:(从“沛公引兵西”到“大赦天下”),写刘邦入关灭秦,打败项羽,建立帝业的过程。7
第一阶段:刘邦领兵西进,队伍不断壮大,并率先入关,为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第二阶段:写楚汉相争。第三阶段:刘邦称帝。第三部分:(从“未央宫成”到文末),刘邦称帝后的情况。三、走进文本,小组合作,深入探讨(学生自由朗读1-4段)1.这四段主要记述了哪些情节?刘媪尝息大泽之陂生下高祖,刘邦好酒及色,纵观秦始皇而叹,徒手赴宴大言“贺钱万”等2.纵观秦始皇而叹一节中,流露出刘邦的什么心理?明确:流露对自己境况的不满,对秦始皇仰慕,对权利渴求的复杂心理。3.以上情节可看出刘邦哪些特点?明确:出生不凡,仁而爱人,性情豁达,但又有无赖举动。(学生自由朗读5-7段)1.这一阶段主要写了哪些情节?明确:郦生见沛公,与秦军大战蓝田、入关约法三章等。2.郦生见沛公这一情节中,体现了刘邦什么特点?明确:勇于改错,虚心听取意见。3.“破之”“因大破之”“遂破之”,你能悟出刘邦节节取胜的原因吗?明确:善于用人用计,这是他在交战中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4.对于阻止刘邦入秦宫休息,原文只有“樊哙、张良谏”,而《史记留侯世家》中有大段文字记载,这是什么述史方法?有什么作用?明确:互见法,它是将一人事迹,一件史事,分散在数篇之中参错互见,彼此互补。作用是多方面的:互见法详此略彼,叙述史事条理分明,避免重复;互见法正名实,于回护之中不失历史真实;互见法是塑造传记人物形象的一个好方法;互见法两传存疑,广载异闻,以备参考。5.刘邦进入关中,推翻秦朝后,施仁爱于百姓,以此来赢得关中人民的拥护。这种“仁爱”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明确:三方面:第一,轻财物而重义气。第二,保障关中百姓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第三,减轻百姓负担。第三课时一、检查文言常识1.沛公引兵西(向西进发 名作动)2.西过高阳(向西 名作状)3.可四千余人(大约)4.昌邑未拔(被攻占)5.降章邯(使……投降,使动用法)6.诸所过毋得掠卤(同“掠掳”)7.秦军解(同“懈”)8.系颈以组(丝带)9.还军霸上(驻军,名作动)10.先入关者王之(使……为王)11.且吾所以还军霸上(……的原因)(明确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1.遇彭越昌邑省略句2.昌邑未拔被动句3.与偕攻开封省略句4.代为上将军省略句7
5.啖以利省略句6.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状语后置7.系颈以组状语后置8.降轵道旁省略句9.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省略句二、小组合作,朗读并疏通8-14段1.今则来(如果)2.无内诸侯群(同“毋纳”)3.沛公然其计(认为……对)4.令项伯欲活张良(使……活)5.沛公从百余骑(使……从)6.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同“佯”)7.实不用其命(服从)8.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区域,古今异义)9.不如决策东乡(同“向”)10.深堑而守之(挖壕沟,名作动)(明确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1.项羽乃号为雍王省略句2.欲以求封省略句3.怀王者,吾家项羽所立耳判断句4.何以得主约宾语前置5.是迁也判断句6.与项羽决胜垓下省略句三、走进文本1.这一阶段主要写了哪些情节?刘邦赴鸿门谢罪、项羽分封诸侯,刘邦决策东进,进兵追击项羽,在垓下打败项羽。 2.文中刘邦两用张良计的目的各是什么?体现刘邦怎样的性格特点?明确:第一次是为了争权天下,第二次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力量。 性格特点:善识人用人,有胸怀,能容人,知退让。3.垓下之战刘邦为何能取胜?明确:一、以众击寡。二、韩信运用谋略,阵法战法奇特。三、四面楚歌,瓦解斗志。4.在这一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明确:主要用对比的手法,写了项羽由强到弱、刘邦由弱到强的变化过程。5.刘邦最终能战胜项羽的根本原因在于什么?明确:知人善任,虚心纳谏,从民所望。后方巩固,兵力由弱转强,逐渐居于优势。 第四课时小组合作,朗读并疏通15-17段1.空言虚语,非能守也(把守、把持)2.臣等以死守之(坚持)3.有功者害之(嫉恨)4.连百万之军(统率)5.高祖欲长都洛阳(定都,名作动)6.高祖是日驾(乘车出发)(明确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1.空言虚语,非能守也判断句2.高祖置酒洛阳南宫省略句3.此所以失天下也判断句4.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判断句1.这一阶段主要写了哪些情节?明确:刘邦称帝、高祖置酒洛阳南宫2.刘邦称帝后总结他成功的经验,说明了什么道理?明确:说明了刘邦知人善任,虚怀若谷;项羽不善用人,刚愎自用。五、小组合作,朗读并疏通18-20段7
1.最后一部分写了哪些情节?明确:未央宫举杯噱父、高祖还乡、高祖之死。2.未央宫里,在众臣面前戏弄其父,说明什么?明确:刘邦粗俗鄙陋的一面。3.高祖帝业确定,衣锦还乡,可以说是人生顶峰,为什么还落泪呢?明确:沛县是刘邦创业的起点,风风雨雨走过多年,意味着创业的艰难;虽已“威加海内”,但守业更为不易;回到故乡,触景生情,他怎么能不悲喜交集,感慨悲歌呢?“大风起兮云飞扬”,表面上写自然风云,实际上是写他的奋斗历程。“威加海内兮归故乡”这是写实。这一句,既表现了西汉政权的无比强大,又表现了汉天子的非凡威势,也表现了他浓厚的乡土之思。“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着眼未来,抒发他的愿望和理想,他已敏锐地感觉到,政权背后存在着内外忧患和人才的缺乏,为大汉王朝守四方的“猛士”又在哪里?悲凉之感油然而生。回故乡的悲与喜交织在一起,怎不让人“泣数行下”。六、练习布置1.谈谈《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第五课时学习目标一、课堂检测1.解释下列词语:因:(1)因家沛焉(于是)(2)因敬重之,引入坐(于是,就)(3)高祖因狎侮诸客(趁机)(4)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凭借,依靠)相:(1)吕公者,好相人(给人看相)(2)无如季相(面相)(3)其在卫者,相中山(做相)固:(1)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本来)(2)吕公因目固留高祖(坚持)引:(1)因重敬之,引入坐(引领)(2)沛公引兵西(率领)(3)相如引车避匿(调转车头)(4)左右欲引相如去(牵,拉)解:(1)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逃脱)(2)项羽解而东归(解散诸侯军队)(3)庖丁解牛(剖开,分割)则:(1)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就)(2)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若,如果)(3)则学者至今则之(视为准则)以:(1)乃以秦王属吏(把)(2)二世使使者斩以徇(而,表承接)(3)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因为)(4)啖以利(用)(5)可以有大功(凭借)(6)始大人常以臣无赖(认为)然:(1)然恐,不敢不服耳(表转折,“但是”)(2)不然,籍何以生此(这样)(3)喟然太息曰(……的样子)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1)使动用法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使……与众不同)降章邯(使……投降)会项伯欲活张良(使……活命)沛公从百余骑(使……跟从)(2)意动用法7
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认为……奇怪)父老苦秦苛法久矣(以……为苦)沛公然其计(认为……正确)(3)名词活用为动词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安家)欲约分王关中(称王)秦王子婴素车白马(驾着白马白车)都彭城(定都)(4)名词作状语项羽与宋义北救赵(向北)夜往见良(在夜间)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在途中)(5)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单父人吕公善沛令(与……交好)高祖竟酒,后。(留到最后)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赶在诸侯之前)(6)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大王起微细(平民,卑微的身份)3.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判断句)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判断句)此三者,皆人杰也(判断句)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被动句)遇彭越(于)昌邑(状语后置句)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状语后置句)系颈以组(状语后置句)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定语后置句)诸将过此者多(定语后置句)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定语后置句)4.翻译下列句子。(1)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他平常就有干大事的气魄,不愿意做一般老百姓所从事的谋生的事。(2)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您如果一定要诛灭没有德行的暴秦,就不应该坐着接见长者。(3)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张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正好项伯想要救张良,于是项伯连夜来到沛公军营见张良,(项伯会见张良后返回楚营),用不能攻杀刘邦的道理劝告项羽,项羽这才作罢。(4)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人解,因大破之。所过之处,不得掳掠,秦地的人都很高兴,秦军松懈,于是大破秦军。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