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世家(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孔子世家(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ID:1097668

大小:28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2-04-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孔子世家(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与常见虚词的用法,疏通课文,成语典故。2.通过文章所述事迹了解孔子性格特点及其高尚人格。(孔子好学、乐学、善学的精神,孔子坚持原则、信念坚定的高尚人格,孔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3.了解孔子的影响和司马迁对孔子的评价。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实词与常见虚词的用法,疏通课文。2.通过文章所述事迹了解孔子性格特点及其高尚人格。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孔子对司马迁的影响2.如何理解文中孔子与弟子关于“吾道非邪?何至于此?”的不同对话。课时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为何能享此殊荣?令天我们就来学习司马迁的《孔子世家》,了解他对我国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史的影响。 二学生自学阶段1、学生自读,疏通文意。2、分组讨论,解决疑难,用红颜色的笔圈画出不懂的字词及句子。3、共同归纳1~5节的文言知识,以便上黑板展示。三知识预设(一)通假字:1、由是反鲁(“反”通“返”)2、孔子长九尺有六寸(“有”通“又”)3、师襄子辟席再拜(“辟”通“避”)4、几然而长(“几”通“颀”)(二)重点文言实词释义1、先宋人也,曰孔防叔(先:祖先)2、祷于尼丘得孔子(祷:祈祷,向神求福)3、字仲尼,姓孔氏(仲:排行老二之意。孔子有异母兄名孟皮)4、及长,尝为季氏史(尝:曾经)5、尝为季氏史,料量平(料:计算。量:量具。平:公平,精确)6、请与孔子适周(与:同,跟。适:到,往)7、仁人者送人以言(仁人:道德高尚的人) 8、窃仁人之号(窃:窃取,这里是自谦语,偷用、冒用。号:名称)9、为人子者毋以有己(毋以有己:忘掉自己)10、弟子稍益进焉(稍:渐渐。益进:增多)11、与齐太师语乐(语:谈论)12、眼如望羊(望羊:又作“望洋”,仰视的样子。一说远视的样子)13、师襄子辟席再拜(再拜,拜两拜)(三)词类活用1、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异,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不同)2、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聪明深察,形容词用作名词,聪明深察的人。近,形容词用作动词,靠拢,靠近)3、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博辩广大,形容词用作名词,博学善辩的人。危,形容词用作动词,危害)4、孔子学鼓琴师襄子(鼓,名词用作动词,弹奏)(四)特殊句式1、其先宋人也(判断句)2、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被动句)3、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判断句) 4、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判断句)5、孔子学鼓琴师襄子(省略句)(五)难句解释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明确:聪明深察,形容词用作名词,聪明深察的人。近,形容词用作动词,靠拢,靠近。博辩广大,形容词用作名词,博学善辩的人。危,形容词用作动词,危害。这两句译文:聪明深察的人向死亡靠拢,是由于他好非议别人。博学善辩的人危害到自身,是因为他好揭发他人坏事。四、问题探究第一部分(1-2节):简介孔子的身世和从政情况。第二部分(3-5节):叙述孔子求学的事迹。1.适周问礼、2.适齐闻《韶》、3.在鲁学琴1、课文第二段主要概括介绍了孔子一生的从政情况,在这段简短的介绍方面的评价中,流露出作者对孔子怎样的评价? 明确:(1)孔子出身贫贱,但才貌双全;(2)孔子具备从政为政才能,施政效果显著;(3)孔子一生谋求从政为政的生涯,但仕途坎坷,屡遭“斥”“逐”,不能如愿。作者把自己的认识评价与客观的叙述有机融合在一起。2、课文第五段写了孔子在鲁学琴的经历,体现了孔子怎样的学习过程?明确: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分析:这段叙述,一是表现孔子的乐学好学,学琴十日而不进,仍乐此而不疲,勤奋而钻研;二是表现孔子的善学会学,习其曲、得其数、得其志、得其为人,由浅入深,深思善悟,扎实有序。这段文字,有对话描写,也有情态描写,有对孔子的直接描述,也有师襄子的侧面映衬,写得十分传神。)五、课堂小结这一课时学习了课文的第一和第二部分,初知了孔子的一些情况:孔子的身世和从政经历,以及孔子好学、乐学、善学的事迹。至于孔子的其它情况,留待下一节课了解。六、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检查有关重点词语的掌握情况和重点句子的翻译(具体见第一课时学案)。 二、学生自学阶段1、学生自读,疏通文意。2、分组讨论,解决疑难,用红颜色的笔圈画出不懂的字词及句子。3、共同归纳6-11节的文言知识,以便上黑板展示。三、知识预设(一)通假字1、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匪同“非”)2、意者吾未知邪(知同“智”)3、夫子盖少贬焉(盖同“盍”)4、赐,而志不远矣(而同“尔”)(二)重点文言词语释义1、楚救陈,军于城父。(军:军队临时驻扎。)2、陈、蔡大夫谋曰。(谋:商量。)3、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讥:讽剌。疾:弊病。)4、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设行:指施政。)5、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徒役:服劳役的人。)6、从者病,莫能兴。(病:筋疲力尽。)7、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道:思想,主张。)8、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丑:耻辱。) 9、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有国者:享有国家的人,即国君。)10、使尔多财,吾为尔宰。(使:假使。)11、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兴师:调动军队。)(三)词类活用1、楚救陈,军于城父。(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2、子能修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纲、经、统、理,都是名词用作动词,分别是制定法度、整治、制定纲要、治理的意思。)(四)特殊句式1、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被动句)2、子路愠而见曰。(省略句)3、予一以贯之。(宾语前置句)4、吾何为于此?(宾语前置句)5、人之不我信也。(宾语前置句)6、人之不我行也。(宾语前置句)7、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被动句)8、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被动句)9、不容然后见君子。(被动句)四、课堂探究第三部分(6-11节): 叙述孔子师徒被困陈、蔡的经过情形。1、课文第6、7两节写孔子困于陈蔡之间,作者描述孔子与身边弟子们的不同表现,有何作用?明确:孔子困于陈蔡之间,情况危急,身边的弟子们都“病”得“莫能兴”,而孔子却处变不惊,“讲诵弦歌不衰”,以至引起子路和子贡的反感和怨愤。这是用反衬的手法表现孔子的坚强,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孔子回答子路和子贡的话,既袒露了自己的心境和为人做事准则,也含教育弟子之意。3、课文8-10节写了孔子与三个高徒的对话。三个高徒对孔子“吾道”分别有怎样的看法?从他们的对话中,能够反映各人怎样的性格和行为特征?明确:(1)子路认为孔子的思想和主张中有不仁不智的因素,因而导致众叛亲离;子贡认为孔子的思想和主张过于迂阔而不切实际,因而无法取得社会的认可和民众的支持;只有颜回,认为孔子的思想和主张是尽善尽美的,不能得到社会认可和民众支持的原因是统治者不愿求美向善。子路、子贡主张对孔子之道加以改造、调整,颜回却主张坚持、决不改变决不动摇。(2)这段对话反映的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是: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直言相诲;子路:坦诚直率、敢于质疑; 子贡:小心谨慎、讲用务实;颜回:信念坚定、能言善辩。五、课堂小结文章的6-11节是文章的第三部分,前两节介绍孔子被困的原因、被困的窘境、被困时的行为和心理。接着三节分别写孔子与子路、子贡、颜回的谈话。最后一节,写被围陈蔡之间的困境被解除,这一事情结局的介绍,似不经意,但却暗示孔子头清晰,处理问题举重若轻。六、布置作业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检查有关重点词语的掌握情况和重点句子的翻译(具体见第二课时学案和文下注释)。二、学生自学阶段1、学生自读,疏通文意。2、分组讨论,解决疑难,用红颜色的笔圈画出不懂的字词及句子。3、共同归纳12-19节的文言知识,以便上黑板展示。三、知识预设(一)通假字1、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缪,同“穆”。)2、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监,同“鉴”。) 3、孔子语鲁大师。(大,同“太”。)4、所慎:齐,战(11),疾。(齐,同“斋”。)5、约其文辞而指博。(指:同“旨”。)(二)重点文言词语释义(书上不曾有或不清楚的。)1、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书传》:即《尚书》之传。)2、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文:指文采。质:指质朴。)3、吾从周。(从:遵行。)4、古者《诗》三千余篇。(司马迁关于古代有《诗》三千余篇的说法缺乏根据,目前不少学者对此持怀疑态度。)5、孔子晚而喜《易》。(易:《易经》,又称《周易》,我国古代用于占、卜的书。全书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由卦、爻两种符号和卦辞、爻辞两种文字组成。)6、假我数年。(假:借。这里是给与的意思。)7、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六艺:指礼、乐、射、御、数、术,为孔子教授弟子的内容。)8、绝四。(绝:杜绝。)9、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揣测。必:武断肯定。固:固执。我:指自以为是。)10、所慎:齐,战,疾。(齐:同“斋”,斋戒。战:战争。疾:疾病。) 11、举一隅不以三隅反。(隅,角落。这里可释为一个道理或一个方面。)12、则弗复也。(弗复:不再重复。)13、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弗乎:犹言“不行”。病:担忧。没世:指死亡。)14、乃因史记作《春秋》(因:依据。)15、约其文辞而指博。(指:同“旨”,宗旨,内容。)16、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可与人共:可以与人商量斟酌。)17、弗独有也。(独:独自决断。)18、而罪丘者亦以《春秋》。(罪:责备,怪罪。)(三)词类活用1、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序,名词为动用法。)2、推此类以绳当世。(绳,名词用作动词。)(四)古今异义孔子语鲁大师。(大师,古义:太师,即乐官之长。今义: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五)特殊句式1、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宾语前置句)2、天王狩于河阳。(介词结构后置句)(六)成语典故 1、韦编三绝2、举一反三四、课堂探究第四部分(12-19节):叙述孔子整理文献、从教授业、撰写《春秋》的情况。1、概括文章这一部分(第四部分)所写的事件及影响。明确:这一部分介绍孔子整理文献、从教授业、撰写《春秋》的情况。孔子整理文献,使《诗》《书》《礼》《易》得以流传后世;从教授业,使他的弟子众多,直接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生活;撰写《春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春秋笔法”成为后世史家常用的笔法。2、孔子在育人方面成绩显著,弟子“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其中可谓儒家之“正果”者颜渊对孔子的评价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蔑由也已。”对这段话应如何理解? 明确:这段话的意思是:“我越是仰慕老师的学问,越觉得它无比崇高,越是钻研探讨,越觉得它坚实深厚。看见它是在前面,忽然间又在后面了。老师善于循序渐进地诱导人,用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用礼仪来规范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已经竭尽了我的才力,我现在也好像有所建树,但老师的学问却依然高立在我的面前。虽然我也想追赶上去,但是不可能追得上。”从这段话中可见孔子的学识高深、育人有方、教育理念先进(传授知识与思想道德教育并重)。五、课堂小结第四课时一、复习检查检查有关重点词语的掌握情况和重点句子的翻译(具体见第二课时学案和文下注释)。二、学生自学阶段1、学生自读,疏通文意。2、分组讨论,解决疑难,用红颜色的笔圈画出不懂的字词及句子。3、共同归纳20-22节的文言知识,以便上黑板展示。三、知识预设(一)通假字1、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乡,同“向”。)2、余祗回留之不能去。(祗回,同“低回”)(二)重点文言词语释义1、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以:在。卒:死,去世。) 2、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服:服丧,守丧。)3、相诀而去。(诀:告别。)4、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百有余室:一百多家。室,家。)5、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以时:按时。)6、诸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谒:拜祭。)(三)词类活用1、唯子贡庐于冢上。(庐,名词用作动词,造庐。)2、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家,名词用作动词,安家。)3、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名词用作动词,祭祀。)4、高皇帝过鲁,以太牢祠焉。(祠:名词用作动词,祭祀。)5、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宗,名词用作动词,尊奉。)(四)古今异义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折中,古义:取正,作为准则。今义:对几种不同的意见进行调和。)(五)特殊句式1、孔子葬鲁城北泗上。(省略句)2、唯子贡庐于冢上。(介词结构后置句) 四、课堂探究1、概括文章第五、第六部分的中心意思。明确:第五部分(20、21节):写孔子的去世和他死后的影响。第六部分(22节):是作者对孔子的赞词,表达了司马迁对孔子的极度仰慕、崇敬和赞美。2、“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这几句话作者是从哪个角度来赞颂孔子的?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明确:(1)作者是从孔子至高的社会地位和巨大的社会影响的角度来赞颂孔子的。(2)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五、课文小结1、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孔子的哪些情况?孔子的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明确:(1)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孔子的身世、学习的经历、坎坷的仕途、著书立说的情况和死后的巨大影响。 (2)孔子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对待知识学而不厌;教书育人方面能做到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直到晚年还著书立说,体现了他的“生无所息”的人生理念。因此,对于司马迁的“至圣”的称号,孔子是当之无愧。(板书:家庭身世、学习经历、仕途坎坷、著书立说、死后影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因材施教、生无所息。)六、课堂小结七、布置作业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