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北校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管仲列传》导学案主备人:蒋姣审核人:仝春太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积累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了解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主观及客观原因。3、使学生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4、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看法及创作本传的意图。■自觉预习□导学练习(一)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颍( )上 鲍( )叔牙 一匡()天下 仓廪( ) 召()忽 齐桓( )公 少姬()好()恶(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不以为言 2.齐桓公以霸3.鲍叔不以我为怯 4.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5.桓公实怒少姬 6.故论卑而易行7.四维不张 8.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9.管仲因而令修召公之政 10.以区区之齐在海滨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三)指出下列句式特点1.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2.管仲既用,任政于齐。3.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4.分财利多自与5.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6.岂管仲之谓乎?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用法并解释1.齐桓公以霸 2.召忽死之3.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4.仲既任政相齐 5.南袭蔡6.管仲因而信之 7.然孔子小之(五)翻译下列各句 1.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2.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3.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 4.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问题导学1、文中哪句话高度概括了管仲的成就?-4-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北校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2、哪句话集中表达了管仲对鲍叔牙的情感?这句话如何动情而成为千古佳句?这句肺腑之言因何而发?3、小组讨论:除了好朋友的帮助,管仲自身杰出的政治才能是不容忽视的,春秋战国这个大黄金时代,涌现了很多名士。如百里奚任秦穆公相国,政事无不参预。孙叔敖辅佐春秋霸主楚庄王大败晋军,奠定了雄楚称霸的伟业。商鞅变法为改革家们津津乐道。本文中体现了管仲怎样的杰出政治才能(施政理念和施政才能)?他又是如何具体实施的?谈谈你对他的思想及做法的看法?4、文中司马迁是如何评价管仲的?■课堂探究□这篇传记,篇幅不长,通过司马迁的叙说,管仲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什么?(从写作的角度来看,在凸现人物形象的时候,司马迁给你那些有益的启示?)■课后提高□你心目中的管仲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果他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个人他能算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吗?请谈谈你的看法。■自主练习□整理本课文言知识(见《同步练习》P41)□《同步练习》P42语段精读□《同步练习》P43高考对接■自己反思□你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相关资料1.-4-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北校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齐襄公立,政令无常,数欺大臣,淫于妇人,诛杀屡不当。昏庸的齐襄公总是疑心他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要篡夺他的王位。就让手下的人找机会杀掉公子纠和公子小白。这两个公子听到了风声,公子纠带着管仲就跑到了鲁国的姥姥家,公子小白带着鲍叔牙跑到了莒国的姥姥家避难。公元前686年的冬天,暴虐的齐襄公被手下的将士杀死,他的一个弟弟公孙无知被立为齐国国君。这个人当了国君没几个月,也被手下大臣给杀掉了。齐国当时一片混乱。流亡在莒国的公子小白和寄居在鲁国的公子纠得到消息后,都觉得自已继承君位的机会来了,急忙打点行装,要回国争夺君位。前685年鲁国派兵保护公子纠赶回齐国争夺王位,先由管仲领兵扼守莒、齐要道,以防小白先行入齐争位。两相遭遇,管仲射中小白带钩,小白佯死。公子纠因此放慢了行程,结果小白率先入齐,立为桓公。桓公以军拒鲁,大败鲁军。鲁国被迫杀死公子纠,召忽自杀,管仲被囚。2.“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这两句是说少姬(即蔡姬)曾荡舟戏弄桓公,制止不听,因怒,遣送回国。蔡君将其改嫁,所以桓公怒而攻蔡。3.“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齐桓公伐楚,使管仲责之曰:“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古代祭祀,用裹束成捆的菁茅过滤去渣。包,裹束。茅,菁茅。按:责楚包茅不入贡于周室,这是齐伐楚的借口。鲁僖公四年的春天,齐桓公率领诸侯国的军队攻打蔡国。蔡国溃败,接着又去攻打楚国。 楚成王派使节到齐军对齐桓公说:“您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因此牛马发情相逐也到不了双方的疆土。没想到您进入了我们的国土这是什么缘故?”管仲回答说:“从前召康公命令我们先君大公说:‘五等诸侯和九州长官,你都有权征讨他们,从而共同辅佐周王室。’召康公还给了我们先君征讨的范围:东到海边,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隶。你们应当进贡的包茅没有交纳,周王室的祭祀供不上,没有用来渗滤酒渣的东西,我特来征收贡物;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我特来查问这件事。”楚国使臣回答说:“贡品没有交纳,是我们国君的过错,我们怎么敢不供给呢?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还是请您到水边去问一问吧!”于是齐军继续前进,临时驻扎在陉。 这年夏天,楚成王派使臣屈完到齐军中去交涉,齐军后撤,临时驻扎在召陵。 齐桓公让诸侯国的军队摆开阵势,与屈完同乘一辆战车观看军容。齐桓公说:“诸侯们难道是为我而来吗?他们不过是为了继承我们先君的友好关系罢了。你们也同我们建立友好关系,怎么样?屈完回答说:“承蒙您惠临敝国并为我们的国家求福,忍辱接纳我们国君,这正是我们国君的心愿。”齐桓公说:“我率领这些诸侯军队作战,谁能够抵挡他们?我让这些军队攻打城池,什么样的城攻不下?”屈完回答说:‘如果您用仁德来安抚诸侯,哪个敢不顺服?如果您用武力的话,那么楚国就把方城山当作城墙,把汉水当作护城河,您的兵马虽然众多,恐怕也没有用处!” 后来,屈完代表楚国与诸侯国订立了盟约。4.“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齐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山戎(北狄)伐燕,燕告急于齐,桓公因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燕庄公送桓公进入齐境。桓公说:“非天子,诸候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无礼于燕。”于是分沟割燕君所至之地与燕,并让燕-4-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北校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君重修召公之政,纳贡于周。召公,是燕国的始祖,周成王时为三公,“治西方,甚得兆民和。”见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5.“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齐桓公五年(前681),伐鲁,鲁将曹沫三战三败,鲁庄公请献遂邑求和,桓公许,与鲁会柯而盟。将盟,曹沫以匕首劫持桓公于坛上,威胁桓公归还“鲁之侵地”,桓公先是被迫答应,继而“欲无与鲁地而杀曹沫。”这时,管仲劝桓公不要图一时“小快”而“弃信”于诸候,失天下之援”。于是尽“与曹沫三败所亡地于鲁”。“诸候闻之,皆信齐而欲附焉”。见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卷八十六《刺客列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