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两面:管仲的人品思辨——批判性思维在《管仲列传》教学中的运用作者:周伟/周健作者简介:周伟,徐州市第三中学(江苏徐州221005);周健,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174)o原文出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18年第20185±期第4-7页内容提要:根据学情调查,发现管仲的人品受到质疑。为此,运用批判性思维来阅读文言经典《管仲列传》,无疑是增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良方。那么,学生为什么质疑管仲的人品?后人怎么看管仲?有没有合理性?司马迁为什么这样叙写?我们最终得出什么样的判断?……经过不断追问,思辨阅读,一个真实可感的管仲形象便跃然纸上。期刊名称:《高中语文教与学》复印期号:2018年08期词:学情/批判性思维/追问/一体两面【基金项口】本文系屮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独立重点课题“屮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与思辨读写教学实践研究”子课题“高屮语文教学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范式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从学情视角评价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编号:B-b/2015/02/2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教学《管仲列传》时,根据学情调查,笔者发现学生对管仲的人品普遍质疑:"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管仲贫困,常欺鲍叔""分财利多自与"——这是无能自私的管仲;〃尝三战三走〃——这是懦弱贪生的管仲;"尝三仕三见逐于君""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这是不忠不仁的管仲。这个形象怎么会是春秋时期的名相呢?其实,这反映了管仲形象的〃一体两面":无能贪生与大智大勇、不忠不仁与大仁大义就这样戏剧性融合在一起。那么,如何基于学情引导学生分析政治家的私人品德和政治修为之〃两面"呢?我们认为运用批判性思维可以增进学生对这篇经典文本的理解。具体而言,就是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不断追问:管仲究竟做了什么?给读者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他为什么这样做?事实是怎样的?后人怎么看管仲?有没有合理性?司马迁为什么这样叙写?我们最终得出怎样的判断?……经过这样一个思辨的过程,一个真实可感的管仲形象便跃然纸上。_、事实是怎样的”依据是什么(-)是无能自私还是另有隐情其一,大胆假设。设想一下,管仲做点小买卖都没有成功,不正说明当时齐国民生凋敝、经济乏力吗?由此可知,不是管仲无能,而是齐国没有〃通货积财"的政策引领。其二,小心求证。早年经商的失败恰恰为出身草根的管仲积累了人生阅历,这为他善于从实际出发处理问题,制订一系列惠民政策提供了现实根据。试想,假如管仲没有早期的坎坷生涯,又怎会深知百姓的疾苦,又如何保证任政齐国时的〃令顺民心"?其三,结合史料。关于管鲍之交中的"分财利多自与",《泗洲志》也有一段史料:(鲍叔牙取岀金银,分为四份)对管仲慨然说道:〃此乃吾二人本利,第一份烦你带呈令堂,作
为养老之费;第二份付君,作为今后经营之资;下余两份吾二人各取其作为生活之需,患难之交,情同骨肉,勿复见拒。"同时,有实地为证,他们当年分金的地方就是现在的〃江苏省吁盼县鲍集镇",当年分金的高台自然成了文物保护单位——分金台。穷困中见人心,患难中见真情。鲍叔牙深知管仲处境,借分金一事竭力相助,而且发自内心,言辞恳切,有情有义,体现岀难能可贵的兄弟情谊。其四,回归文本。文本中〃管仲曰"强调的是自己对朋友的追忆和感激,而〃分财利多自与"既有客观叙述,也有自谦成分,更多的则是对朋友当年鼎力相助的铭记以及发自内心的感激。其五,重新判断。〃管仲无能自私"这一判断其实是望文生义,是我们曲解了管鲍之交患难中的真诚和管仲感恩的坦率,事实上这是管鲍之交留给后人的一段佳话。(二)是懦弱贪生还是将以有为我们来看周颖江老师的一段教学实录:师:管仲没有选择殉节。该如何看待他的选择?生1:大丈夫做事应该不拘小节,管仲选择幽囚受辱,不是苟且偷生,而是耻于功名不显于天下。历史证明管仲的选择是正确的。生2:赞同。管仲选择生,是为民、为君、为孝、为己。为民,令顺民心;为君,辅佐齐桓公称霸;为孝,母亲需要赡养;为己,实现远大抱负。选择生,就多给自己一次机会。生3:我认为,管仲该殉节而死。俗话说,士可杀不可辱,在追求以殉节为道德标准的时代,他不死是失节的表现,是违背天下正统的叛逆。我认为,他应该与屈原同行/以
死彰显文人之气节。生4: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认为士可辱,不可死。死就死了,只要面对那九泉之下的故人,兴许获得一些气节的名声,而生不仅要面对世人的鄙弃,还要面对自己心灵的拷问。屈原的死是以死明志,勾践的生是敢于复国的坚忍;召忽的死是不敢面对世人质疑的懦弱,管仲的生是敢于挑战世俗的勇敢;项羽的死是不敢面对曾经辉煌如今失败的现实怯懦,司马迁的生是敢于承担起先父遗志,实现自己理想的勇敢。生是勇敢者的宣誓书,死是怯懦者的墓志铭。学生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带着浓厚的感情色彩,这是〃学情";但是,他们经过辩论、分析、观点碰撞和思想交流,自然会达成共识,这也是"学情"。为什么管仲跟随赏识他、重用他的齐桓公,就能成就霸业?贤才没有遇到明君,岂不是大材小用,甚至是明珠暗投?管仲不做愚忠的士兵,完全是为了〃将以有为"。也许,当时少了一个勇敢作战的士兵,却多了一个志在四方的春秋名相;少了一个对主公尽忠的奴仆,却多了一个福泽齐国的历史功臣。当然,要客观判断管仲的人品,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了解管仲生活的历史环境。那是一个礼乐崩坏的时代,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百姓,常年厮杀,百姓〃宁做和平犬,不做乱离人"。在那样一个缺乏信仰的时代,能在乱世中苟延残喘实属不易,毕竟〃仓廩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仲早年参军是为了活命,而多次逃跑也是为了活命。他对生命的珍视^对家中老母的牵挂,看似懦弱,但在作为知己的鲍叔牙看来,这不失为一种美德。因为,百善孝为先,家有老母需要赡养。〃孝"的品质又赋予管仲悲天悯人的情怀。《史记》记载了管仲"九惠之教"的国策:"一曰老老,二曰慈幼,三曰恤孤,四曰养疾,五曰合独,六曰问病,七日通穷,八
日赈困,九日接绝。"管仲把〃重德尚仁"的礼俗用制度政令加以规定,并且通过法律来保证实施,在当时创造了一个老有所养、幼有所助、扶危济困、有难共助的理想王国。设想,假如管仲没有〃三战三走",而是马革裹尸,充其量谓之悲壮,那么谁来赡养年迈的母亲,谁来荫蔽齐国一代又一代的黎民百姓?历史从来不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齐国几百年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历史功绩回答了时代的质疑。二、后人怎么看管仲,依据是什么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对管仲的评价,最有代表性的首推孔子及其弟子。《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记录: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枉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相之知也。“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显然,子贡和子路认为管仲没有为公子纠殉节尽忠,是〃不仁〃。他们认为管仲的做法不符合儒家〃仁"的主张。然而,孑L子并没有拘泥于教条,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据是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些硬性指标来客观判断管仲的人品和贡献。而管仲力行〃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的政策,顺应民心,安民保民,正是儒家思想〃仁"的核〃难道管仲像一般的平庸男女那样,为了守小节,在小山沟里上吊自杀,而不被人所知道吗?"孑L子用强烈的反问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管仲的做法虽不符合常人眼里的"小仁""小义",却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中的"大仁"〃大义"!
《史记》中也有一段相关评价: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为王,乃称霸哉?管仲不辅佐齐桓公成就王道,是当时的历史环境使然。周朝衰微,周礼影响仍在,诸侯各国虽然富强,但毕竟偏居一方,包括后来的晋文公、楚庄王等人仅仅是称霸而已。试想,如果管仲没有顺应历史发展规律,而是冒天下之大不謎,自讨没趣事小,惹杀身之祸事大。退一步讲,即使齐桓公听信了管仲的称王建议,齐国当时是否具备统一天下的力量?是否具备天时、地利与人和这些决定战争的关键因素?另外,桓公称霸,诸侯会盟,桓公一旦称王,必灭诸侯,天下诸侯岂肯坐以待毙,必将群起而攻之,区区之齐又如何应对天下?由此得知,管仲没有好高彗远地追求乱世中无法实现的理想,而是辅佐齐桓公选择施行霸道,是基于自己对所处时代形势的正确分析与准确把控。这样的历史抉择表现了管仲作为一名政治家洞察时局的敏锐和与时俱进的务实。孑L子表面"小之",实际上是对管仲才干的充分认可和真诚期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多么渴望儒家能有管仲这样贯彻〃仁"的实践者和成功者啊!所以,《史记》中孔子的评价是对管仲政治修为的高度赞许。三、作者怎样写管仲,为什么这样写,我们的判断是什么再来看李仁甫老师的一段教学实录:师:列传,往往比较全面而详细地写传主一个接一个的”立功名于天下”的传奇故事,而本文的传主贤相管仲一生也留下了很多建功立业的故事,可是作者司马迁为什么却要在管仲与鲍叔的交往上浓墨重彩地写上一笔呢?
生:因为司马迁向往一种理想的人际关系。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人际关系?生:君子以诚相待。师:这是对的,不过还要往更深处理解。有谁再谈谈?生:司马迁生不逢时,不遇知己,当他遭受宫刑之时,朋友们都弃他而去。师:这个内容在哪篇课文里碰到过?生:《报任安书》。师:对。文中有〃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这样伤心欲绝的句子。好,你继续发表高见!生:司马迁希望自己能够像管仲那样遇见知己。师:老师在课前找了些资料,供大家参考。(投影:清代柯维骐曰:〃管仲仇也,鲍叔荐之;越石父囚也,晏子赎之。迁盖自伤其弗遇也。"清代李晚芳曰:“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二传,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师:司马迁生活在一个没有知己、无人救援的冷酷世界里,他是多么希望身边有鲍叔那样的知音!本文所在的专题名称,大家可还记得?众生: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的理想人格。若我们从学情视角来评价,就会发现这段教学实录的针对性很强,就是有效的批判阅读课程的缩影。李老师通过对上倂口质疑,精心设计一个”批判点",引导学生对〃为什么却要在管仲与鲍叔的交往上浓墨重彩地写上一笔”逬行批判阅读。经过学生对比、建构、析构后,形成一种有目的的、自我校准的判断。司马迁之所以这样叙写,是因为管仲
的人生际遇正是司马迁所渴求的:上有明君赏识重用,中有知己鼎力相助,下有民众真心拥护,方才立功于世,"干古一相"的美誉流传青史。学生自然会想到,管仲战败被囚受辱,司马迁忍受宫刑;管仲选择殉节还是选择易主,司马迁面对生死无数次拷问心灵……二者有太多的相似之处!而学生对这种屈辱和痛苦的理解自然会增强学习的记忆。司马迁何尝没想过像屈原那样跳进汨罗江,一洗清白;又何尝没想过像李广那样横刀自刎,一雪耻辱……然而,他想到更多的却是管仲,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的长河中来衡量,自然就会超脱庸常的、肤浅的〃死节"观念,于是他选择一条更为考验精神意志的荆棘路:隐忍苟活,以生践志来彰显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生命之价值!师生再读《管仲列传》后发现:管仲的背后赫然站着司马迁!司马迁在叙述管仲事迹的同时,何尝不处处渗透了自己内心的痛苦挣扎?"弃小辱成大志",管仲的经历何尝不是司马迁生死考验后的毅然选择?〃读其书想见其为人",管仲的品质不正折射了司马迁受尽凌辱后向死而生、执着追求的理想人格吗?忍辱负重,将以有为,这是一种挑战世俗的勇敢,也是一种抗争命运的不屈,更是一种追求梦想的执着。英雄莫问过往,伟人不论出身。管仲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舌L世中求生存,苟且中谋发展,其人品必然会带有江湖中的不良习气,多年来遭受质疑也在情理之中,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评价人物时我们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要纠缠于人物品行,而应该看重其政治修为有没有促逬生产力的发展和历史的逬步。何况"齐人不以为侈",丰衣足食、生活无忧的老百姓享受着政策红利,心中除了拥护就是感激,那瑕不掩瑜的人品谁又会斤斤计较呢?我们并不是想刻意为管仲辩护”作为教师”只是想依据学情”引导学生通过批判阅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原历史真相,透过一个真实可感的管仲认识一个杰岀的政治家——有眼光,有胆识,有民本思想,有历史功勋。"干古一相〃,名副其实。同时,管仲人品的"一体两面"也真实地反映了他人格的提升和生命的蜕变,善与恶、伟大与渺小历来如影随形、此消彼长。这样,教师时刻关注学情,与学生一起经过理解、比较、辨析、考证、
取舍和重新建构的批判阅读过程,进而准确辨析管仲的形象:表面无能贪生,实则大智大勇;表面不忠不仁,实则大仁大义……最终达成共识:管仲行其所行,无问西东,心系天下苍生;司马迁以生践志,忍辱负重,点亮历史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