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垓下悲歌》导学单第一课时(共六课时)辅学资料关于《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本纪”实际上就是帝王的传记。“表”,所以列记事件,使之纲举而目张,以简御繁,一目了然,便于观览、检索。“书”,是记载历代朝章国典,以明古今制度沿革的专章。“世家”是记载诸侯王国之事的。“列传”是记载帝王、诸侯以外的各种历史人物的。 七十篇列传的最后一篇,是《太史公自序》,把自序摆在全书的最后,这是古代学者著书的惯例。总之,司马迁写作《史记》以“本纪”叙帝王,以“世家”载诸侯,以“列传”记人物,以“书”述典章制度,以“表”排列大事,网罗古今,包括百代,打破了以年月为起迄如《春秋》的编年史、以地域划分如《国语》的国别史的局限,创立了贯穿古今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通史先例,成为正史的典范。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课前活动活动一:读准下列词语,给加点字注上拼音。飨()士卒左尹()卮()酒彘()肩戮()力同鲰()生数()目项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目眦()尽裂参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心樊哙()瞋()目而视玉玦()活动二: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2)张良初,要项伯(3)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5)令将军与臣有郤活动三:对照注释,翻译文章理解文意。活动四:速读课文,理本文的结构,概况各部分的内容。-16-
课中活动活动一:小组同学相互检测辅学资料的掌握情况。活动二:小组同学相互交流课前活动的完成情况,检测自己的准确率。活动三:诵读课文1-2自然段,完成以下各题,再与小组同学交流,检测自己的准确率。(15分钟)(1)沛公军霸上(2)沛公欲王关中(3)旦日(4)飨士卒(5)妇女无所幸(6)素善留侯张良(7)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8)欲呼张良与俱去(9)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10)君安与项伯有故(11)臣活之(12)孰与君少长(13)吾得兄事之(14)约为婚姻(15)籍吏民(16)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17)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18)不如因善遇之翻译下列句子(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具以沛公言报项王活动四:第一段记叙了那几件事?这些事对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小组同学交流。活动五: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16-
课中活动活动六:第二段记叙了那几件事?这些事对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小组同学交流。活动七:找出一二段中你认为最难翻译的句子,由组长安排在小组中交换翻译。原句1:翻译:原句2:翻译:原句3:翻译:原句4:翻译:《鸿门宴》《垓下悲歌》导学单第二课时(共六课时)关于《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16-
辅学资料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本纪”实际上就是帝王的传记。“表”,所以列记事件,使之纲举而目张,以简御繁,一目了然,便于观览、检索。“书”,是记载历代朝章国典,以明古今制度沿革的专章。“世家”是记载诸侯王国之事的。“列传”是记载帝王、诸侯以外的各种历史人物的。 七十篇列传的最后一篇,是《太史公自序》,把自序摆在全书的最后,这是古代学者著书的惯例。总之,司马迁写作《史记》以“本纪”叙帝王,以“世家”载诸侯,以“列传”记人物,以“书”述典章制度,以“表”排列大事,网罗古今,包括百代,打破了以年月为起迄如《春秋》的编年史、以地域划分如《国语》的国别史的局限,创立了贯穿古今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通史先例,成为正史的典范。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课前活动活动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令将军与臣有郤()(2)因击沛公于坐()活动二:完成下列一词多义意:(1)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2)其意常在沛公也因:(1)不如因善遇之(2)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3)因击沛公于坐(4)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而:(1)哙拜谢,起,立而饮之(2)拔剑切而啖之(3)劳苦而功高如此(4)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与:(1)臣请入,与之同命(2)则与斗卮酒(3)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4)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且:(1)若属皆且为所虏(2)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16-
课中活动活动一:小组同学相互检测辅学资料的掌握情况。活动二:小组同学相互交流课前活动的完成情况,检测自己的准确率。活动三:诵读课文3-5自然段,完成以下各题,再与小组同学交流,检测自己的准确率。(15分钟)找出下面句中古今异义的词,并加以解释(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2)、所以遣将守关者(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今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1)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2)籍何以至此(3)得复见将军于此(4)亚父者,范增也(5)若属皆且为所虏(6)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1)范增数目项王(2)常以身翼蔽沛公(3)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4)头发上指,目眦尽裂(5)刑人如恐不胜(6)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7)此亡秦之续耳(8)今者项庄拔剑舞(9)臣请入,与之同命(10)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11)窃为大王不取也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復见将军于此。(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16-
课中活动(4)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5)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6)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7)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8)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活动四: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说明了什么问题?活动五:“项庄舞剑”在情节开展上有什么作用?活动六: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说明了什么问题?活动七:找出三四段中你认为最难翻译的句子,由组长安排在小组中交换翻译。原句1:翻译:原句2:翻译:原句3:-16-
翻译:原句4:翻译:《鸿门宴》《垓下悲歌》导学单第三课时(共六课时)辅学资料关于《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本纪”实际上就是帝王的传记。“表”,所以列记事件,使之纲举而目张,以简御繁,一目了然,便于观览、检索。“书”,是记载历代朝章国典,以明古今制度沿革的专章。“世家”是记载诸侯王国之事的。“列传”是记载帝王、诸侯以外的各种历史人物的。-16-
七十篇列传的最后一篇,是《太史公自序》,把自序摆在全书的最后,这是古代学者著书的惯例。总之,司马迁写作《史记》以“本纪”叙帝王,以“世家”载诸侯,以“列传”记人物,以“书”述典章制度,以“表”排列大事,网罗古今,包括百代,打破了以年月为起迄如《春秋》的编年史、以地域划分如《国语》的国别史的局限,创立了贯穿古今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通史先例,成为正史的典范。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课前活动活动一:完成下列一词多义举:(1)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2)杀人如不能举谢:(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2)哙拜谢(3)乃令张良留谢(4)张良入谢辞:(1)大礼不辞小让(2)卮酒安足辞(3)我为鱼肉,何辞为活动二: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1、大王来何操2、我持白璧一双3、沛公安在4、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16-
课中活动活动一:小组同学相互检测辅学资料的掌握情况。活动二:小组同学相互交流课前活动的完成情况,检测自己的准确率。活动三:诵读课文5-7自然段,完成以下各题,再与小组同学交流,检测自己的准确率。(15分钟)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1、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2、道芷阳间行3、沛公已去,间至军中4、拔剑撞而破之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公为我献之2、相去四十里3、沛公则置车骑4、度我至军中,公乃入5、沛公不胜杯杓翻译下列句子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2、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活动四: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为何不同?活动五:找出一二段中你认为最难翻译的句子,由组长安排在小组中交换翻译。原句1:翻译:原句2:翻译:-16-
课中活动原句3:翻译:原句4:翻译:-16-
《鸿门宴》《垓下悲歌》导学单活动第四五课时(共六课时)辅学资料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兒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高祖本纪》《和垓下歌》(虞姬)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定语后置句其格式为:名词+定语+者/名词+之+定语+者(者、之)例句:1.太子及知其事者。(《荆轲刺秦王》)2.群臣侍殿上者。(《荆轲刺秦王》)3.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课前活动活动一:自主解释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再与小组同学交流,检测自己的准确率。1.1.地方千里。2.2.吾闻汉购我头千金3.3.期山东为三处活动三:找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现象,并准确解释。1.左,乃陷大泽中2.项王乃复引兵而东3.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4.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5.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6.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7.马童面之8.吾为若德活动一:小组同学相互交流检测第一课时课后活动的完成情况,检测自己的准确率。活动二:小组同学相互交流课前活动的完成情况,检测自己的准确率。活动三:自主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再与小组同学交流,检测自己的准确率。1、有美人名虞,常幸从2、时不利兮骓不逝-16-
课中活动3、美人和之4、虞兮虞兮奈若何5、平明,汉军乃觉之6、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7、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8、田父绐曰9、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10、吾起兵至今八岁矣11、期山东为三处12、汉军皆披靡13、愿大王急渡14、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15、吾知公长者16、项王身亦被十余创17、若非吾故人乎18、项王自度不得脱19、愿为诸君快战20、与其骑会为三处21、骑皆服曰:“如大王言。”22、乌江亭长舣船待活动四:找出句中文言活用现象并加以解释。1、皆沉船,破釜甑2、无不膝行而前3、项王军壁垓下4、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活动五:准确翻译下列句子。1、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2、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指明其特殊句式)3、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4、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5、汉骑追者数千人。活动六:比较项羽《垓下歌》与刘邦《大风歌》,各自表现的思想有何不同?小组同学交流。-16-
活动七:自主归纳项羽在“鸿门宴”、“帐中别姬”中所体现出的性格特点小组同学交流。明确活动八:“东城快战”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刻画出人物怎样的形象?活动九:找出三四段中你认为最难翻译的句子,由组长安排在小组中交换翻译。原句1:翻译:原句2:翻译:原句3:翻译:原句4:翻译:如果再给项羽一次机会,结果会怎样?(写一篇周记。可结合选文以外的有关项羽的知识)《垓下悲歌》活动导学单-16-
第六课时(共六课时)辅学资料1.刘邦论成败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选自《史记•高祖本纪》2.韩信对项羽的评价“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摘自《史记-淮阴侯列传》(①呕呕xū:和悦的样子②印刓(wán)敝:把印信捏在手中,棱角都被摸圆了。3.毛泽东评价项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课中活动活动一:司马迁的点评应怎样理解?先写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组内交流汇总,选出最佳答案进行展示。思路:在司马迁看来,项羽是个怎样的人?他失败的原因何在?你认同司马迁的评价吗?简说理由。论赞背后包含了司马迁怎样的情感?活动二:背诵课本中唐宋诗人的诗评。说说杜牧、王安石、李清照等人是如何评价项羽的?你认同哪一种?-16-
课中活动活动三:熟读并理解辅学资料。在此基础上探究项羽失败的原因。先列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组内交流汇总。明确:课后活动课活动一:积累文中的相关成语。活动二:延伸阅读项羽之死张庆威一道森寒的剑光从他的喉部轻轻滑过,如同月华清冷的那一夜,虞姬的唇掠离他的颈间。死亡就在那一瞬间开始,亦在那一瞬间结束。倒下的身躯如山,溅飞的鲜血成花,铿铿锵锵的兵刃落地声音传唱着一个英雄的憾恨。乌江,因为他——项羽而流淌成竹简帛书上一行深深浅浅的篆文。这是一个永远的告别,也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四年楚汉之争的生命在一柄剑的锋刃边游走,在项羽喉间那道无法愈合的裂隙里定格;汉王朝则像是一座战争墓冢、英雄庙堂,在他倒下之时轰然站起,独霸历史五百年的空间,高祖建汉、文景之治、光武中兴……成全了多少英名流芳百世。呵,项羽,败兮?成兮?“不以成败论英雄”。英雄抑或枭雄,本只是平凡人做了一些不平凡的事情之后在流逝的时光中闪现的名字。夺巨鹿、覆秦室、立霸业,男儿立地撑天,理当如此。只可惜咸阳一炬,焚尽了天下人心;鸿门之宴,放走了宿命死敌。性格在命运中设下的生死密码,又有谁可以破解?谁又能把玄机变作香花并拈之微笑呢?我们只能去吟诵这样的诗句以凭吊逝去的英灵:“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江东!项羽故土的方向,是漂泊在外一无所有的人最向往的归宿。围于垓下之时的四面楚歌,虽是敌人的奸计,但它终是唱得“将军白发征夫泪”-16-
后活动,只因为那是故土的呼唤在心头踢踏的音韵。但项羽止住了归去的步子,以一种视死如归的气概屹立于乌江边。我想,那时应是有风在江畔呼啸着的,因为天地间一定充塞着悲怆的气。山水草木早已肃穆地站立成凄美的风景。乌骓马一定是哭了的,在它看见主人握着剑柄的手渐渐捏紧的时候,在它看见主人望着乌江对岸的双眼渐渐睁大的时候。它明白眼前这个沧桑的壮汉选择了怎样的道路,虽然在陪着主人踏出第一步时就知道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途,但这一次,主人要走得好远好远了。当金属落地的声音响起,一股鲜热浓烈的血腥味让它忆起了战场上的鼓震金鸣,刀砍剑击,多少次浴血沙场,多少人埋骨黄尘。乌骓马仰天长嘶,敬送一缕英魂:主人,战事伤人,王权累心,不如归去,回故里!而在剑锋抹上喉头的一刹那,项羽是否想起垓下之夜虞姬倒在自己怀中时最后的深情一瞥。明眸皓齿,乌丝朱唇,谁不想让这样的美丽伴至终老,然而天意弄人,分飞燕、死别离仿似才符合那段历史的意境。罢了,罢了,两个相爱的人最终选择同一种告别尘世的方式,未尝不是一种幸福。项羽一定是噙着泪含着笑倒下的,笑容与虞姬合上双眼时的微笑一样透着快慰。死亡对于真情而言,不是终结,而是证明,而是升华。死亡面前,秦王、刘邦甚至项羽……这些名字都毫无意义了,故土、爱人却使死亡成为另一种形式的灵肉回归。是死亡突显了项羽,还是项羽深刻了死亡?只是死亡并非项羽的专利,在那金戈铁马、旌旗飘摇的秦汉之交、唐宋之交、明清之交乃至新中国建立之前,多少骨肉分离,多少情侣离散,又有多少白骨掩埋于漫漫黄沙之中。死亡难道就是赌得和平与统一的筹码?我的心猛地一紧,眼前浮凸出台湾的影。愿静默的乌江能启发我们一点什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