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君”与“国”:爱国者的试金石——《廉颇蔺相如列传》人物探讨
加入VIP免费下载

[廉颇蔺相如列传]“君”与“国”:爱国者的试金石——《廉颇蔺相如列传》人物探讨

ID:1099380

大小:69 KB

页数:42页

时间:2022-04-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廉颇蔺相如列传]“君”与“国”:爱国者的试金石——《廉颇蔺相如列传》人物探讨篇一:“君”与“国”:爱国者的试金石——《廉颇蔺相如列传》人物探讨在一次专题学习中,一位专家的讲座中间有一断比较精彩的解读,触发了我的思索。廉颇送赵王与蔺相如赴渑池会时,“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这是教科书中的一段,往往被读者忽略。如果请就这则材料写一则读后感,你打算从哪入手?在这里请注意,“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这句话是来自战国时期的廉颇之口呀,即使在开明的汉唐,讲这话的人也是不被允许的,更不用说在苛严的明清了。可是呀,廉颇这话却说得干脆利落,体现了一位忠于国家的壮士情怀,践行了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精神,让人读之不禁热泪盈眶,令人感慨称万端,很值得我们好好品味,玩读的。[1] [廉颇蔺相如列传]“君”与“国”:爱国者的试金石——《廉颇蔺相如列传》人物探讨篇一:“君”与“国”:爱国者的试金石——《廉颇蔺相如列传》人物探讨在一次专题学习中,一位专家的讲座中间有一断比较精彩的解读,触发了我的思索。廉颇送赵王与蔺相如赴渑池会时,“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这是教科书中的一段,往往被读者忽略。如果请就这则材料写一则读后感,你打算从哪入手?在这里请注意,“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这句话是来自战国时期的廉颇之口呀,即使在开明的汉唐,讲这话的人也是不被允许的,更不用说在苛严的明清了。可是呀,廉颇这话却说得干脆利落,体现了一位忠于国家的壮士情怀,践行了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精神,让人读之不禁热泪盈眶,令人感慨称万端,很值得我们好好品味,玩读的。[1] [廉颇蔺相如列传]“君”与“国”:爱国者的试金石——《廉颇蔺相如列传》人物探讨篇一:“君”与“国”:爱国者的试金石——《廉颇蔺相如列传》人物探讨在一次专题学习中,一位专家的讲座中间有一断比较精彩的解读,触发了我的思索。廉颇送赵王与蔺相如赴渑池会时,“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这是教科书中的一段,往往被读者忽略。如果请就这则材料写一则读后感,你打算从哪入手?在这里请注意,“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这句话是来自战国时期的廉颇之口呀,即使在开明的汉唐,讲这话的人也是不被允许的,更不用说在苛严的明清了。可是呀,廉颇这话却说得干脆利落,体现了一位忠于国家的壮士情怀,践行了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精神,让人读之不禁热泪盈眶,令人感慨称万端,很值得我们好好品味,玩读的。[1] 对这段解读,首先是令人敬佩。专家老师敏锐的思维、锐利的眼光以及善于质疑与发现的精神,不得不令人折服。确实地,从正常思维角度来看,廉颇这种“重社稷,轻国君”的思想很是令人感慨称万端。他确实是把国家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为了自己的国家,他甚至于不惜当面得罪自己的国君。这样的爱国都,即使是放在今天,也是值得我们敬佩不已的。 只是,对于“这句话是来自战国时期的廉颇之口呀,即使在开明的汉唐,讲这话的人也是不被允许的,更不用说在苛严的明清了”这样的发挥,却引起了我的质疑。首先,在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共主应该是周天子,尽管只是名义上的。但这位被尊为天下最大的“君”,却并没有受到多少的尊敬,相反还不时得受到威胁,他只能战战兢兢地生活于各大诸侯战争的阴影之下。此时,“君王”只是个概念,并没有拥有绝对权威与至高的尊崇,这与后世“帝王”并不可相提并论。其次,即使在诸侯国内,对于君上的尊崇也需要大打折扣的。如春秋时期的鲁国的“三桓”就是1个活生生的力证。当时,有土地,有士兵,就有权力,而“国君”相较于土地,就显得轻微多了。孟子在这时期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这种社会现状。我们甚至于还可以做这样的推测,孟子的提法在当时应该不算是件多么“骇人听闻”的言行,而是1种很普遍的说法。只是孟子的学说影响大,经后世的流传,被发扬光大,影响了后世。在此,我们还可以从同处战国后期的1个悲剧性人物——楚怀王身上得到佐证。从《史记·楚世家》可以看出,怀王“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2]”,在他被秦扣押时,他自己因拒绝割让国土最终回不了国,而当时的大臣们,“吾王在秦不得还,要以割地,而太子为质於齐,齐、秦合谋,则楚无国矣[3]”,在他们的谋划中,存国才是首位的,而保王是等而次之的事。如此看来,廉颇的这一番在后世看来是惊世之语,在当时或许是作为国家主要将领再也正常不过的谋国策略罢了,应该不至于,“让人读之不禁热泪盈眶,令人感慨称万端,很值得我们好好品味,玩读的”吧。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可能是因被历史的长河遮蔽了我们的视线而失去了判断吧。由此,我更想起了自己的一堂课。在差不多学习完《廉颇蔺相如列传》,多数学生对蔺相如这一形象有一定认识之后,我引导学生阅读王世贞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并要求学生对照课文“完璧归赵”部分进行探讨:2种说法哪种更贴近于历史真相?绝大多数学生经过阅读讨论之后,一致认为王世贞的说法具有独到的批判成分,这一点值得学习提倡。但若认同此说,却又不符合蔺相如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毕竟“5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的无畏胆识与“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大公胸怀绝非投机取巧之辈所能具有。因此,王世贞之说虽可看作是一家之言,但与蔺相如这一历史人物的形象出入太大,未免过于偏激了点。正当我要满意地宣布讨论结束时,1个男生站起来说了一句话:“我认为王世贞说的可能是历史真相,而课文有可能拔高了蔺相如了。” 出于对学生的鼓励,我请全体学生给予他掌声并要求他陈述理由。“理由是:从蔺相如的身份上看,他是个门客,好像可以看作是游说天下的纵横家这1类,“完璧归赵”是他纵身上层社会的1个绝好机会,所以,他不管如何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如果照你所说,蔺相如不是成了1个投机取巧的小人,那你如何看待‘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句话呢?”底下的学生按捺不住了。“确有投机取巧的嫌疑,但不能说是小人,毕竟蔺相如做到了完璧归赵。至于说到对付廉颇,首先蔺相如是一位谋士,面对着强悍的廉颇的巨大挑衅,他唯一的选择只能是智取,而非武斗。这正如兵书所说:‘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廉颇最后是‘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这说明蔺相如的策略是成功的。”此时,有一部分学生主动地鼓掌以示赞同。“看起来,你拥有了不少支持者了。那好,大家重新审视一下这个问题,看到底哪种观点最终能获得大多数的赞同。”看到此种情况,我趁机发动学生重新思考。一阵沉静之后,学生纷纷开始发言。生1:刚才,我回忆了一下《史记》,发现在蔺相如那个时代,似乎忠于国家的思想比较薄弱,如有名的苏秦和张仪,他们两人就似乎没有什么忠于祖国的概念,只要哪个君王欣赏他,他就会全力效劳,根本没想过自己是哪国人。…… 生2:还有孙武、商鞅和李斯等等。生1:对,所以说,如果就据“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这句话来判定蔺相如,可能过于草率。生3:我补充一点,在春秋战国时期,“国”是指都城,一般指周天子所在地,而非国家。各诸侯只是拥有封地,不能算国家。生4:我注意到就在《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由于受到赵王怀疑而被逼跑到魏国和楚国去了。生5:把蔺相如定位在谋士这一角色上,我可以认同,但完全否定他对赵国的感情、他的胆识和他的智慧,我不能接受。首先,在完璧归赵这一事件中,蔺相如的分析还是有见地的,同时他是以自己的性命去争取赵国的利益的。不说其它,就拿他廷叱秦王,欲从容就汤镬来说,不正显示出赵国人的强硬吗?其次,蔺相如为赵国人,难道他就对生他养他的土地没什么感情吗,难道他能为一已之利而陷赵国于战火之乱吗?如果说他秦国之行有些冒险的话,那我也认为那是在对自身智慧有充分自信的基础之上的冒险。王世贞所说的“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太过于绝对化了。其三,说到负荆请罪是属于智斗,我倒很有些赞同,但不正可看出这二者对赵国的一片忠诚吗?生6:对,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这么一句“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这就是忠诚于赵国的有力论据。生7:“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这句话也表明了廉颇保卫赵国的决心。生8:对,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君臣一心,因为,下文还有“王许之。”赵王听了这话,不但没有不高兴,反而还接纳了这个建议,比较难得。生3:这应该是因为当时的“王”跟我们以后的“皇帝”不一样的原因吧,当时的国家的概念、忠君的思想可能还不像后世那样迷信吧。师:现在,我们的问题集中到了爱国者的断定了。我们应该去课后查一查“国”与“君”的相关历史资料,为我们的论点找依据了。生9:王世贞对蔺相如的批判,我觉得过于贬低蔺相如了。王世贞似乎对蔺相如的胆识与气魄视而不见,“事后诸葛亮”的痕迹比较明显。毕竟面对强秦的无理要求,无论赵国答应与否,总要派人去回应的,可是“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而蔺相如却能许下“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铮铮誓言,相比之下,蔺相如高明多了。……最后,语文课代表对这次讨论作了个总结:或许在历史上,蔺相如确是1个纵横家式的谋士,他要把握住机会,从而施展自身才华,实现人生价值,他在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两件事上,存在某些投机和智取的成分,但我们不应忘记他身上那种对抗暴秦的智慧、胆识和对赵热爱的情怀。正如司马迁所评价的“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这节课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给我留下了很多的思考。1个是,王世贞的“个性”解读,是这个课例的引子,从中,给我的经验是,“个性”解读很不容易,在你冒出1个新念头后,可能后人在你这个新念头后,会冒出更多的新念头来或支持或反驳你,所以,个性解读必须慎之又慎。其次,对于历史的背景材料的把握,是1个令我们后人很难逾越的迷障,在不了解事实背景的前提下,你所做的一些新解读,很可能与事实是相反的。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做了些查阅与历史资料搜集工作。在这过程中,有几个与主旨无关的材料引发了我的思考。在《东周列国志》中,记载着许多臣下弑主的事,往往有权势的臣下,对主上稍有不满,就可能拿刀把主上给解决了,似乎在那时,人们对于君上不存在着多大的敬重与臣服。似乎那个时期的人,并不具备后世那种“皇权至上”的观念。 还有1个材料是看到了很多有关汉唐2大公主改嫁的事故,如汉武时,武帝就将自己寡居的姐姐嫁给了自己的大将军卫青,武周时,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可以有多个“男侍”等等,可是当时的史书上也没有作多大的反应,只是当作一件普通事件加以记述,最多就是把这作为她们行为不端的1个证据加以评说,而没有上升到道德层面的批判。另外,有1个历史老师告诉我,其实中国对于人性是很尊重的,只是到了明初后,程朱理学才提出了“反人性”的学说,最终导致了中国人的思想禁锢,不近情理。可惜当时,对于这节课上的“国”的概念,以及当时“士”的行为解读,我未能查找到合适的材料,所以再次教《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我就不敢讲这2个人的忠君与爱国,而只是强调这两人的智谋与能力,特别是在讲廉颇时,注重他作为1个将军的职责,“保家卫国”,这是他行为的出发点,包括在渑池之会时,他对赵王的建议,不敢突出他把国家置于国君之上的“民本”思想。有了这个经历,在听专家如此推崇廉颇的爱国精神时,我当时的感觉是,恰恰相反地,正因为廉颇是身处战国时代,所以他提出的这个建议才显得那么正常。如果是在明清提出,那才是了不起的一件事!那才是真正能让人为之热泪盈眶的一句话呢!可惜的是,这之前我没办法找到确实证据,现在也是如此。后来,凭借着国家图书馆,我找到了一份博士学位论文《静静的思想之河——战国时期国家思想研究》,在这份材料中,有这么一段话:公元前221年,齐王建被俘,东方六国灰飞烟灭。志得意满的秦始皇下令臣子为自己更改名号。廷尉李斯、御史大夫冯劫等人献上了“泰皇”的尊号。秦始皇对此不甚满意,说:“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皇帝诞生了,1个人的帝国诞生了。历史被戴上了一顶金碧辉煌的皇冠,历经两千年风雨沧桑不改。变换的只是皇冠上的粒粒明珠,秦皇、汉武、唐宗、宋祖……[4] 而这之前,战国时期的国家观念都是朝着理性与合理的方向发展着,只是由于秦王的个人因素,而使战国时期的国家观念发生了变异,而这种变异没有强大的势力的阻止,最终成为了后世中国国家观念的源,“忠于一人”成为了1个普遍的准则。至此,我的这个疑惑可能是得到了1个大致的答案,可以想像,把握1个历史事件的背景是很难的,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却以为这是件容易的事,这是个很大的问题。[1]据现场文字记录整理,未经专家本人审核[2]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湖南:岳麓书社,1988:628[3]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湖南:岳麓书社,1988:341[4]池桢.《静静的思想之河——战国时期国家思想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189篇二:11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中通过描写人物来表现历史事件的典型作品,全文不仅成功塑造了廉颇和蔺相如两个历史人物的形象,还有对赵奢、赵括、李牧等人的描写。课文节选了原传的第一部分,这部分集中记载了蔺相如的事迹,对廉颇也做了简要的叙述。本文的叙述模式可以归纳为“三二二”,即以三个小故事来描写两个人物,之间贯穿两种矛盾。作者选取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典型事件,充分肯定了蔺相如大智大勇、威武不屈、不畏强暴的形象及其“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崇高精神,同时也凸现了廉颇忠于国家、勇于改过的优秀品质。而故事情节的推进及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是在矛盾的发展变化中进行的,这种矛盾包括秦赵之间的冲突这个主要矛盾和廉蔺二人之间的内部矛盾。本文共21段,可大致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文章以“双起法”开篇,同时推出廉颇和蔺相如,分别介绍了两人的身份和地位。由于两人地位高低悬殊、影响的大小不同,在他们之间将会产生矛盾就成为必然。这一段为后文廉颇自恃功高而鄙视蔺相如的出身埋下了伏笔,为以后廉蔺之间的矛盾做了铺垫。第二部分,以“和氏璧”为线索,记叙了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始末。作者在第一部分极为概括地介绍了廉颇的主要功绩之后,就把更多的笔墨放在了蔺相如身上。而在蔺相如出场之前,先借缪贤之口,让读者初步了解到蔺相如“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这样的侧面描写突出了蔺相如的为人性格和智勇双全,为下文张本。接着蔺相如向赵王分析了秦赵之间和氏璧事件的形势,根据形势采取相应对策解决问题,在关键时刻毅然出使秦国。接下来作者花了大量笔墨描述了蔺相如与秦王斗争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体现出相如的敢于斗争,更突出了他的善于斗争。入秦后他本已将和氏璧献与秦王,后见秦王并无偿城之意,便产生将璧取回之心,但在当时形势下又不能强行夺取,只能以智巧取。在借“璧有瑕,请指示王”的理由取回和氏璧后,他又机敏地提出“人璧俱碎”来威胁秦王,迫使秦王不得不先缓和矛盾,“召有司案图”,装模作样一番,但相如依然看穿了秦王的伎俩,又提出条件以获得回旋余地,以便暗中派人将和氏璧送回赵国。最后痛斥秦王不守诺言、背信弃义,以证明自己“完璧归赵”是理所应当的,从而取得了与秦王斗争的胜利。 在“完璧归赵”的欺诈和反欺诈斗争中,突出了蔺相如的足智多谋、勇敢及不畏强暴。在“完璧归赵”后,秦赵两国的矛盾得以暂时缓和,蔺相如也得以加官。第三部分,主要写渑池之会,蔺相如再次与秦王斗争,挫败了秦王的阴谋。渑池之会是秦王玩弄的又一次阴谋,名曰“为好”,实则欲侮辱赵国,甚至劫持赵王。蔺相如事先做了周密的部署。渑池会上,主要在秦王和蔺相如之间,展开了一场侮辱与反侮辱的斗争。一开始秦王步步进逼,而蔺相如不仅寸步不让,还运用策略逼得秦王步步后退。对秦王展开的攻势,蔺相如针锋相对,使秦王不得不转攻为守,以至秦王欲侮辱赵王的阴谋不仅没有得逞,自己反而受辱。渑池之会的斗争以秦王的阴谋彻底落空告终,蔺相如反应机敏,蔑视强权、置生死于度外的形象也在斗争中凸显了出来。第四部分,这部分由以蔺相如为主转为廉蔺并重,主要记述廉蔺之间的矛盾从激化到解决的过程,表现廉蔺交欢的事件。 “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体现了蔺相如在对敌斗争中的足智多谋、英勇不屈、毫不妥协,在对待与廉颇之间的内部矛盾时,蔺相如又是另外一种态度,表现出隐忍退让、宽宏大度、心胸开阔和“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一面。在廉颇居功自傲,并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的时候,相如采取的是退让回避的态度,或称病不朝,或隐车避匿,表现了他明大义、识大体、顾大局和不计私怨,以国家前途为重的品质。正如作者在原传的结尾所写的那样:“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廉颇虽然有心胸狭窄的缺点,但当他听到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言论之后,能马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他的负荆请罪也表现了他的爱国思想,因此作者对廉颇的忠于国家和勇于改过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廉蔺交欢,将相更加团结,廉蔺二人的精神都得以升华。在写作特点上,本文在材料的取舍剪裁上是很下功夫的。作者司马迁善于抓住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作为材料取舍的标准。他只选取了三个典型事件进行集中叙述,就成功塑造了人物形象。作者又非常重视详略主次的安排,集中写蔺相如,其间穿插对廉颇的描述。对能表现人物性格的事件,不惜花费笔墨详细描写,对其他一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则惜墨如金,一笔带过。而这三个故事,虽然各自首尾完整、独立成章,但故事与故事之间又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都是紧紧围绕两种矛盾展开的。秦赵之间的矛盾使蔺相如表现了他的大智大勇和出不辱国,也使自己的地位提高,位在廉颇之右,这样,秦赵两国矛盾发展的结果,又构成了廉蔺矛盾的前因,秦赵矛盾暂时缓和,廉蔺二人之间的内部矛盾却得以突出,但为了解决秦赵之间的主要矛盾,为了要团结御敌、一致对外,二人之间的内部矛盾最终得到解决。此外,作者也善于通过对话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如蔺相如在秦廷所说的话,有时谦恭有礼,有时直言雄辩,有时有理有据地分析,有时咄咄逼人地斥责,充分表现了他的有勇有谋、能言善辩及善于根据具体形势采取不同的策略。 文中也多次运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性格。如蔺相如对敌和对廉颇态度的对比,廉颇对蔺相如前后态度的对比,蔺相如的大智大勇和秦王的色厉内荏的对比等等,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读者印象深刻。本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是非常成功的,以致后人感叹:“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在语言文字上,无论叙事、对话,本文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叙事语言简练而生动,对话语言贴切而传神,难怪《史记》会被称赞为“无韵之离骚”。1.廉蔺二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廉颇蔺相如列传》写的是公元前283年—前279年所发生的事件,下距秦统一中国约半个世纪。其时,秦国经过百余年的变法,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相当强大的国家,随着国富兵强,秦国扩张之心也与日俱增,在七雄纷争,战乱频仍的时期,秦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不断向六国发起进攻。公元前283年,秦军伐魏,燕赵救之,迫使秦军撤退,秦国虽然一直想攻打赵国,但当时正是秦国全力进攻楚国的时候,秦国一时攻不下楚国,而赵国本身又很强大,所以秦国暂时不能以主力对付赵国。秦国不敢轻举妄动大举攻赵,使得蔺相如在同秦王的斗争中客观上有成功的可能,再加上他的努力,他最终为赵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2.课文详写蔺相如,略写廉颇,但廉颇的性格特点还是比较鲜明的,作者从哪些方面勾勒了廉颇怎样的性格? 课文除了“廉蔺交欢”这部分是廉蔺二人并重之外,都是以蔺相如的事迹为主,只是穿插一些对廉颇的描绘。文章开篇的人物介绍就表现了廉颇的勇猛善战,作为赵国的大将军,廉颇战功赫赫,以勇武过人闻名于各诸侯国。在“渑池之会”前,廉颇和蔺相如为了顾全赵国的荣誉,力劝赵王赴渑池之会,以免被其他国家嘲笑赵国怯懦。这充分表现出他以国家为重,甚有大将军的风度;在送别赵王之时,他又和赵王商量应变对策,若赵王三十日不归,就拥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王的念头,这表现了廉颇的忠心和深谋远虑;此外,他又部署重兵以防备秦兵的入侵,也表现出了他的周全和细心;秦兵最终不敢有所行动,可见他对敌人的威慑力是很大的,又从侧面表现了他的勇武过人。“渑池之会”后,廉颇对于蔺相如在自己之上感到心有不甘,宣称要羞辱相如,这表现了他为人鲁莽,妄自尊大,胸襟狭窄,斤斤计较于名位之争的缺点,但他在听到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话之后,大为感动,也很是惭愧,立即负荆请罪,又表现出他性格坦率、忠心爱国、勇于改错等性格上的优点。一 熟读课文并背诵最后五段。说说课文中主要写了哪几件大事,从中可以看出廉颇、蔺相如各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设题意图:本题主要是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叙事的脉络,从叙事中概括归纳人物的性格特点。参考答案: 课文主要选取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廉蔺交欢”三个典型事件进行描写,在“完璧归赵”中,表现出蔺相如的有勇有谋;在“渑池之会”中,表现出蔺相如的英勇果敢、不畏强暴。这两个事件主要表现蔺相如的大智大勇。在“廉蔺交欢”中,表现蔺相如的顾全大局,宽厚待人及“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精神,也表现了廉颇忠于国家、直率坦白、勇于改错的品质。二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注意文中的细节描写。1.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2.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3.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4.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设题意图:本题主要是培养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注意细节描写对叙事和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参考答案:本文无论写人记事或对话描写,语言都十分丰富和精当,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生动的形象性,整篇文章笔酣墨饱,气势十足。1.“怒发上冲冠”运用夸张手法,十分生动地形容出了蔺相如的愤怒。2.一个“睨”字就把那种与璧同存亡的坚决神态勾勒出来,也有着不把秦王强权放在眼里的慑人气势。 3.“相视而嘻”,形容秦王和群臣懊丧而又无可奈何的样子,秦王和群臣在蔺相如的智勇面前理屈词穷、无计可施、不知所措的尴尬情态跃然纸上。4.此处写蔺相如与秦王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两种对照让人叫绝。一方面,蔺相如步步进逼,秦王不得不节节后退,从“怒,不许”到“不肯击缶”,最后不得已“不怿,为一击缶”,在步步进逼、层层激进中,秦王从气势汹汹到无可奈何再到狼狈不堪的过程和情状得以鲜明的表现。另一方面,“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蔺相如的英勇和威武不屈与秦王侍从的迟疑软弱和退却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相如一“张目叱之”,就扫尽了秦王及其左右的威风。三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些文言词语可以临时改变意义或用法。联系上下文,指出下列各句中粗体的词语的意义或用法。1.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2.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3.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4.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5.卒廷见相如6.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7.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设题意图:本题旨在让学生掌握词类活用的情况,并培养学生积累文言词语的意识和习惯。参考答案: 1.完,使动用法,使……完好无缺。2.急,用作动词,逼迫。3.舍,动词,安置住宿。4.衣,动词,穿。5.廷,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6.羞,意动用法,以……为羞。7.先、后,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四 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持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设题意图:本题主要要求学生紧扣课文内容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在理清古文大意和脉络的基础上较为深入地理解材料。参考答案: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译文:太史公说:知道将死而不害怕,必定是很有勇气的,死并不是难事,勇敢面对死亡这才是难事。当蔺相如手持和氏璧斜视庭柱,以及呵斥秦王身边侍从的时候,就当时的形势来说,最多不过是被杀,然而一般士人却往往因为胆小懦弱而不敢有这样的表现。相如一旦振奋起他的勇气,其威力就伸张出来压倒了敌国。回来后又对廉颇隐忍退让,他的声誉比泰山还重,就智慧和勇气来说,他可以说是兼而有之啊!这既是作者对蔺相如的高度评价和热情赞扬,也是作者创作动机和目的的揭示,从中也可看出作者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历史观。一、课文故事性较强,教师可组织学生分角色诵读,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考虑组织学生表演一个或几个小片段。二、教师要注意通过本文的学习,强化学生在古代汉语方面的知识。在文言词语方面,可注意“缪”“孰”等通假字和“指示”“亲戚”“宣言”等古今异义词的意义和用法,“耳”“乃”“者”“所”“而”等虚词的用法,“严”“急”“舍”等词类活用的情况,“顾”“引”等一词多义的字词在文中出现的不同意义;在句式上,注意“廉颇者,赵之良将也”等判断句,“徒见欺”等被动句,“求人可使报秦者”等定语后置的情况,等等。三、本文的学习重点应放在人物刻画、艺术特色及写作手法等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这些方面细细体会。四、帮助学生总结梳理,鼓励学生任选角度整理自己的阅读体会,写成短文。 两人为一传,中复附赵奢,已而复缀李牧,合为四人传,须详太史公次四人线索,才知赵之兴亡矣。相如渑池之会,如请秦王击缶,如召赵御史书,如请咸阳为寿,──与之相匹,无纤毫挫于秦,一时勇敢之气,真足以褫秦人之魄者,太史公每于此等处,更著精神。以廉颇、蔺相如主名,中间赵奢、李牧周旋穿插,断续无痕,而赵之兴亡,节目全在于此。数人共一传,只如一人。贤才关系国家,从文字章法中错综写出,此史之识也。《廉蔺传》或分或合,或详或略,真得奇正错综之法,而四人优劣自显。 人徒以完璧归赵、渑池抗秦二事,艳称相如,不知此一才辩之士所能耳,未足以尽相如;惟观其引避廉颇一段议论,只知有国,不知有己,深得古人公尔国尔之意,非大学问人,见不到,亦道不出,宜廉将军闻而降心请罪也。人只知廉颇善用兵,能战胜攻取耳,亦未足以尽廉颇;观其与赵王诀,如期不还,请立太子以绝秦望之语,深得古人社稷为重之旨,非大胆识,不敢出此言,非大忠勇不敢任此事。钟伯敬谓,二人皆古人臣风,斯足以知廉蔺者也。篇中写相如智勇,纯是道理烂熟胸中,其揣量秦王情事,无不切中者,理也。措辞以当秦王,令其无可置喙者,亦理也。卒礼而归之,非前倨而后恭,实理顺当人服耳。观其写持璧睨柱处,须眉毕动;进缶叱左右处,声色如生。奇事偏得奇文以传之,遂成一段奇话,琅琅于汗青隃糜间,千古凛凛。廉将军居赵,事业甚多,《史》独纪其与王诀及谢如二事而已,非略之也。见此二事,皆非常事,足以概廉将军矣。读此可悟作史去取之法。赵事为经,四人为纬。盖人用舍,关赵国存亡,而其君暗而听谗,终至不振。史公深慨叹之,故作法如此变化,其结撰之微密,摹画之精彩,更令人游赏不尽也。秦赵交关是此传主笔,以四人系赵之存亡,直至秦灭赵,乃一篇归宿处,亦千古任将得失之林也。以赵之世次年月为线索,故忽尔廉、蔺,忽尔赵、李,极断续离合而无些子痕迹,彼以串插云者陋矣。太史公列传中,其法无所不有,真千古妙文。赵之末世,以廉、蔺、赵、李为存亡,故合传也。廉、蔺功尤伟,故此二人统赵奢、李牧也,其合传联贯之法,则《相如传》末云,其明年,赵奢破秦军阏与下;又《奢传》,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又云廉颇奔大梁,其明年,以李牧为将而攻燕,又《牧传》云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首尾一片,此合传之最宜最工者。 廉颇是赵国的一名杰出的将军。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做赵国的将领,率兵攻打齐国,大败齐军,攻占了阳晋,于是被封为上卿,以勇猛善战闻名于各诸侯国。蔺相如是赵国人。他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赵惠文王的时候,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知道这件事以后,就派人给赵王送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邑来换取和氏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以及各位大臣商议:如果把和氏璧给秦国,秦国的城邑恐怕得不到,只能是白白地受骗;如果不给秦国和氏璧,则担心秦国会出兵攻打赵国。拿不定主意,又找不到可派去回复秦国的人。宦官头目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赵王问:“您根据什么知道他可以呢?”缪贤回答说:“我曾经犯过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去。我的门客蔺相如阻止我说:‘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容您呢?’我告诉他,我曾跟从大王在我国边境与燕王相会,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和你交个朋友’,我就凭这个知道他了,所以打算去他那里。蔺相如对我说:‘如今赵国强,燕国弱,您又受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结交。现在您要从赵国逃奔到燕国,燕王害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反而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您不如赤身伏在斧质上请罪,这样也许侥幸能够免罪。’臣听从了他的意见,大王也开恩赦免了我。我私下认为蔺相如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是可以出使的。” 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问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换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给他?”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能不答应他。”赵王说:“得了我的璧,不给我城邑,怎么办?”相如说:“秦王请求用城换璧,而赵国不答应,赵国理亏;赵国给了璧,而秦国不给赵国城邑的话,那就是秦国理亏。比较这两个计策,宁可答应给秦国璧,使它承担理亏的责任。”赵王问:“可以派谁去呢?”相如说:“如果大王实在无人可派,臣愿捧护和氏璧出使秦国。城邑归属赵国了,就把璧留给秦国;城邑不给赵国,请让我把璧完好无缺地带回赵国。”赵王于是就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西行入秦。秦王坐在章台宫接见相如。相如捧璧献给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把璧传给妃嫔及左右侍从看,群臣高呼“万岁”。相如看出秦王没有要把城邑给赵国的意思,就走上前说:“璧上有点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璧交给相如。相如于是手持璧退后几步站定,背靠着柱子,怒发冲冠,对秦王说:“大王想要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所有大臣商议,大家都说:‘秦国贪婪,倚仗它强大,想用空话得到和氏璧,给我们的城邑恐怕得不到。’ 打算不将和氏璧给秦国。我认为平民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是大国之间的交往呢!况且为了一块璧的缘故惹得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也是不应该的。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璧,在朝廷上将国书交给我。为什么要这样呢?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修饰礼仪表示敬意呀。现在我来到秦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宫殿接见我,礼节十分傲慢;得到璧后又将它传给妃嫔们看,以此来戏弄我。我看大王无意补偿给赵国十五座城邑,所以又把璧取回来。大王如果一定要逼迫我,我的头现在就与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相如手持璧玉,斜视着柱子,就要向柱子上撞去。秦王怕他真把璧撞碎,就婉言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以璧击柱,并召来负责的官吏察看地图,指明要把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划归赵国。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以欺诈的手段假装给赵国城邑,实际上赵国是不可能得到这些城邑的,他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赵王敬畏大王,不敢不献出来。赵王送璧的时候,斋戒了五天。现在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朝堂上安设“九宾”的礼节,我才敢献上和氏璧。”秦王估量此事,终究不能强夺,就答应斋戒五天,把相如安置在广成宾馆里住宿。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也必定违背信约,不给赵国城邑,就派他的随从穿着粗麻布衣服,怀揣和氏璧,从小路逃走,把璧送回赵国。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朝廷上设了“九宾”的礼仪,延请赵国使者蔺相如。相如来到后,对秦王说:“秦国自从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位君主,不曾有一个是坚守约定的。我实在是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带着璧回去,从小路已经到达赵国了。再说秦国强大而赵国弱小,大王派一个使臣到赵国,赵国会立刻捧着璧送来。现在凭借秦国的强大,先割十五座城给赵国,赵国怎么敢留下和氏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的罪过应该处死,我请求受汤镬之刑。希望大王和大臣们仔细考虑商议这件事。” 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觑,发出无可奈何的声音。侍从中有人想要拉相如离开朝堂加以处置。秦王说:“现在杀了蔺相如,终究还是得不到和氏璧,反而断绝了秦、赵两国的友好关系。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让他回赵国去。赵王难道会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终于在朝廷上接见相如,完成礼节后,让他回赵国去了。相如回国之后,赵王认为他是个贤能的大夫,出使到诸侯国家能不受欺辱,就任命他做上大夫。秦国没有把城邑给赵国,赵国也始终没有把璧给秦国。后来,秦军攻打赵国,攻下了石城。第二年秦军再次攻赵,杀了赵国两万人。秦王派使臣告诉赵王,打算与赵王和好,在西河外渑池相会。赵王害怕秦国,想不去。廉颇、蔺相如商量说:“大王如果不去,显得赵国既软弱又怯懦胆小。”赵王于是前往赴会,相如随行。廉颇送到边境,和赵王辞别说:“大王这次出行,估计一路行程和会见的礼节完毕,直到回国,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大王三十天还没回来,就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以便断绝秦国的念头。”赵王同意廉颇的建议,就和秦王在渑池会见。 秦王喝酒喝到酒兴正浓时说:“我私下里听说赵王喜好音乐,请赵王弹弹瑟吧!”赵王就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走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盟饮酒,让赵王弹瑟。”蔺相如走向前去说:“赵王私下听说秦王善于演奏秦地的乐曲,请允许我献盆缶给秦王,借此互相娱乐吧!”秦王发怒,不答应。这时相如向前递上瓦缶,趁势跪下请求秦王敲击演奏。秦王不肯击缶。相如说:“在这五步之内,我要把自己颈项里的血溅在大王身上!”秦王身边的侍从要杀相如,相如瞪着眼睛呵斥他们,他们都退却了。于是秦王很不高兴,只好为赵王敲了一下瓦缶。相如回头召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国的众臣说:“请赵王用赵国的十五座城给秦王献礼。”蔺相如也说:“请把秦国的都城咸阳送给赵王献礼。”直到酒宴结束,秦王始终未能占赵国的上风。赵国也部署了大批军队来防备秦国,秦军也不敢有什么举动。渑池之会结束后,回到赵国,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说:“我是赵国的大将,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凭言词立下功劳,他的职位却在我之上。再说相如本来是卑贱的人,我感到羞耻,不甘心自己的职位在他之下!”扬言说:“我遇见相如,一定要羞辱他。”相如听到这些话后,不肯和他碰面,每逢上朝时常常推说有病,不愿跟廉颇争位次。过了些时候,相如出门,远远看见廉颇,就掉转车子避开他。 于是相如的门客就一齐规谏说:“我们离开亲人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节义啊。现在您与廉颇职位相同,廉将军口出恶言,您却害怕他躲避他,怕得太过分了。就是普通人对这种情况也感到羞耻,更何况是将相呢!我们没有才能,请允许我们告辞离开吧!”蔺相如坚决挽留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门客回答说:“廉将军不如秦王厉害。”相如说:“以秦王那样的威势,我蔺相如却敢在秦国的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相如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偏偏害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对赵国用兵,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啊!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廉颇听到这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条,由宾客引导到蔺相如家的门前请罪,说:“我这个粗陋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啊!”两人终于相互交欢和好,成为生死与共的朋友。《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列传”的第二十一篇。原文除廉、蔺事迹外,还记述了赵奢、赵括、李牧等的事迹。这里所节选的是原文中最主要的部分。廉颇和蔺相如都是赵国的著名人物,他们生活的时代,下距秦统一中国,约半个世纪。当时七雄纷争,战事频仍。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进程中,各国都有可能通过确立和加强新兴地主阶级专政,达到统一中国的目的。各国都极力进行战胜对方、争取统一的斗争。势力较强的秦国,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推行其统一事业。赵国是秦国的近邻,时常受到秦国的威胁。廉颇和蔺相如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为了保卫赵国,在军事和外交上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本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秦强赵弱的形势下,赵国由于君臣一致,将相配合,外交上不卑不亢,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军事上严密戒备,保障了国家的安全。 全文由三大段构成,它们分别记叙了三个有名的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廉蔺交欢”。文章从简介廉、蔺二人的身世入手。因为廉颇的事迹主要在后面,所以极概括地叙述了他战功之后,笔锋即转到蔺相如身上去。蔺相如本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家的门客,一般来说赵国外交上的大事根本轮不到他过问。可是赵王和大臣在和氏璧的去留问题上难住了,大家都没有主意,在这矛盾尖锐的时刻,缪贤推荐了蔺相如。从缪贤的推荐中,可以看出蔺相如不仅具有忠于赵国的思想品质,还具有善于分析复杂形势的政治敏感性,这为他取得赵王信任,能胜利完成外交使命提供了条件。但这只是矛盾的一个方面。而“完璧归赵”的故事,主要是在秦国的政治舞台上演出的。蔺相如入秦后,经历了两个回合的生死大搏斗。在第一回合的斗争中,蔺相如随机应变,突出地显示了他的智谋;在第二回合的斗争中,蔺相如临危不惧,突出地显示了他的勇气。赵国跟秦国是平等的国家,蔺相如作为赵国的使者,秦王应该以平等国的礼节接待。蔺相如出使秦国是为了秦国要求用十五城交换和氏璧,那么璧送到之后,秦国就应该交出十五城。可是自负强大的秦王既不在朝廷上接见蔺相如,得璧之后,又无意交出十五城。蔺相如怀着诚意而往,却遭此侮辱和欺骗。他激于完璧归赵的责任感,便急中生智,托辞说璧有斑点,“请指示王”,重新取回了璧。随之,“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尖锐地揭露秦王“以空言求璧”的阴谋,并坚定地表示“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的决心。蔺相如的行动和语言,使“无意偿赵城”却又很想得到璧的秦王只好软了下来,一反倨傲的态度,蔺相如因此而占了上风。由于蔺相如在第一回合的斗争中,以后发制人的战术战胜了秦王,从被动转为主动,所以在第二回合的斗争中,他采用了先发制人的战术。秦王在斋戒五日后,设“九宾”的大礼,准备接受和氏璧,而蔺相如却已派人把璧送回赵国。一当秦王发觉受骗,蔺相如即要被杀。这时,首先需要的是临危不惧的勇气。为了先发制人,压倒对方,蔺相如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他一见秦王,就滔滔不绝地慷慨陈辞。先理直气壮地申明送璧归赵的原因:“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再合情合理地提出建议:“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最后又委婉恳切地劝告:“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这一席舌战强敌的议论,辞锋犀利,气势夺人,弄得秦国君臣“相视而嘻”,被动之至,茫然不知所措。而蔺相如终于取得了“完璧归赵”的胜利。蔺相如回到赵国,“璧”、“城”之争似乎平息,但秦国并未就此罢休,遂出兵“伐赵”。这是“完璧归赵”的余波,也是“渑池之会”的先声。渑池会前,廉颇和蔺相如都预料到这场斗争的严重性。廉颇向赵王诀别时说:“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表明了他对赵国前途的深谋远虑。蔺相如随赵王赴会,担当了外交斗争的艰巨重任。渑池会上,秦王要赵王鼓瑟以侮辱赵国。蔺相如挺身而出,针锋相对,要秦王击缶,甚至要在“五步之内”,“以颈血溅大王”。秦王左右想要杀他,他“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使秦王不得不听蔺相如指挥,“为一击缶”。终于折服了秦王,挫败了他想羞辱赵国的意图。蔺相如为了国家的荣誉,为了完成使命,不顾个人的安危生死,争取到外交上的胜利。在蔺相如作坚决的外交斗争时,“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所以,蔺相如在对秦王步步逼进、挥斥自如的斗争,是以廉颇陈兵国境、严阵以待的军事准备为后盾的。“渑池之会”就是这样正面描写蔺相如在外交斗争中机智勇敢的精神,侧面描写廉颇在军事斗争中所起的重大后卫作用。从某种角度可以说,“渑池之会”的胜利是赵国外交和军事两相配合的成功,也是蔺相如和廉颇相互合作的结果。可是渑池会后,在新的条件下,产生了新的矛盾。蔺相如被”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心生不服,甚至要侮辱他。而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多次避免与廉颇发生冲突。原先居功自傲的廉颇一旦得知蔺相如一再忍让的原因,马上“负荆”“谢罪”,而且“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蔺交欢”既表明了蔺相如以国为重、不计私仇的精神,也写出了廉颇忠心为国、勇于改过的优点。 从文学作品的角度看,《廉颇蔺相如列传》也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晋朝人说:“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这首先说明《史记》作者司马迁善于刻画人物形象。在描写人物时,特别注意突出重点,抓住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以此作为材料取舍的标准。把能表现人物性格主要特征的事件写得具体而详细,把不能表现人物性格主要特征的事件屏弃不写或简单带过。廉颇和蔺相如一生事迹甚多,本文只选取了三件代表他们生平事迹和性格特征的典型事件,予以集中叙写,因而不仅使文章显得选材精当、剪裁贴切,而且避免了流水账式的平铺直叙,从而成功地突出了廉、蔺二人的性格特点和鲜明形象。在具体描写过程中,作者又有详略主次之分:集中地详写蔺相如,穿插着略写廉颇。根据展现人物性格形象的需要,有分写,有合写,有明写,有暗写。其次,作者在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本文以对秦斗争为主线,以三大事件为重点,以廉、蔺矛盾的冲突和解决为中心,把他们放在秦赵斗争这一大的历史环境和二人内部矛盾中,通过人物自己在矛盾的发生、发展和解决过程中的言论和行动,戏剧性地表现了鲜明形象和性格特点。再次,本文结构严密,情节紧凑。根据历史事件的发展顺序和矛盾运动的规律,安排了各有中心的三件大事。三件大事本身各具首尾,各有其相对独立性,但又前后呼应,合成一个整体。从历史发展的顺序看,先有“完璧归赵”,再有“渑池之会”,最后是“廉蔺交欢”,文章沿着廉、蔺二人生平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线索而逐步展开。从矛盾冲突来看,故事里贯穿着两个方面的矛盾,一是秦赵两国之间的矛盾,再是廉蔺二人之间的矛盾。前者是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后者是次要的处从属地位的矛盾。前一矛盾的发生、发展和暂时解决是派生后一矛盾的前因,后一矛盾的解决又服从于前一矛盾。“完璧归赵”与“渑池之会”主要写秦赵斗争,这时廉、蔺的矛盾处潜伏状态,属量变阶段。但当两次对秦斗争获胜,秦赵之间的矛盾暂时缓和,廉、蔺之间的矛盾却明显而突出了。最后在强敌压境的形势下,两人在先后认识到必须以国为重,团结合作,共同对敌的思想基础上解决了矛盾,也就是说,次要矛盾是服从主要矛盾的需要而解决的。这种依照事物的逻辑联系和矛盾的运动规律而发展情节,安排结构,有助于人物性格的表现和主题思想的深化。在艺术效果上,也更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发人深思。篇三: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而和以的用法1“而”作为连词的用法和例句:⒈ 表示并列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不分主次、轻重,而是并列、并重的关系,可译为“和”、“及”、“又”、“并且”或不译。例如:《两小儿辩日》:“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译]:“这不是远的小近的大吗?”⒉表示承接关系,所连两项在时间、动作或事理上承接,可译为“就”、“然后”、“来”、“便”等,或不译。例如:《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译]:“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知道新的道理”。⒊表示递进关系,后项意思比前项意思更近一层,可译为“而且”、“并且”等。例如:《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译]:“学了知识而且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⒋表示修饰关系,前项修饰后项,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例如:《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译]:“河曲有个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⒌表示转折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相对或相反,可译为“却”、“但是”、“可是”等。例如:《狼》:“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译]:“后面跟他的狼停住了,可是前面的那只狼又追上来了”。⒍表示假设关系,常连接分句中的主语和谓语,可译为“如果”、“假如”、“倘若”等。例如:《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译]:“假使全国的青年人如果真的都成为有为的青年”。⒎表示因果关系,因而、所以。例如:《荀子·劝学》:“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译]:“玉石在山上所以草木润泽,深水潭生长珍珠因而山崖上草木不枯萎。”⒏ 表示假设关系,如果。例如:《论语·八佾》:“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译]:“如果说管仲懂得礼,那还有谁不懂得礼呢?”练习:而1、夫赵强而燕弱不译,表并列2、而君幸于赵王并且,表并列3、而束君归赵矣反而,表递进4、秦强而赵弱不译,表并列5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如果,表假设6、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如果,表假设7、城入赵而璧留秦就,表顺承8、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因而,表因果9、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因而,表因果10、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地,或不译,表修饰11、而绝秦赵之欢反而介词作为介词,”以”的用法较多且意义复杂,但基本内容是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或凭借,其余用法大多可视为这一其本用法的引申和变化。分别说明如下:1、表示凭借①基本用法和意义是表示动作行为以某人、某物为依据或凭借,可译为”用”、”拿”等。例如: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 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②有的表示以某事或某种技能为依据或凭借,意义有所虚化,除可译为”用”“拿”外,还可译为”凭借”、”依照”、”根据”等。例如:王好战,请以战喻。以五10步笑百步,则何如?皆以用战为名。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③有的表示凭借某种身份、资格或地位从事某事,意义更为抽象。例如:猥以微贱,当侍东宫。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2、表示原因原因是导致某种结果的逻辑根据,因此此种用法可视为表示凭借用法向更为抽象的事理逻辑方面的延伸和发展,可译为”因”、”因为”、”由于”等,有时也可直接翻译为”凭着”、”凭借”.例如: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3、表示带领、带领可以带领、带领的其实也一定是可以依赖、可为凭借的,因此也与表示凭借的用法有一定的关系,有时甚至也可直接翻译为”凭”、”靠”.例如: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4、表示时间“以”的此种用法相当于”在”、”于”,有时可据需要译为”按照”.例如:以元朔五年为轻车将军。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表示关涉或处置对象“以”的此种用法相当于”把”、”让”等。例如: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卷。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必以其言为信。副词作为副词,”以”主要表示某种情态或语气。例如: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以:只有,也就是。 连词作为连词,”以”的语法功能与”而”类似,只不过通常只用于表示顺承接续的种种关系,可译为”就”、”来”、”而”、”然后”、”而且”等,也可不译出。例如: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今皆解鞍以示不走。且硕茂,蚤食以蕃。――蚤食以蕃:果实结得早而且结得多。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动词“以”作为动词,常见的是”认为”、”以为”的意思。例如: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由”以”构成的几种常见结构1.”以”字结构用作补语在古汉语中,由”以”构成的介宾结构,时常用作动词或动词性短的补语成分,表示这一动作行为的方式、工具、凭借或关涉到的人、事、物等。而现代汉语中这种用法基本不再出现,相关内容通常用状语或动词宾语的形式出现,这是在阅读理解时应当注意。例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之以桑:把桑树种在那里。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申之以孝悌之义:教给他们孝悌的道理。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告生以其道:把他自己掌握的道理、知识告诉你。请其矢,盛以锦囊。――盛以锦囊:用锦囊装起来。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系燕父子以组:用绳索把燕王父子捆起来。如翟鹞乙栽谖痪茫茨苤洗笥形蚰持镆印#ā洞鹚韭碲梢槭椤罚┄D―责我以在位久:用在位时间太长为理由批评我。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语以国亡主灭:告诉国家已亡、君王已死。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责二公以死守:以死守孤城为理由指责张巡、许远。2.省略了的介宾形式在古汉语中,当介词”以”后面的宾语是代词,而且所指代的对象已在前文出现时,那么这个代词宾语时常可以省略。阅读和理解时又可分为2种类型:一是代词宾语所指代的对象出现在前面的句子中,相距较远,翻译时就应当把这个代词宾语补出。例如: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请以遗之:请求把君王的煮肉送给她。左右以告。――手下把这件事告诉孟尝君。 责毕收,以何市而反?――以何市而反:用收债的钱买什么回来?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因为变法而富足,国家因为变法而强大。臣无奶奶,无以至今日;奶奶无臣,无以终馀年。――无以至今日:不能靠奶奶活到今天;无以终馀年:不能靠我度过残年。欲将以有为也。――打算留着这条命有所作为。二是代词宾语所指代的对象在同句之中,而且就在”以”字之前,翻译时可直接将它作为”以”的宾语对待。这种情况也可看作是”以”的宾语为了强调而提前的形式。例如: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秋以为期:以秋为期。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用驱逐客卿的方式帮助敌国,用减少人才的行为使仇人获利。3.”以为”“以为”是古汉语常见的凝固结构,主要有2种意义:一是复合动词,表示”认为”、”觉得”的意思,这较为常见。例如: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 二是省略了代词宾语的”以”字结构与动词”为”组合而成,因此是2个词。理解和翻译时必须把”以”的宾语补出,才不致产生误解。例如: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为东蒙主:让他东蒙山祭祀的主祭人。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辞之以为博。――以为名:以此博取高洁的美名;以为博:以此换取博学的赞誉。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无以为家:没有用来养家的资财。传其事以为官戒。――写下他的事迹,以此作为官员的戒鉴。练习:以1、以勇气闻于诸侯凭借,介词2、何以知之凭,依据,介词3、君何以知燕王根据,介词4、以此知之根据,介词5、臣窃以为其人勇士”以为”是古汉语常见的凝固结构,表示”认为”6、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壁用,介词7、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用,介词8、宁许以负秦曲来,表目的,连词9、传以示美人及左右拿,把,介词10、以空言求璧用,介词11、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以为”是古汉语常见的凝固结构,表示”认为”12、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因为,表因果,连词 13、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表目的,连词14、以戏弄臣来,表目的,连词15、欲以击柱拿,把,介词16、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不译,表顺承,连词17、相如度秦王特以诈降为予赵城用来,表目的,连词18、秦自穆公以来二十余君不译,表顺接,连词19、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城予赵由于,介词20、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因为,表因果,连词21、赵王以为贤大夫”以为”的凝固结构,是省略了代词宾语的”以”字结构与动词”为”组合而成,因此是2个词22、秦亦不以城予赵把,介词23、以绝秦忘来,表目的,连词24、以相娱乐来,表目的,连词25、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用,介词26、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用,介词27、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用,介词28、赵以盛设兵以待秦用来,表目的,连词29、以相如功大由于,表因果,连词30、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之劳凭借,介词3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所以”是古汉语常见的凝固结构,此处为“……的原因”32、夫以秦王之威凭借,介词 33、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所以”是古汉语常见的凝固结构,此处为“……的原因”34、徒以吾两人在也因为,表因果,连词35、吾所以为此者”所以”是古汉语常见的凝固结构,此处为“……的原因”36、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表因果,连词37、斯亦伐根以求木茂来,表目的,连词38、必竭诚以待下来,表目的,连词39、则纵情以傲物而,表并列,连词40虽董之以严刑用,介词41、振之以威怒用,介词42、则思知足以自戒来,表目的,连词43、则思知止以安人来,表目的,连词44、则思三驱以为度来,表目的,连词45、则思虚心以纳下来,表目的,连词46、则思正身以黜恶来,表目的,连词47、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而,表并列,连词“因”的用法和例句介词。1.依照,根据。①罔不因势象形。②变法者因时而化。③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2.依靠,凭借。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3.趁着,趁此。①不如因而厚遇之。②因击沛公于坐。4.通过,经由。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5.因为,由于。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连词。1.于是,就;因而。①因拔刀斫前奏案。②相如因持璧却立……2.原因,缘由,机缘。①于今无会因。动词1.根据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2.沿袭,继续。①蒙故业,因遗策。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练习:因1、相如因持璧却立于是,就,连词2、秦王因曰于是,就,连词3、不如因而厚遇之趁机,表抓时机,介词4、因跪请秦王趁机,表抓时机,介词5、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表经由,介词6、则思无因喜以谬赏因为,由于,表原因,连词7、则思无因怒而滥刑因为,由于,表原因,连词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